读通鉴(178)司马光说老板招不到人要反思自己的德行

读通鉴(178)老板招不到人才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缺德

虞诩、班勇、孙程,这些人身上看到了大汉的文化建设非常深厚,从朱宠、朱伥这些人身上又看到一个垂垂老矣的帝国,

孝顺皇帝上永建元年丙寅,公元126年

春,正月,皇帝朝太后于东宫,太后意乃安。

甲寅(正月初二),赦天下。

辛未(正月十九日),皇太后阎氏崩。

辛巳(正月二十九日),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以谄媚权贵免职。司徒李郃罢。

二月,甲申(初二),葬安思皇后。

注:阎太后这个时候也很年轻,属于突然暴亡。

丙戌,以太常桓焉为太傅;大鸿胪京兆朱宠为太尉,参录尚书事;长乐少府朱伥为司徒。

封尚书郭镇为定颍侯。

陇西钟羌反,校尉马贤击之,战于临洮,斩首千馀级,羌众皆降;由是凉州复安。

六月,己亥(十九日),封济南简王刘错的儿子刘显为济南王。

秋,七月,庚午(二十一日),以卫尉来历为车骑将军。

八月,鲜卑寇代郡,太守李超战殁。

司隶校尉虞诩到官数月,奏冯石、刘熹,罢免这两人,又劾奏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百官侧目,号为苛刻。三公劾奏:"虞诩在盛夏多拘系无辜,为吏民患。"

虞诩上书自讼说:"法禁者,俗之堤防;刑罚者,民之衔辔。今州说任郡行事,郡里说听任县里裁决,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三府恐为臣所奏,于是加以诬罪。臣将从史鱼死,即以尸谏!"

注:虞诩这样的人没有朋友,能力很强,又忌恶如仇,做事也不怕死,这种人就是得罪人的,他们和张汤、来俊臣这类恶吏又不一样,因为他们内心里没有黑暗的东西。但也讨厌,常会破坏官场的平衡,造成巨大的震荡。

史鱼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临死前对儿子说:我数次对国君说蘧伯玉贤德,但国君并不重用,我说弥子瑕是不肖之人,国君也将他撵走,身为人臣,不能进贤退不肖,死后不应该在正堂治丧,你就把我的灵堂放在旁边小屋好了。史鱼死后,国君问灵堂为什么不在正堂,他儿子将父亲的话告诉国君,国君马上召见了蘧伯玉,任以官职,斥退了弥子瑕将史鱼灵堂发言凤正堂,行礼完毕之后才离去。

皇帝明白其真诚,并没有加罪虞诩。中常侍张防卖弄权势,请托受取;虞诩立案调查,屡寝不报。虞诩不胜其愤,于是自系廷尉,奏言说:"昔孝安皇帝任用樊丰,交乱嫡统,几亡社稷。今者张防再次弄威柄,国家之祸将重新要来了。臣不忍与张防同朝,谨自系以闻,无令臣袭杨震之迹!"书奏,张防流涕自诉给皇帝听,虞诩坐论输左校;张防一定要杀害他,二日之中,传拷四狱。

狱吏劝虞诩自杀,虞诩说:"宁伏欧刀以示远近!喑呜自杀,是非怎么能辩白!"

浮阳侯孙程、祝阿侯张贤一起乞求见皇帝,孙程说:"陛下开始与我等造事之时,常疾奸臣,知其倾国。今者即位而却又自为奸臣所惑,何以有别于先帝!司隶校尉虞诩为陛下尽忠,而却被拘系;常侍张防臧罪明正,反构忠良。今客星守羽林,其占宫中有奸臣;宜急收防送狱,以塞天变。"

这时张防立在皇帝身后,孙程叱张防说:"奸臣张防,何不下殿!"张防不得已,趋就东厢。孙程说:"陛下快点收捕张防,无令从阿母求请!"皇帝问诸尚书,尚书贾朗一向与张防关系密切,证虞诩有罪;皇帝怀疑,对孙程说:"先出去,我要想想!"

于是虞诩的儿子虞顗与门生百余人,举幡等在中常侍高梵车前,叩头流血,诉言枉状。高梵入宫告诉皇帝,张防坐实流放边区,贾朗等六人或死或黜;即日赦免放出虞诩。孙程再次上书陈说虞诩有大功,语甚切激。皇帝感悟,复征虞诩拜议郎;数日,迁尚书仆射。

虞诩上书推荐议郎南阳左雄说:"臣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伏见议郎左雄,有王臣蹇蹇之节,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国弼之益。"由是拜左雄为尚书。

注:虞诩是忠直之士,他不适合做公安部长,这样的大才,在那个沼泽里很难发挥自己的才能。虞诩有远见,文武双全。迁任尚书仆射这个职位适合一些。

浮阳侯孙程等人带着奏章上殿争功,皇帝大怒。相关部门劾奏"孙程等人干乱悖逆,王国等人皆与孙程同党,久留京都,增加他们的骄恣。"皇帝于是罢免孙程等人官职,全部改封远县。接着下令十九侯就国,敕令洛阳令摧促他们在期限内出发。

司徒掾周举劝说朱伥说:"朝廷在西钟下时,非孙程等人岂能新立!现今忘其大德,录其小过。如道路夭折,皇帝有杀功臣之讥讽。乘现今未去,宜马上上表!”

朱伥说:"今皇帝正在发怒,我独表此事,必致罪谴。"

周举说:"明公年过八十,位为台辅,不于今时竭忠报国,反而惜身求安,还想得到什么更多?禄位虽能保全,必陷佞邪之机;谏而获罪,犹有忠贞之名。假如周举言不足采纳,请从此辞职!"

朱伥于是上表劝谏,皇帝果然听从。孙程改封宜城侯,到国,怨恨恚怼,封还印绶、符策,逃归京师,往来山中。皇帝下诏书追求,恢复他过去的爵位和土地,赐车马、衣物,遣还国。

冬,十月,丁亥,司空陶敦免。

朔方郡以西,障塞多坏,鲜卑因此数次入侵南匈奴;单于忧恐,上书乞求修复障塞。庚寅,下诏:"黎阳营兵出屯中山北界;下令沿边郡增置步兵,列屯塞下,教习战射。"

以廷尉张皓为司空。

注:三公朱伥这样的80多岁还满脑子不愿意有一点担当,杨震是属于有担当的,死得挺惨,而这次虞诩差点被逼死,皇帝年少,用人却是一件大难的事。

班勇改立车师后部王子加特奴为车师王。班勇又使别校诛杀东且弥王,亦改立其种族人为王;于是车师六国全都平定。班勇于是发诸国兵马击匈奴,呼衔王逃亡走,其众二万余人皆投降。生得单于堂兄,班勇让加特奴亲手斩杀,以结下车师、匈奴之仇隙。北单于自领万余骑兵入后部,至金且谷;班勇命假司马曹俊救援,单于引去,曹俊追斩其贵人骨都侯。于是呼衍王迁徙居枯梧河上,这之后车师现无匈奴踪迹。

永建二年丁卯,公元127年

春,正月,中郎将张国以南单于兵击鲜卑其至鞬,破之。二月,辽东鲜卑寇辽东玄菟;乌桓校尉耿晔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出塞击之,斩获甚众;鲜卑三万人诣辽东降。

三月,旱。

当初,皇帝的母亲李氏埋在洛阳北,皇帝最初不知道;到现在,左右都和他说清楚了,皇帝于是重新发丧,亲自到埋李氏的地方,改以礼殡。六月十一日,追谥为恭愍皇后,葬于恭陵之北。

西域城郭诸国皆服于汉,唯焉耆王元孟未能投降,班勇奏请攻打。于是派遣敦煌太守张朗带领河西四郡兵三千人配给班勇,征发诸国兵四万余人分为两道出击。班勇从南道,张朗从北道,约期一起到达焉耆。而张朗先有罪,欲徼功自赎,于是先期至爵离关,遣司马将兵前战,获首虏二千余人,元孟惧诛,立刻遣使乞降。张朗径入焉耆,受降而还。张朗得免诛,班勇因为在约定时间之后才到达前线,下狱,免。

解读:胡三省叹息说,夏朝的时候,就有法律,约定会师日期,早于约定日期抵达的杀无赦,晚于约定日期的也杀无赦,张朗提前抵达以邀功,应该诛杀,汉朝用刑,不审查实际情况,班勇被免之后,西域就大势已去了。

秋,七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壬午,太尉朱宠、司徒朱伥免。庚子,以太常刘光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勋汝南许敬为司徒。刘光,刘矩的弟弟。许敬仕于和、安之间,当时窦氏、邓氏、阎氏之盛,无所屈挠;三家既败,士大夫大多染污,独独没有谤言及于许敬,当世的人都觉得他难能可贵。

当初,南阳人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身于壶山之阳,州郡前后礼请,都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召他,不赴。

这一年,皇帝再次以策书、玄纁,备礼征樊英,樊英固辞疾笃。皇帝下诏切责郡县的官员,驾载上道。樊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强舆入殿,犹不能屈。皇帝命出就太医馆养疾病,月致羊酒。其后皇帝专门为樊英设坛,令公车作引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拜五官中郎将。数月,樊英称疾笃;下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在所地方官员送谷,以岁时致牛酒。樊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

樊英刚被下诏任命时,众皆以为必不降志。南郡王逸一向与樊英关系好,给樊英写信,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樊英顺从王逸建议;等后面应对无奇谋深策,大家谈论时以这件事而失望。河南张楷与樊英一起被征召,对樊英说:"天下有二道,出来做官与隐居自处。我前以子之出,能辅佐当今圣上,济斯民。而子始以不訾之身,触怒万乘之主,等你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

注:胡三省对这个樊英专门有一段评论,不管什么样的年代,找到能人都是一件难事,顺帝即皇帝位后,知道自己年轻,能提拔虞诩,寻找到这个樊英,说明他有求贤若渴之心。然而胡三省说,顺帝强抬樊英进殿说:联可以让你生,也要让让你死,能让你贵,也能让你贱;能让你富,也能让你贫,你为何怠慢我?

樊英说:臣受命于天,如果 生命该结束,那是天意,如果死于非命,那也是天意,陛下怎么能让我生,又怎么能让死?臣见到暴君,就像见到仇敌,站在他的朝堂上都不肯,怎么会接受他的富贵呢?我虽是布衣身在陋室,但我晏然自得,也无异于万乘之君,这有什么贱?陛下怎么能让我贵或贱?非礼之禄,虽有万钟之多,也不接受,能伸展自己的志向,就算箪食瓢饮也不厌倦,陛下怎么能让我富和贫呢?

司马光评论说:

古之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非君子的志向。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王者举逸民,扬仄陋,固为其有益于国家,非以徇世俗之耳目也。是故有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被褐怀玉,深藏不市,则王者当尽礼以致之,屈体以下之,虚心以访之,克己以从之,然后能利泽施于四表,功烈格于上下。盖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也。

解读:司马光这段讲的是用人的前提,双方都要具备的条件。就是这个人是贤才君子。

其或礼备而不至,意勤而不起,则姑内自循省而不敢强致其人,说:是否是我的德行之薄而不足让其仰慕?政之乱而不值得辅佐?群小在朝而不敢进?诚心不至而忧其言之不能被采用?为何贤者之不跟从我?苟其德已厚矣,政已治矣,群小远矣,诚心至矣,彼将扣阍以自售,又安有勤求而不至者哉!荀子曰:"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木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木,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若乃孝弟著于家庭,行谊隆于乡曲,利不苟取,仕不苟进,洁己安分,优游卒岁,虽不足以尊主庇民,是亦清修之吉士也。王者当褒优安养,俾遂其志。若孝昭之待韩福,光武之遇周党,以励廉耻,美风俗,斯亦可矣,固不当如范升之诋毁,又不可如张楷之责望也。至于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不食君禄而争屠沽之利,不受小官而规卿相之位,名与实反,心与迹违,斯乃华士、少正卯之流,其得免于圣王之诛已是很幸运了,尚何聘召之有哉!

解读:老板招不到人,不要总觉得00后不行了,一大堆的借口,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司马光说一个老板,你要看看自己的德行是不是太薄,性情太急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迁怒于他人!

读史让人知道自己缺德、缺智,会对自己过去的事汗颜。创业10多年,公司艰难前行,总是觉得是大环境不好,总是觉得自己没有招到好的员工,实则上大多的时候都是自己无德无能。

司马光说的华士,少正卯是两个典型,姜子牙斩华士是一个典故,明朝冯梦龙写过一本书叫《智囊》第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两个人的事。

齐国有一个叫华士的人,他认为不臣服于天子,不结交诸侯是理所当然的事,人们都赞扬他很贤明,太公望派人请了他三次都不来,就命人杀了他。周公问姜太公说:他是齐国的一个高士,怎么能杀了他呢?

姜太公说,不臣服天子,不结交诸侯的人,我太公望还能将臣服,与之结交吗?凡国君无法外服,不得结交的人,就是上天要遗弃的人,召他三次不来,则是逆叛,如果表扬他,将让他成为全国民众效仿的对象,那要我这个当国君的何用?

冯梦龙曾评论说,齐国于是没有懒惰的人,始终没有沦为弱小国家。

孔子的学生曾受少政卯的言论诱惑,数次离开学堂,使学堂由满座成了虚席,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就判处少正卯死刑,在宫门外杀了他。子贡问孔子说:“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老师您杀了他,会没有过错吗?”

孔子说:人有五种罪恶而盗窃尚未达到五种程度。第一种是心思通达而阴险,第二种是行为乖僻而固执不改;第三种是言辞虚伪却能动人心;第四种是记取非义,多而广博;第五种是顺应错误而认为理所当然。一般人要是有这五种罪恶之一,就不免被君子所杀,而少正卯同时具有这几种坏处,正是小人中的奸雄,不可不杀。

冯梦龙评论说,如果小人无过人的才能,就不足以乱国,如果有才能的小人愿受君子指挥,未尝对国家没有好处,而君子也不会一概抛弃他们。

这时还征召了广汉杨厚、江夏黄琼。黄琼,黄香的儿子。杨厚既至京城,豫测汉朝有三百五十年之厄以为戒,拜议郎。

黄琼将至,李固中途给他写信说:"君子谓伯夷狭隘,柳下惠不恭。不夷不惠,可否之间,圣贤居身之可贵之处。诚遂欲枕山栖谷,学习巢父、许由,也就罢了;若当辅政济民,现今正当其时。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士行其志向终就不得其时了。常闻俗话说:'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京城,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亦无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了!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

黄琼至京,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黄琼过去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等后来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数次上书言事,皇上颇采用他的建议。

李固,李郃之子,少时好学,常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从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为世大儒。每到太学,都秘密进入公府,探望父母,不令同业诸生知其为李郃的儿子。

(0)

相关推荐

  • 丹青高手、六贼之首北宋大奸相蔡京

    蔡京(1047-1126年), 北宋兴化仙游(今福建)人,字元长.熙宁进士.1086年任开封知府.司马光恢复旧法,限五天恢复差役制,他如期完成,受到赞扬.1094年章悖执政,他任户部尚书,又助其重行新 ...

  • 《东汉趣事》之二十:虞诩朝堂斗奸臣

    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司隶校尉虞诩到官几个月,就上奏太傅冯石.太尉刘熹阿附权贵.二人被罢免.他又弹劾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百官侧目而视,說他苛刻.三公弹劾他说:''虞诩在盛夏时节抓捕很多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六)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 (六) 孝和皇帝上 永元元年己丑 春,迷唐欲复归故地.邓训发湟中六千人,令长史任尚将之,缝革为船,置于箄(音:牌,筏子)上以渡河,掩击迷唐,大破之,斩首前后一千 ...

  • 读通鉴(52)老板要会用人

    读通鉴(52)老板关键是会用人 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说:"陈平虽美如冠玉,其内中未必有这么美.臣闻陈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时不容于魏王,而亡归楚军:在楚不得志,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以官,令其护 ...

  • 读通鉴(8)老板说什么的都是对的,臣下就一定是懒蠢

    读通鉴(7)老板的话都是对的,假如老板错了,也要执行成对的,直到老板把公司搞死为止 二十二年(辛丑,公元前380年) 齐国伐燕,攻取桑丘.魏.韩.赵马上伐齐,至桑丘. 注:齐国的战略弱后强,先北后南, ...

  • 读通鉴(264)变诈凶狠的人,君不可重用,士不可朋。

    读通鉴(264)变诈凶狠的人,君不可重用,士不可作朋. 咸宁三年丁酉,公元277年 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立皇子司马裕为始平王:庚寅,司马裕卒. 三月,平虏护军文鸯督凉.秦.雍州诸军讨树机能, ...

  • 读通鉴(175)这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读通鉴(175)吃人的时代 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 春,正月,丙午,乐广以忧卒. 长沙厉王司马乂屡与大将军司马颖攻战,击破之,前后斩获六.七万人.而司马乂未曾欠缺奉上之礼:城中粮食日窘,而士卒无离 ...

  • 读通鉴(139)国有道听于人,国无道听于神

    读通鉴(139)国有道听于人,国无道听于神 王夫之说:当伪儒之初起也,匡衡.贡禹不度德,不相时,舍本逐末,兴明堂辟雍,仿周官饰学校于衰淫之世:孔光继起为伪儒之魁,而刘歆诸人鼓吹以播其淫响.而且经术之变 ...

  • 读通鉴(401)禇渊被所有人瞧不起

    读通鉴(401)禇渊被所有人瞧不起 1.齐国人口普查 宋自孝建以来,政纲弛乱,簿籍讹谬.皇上诏黄门郎会稽人虞玩之等人改革检定,说:"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自顷巧伪日甚,何以厘革﹖&quo ...

  • 读通鉴(141)都在忽悠老板

    读通鉴(141)曹家把国家经营成了一个门伐 解读:曹操重视法家,继承了北方大多数的产业,也留下了很多世故的世家子弟,北方的这些人对于曹家就是找个职业混个饭吃那种心态,而曹家也很少往这个方向去建设,于是 ...

  • 读通鉴(50)韩信卖天下评老板

    读通鉴(50)韩信论天下老板 最初,淮阴人韩信,家里贫困,也没有什么被人觉得厉害的行为,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熟人多讨厌他.韩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韩信饥饿,带饭给韩信.韩信很感动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