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嫁衣:我们穿上的是文化的传承还是影视剧的发明?

本文为「腾讯情感」约稿,作者春梅狐狸。

原文链接请滑至文章最底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当人们为婚礼挑选中式婚庆服饰的时候,心里所预想的是什么呢?可能是想在人生重要的时刻里,用中国人的传统服饰作为见证;也可能是相信骨血里有一脉古今牵连的血统在指引着自己去欣赏这份独特的美;又或者是,想模仿祖祖辈辈有过的婚庆仪式,包括服饰,以此成为传承的一部分……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如今所能挑选到“中式嫁衣”,大多数经过了影视剧的“改造”,甚至是“发明”。

秀禾服:爱情悲剧的嫁衣

在很长的时间里,“秀禾服”几乎成为了中式嫁衣的代名词。然而细细计较起来,这个名字的出现却只有十几年,因为它得名于2002年上映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中周迅所饰演的角色秀禾。这是一部讲述旧时代女性爱情悲剧的故事,秀禾所穿的嫁衣自然就是“秀禾服”的原型。

△ 《橘子红了》剧照

这部剧的服装设计师叶锦添(相关讨论见《》)并没有走历史考据路线,而是将一些年代相近的元素杂糅在了一起,加上李少红独有的导演风格,使得如今我们回忆起这部片子的时候,除了走路时颤颤巍巍的三寸金莲和周迅额头上扫把形状的一小戳刘海,详细的服装款式早已在脑海里模糊。

事实上,如今我们能买到的看到的冠以“秀禾服”的中式嫁衣(相关文章见《》)也和《橘子红了》相去甚远。为了适应顾客的审美需要,“秀禾服”的剪裁更为合体,上衣短小,并且为了适应婚嫁主题而增添了大量的装饰。但也有一些属于《橘子红了》的印记被留下了,比如那个刘海,比如长短袖套穿的款式,又比如裙子上装饰。

对于比较忌讳吉凶的人来说,源自这样一部女性角色毫无幸福可言的悲剧题材衍生服饰,实在是不那么适合作为嫁衣。不过“秀禾服”尽管是源自影视剧的“发明”,实际上和原型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不知道这个究竟算作劝退还是鼓励的理由呢?

凤仙装:风尘侠女的演绎

很多关于中式嫁衣的介绍文章里,都会极力劝导大家不要选择“凤仙装”作为嫁衣,不过这也说明了曾经它的风靡一时。“凤仙装”同样得名于一个人物——小凤仙,只不过小凤仙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很多人文章里认为“凤仙装”不宜穿着的理由也是由于历史人物小凤仙名妓的身份。

△ 小凤仙

不过她更有名的大概便是与名将蔡锷之间的传奇爱情(相关电影讨论见《》),简直就是戏台上“自古侠女出风尘”的最佳写照,所以这则故事从民国时期开始就不断被改变成影视剧乃至戏曲。而“凤仙装”恰恰和她那些改变的影视剧相关,而非她本人的真实穿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拒绝“凤仙装”的理由其实并不存在。

1950年代,李丽华主演了电影《小凤仙》。当时对于女性的服装审美正好是从平面走向了强调曲线,所以李丽华所饰演的小凤仙所穿着的服装也由平面剪裁为高领收腰的立体剪裁,加上她本人五官立体、身材动人,这款戏服也便随着电影一起传播,“凤仙装”成为了流行式样。

△ 李丽华

不过当时的“凤仙装”搭配的是裤子,并且1950年代实在是太过遥远了,所以正在将之推广开来的其实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琼瑶剧。大家应该对于当时琼瑶剧中楚楚可怜的女主角都还有印象,她们往往穿着立体剪裁的中式大襟上衣,下身从裤子改成了长褶裙,并且扑闪着一双随时含泪的双眼。于是同样以影视剧中的角色命名,称作“婉君装”。如今“凤仙装”大多作为中式婚礼中伴娘的服饰,从中就不难发现它们的“直系”源头其实正是“婉君装”。

△ 《婉君》剧照

△ AB婚礼上的伴娘

龙凤褂:广粤地区的逆袭

“龙凤褂”也称“裙褂”,大家对于它的熟悉感应该是来自曾经港剧风靡的年代。在一些近现代的电视剧中,婚礼中的新娘子以及女性长辈大多会穿着这种服饰。“裙褂”顾名思义就是由立领对襟的上衣“褂”和装饰前后裙门的“裙”组成的。

“裙褂”和前文提到的其他中式嫁衣不同,它的的确确是传统婚服,尽管在港剧中多次出现,影视剧也只是起到了客观反映生活显示的作用。如今所见“裙褂”多为全红,或者在全红的面料上覆盖刺绣等工艺,使之呈现出炫目的金色银色。热爱温习港剧的人可能发现了,长辈们的“裙褂”则多是黑衣红裙的,甚至于老剧中这种配色直接穿在了新娘子的身上。顺着时间线往前追溯,就能发现黑色或者说是深青色才是其传统颜色,因为它的服饰源头是清代的吉服。

△ 黑衣红裙

△ 《万国来朝图》局部

尽管是传承有序的中式嫁衣,但“传统”往往并不具备普适性,而是带有地域性的。“裙褂”在很长的时间里就只在南方的部分地区得到了保留和发展,从审美到工艺也便带有地域性的特点。尽管由于中式嫁衣市场从无到有,“裙褂”也随之进入了其他地区,但很明显只是在仿造外观而已。比如明星婚礼中,刘诗诗、陈妍希等人就穿着过类似“裙褂”的中式嫁衣与港星杨千嬅、胡杏儿等人的对比便可以看出明显差异,前者增添了许多配件和装饰,甚至是突破了“裙褂”的框架,而后者则由于传统的惯性,显得更为“规矩”一些。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自己所购买的“裙褂”是否正宗,那只能一家家去鉴别了。总体而言,广粤地区里经营多年的裙褂店自然是正宗一些,只不过“正”的也只是这个地区的“宗”,而非所有人的。

古装汉服:百姓家的贵族礼服

从《汉武大帝》中平阳公主与卫青的一身红衣,到《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掀开盖头的一幕……中式嫁衣取材的范围从近代民国一直蔓延到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有学者指出过,婚礼作为普通人的一生中最为重大的典礼,在“轻文明”的时代中逐渐被赋予了角色空间的需求。于是,出于扮演一个自己向往的古装角色,古装汉服的婚礼服饰也开始风靡。与前面几种不同的是,古装汉服的效仿对象不再是影视剧中的普通阶层,而是皇亲贵胄。

△ 《汉武大帝》剧照

△ 《大明宫词》剧照

那些距离如今只有十几年的影视剧,上演的只有约百余年历史的故事,就已经足以令一般观众迷惑了。那么更为久远的历史背景呢,自然效果加倍。在之前的系列文章里已经提到过了,古代与现代对于婚礼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如今视作头等大事的挑选服装的过程,在那个时候只是诸多默认程序中的一环,由不得谁来作主。所以,除了皇亲贵胄出于服饰等级规范的需要被记录只言片语,婚礼服饰的资料其实是相当匮乏的。加上古装剧本身,在服装设计上没有考据服饰史的必要(除非出于营销),它所呈现的效果也更多地为故事、为主题而服务,而不是变相的历史课。这些古装剧的婚礼场面,当然也只是为某段故事情节服务。

如果不是从历史或传统的角度去看待,以影视剧中的服饰作为中式嫁衣的蓝本,只是个性化表达的一环。就像我们会说春晚的热词、唱流行歌曲、模仿明星穿搭一样,中式嫁衣参照影视剧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生中难得的万众瞩目的舞台,在场的也都是亲朋好友,将自己所喜爱的所向往的展现出来,如此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