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临床常用方比较(附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 )
李今庸,男,1925年出生,湖北枣阳市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著名中医泰斗。
《金匮要略》临床用方比较
一、乌头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比较
二者均用于痹证。乌头汤方主治寒湿之痹,寒邪尤盛之“痛痹”,以全身关节疼痛,不可屈伸,疼痛之处寒冷,脉象沉细,舌淡苔白滑等为临床施治要点,方以乌头为君,重在温经散寒镇痛,佐以麻黄散风通络,黄芪益气蠲痹;而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风湿之痹,兼有化热之证,以发热恶寒无汗以外,尚有脚肿如脱,头眩短气等为辨证关键,方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止痛,佐以白术祛湿,麻黄、桂枝散风解表,芍药、知母敛阳清热。

二、大黄附子汤与《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比较
《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少阴本虚而又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临床上以恶寒甚,发热轻,脉沉为主症,治疗以温经解表,双解表里,用麻黄外解表邪,附子、细辛温经助阳,解表发散,大黄附子汤是治疗寒实内结,气滞不运之左胁下或右胁下连腹疼痛,大便不通,脉紧弦病证,以大黄攻下,以附子、细辛温里祛寒。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以麻黄为主,配以附子、细辛,温散寒邪,使寒邪从表而解,属于温经解表法;而大黄附子汤是以大黄为主,配以附子、细辛,温下寒结,使实邪从下而去,属于温阳通便法。两方仅有一味药物的差别,然所治疗的证候却截然不同,这对于临床用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苓桂术甘汤与肾气丸比较
二者都属于温阳利水之方,都属于“温药和之”之意。然二方所治不同,一为治脾,一为治肾,各有所主。苓桂术甘汤治疗脾阳不运,水停为饮,症见短气,心气逆满,起则头眩等;而肾气丸治疗肾阳不化,水气不行,症见腰痛短气,小腹拘急等。前者健脾利水,后者温肾化气。临床上当区别用之。
四、越婢汤与麻杏石甘汤比较
麻杏石甘汤方的组成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越婢汤方的组成是麻杏石甘汤方去杏仁加生姜、大枣。由于两汤方之药味组成不尽相同,所以它们的主治证候和功用也不相同:麻杏石甘汤方的主治证候是表邪化热,内遏于肺,以发热、喘急、口渴、苔黄,脉数为主,其功用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而越婢汤方的主治证候是风水表证,以发热、汗出、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为主,其功用具有宣肺泄热、利水消肿。
五、越婢汤与防己黄芪汤比较
二方共同点都是具有脉浮、恶风、汗出症。但是,防己黄芪汤证是以身重、腰以下肿为特点,越婢汤证是一身悉肿为特点;防己黄芪汤证之汗出,是由于表虚不固引起的,而越婢汤证之汗出,是由于内热熏蒸引起的;防己黄芪汤意在益气扶表利水,而越婢汤意在发汗利水清热。
六、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比较
防己茯苓汤是防己黄芪汤去白术加桂枝、茯苓而成,可见防己茯苓汤专主肌表有水气,而防己黄芪汤则主表里均有水气。二者同是治疗水肿病证的常用方剂:防己黄芪汤用于风水表虚证,见有汗出恶风,脉浮身重者;防己茯苓汤用于皮水之病证,只有四肢皮肤肿盛而不恶风者。
七、五苓散与猪苓汤比较
五苓散与猪苓汤二方脉证相同,均为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等,但五苓散是化气行水,有发汗作用,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而猪苓汤是育阴行水,多汗禁用,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及《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宜参看之。临床用时要辨证精细。
八、生姜半夏汤与小半夏汤比较
二方都是由生姜、半夏二味药组成,都具有辛散温降的作用,都用于寒饮偏盛,抑遏阳气的呕吐证候。但由于二方在药物分量和制剂方法上不同,所以其主治病证也就不尽相同。小半夏汤是以降逆化饮为主,而生姜半夏汤是以散结通阳为主;小半夏汤是治疗饮邪停蓄,上逆作呕之心下支饮证,而生姜半夏汤是治疗寒饮搏结,气机不利之心中烦乱证。
九、生姜半夏汤与半夏干姜散比较
半夏干姜散是治疗中阳不足,胃寒津凝,痰涎上逆之“干呕、吐逆、吐涏沫”证,除用半夏降逆止呕外,用干姜温中壮阳。而生姜半夏汤是治疗邪正相搏,上下不通,升降不利之“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除用半夏蠲饮和胃外,用生姜散寒通阳。
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
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观点:“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见《毛泽东选集》第276页)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就为创造和积累直接经验准备了优胜条件。我国先民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通过与疾病的长期斗争和长期生活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逮至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医学家们通过对这大量实际经验的总结,创造了比较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产生了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从而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牢靠基础,并规定了而后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
中医药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时期里,保证了我中华民族的蕃衍和昌盛,同时也受到了长期临床实践的严格检验,并在这个严格检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它有着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经验丰富,疗效可靠,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药学有着明显的东方医学的特色,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以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为哲学基础,阐述了医学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是“变动不居”而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正是基于“医学世界的统一性和变动性”这一理论思维,使中医药学的临床医疗工作摆脱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砍倒树捉八哥”的形而上学的羁绊,而变为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病万变药亦万变”(见《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从而构成了中医药学辨证施治的特色,并使中医药学理论紧紧依赖于临床医疗实践,医疗上确立了“唯变所适”的治疗原则,构成了中医药学与其他西方医学质的区别。故历数千年而未衰,近百年来虽经数次摧残,然至今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正体现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在长期社会发展中,由于具有优胜条件的作用,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医事的直接经验,从而形成了“出则汗牛马,入则充栋宇”的非常丰富的中医药学典籍。前面开头引用过《毛泽东选集》第276页的话,“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都是直接经验的东西……”中医药学各种典籍,记载了中医药学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古人和他人的直接经验。在我虽为间接经验,但毕竟是人类经验,先学之再加以实践验证之,使之变为自己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真正知识。
宋代史崧在《灵枢经叙》中说:“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挺刃。”欲为医者,除存“治病救人”之志外,必须认真熟究中医药学各家典籍,力求掌握较多的古代医学家的经验知识,以便为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占有份额和为认识临床、处理疾病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坚持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除认真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以武装自己思想外,常言说,“察往以知来,博古而通今”,必须首先学好中医药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包括今世流传的《素问》和《灵枢经》二书。它是我国医学家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数千年来指导着中医药学的医疗实践,规定着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还记载着丰富多彩的中医治病方法。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学好《黄帝内经》的内容,就能够站在理论的高度,认识实践,把握未来,并从医学理论上和读书方法上为阅读中医药学各种典籍奠定基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本是后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的两个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为二书的。它突出地体现了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思想体系,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临床医疗工作中辨证施治,要求治病必须“随证治之”,做到“病万变药亦万变”,给了人们医疗工作以正确的思维方法。为了正确有效地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应当诚实地学好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以利于对中医学术的正确掌握和准确利用。然中医药学经典著作的成书年代都较早,距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甚至两千多年的时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书中不少文字的义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文字的今义以释其古义,显然是不大可通的,而且在其长期流传过程中,亥豕鲁鱼者有之,脱落错简者有之,这就需要一定的阅读古书的方法,需要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实际经验基础上,运用训诂学和校勘方法甚至还有古文字学、方言学以及历史学等求得解决。否则,理论不通,证候谬误,何以辨证而施治?
这里且举三例以示之:例一,《素问·通评虚实论》说:“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其“乳子”一词,有释为“婴儿”者,有释为“妇人哺乳期”者,皆未是。婴儿生病的诊法,只有“望络诊”,没有“切脉诊”。此言“脉悬小”“脉实大”,与婴儿何干?至于释为所谓“哺乳期”,其时间可长可短,不确切。《说文·乙部》说:“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司马贞索隐:“乳,生也。”是“乳子”,即“产妇”也。例二,《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此“额上陷脉紧急”,本谓“额角部陷中之脉紧急”,却被人们读为“额上陷,脉紧急”而成了“额部下陷,寸口脉紧急”。试问谁在临床上见过:一个好流鼻血的人有表证,只要一发汗就会出现“额骨塌陷”?例三,《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止,不须治,久则愈。”此文三“竭”字,皆当读为“遏”,正气阻遏,气机失常,在上焦则噫气,在下焦则遗溺失便,一旦正气和调流畅,气机复常,则其病即愈。如以“尽”字释此“竭”义,则于医理不通矣。
上述中医药学的几部经典著作,一直指导了中医药学的医疗实践,并促使中医学术代有发展,是每个修习中医的必读之书。但其又都是1700年前的经验,因而,还应当学习其后的各家医药典籍,以补充后世发展的经验知识。这些经验知识,也跨越有1700年之久,故其各种典籍,由于其成书年代不同,地区有别,还有作者的经验知识以及其思想方法的差异,学术思想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还会出现相左之处。如此,何所适从?这似乎可用下列方法取舍之:
依据辩证唯物论的规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各典籍中不相一致的问题,放到医疗实践中去进行临床验证,以考察其是非。合乎实践者是,不合乎实践者非,两者皆合乎实践则兼收并蓄之,两者皆不合乎实践则根据“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的规律而予以保留,其明显属于糟粕者则扬弃之。
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艺术(包括语言文学),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把不相一致的问题放在其典籍各自成书的特定时代去分别考察,以求解决。
常言说:“群言淆乱衷于圣。”各种典籍,都是其作者在《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长期实践而总结其实际经验撰著的。在典籍中如遇有不相一致的问题,就放到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中去加以考察,合于经典著作学术思想者则是,悖于经典著作学术思想者则非。
俗话说:“久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因此,学习中医药学各种典籍,必须与临床医疗实际紧密结合,勇于实践,反复实践,努力把古人的经验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做到学、验俱丰,不盗名,不窃誉,不剽窃别人成就,不占有他人果实,依靠自己辛勤劳动,掌握知识,结出硕果,使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真正的像样中医,并在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道路上有所前进,为中医药学这个“伟大的宝库”再添几块砖,再加几块瓦,进一步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切忌自暴自弃,人云亦云。
在继承发扬中医药学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这一“宝库”中的丰富宝藏,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传统优势,还应积极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借助现代一切检查手段,来延伸我们感觉器官的作用,扩展中医药学“望”“闻”“问”“切”的“四诊”,以认识人体深层的病理变化,并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起大量资料,坚持“不被别人已有结论牵着鼻子走”的原则下,积极进行中医药学的创造性劳动,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思想指导,对占有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找出新的规律,把它纳入辨证施治的轨道上去,从而发展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在这个过程中,要吸取以往的教训,防止西化倾向,坚持保证和提高中医药学疗效的原则,切切注意不要丢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要丢掉了自己的活的灵魂。应该记住,数十年的经验证明:废医存药、中医西医化是取消传统医学、危害民族文化、害人害己,是绝对没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