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主治特性总结表

至道汇 今天

牙痛

皮炎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汤》
宣肺平喘:用于喘咳实证。《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脉浮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桂枝】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桂枝汤》《麻黄汤》
温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温经汤》
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甘草汤》
【紫苏】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杏苏散》《香苏散》
行气和胃: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
解鱼蟹毒:用于进食鱼蟹中毒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
【荆芥】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而有表证。
止血: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炒碳用)。
【防风】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荆防败毒散》
胜湿:用于外感风湿或风湿痹痛。《羌活胜湿汤》
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痉挛抽搐等。《玉真散》
【细辛】
发散风寒: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沉等。《麻黄附子细辛汤》
祛风止痛:用于头痛、牙痛、痹痛。《川芎茶调散》
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咳嗽,痰多清稀。《小青龙汤》
【白芷】
散寒通窍: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九味羌活汤》
祛风止痛:用于风邪所致的眉棱骨痛、牙痛、头风痛、鼻渊头痛。《川芎茶调散》
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痛,为外科常用药。《仙方活命饮》
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色白清稀。
【香薷】
发汗解表:用于夏季风寒挟湿、恶寒发热、无汗、头胀痛。《香薷饮》
和中化湿、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薷术丸》
【羌活】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九味羌活汤》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以项背、肢节等上半身为宜。《蠲痹汤》
【藁本】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巅顶痛,痛连齿颊及偏头痛等。《神术散》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冷痛等。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鼻病,为鼻渊要药,偏于风寒常与细辛、白芷等同用;偏于风热常与薄荷、黄芩同用。
2、辛凉解表药
【薄荷】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及热病初起,发热恶风、头痛无汗等。《银翘散》
清头目、利咽喉: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痛等。
透疹毒:用于麻疹初起,或风热外袭疹发不畅。《加减葛根汤》
【蝉蜕】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恶风、头痛咽痛、脉浮数等。
透疹止痒: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及风疹块、皮肤搔痒等。
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多泪或翳障。
熄风止痉:用于破伤风和小儿惊风,发热抽搐等。
【葛根】
发表解肌: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无汗,项背强痛等。《葛根汤》《葛根解肌汤》
升阳止泻:用于湿热泄痢及脾虚腹泻等。《葛根芩连汤》《七味白术散》
解热生津:用于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症。《玉泉饮》
透疹: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升麻葛根汤》
【柴胡】
和解退热: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协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小柴胡汤》
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协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逍遥散》《加味逍遥散》
升举阳气: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补中益气汤》
【升麻】
发表透疹:用于麻疹初期、透发不畅。《升麻葛根汤》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热毒疮肿等。《清胃散》《牛蒡子汤》
升举阳气:用于气虚下陷所致脱肛、子宫脱垂等。《补中益气汤》《举元煎》

【牛蒡子】
疏散风寒: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咯痰不利及咽喉肿痛。《银翘散》
解毒透疹:用于麻疹初期,透发不畅。
利咽消肿:用于热毒疮肿。常与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等解毒药同用。
【桑叶】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等。《桑菊饮》《桑杏汤》
清肝明目:用于肝火或风热所致目赤涩痛,多泪等。《麻桑丸》
【菊花】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等。《桑菊饮》
平肝明目: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热、肝火目疾。《杞菊地黄丸》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肿。
【蔓荆子】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头痛或偏头痛。《菊芎饮》
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多泪及虚症目疾。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清热泻火: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高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白虎汤》
除烦止渴:用于肺热喘咳,心烦口渴,鼻翼煽动等。《麻杏石甘汤》
收敛生肌:用于湿疹、疮疡溃而不敛,水火烫伤等。
【知母】
清热泻火:用于温热病在气分,高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白虎汤》
滋阴润燥: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及消渴证。《知柏地黄丸》《二冬汤》
【栀子】
泻火除烦:用于热病心烦,燥扰不宁等。《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
清热利湿:用于湿热所致的黄疸或小便赤涩热痛。《茵陈蒿汤》《八正散》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
【夏枯草】
清肝明目:用于肝火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为治疗肝火目疾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的常用药。《夏枯草散》
散结消肿: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等。也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等。
【芦根】
清热除烦:用于热病伤津、心烦口渴、舌燥少津等。
生津止渴:用于胃热呕吐、呃逆。
清胃止呕:用于肺热或风热咳嗽。
【淡竹叶】
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烦热口渴。《竹叶石膏汤》《清宫汤》
生津利尿:用于热淋及心火移于小肠所致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等。《导赤散》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湿温、黄疸、热淋等。《黄芩汤》
泻上焦肺火:用于肺热咳嗽或温热病高热烦躁。《清肺汤》
解毒:用于热毒疮肿及咽喉肿痛。《黄连解毒汤》
止血:用于内热炽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出血。
安胎:用于胎热不安。《当归散》
【黄连】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所致的多种病证,多用于肠胃湿热引起的腹泻、呕吐。《香连丸》
泻中焦心火:用于心、胃、肝、胆等脏腑的实火证,尤心火见长。《朱砂安神丸》《黄连解毒汤》
解毒:用于痈肿疔毒、湿疮痒疹、耳脓、口舌生疮等。
【黄柏】
清热燥湿:用于多种湿热证,尤下焦湿热常用。如泄痢脓血、里急后重、小便黄赤、带下黄稠、热淋小便涩痛等。《白头翁汤》《栀子柏皮汤》《三妙丸》
泻火解毒:用于热毒疮疡、湿疹等。《黄连解毒汤》
退虚热(盐炒):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遗精等。《知柏地黄丸》
【龙胆草】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黄疸、带下、湿疹等。
泻肝胆火:用于肝胆经实火所致的胁痛、口苦、目赤、耳聋等。《龙胆泻肝汤》《凉惊丸》
【苦参】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所致黄疸、泻痢、带下、阴痒等多种病症。《香参丸》
杀虫止痒:用于皮肤搔痒、疥癣、脓泡疮、麻风等。
利尿: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现用于治疗阴道滴虫有良效。
【白鲜皮】
清热燥湿: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协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小柴胡汤》
解毒止痒: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协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逍遥散》《加味逍遥散》

3、清热解毒药
【双花】
清热解毒:①用于外感风热火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痛、脉浮数等。②用于热毒疮 痈疔疖有红、肿、热、痛等症;③用于热毒泻痢,便脓血。
【连翘】
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银翘散》《清营汤》
消痈散结:用于热毒所致的各种疮疡肿毒、乳痈或瘰疬结核等。“疮家圣药”
【大青叶】
清热解毒:用于温热病邪入血分,壮热、神昏、发斑、烦躁等。《犀角大青汤》
凉血消斑:用于热毒所致的丹毒、口疮、咽喉肿痛等。现多用于上感、流感、流脑等病。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用于痈疖疔疮、乳痈、肠痈和毒蛇咬伤等。本药为治疔疮之常用药。《五味消毒饮》
清肝明目:用于肝火目赤肿痛。
【蒲公英】
清热解毒:用于乳痈肿痛、痈疖疔疮、肺痈、肠痈等,为治乳痈之常用药。
清肝明目:用于肝火所致的目赤肿痛。
利尿除湿:用于热淋小便涩痛、湿热黄疸等。
【牛黄】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郁结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及痈疽肿毒等证。《牛黄解毒丸》
息风止痉:用于温热病高热谵语,痉挛抽搐等。《牛黄散》
化痰开窍: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或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阻闭心窍所致的神昏、口噤等。
【鱼腥草】
清热解毒: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为治肺痈之要药。
消痈排脓:用于热毒疮疡。
利尿通淋:用于热淋小便涩痛。
【射干】
解毒利咽:用于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兼有痰热者尤为适宜。常与解毒利咽药同用。
祛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粘。《射干麻黄汤》
【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湿热和热毒痢疾,发热腹痛,纯下脓血,里急后重等。为热毒血痢的要药。
【败酱草】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痈肿,并善治内痈,尤多用于肠痈,为治肠痈要药。
祛瘀止痛:用于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
【穿心莲】
清热解毒: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寒,头痛口渴及肺热喘咳、肺痈、咽喉肿痛等。
燥湿:用于湿热泻痢、热淋、湿疹等。
【山豆根】
清热解毒:用于肺胃火毒上攻所致的咽喉或牙龈肿痛。
消肿利咽:本品胃热毒咽喉肿痛的要药,常与射干、桔梗、牛蒡子同用以增强解毒利咽之功。
【马勃】
清热解毒、利咽:用于热邪火毒所致的咽喉肿痛或咳嗽失音。
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外敷治疗冻疮或溃疡久不愈合。
【马齿苋】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或湿热痢疾、腹泻及热毒疮痈。
凉血止血:用于月经过多、崩漏和产后出血。
【秦皮】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泻痢,里急后重。《白头翁汤》
清肝明目:用于肝火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秦皮散》
【红藤】
清热解毒:用于肠痈发热腹痛、热毒痈肿,为治肠痈腹痛之要药。《红藤煎》
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和痛经。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肠痈、肺痈、疮疖肿痛、毒蛇咬伤等。
利尿除湿:用于热淋小便不利。
【青黛】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发斑或血热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等。《青黛石膏汤》
息风止痉:用于小儿惊风,发热痉挛等。《凉惊丸》
收湿敛疮:用于痄腮或湿疹疮痒、口舌咽喉溃疡。
【鸦胆子】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血痢,下脓血、里急后重等,为治疗热毒血痢和休息痢的要药。
截疟:用于疟疾。
腐蚀赘疣:用于鸡眼、寻常疣。

4、清热凉血药
【犀角】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等。《犀角地黄汤》
泻火解毒:用于温热病火热炽盛,身热发斑。《化斑汤》《犀角大青汤》
安神定惊: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或邪陷心肝,痉挛抽搐等。《清宫汤》
【生地】
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斑疹隐隐等。《清营汤》《青蒿鳖甲汤》
止血: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犀角地黄汤》
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口渴多饮或消渴证。《益胃汤》《玉泉散》
【玄参】
凉血养阴:用于温热病入营分,身热口干,斑疹隐隐。《清营汤》《清宫汤》《增液汤》
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玄麦甘桔汤》《消瘰丸》
【丹皮】
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入血分,吐衄发斑及其他疾病的血热吐血、衄血等。《犀角地黄汤》
活血化淤:用于血瘀经闭、痛经。《桂枝茯苓丸》
清热解毒:用于肠痈及痈肿疮毒。《大黄牡丹汤》
【赤芍】
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吐衄发斑及其他病的血热吐血、衄血等。《犀角地黄汤》
祛瘀止痛:用于血瘀经闭、痛经及跌打伤痛。
清热解毒:用于疮痈红肿疼痛及肝火目赤肿痛,羞明流泪。

5、清退虚热药
【青蒿】
退虚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温病后期,热入阴分,夜热早凉等。《秦艽鳖甲汤》《青蒿鳖甲汤》
截疟:用于疟疾寒热兼感暑邪,发热心烦,胸闷苔腻。《蒿芩清胆汤》
解暑:用于外感暑热,发热,头痛,脉数等。
【地骨皮】
凉血退蒸: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等。《地骨皮汤》
清泻肺热:用于肺热喘咳。《泻白散》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
【白薇】
凉血退热:用于温热病入营血,阴血暗耗,以致午后身热、低热不退或阴虚潮热、骨蒸盗汗,以及产后虚热等。《白薇汤》《加减葳蕤汤》
利尿通淋:用于热淋、血淋,小便赤涩热痛等。
解毒疗疮: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以及毒蛇咬伤等。

三、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攻下积滞:用于胃肠积滞,大便燥结,热结便秘尤为适宜。《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
凉血解毒: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之吐血、衄血及火热上炎所致咽喉肿痛、目赤口疮等。《泻心汤》
逐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的多种症候:产后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下淤血汤》
利胆退黄:用于肝胆湿热郁结所致的黄疸。《茵陈蒿汤》
【芒硝】
软坚泻下: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腹满疼痛。《调胃承气汤》《大陷胸汤》
清热泻火:用于咽痛、口疮、目赤及疮疡。《冰硼散》
【番泻叶】
泻热行滞:用于热结积滞,腹胀,不食等。
通便:用于热结便秘,脘腹胀满。
利水:用于水肿鼓胀。
【芦荟】
泻下:用于热结便秘而见烦躁失眠者,常用于习惯性便秘。《更衣丸》
清肝:用于肝经实火所致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惊痫,大便秘结等。
杀虫:用于蛔虫腹痛及小儿疳积。外用可治疗癣疮。
2、润下药
【麻子仁】
润肠通便:用于热邪伤阴或素体火旺的津枯肠燥,大便秘结等。《麻子仁丸》
滋养补虚:用于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亏血虚的肠燥便秘。《益血润肠丸》《黄芪汤》
【郁李仁】
润燥滑肠:用于肠燥便秘。《五仁丸》
下气利水:用于食积气滞,小便不利。《郁李仁汤》

3、峻下药
【甘遂】
泻水逐饮:用于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水及风痰癫痫。《十枣汤》《大陷胸汤》
消肿散结:用于湿热肿毒(用法:外敷患处,内服甘草汁)
【巴豆】
峻下积滞:用于寒积便秘,腹满胀痛,甚至气极暴蹶者。《三物备急丸》
豁痰利咽:用于痰雍咽喉,气急喘促,咽闭肿塞,窒息欲死。
外用蚀疮:用于疮疡脓成未溃者。
【大戟】
泻水逐饮:用于水饮泛溢的水肿喘满、胸腹积水、痰饮等。《十枣汤》《控涎丸》
消肿散结:用于痈疽肿毒及瘰疬痰核等。
【芫花】
泻水逐饮:用于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水等。《枳壳丸》《十枣汤》
解毒杀虫:用于头疮、白秃、顽癣、毒疮等,研磨外用。
【牵牛子】
泻水通便:用于肠胃实热积滞,大便不通。《山楂化滞丸》
消痰涤饮:用于水肿腹胀及痰饮喘满。《禹功散》《舟车丸》
杀虫攻积:用于虫积腹痛。《牛榔丸》

四、祛风湿药
【独活】
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重疼痛。《蠲痹汤》《独活寄生汤》
通痹止痛:用于外感风寒挟湿,肢体沉重,关节酸痛。
【威灵仙】
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关节不利。
通络止痛、治鱼鲠:用于鱼骨鲠喉。
【木瓜】
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转筋麻木,脚气肿痛等。
和胃化湿:用于湿浊阻滞中焦,呕吐腹泻,脘闷腹痛,小腿转筋。
【桑寄生】
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独活寄生汤》
补肝肾、安胎:用于肝肾虚损,冲任不固的胎漏、胎动不安。
【五加皮】
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手足拘挛。《五加皮散》
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下肢痿弱。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病。《五皮饮》
【白花蛇】
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白花蛇酒》
止痉: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及破伤风角弓反张等。《定命散》
止痒:用于风疹块、麻风病等。
【防己】
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疼痛者。《宣痹汤》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防己黄芪汤》
【虎骨】
祛风止痛:用于痹证关节走注疼痛、肝肾虚损,腰痛足弱。
强健筋骨:用于壮肾阳,促进骨折愈合。
【桑枝】
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酸痛,麻木拘挛,尤适宜上肢痹痛。常做药引使用。
【伸筋草】
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急。
舒筋活络:用于小腿转筋。
【千年健】
祛风湿、健筋骨:用于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等。
【追地风】
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四肢关节酸痛,脚气等。可单独浸酒。
【海桐皮】
祛风湿、通经络:风湿痹痛,腰膝疼痛,手足拘挛。《海桐皮酒》
五、芳香化湿药
【藿香】
芳香化湿:用于湿阻中焦,运化失常所致胸脘痞闷,食欲不振,体倦。《藿香正气散》
开胃止呕:用于湿阻中焦或胃寒所致的胃气上逆、呕吐。
发表解暑:用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见头痛、腹痛吐泻者。
【苍术】
燥湿健脾:用于湿阻中焦所致脾胃不和、脘腹胀满、腹痛泻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祛风胜湿:用于风湿痹痛,尤湿邪较重、身体沉重、麻木疼痛者宜。
清肝明目:用于夜盲症及目昏涩。
【厚朴】
行气燥湿:用于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脾胃不和,脘腹胀满或呕逆。《小承气汤》
降逆平喘:用于咳喘上气,胸闷气喘咳嗽。《半夏厚朴汤》
【砂仁】
化湿开胃:用于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所致脘痞不饥,腹胀食少,呕吐等。《香砂六君子丸》
温脾止泻: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腹痛泻泄。
理气安胎:用于脾虚气滞之胎动不安或妊娠恶阻。
【佩兰】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用于湿阻中焦,运化失职所致脘闷呕恶,口中甜腻,舌苔厚腻,口气腐臭,为治脾瘅证之要药。
发表解暑:用于外感暑湿和湿温初起,发热恶寒,头痛头胀,脘闷,苔腻等。《辛苦香淡汤》
【白豆蔻】
化湿行气: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所致胸脘痞满,不思饮食、舌苔白腻。《三仁汤》
温中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湿阻气滞的胸脘满闷,反胃呕吐等。
【草果】
燥湿温中: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腹痛食少。
除痰截疟:用于疟疾而见痰浊伏遏,寒多热少,苔白厚腻等。常与槟榔、厚朴、知母等同用以开达膜原,除痰截疟,《达原饮》
【草豆蔻】
燥湿健脾:用于寒湿阻滞中焦所致脘腹满闷,疼痛、食少、泻泄等。
温胃止呕:用于寒湿阻滞脾胃所致的呕逆脘痛。

六、利水渗湿药
【茯苓】
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停滞的水肿、小便不利等。《五苓散》《五淋散》
健脾:用于脾虚湿困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减少、泻泄。《四君子汤》
宁心:用于心悸、失眠等证。
【泽泻】
利小便:用于水湿停滞,小便不利,水肿及泻泄、痰饮所致的眩晕等。《泽泻汤》
清湿热: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引起的遗精、滑精、眩晕等证。《六味地黄丸》
【薏苡仁】
健脾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及脾虚泻泄、白带等证。
除痹止痛:用于湿热痹痛、手足挛急。《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清热排脓:用于治疗肺痈、肠痈。《千金苇茎汤》
【车前子】
利水通淋:用于热结膀胱而致的小便不利,淋漓涩痛者。《八正散》
清热明目:用于肝热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迎风流泪。
祛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者。
【滑石】
利尿通淋:用于膀胱湿热之热淋、小便短涩疼痛等。《滑石散》
清热解暑: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黄或水泻者。《六一散》
祛湿敛疮:用于湿疹和痱子,收敛脓疮。
【木通】
清热利尿:用于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淋沥涩痛或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导赤散》
通经下乳:用于气血淤滞、乳汁不通。
【金钱草】
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利湿退黄。
通淋排石:用于热淋、石淋,为石淋之要药。
消肿解毒:用于恶疮肿毒,毒蛇咬伤,外敷。
【茵陈蒿】
清湿热:用于湿热发黄,脾阳不振,小便不利。《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
退黄疸:为退黄疸要药。目前还用于湿疮搔痒,流黄水。
【猪苓】
利水渗湿:利水渗湿较茯苓作用强,凡小便不利、水肿、泻泄等均可选用。《四苓散》
【石韦】
利尿通淋:用于湿热淋病、石淋、血淋,为石淋要药。《石韦散》
清热止咳:用于肺热咳嗽气喘等。
【海金砂】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等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等,为石淋要药。
【扁蓄】
利尿通淋:用于下焦湿热、小便短赤、淋沥涩痛,为热淋要药。《八正散》
杀虫止痒:用于皮肤湿疹、阴道滴虫、阴部发痒等,局部外洗。
【萆解】
利湿去浊:用于膏淋的小便浑浊,色白如米汤,频数滴沥等,为膏淋要药。《萆解分清饮》
祛风通痹: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瞿麦】
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为热淋要药。《八正散》
【地肤子】
清热利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的下焦湿热证。
祛风止痒:用于皮肤湿疮,周身搔痒等证。
【赤小豆】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
解毒排脓:用于痈肿疮毒、湿热黄疸。
七、温里药
【附子】
回阳救逆: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亡阳虚脱证。《四逆汤》《参附汤》
温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畏寒肢冷,男子阳痿滑精、女子宫冷不孕等。《右归丸》《附子理中丸》
祛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甘草附子汤》
【干姜】
温中散寒:用于脾胃虚寒、寒凝气滞,脘腹冷痛、呕吐、泻泄等。《半夏干姜散》
回阳通脉: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脉微欲绝之亡阳虚脱证。《四逆汤》
温肺化痰:用于肺寒咳嗽。症见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苓甘五味姜辛汤》
【肉桂】
补火助阳: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桂附理中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
散寒止痛:用于中焦寒盛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泻泄等。
温通经脉:用于经脉受寒、气血凝滞之痹痛,寒疝,痛经,阴疽等。《蠲痹汤》《少腹逐瘀汤》
【吴茱萸】
散寒止痛:用于经脉受寒所致的疝痛、行经腹痛、脚气肿痛、头身疼痛。《鸡鸣散》
降逆止呕:用于中焦虚寒,脘腹冷痛,久泻不止等。《吴茱萸汤》《四神丸》
助阳止泻:用于用于肝火犯胃,肝胃不和所致呕吐吞酸、胁肋疼痛、胃痛等。《左金丸》
【小茴香】
散寒止痛:用于寒疝疼痛、睾丸偏坠及行经少腹痛、寒疝疼痛等。《导气汤》《香橘散》
理气和胃:用于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食少等。
【高良姜】
温胃散寒:用于胃脘冷痛,喜热喜按。《二姜丸》《良附丸》
消食止痛:用于胃寒食滞,呕吐不食。
【花椒】
温中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泻泄等。《大建中汤》《椒附汤》
杀虫:用于蛔虫所致腹痛、呕吐或吐蛔。《理中安蛔汤》《椒梅汤》
止痒:用于皮肤湿疹,漆疮搔痒、妇人阴痒等。
【丁香】
温中降逆:用于脾胃虚寒所呕吐、呃逆及食少腹泻等。《丁香散》《丁香柿蒂汤》
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脚虚、阴冷、寒湿带下等。
八、行气药
【陈皮】
理气健脾: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异功散》《橘皮汤》
燥湿化痰:用于痰湿壅滞所致的胸膈满闷,喘咳痰多,或痰饮呕吐等。《二陈汤》
【枳实】
破气消积:用于食积停滞,腹痛便秘,或泻利不畅,里急后重等。《大承气汤》
化痰消痞:用于痰浊阻滞气机,胸脘痞满等。《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消痞丸》
【木香】
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等。《木香调气散》《木香槟榔丸》
健脾消食:用于脾运失常,导致肝失疏泻,湿热郁蒸。《香砂六君子汤》
【香附】
疏肝理气: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心腹疼痛、胸膈满闷、乳房胀痛等。《柴胡疏肝散》
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等。《四制香附丸》《香附川芎汤》《艾煎丸》
【薤白】
通阳散结:用于痰浊停滞胸中,阳气不得宣通所致胸闷、疼痛。《栝楼薤白白酒汤》
行气导滞: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脘腹胀闷或泻痢后重。
【青皮】
疏肝破气:用于肝气郁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及小肠疝气等。
消积化滞:用于食积气滞,嗳气吞酸,胃脘胀痛等。《青皮丸》
【乌药】
行气止痛:用于寒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脘腹胀痛,寒疝,痛经等。《乌药汤》
温肾散寒:用于肾阳不足,膀胱虚寒所致小便频数及遗尿。《缩泉丸》
【沉香】
行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胁痞满胀痛等。《沉香降气散》
温中止呕:用于脾胃虚寒,呕吐呃逆。《沉丁二香散》
纳气平喘:用于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及痰饮咳喘,上盛下虚之证。《沉香汤》
【川楝子】
行气止痛:用于肝气淤滞或肝胃不和所致胁肋作痛、脘腹胀痛、疝气疼痛等。《金铃子散》
驱虫:用于虫积腹痛。

【荔枝核】
行气散结:用于肝经寒凝气滞的疝痛、睾丸胀痛等。《疝气内消丸》
祛寒止痛:用于肝气郁滞,胃脘久痛及妇人气滞血瘀所致经前腹痛或产后腹痛。《荔香散》
【柿蒂】
降逆下气:用于胃失和降所致呃逆之证。《丁香柿蒂汤》

九、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用于食滞不化、肉积、乳积不消等。《保和丸》《匀气散》
散瘀行滞(生用):用于产后恶露不尽,淤滞腹痛。
【莱菔子】
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化,中焦气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腹痛泻泄等。《保和丸》
降气化痰:用于痰涎壅盛,气喘咳嗽属实证者。《三子养亲汤》
【鸡内金】
消食积: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及小儿疳积等。《益脾饼》
止遗尿:用于遗尿、小便频数及遗精等。
化结石:用于石淋及胆结石。
【麦芽】
行气消食: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等。
健脾开胃:用于脾虚饮食停滞,脘腹胀满等。
退乳消胀:用于妇女哺乳断乳或乳汁瘀积所致乳房胀痛等。
【神曲】
消食和胃: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及泻泄等。

十、驱虫药

【槟榔】
杀虫: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能驱杀绦虫、蛔虫、钩虫、蛲虫等,以绦虫为佳。
消积行气: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及泻痢后重等。《木香槟榔丸》
利水:用于水肿,脚气肿痛等。《鸡鸣散》《防己饮》
【贯众】
杀虫: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以杀绦虫、钩虫为佳,多与槟榔同用。
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热毒疮疡、痄腮肿痛等。
止血(炒碳):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及崩漏出血。

十一、止血药
【仙鹤草】
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
解毒止痢杀虫:用于疥疮痈肿、痔疮等。
【白芨】
收敛止血:用于肺、胃出血。《白及枇杷丸》
消肿生肌:用于疮痈肿痛及手足皴裂。
【大蓟】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所致咯血、衄血、崩漏、尿血等各种出血证。
祛瘀消肿:用于疮疡肿毒,鲜品应用为佳。
【地榆】
凉血止血:用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
解毒敛疮:用于烫火伤或湿疹、皮肤溃烂等。
【三七】
散瘀止血: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对有淤滞肿痛者尤为适宜。《化血丹》
消肿定痛:用于跌打损伤,淤滞肿痛者。
【苎麻根】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之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及紫癜等。
清热安胎:用于胎热所致的胎动不安和胎漏下血等。
利尿解毒: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不畅者。
【茜草】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十灰散》
祛瘀通经:用于血滞经闭。
【蒲黄】
止血化瘀:用于各种出血证及产后瘀血腹痛、瘀血性痛经、心腹疼痛等。《失笑散》
通淋:用于血淋涩痛。《蒲黄散》
【艾叶】
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证。《胶艾汤》《四生丸》
散寒止痛:用于下焦虚寒,腹中冷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等。
【白茅根】
凉血止血:用于热症的尿血、吐血、衄血等。
清热利尿:用于热淋、水肿、小便不利等。
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热病烦渴、胃热呕秽等。
【槐花】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证,尤对便血、痔血为佳,为便血、痔瘘出血要药。
【棕榈炭】
收敛止血:用于衄血、咯血、便血及崩漏等无淤滞者,常与血余碳同用。《十灰散》

十二、活血祛瘀药
【川芎】
活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痛经、经闭及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等,为血中之气药。
祛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头身疼痛、风湿痹痛及风热上冲、头目眩晕者。
【元胡】
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血阻滞的胃痛、腹痛、胁痛、疝气痛和痛经、肢体痛等各种痛证。
【郁金】
行气化瘀:用于气滞血瘀所致胸腹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
清心解郁:用于湿温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神智不清及痰气壅阻,闭塞心窍所致的癫痫等。
凉血止痛: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尿血及妇女经脉逆行的衄血等有瘀滞现象者。
利胆退黄:用于黄疸。
【姜黄】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月经先期。
破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
【莪术】
破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经闭腹痛、产后血瘀作痛及徵瘕等,常与三棱相须为用。
消积止痛:用于饮食不节、脾运失常所致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疼痛等。
【三棱】
破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的经闭、产后腹痛、徵瘕等。《三棱丸》
消积止痛:用于食积气滞、胸腹胀满疼痛等。
【益母草】
活血调经:用于妇女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经行不畅、小腹胀痛、产后淤滞腹痛、恶露不尽等。
利尿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红花】
活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血行不畅的多种病证。
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及痈肿疮疡、热郁血滞所致的斑疹紫暗等。
【桃仁】
活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痛经、徵瘕等证。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牛膝】
逐瘀通经:用于血瘀经闭、通经、产后淤血腹痛及跌打损伤等。《牛膝散》
引血下行:用于上部血热妄行、阴虚火旺之证。《玉女煎》《镇肝熄风汤》
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腰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证。
【虎杖】
散瘀定痛:用于血瘀经闭、风湿痹痛等。
祛风利湿:用于湿热黄疸、湿热带下、阴痒、热淋等。
止咳化痰:用于肺热咳嗽。
【乳香】
活血止痛: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内、妇、外、伤科等胃脘疼、痛经、肿毒等多种病证。
消肿生肌:用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可与没药同用。
【鸡血藤】
活血补血:用于血虚兼有瘀滞的经闭、月经后期、痛经和血虚头昏等。
通络止痛:用于关节酸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等证。
【丹参】
祛瘀止痛:用于多种瘀血证,对血瘀有热或妇女经脉不调较为适宜。《丹参散》《丹参饮》
活血消肿:用于疮疡肿痛、乳痈肿痛等。
清心除烦: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心烦不寐或心悸怔忡、失眠等。《清营汤》
【五灵脂】
活血化瘀:用于血瘀阻滞的痛经、经闭、产后淤滞腹痛、脘腹疼痛等。《失笑散》
止痛:用于出血而有瘀滞的病证。
【穿山甲】
通经下乳:用于徵瘕痞块、血瘀经闭等。
消肿排脓:用于产后乳脉不通、乳汁不下火痈疽肿毒。
【水蛭】
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徵瘕、蓄血等证。
【降香】
活血行气: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痛。
止血定痛:用于损伤血瘀疼痛或外伤出血。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药
【半夏】
燥湿化痰:用于湿痰或寒痰壅滞所致咳嗽气逆及痰湿眩晕等证。《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降逆止呕:用于痰湿停饮犯胃或胃虚呕吐等多种呕吐证。《小半夏汤》《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消痞散结:用于胸脘痞闷、梅核气、痰核瘰疬等证。《小陷胸汤》《半夏厚朴汤》
【天南星】
燥湿化痰:用于湿痰、顽痰所致咳嗽痰多、胸膈痞闷等。《导痰汤》《玉壶丸》
祛风止痉: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癫痫、惊风、破伤风等。《玉真散》
消肿散结:用于壅疽痰核肿痛,虫蛇咬伤等。
【旋复花】
消痰行水:用于痰壅气逆或痰饮蓄结所致咳喘痰多、胸膈痞满等。《旋复花汤》
降气止呕:用于痰饮在胸膈、心下痞硬、脾胃虚寒、水湿内停等所致的噫气、呕吐等。《旋复代赭汤》
【白芥子】
温肺祛痰:用于寒痰壅滞,胸胁涨满,咳嗽喘息等。《三子养亲汤》《控涎丹》
散结止痛:用于痰滞肌肉、经络所致肩臂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及阴疽流注等。《白芥子散》
【白附子】
祛风痰:用于风痰壅盛所致的眩晕、头痛。
定惊搐:用于中风痰雍、口眼歪斜和破伤风等。《玉真散》
解毒散结:用毒蛇咬伤及瘰疬痰核等。
止痛:用于风邪或寒湿所致的偏头痛。
【白前】
降气消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所致咳嗽痰多、胸闷气逆、咳痰不爽等。
2、清化热痰药
【桔梗】
宣肺利咽:用于外感咳嗽、咳痰不爽或咽痛失音,尤以外感风热为适宜。《加味柑橘汤》
祛痰排脓:用于肺痈胸痛,咯吐黄痰,腥臭脓稠或咯吐脓血。《肺痈排脓汤》
【川贝】
清热润肺:用于燥痰咳嗽或热痰咳嗽,痰稠不易咯出。《贝母散》《二母散》
化痰止咳:用于肺虚久咳或阴虚不足,干咳无痰,或痰少咽燥,咯痰带血等。
【栝楼】
清热化痰:用于热痰所致的咳嗽,痰黄稠胶粘,不易咯出等。《清气化痰丸》
宽胸散结:用于热痰互结的结胸、痰阻气滞的胸痹等。《小陷胸汤》《栝楼薤白半夏汤》
消肿润肠:用于乳痈肿痛或肠中津液不足,大便秘结等。
【竹茹】
清热化痰:用于痰热郁结,烦闷不宁,惊悸失眠等。对热痰咯稠痰者有卓效。《温胆汤》
除烦止呕:用于胃热呕吐及胃虚夹热之呕吐。《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礞石】
坠痰下气:用于顽痰、老痰痰稠胶粘,气逆喘咳之实证。《礞石滚痰丸》
平肝镇惊:用于热痰壅盛的惊风、抽搐、痰积癫痫等。
【前胡】
散风清热:用于外感风热咳嗽痰多。
降气化痰:用于肺气不降,喘咳,痰稠,胸部满闷等。《前胡散》
【昆布】
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瘿瘤、瘰疬、痰核等。
消痰利水:用于水肿胀满、脚气等。
【胖大海】
清宣肺气:用于肺气闷郁,痰热咳嗽以及肺热声哑等。
清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所致头痛、目赤、轻度发热等。
3、止咳平喘药
【杏仁】
止咳平喘:用于多种咳嗽、痰多、喘息等证。《三拗汤》《桑菊饮》《麻杏石甘汤》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津枯便秘或产后血亏所致的便秘。《益血润肠丸》
【百部】
润肠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尤以久咳、虚劳咳嗽及顿咳为佳。《月华丸》《止嗽散》
杀虫:用于蛲虫及头虱、体虱、阴虱等。
【紫菀】
化痰止咳:用于肺虚久咳,肺阴不足,痨嗽咯血等。《紫菀汤》
润肺下气:用于多种咳嗽气逆,咯痰不爽等证。常与冬花相须为用,如《紫菀百花散》
【葶苈子】
泻肺平喘:用于痰涎壅滞,咳嗽喘促等。《葶苈打枣泻肺汤》
行水消肿:用于水饮停聚,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等。《己椒苈黄丸》《大陷胸丸》
【银杏】
敛肺定喘:用于咳喘、气逆、痰多等。《鸭掌散》《定喘汤》
止带浊、缩小便:用于带下量多、白浊或遗尿尿频等。
【款冬花】
止咳化痰、润肺下气:用于肺寒咳嗽、肺热咳嗽、肺虚久咳等多种咳嗽。《款冬花汤》
【紫苏】
降气消痰:用于痰壅气逆所致咳嗽气喘、痰涎壅盛、喘咳胸满者。《三子养亲汤》
平喘润肠:用于肠燥便秘及失血之肠燥便秘等。
【桑白皮】
泻肺平喘:用于肺热喘咳痰多者。《泻白散》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实证之小便不利,面目肌肤浮肿等证。《五皮饮》

十四、安神药
【朱砂】
镇心安神: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惊痫等证。《朱砂安神丸》《磁朱丸》
解毒消肿:用于疮疡肿毒及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龙骨】
镇惊安神: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及癫痫、惊狂等证。
平肝潜阳:用于阴虚阳亢,虚阳浮越所致烦躁易怒,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镇肝熄风汤》
收敛固涩:用于精关不固、遗精早泄、白带、崩漏及卫表不固、虚汗等。《龙骨汤》《清带汤》
【酸枣仁】
养心安神:用于虚烦失眠多梦、惊悸怔忡等,为重要滋养性安神药。《酸枣仁汤》
敛汗:用于体虚自汗、盗汗等。
【磁石】
潜阳安神: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心悸失眠、目眩头痛及癫痫等。《磁朱丸》
聪耳明目: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耳聋、耳鸣、目昏等。《耳聋左磁丸》
纳气平喘:用于肾不纳气所致的喘息气急。
【琥珀】
镇惊安神: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及惊风癫痫等。
活血散瘀:用于血滞经闭、徵瘕疼痛等。《琥珀散》
【远志】
宁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等。
【柏子仁】
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的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养心汤》《柏子仁丸》
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人阴血不足的肠燥便秘等。
【合欢皮】
安神解郁:用于情致所伤的忧郁愤怒,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
活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或肺痈、咳吐痰浊及疮痈肿痛。

十五、平肝熄风药
【羚羊角】
平肝熄风:用于温热病、惊风、中风、癫痫等所致的痉挛抽搐。《羚角钩藤汤》
清肝明目:用于肝火炽盛所致的头痛、头昏、目赤羞明。《羚羊角散》
【石决明】
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烦扰不寐等。
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模糊,胬肉遮睛等。《石决明丸》
【代赭石】
平肝降逆: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或气逆喘息、痞胀等。《代赭石汤》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等。《寒降汤》
【牡蛎】
平肝潜阳: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等。《镇肝熄风汤》
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痰核等。《消瘰丸》
收敛固涩:用于虚汗、遗精、带下等。《牡蛎散》《金锁固精丸》
【钩藤】
熄风止痉:用于热盛风动、抽搐、痉挛及小儿急惊风等。《钩藤饮》
平肝清热:用于肝阳上亢火肝经有热的头晕头痛、目眩目赤火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痛等。
【天麻】
平肝熄风:用于肝风内动惊风、癫痫等痉挛抽搐证,为治内风之圣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麻木不仁等。《天麻丸》

【全蝎】
熄风止痉:用于急惊风,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等。《牵正散》《五虎追风散》《逐风汤》
解毒散结:用于恶疮肿毒。
通络止痛:用于较顽固的偏正头痛、风湿痹痛等。
【地龙】
清热止痉:用于高热惊痫,痉挛抽搐。
通经活络:用于痹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及中风后遗症等。
清热平喘:用于火热灼肺咳嗽气喘,小儿顿咳等。《地龙膏》
利水通淋: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蜈蚣】
熄风止痉:用于急慢惊风、癫痫、破伤风等痉挛抽搐证。《止痉散》《逐风汤》
解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溃烂,蛇虫咬伤等。《不二散》
通络止痛:用于顽固性头部抽搐疼痛、痹证关节疼痛等。
【决明子】
清肝明目: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羞明多泪或肝肾不足、精血亏损等。
润肠通便:用于湿热蕴结或阴血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
【僵蚕】
熄风止痉:用于惊风、癫痫等痉挛抽搐之证。《千金散》
祛风止痛:用于风邪所致头痛、目痛、咽痛或瘰疬痰核等。

十六、开窍药
【麝香】
开窍醒神:用于温病热入心包之神昏惊厥及中风痰厥、气厥、中恶等卒然昏倒之闭证。
活血散结:用于心脉瘀阻、痰气互结所致心痛或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痹证及经闭、徵瘕等。
催产下胎:用于胎死腹中,胞衣不下。
【冰片】
开窍醒神:用于高热神昏、中风痰厥、中恶气厥所致昏迷不醒之证。
清热止痛:用于用于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各种疮疡。《冰硼散》
【苏合香】
开窍辟秽:用于中风痰厥或气厥等卒然神昏的寒闭证,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如苏合香丸
【石菖蒲】
开窍辟秽:用于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神识昏乱。《菖蒲郁金汤》《涤痰汤》
化湿健胃:用于湿浊阻滞脾胃所致胸脘痞闷、腹部胀痛、不思饮食、苔腻等证。
安神聪耳:用于心肾虚损健忘,肾虚不纳、气虚窍闭耳聋等。

十七、补虚药
1、补气药
【人参】
补气救脱:用于气虚欲脱,所有大病、久病、失血等因元气虚极出现的气息短促虚脱之证。
补益脾肺:用于脾胃虚弱、气虚清阳下陷等脾肺气虚证。《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生津止渴:用于热伤气津及消渴证。《白虎加人参汤》
安神益智:用于心血虚少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归脾汤》
【黄芪】
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及中气下陷、脱肛等。
固气益表:用于虚汗证。《牡蛎散》《玉屏风散》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不收口。
利水消肿: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等。《防己黄芪汤》
【白术】
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
燥湿利水:用于水肿和痰饮。《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
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玉屏风散》
【山药】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参苓白术散》
养肺固肾:用于肺虚喘咳、虚痨痰嗽等。《资生汤》
【甘草】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炙甘草汤》
清热解毒:用于痈组疮疡、咽喉肿痛等。《仙方活命饮》《桔梗汤》
祛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二陈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芍药甘草汤》
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
【党参】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八珍汤》《竹叶石膏汤》
【太子参】
补脾益气:用于病后体虚,倦怠自汗,饮食减少,阴虚肺燥,咳嗽痰少等。
生津止渴:用于气阴不足,自汗口渴,口干少津。
【扁豆】
健脾和中: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泻泄及妇女湿浊下注、白带过多等。《参苓白术散》
祛暑化湿:用于暑湿内伤,脾胃不和,恶心呕吐,腹痛泻泄等,为祛暑化湿之要药。《香薷散》
【灵芝】
补气益血: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食欲不振。
止咳平喘:用于虚喘或咳嗽。
【大枣】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症候,常作为补脾益气的辅助药。《六君子汤》
养血安神:用于内伤肝脾、营血亏虚所致脏躁证。《甘麦大枣汤》
缓和药性:用于功邪及作用较猛的药物中,以缓和药物烈性。《葶苈大枣汤》《十枣汤》
【蜂蜜】
补中缓急:用于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脘腹作痛。《大乌头煎》
润肺止咳:用于阴虚肺燥,久咳咽痛。
滑肠通便:用于老人、虚人及产后肠燥便秘。
【饴糖】
补虚建中:用于中气虚乏,腹中挛急疼痛之证。《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润肺止咳:用于肺虚咳嗽,干咳无痰。
2、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熟地】
养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四物汤》
补精益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盗汗、遗精及消渴等。《六味地黄丸》
【何首乌】
补血生精: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
通便解毒:用于老人或血虚阴亏,大便秘结、疮痈、皮肤搔痒等。
【白芍】
养血敛阴: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镇肝熄风汤》
平抑肝阳:用于肝郁脾虚,大便泻泄,痛必腹泻或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
柔肝止痛:用于血虚或肝气不和所致腹部疼痛或四肢拘挛疼痛、痛经、妊娠腹痛等。
【阿胶】
补血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滋阴润肺:用于阴虚火旺所致心烦不眠,阴虚风动所致手脚痉挛,肺虚有热所致咳嗽、咽干等。
【龙眼肉】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晕等。
3、补阴药
【北沙参】
养阴润肺:用于阴虚肺燥或肺热伤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沙参麦冬汤》
益胃生津:用于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益胃汤》
【麦冬】
润肺养阴:用于热伤胃阴,咽干口渴,舌红而干,大便燥结。《益胃汤》《增液汤》
益胃生津:用于阴虚肺燥,咳逆痰稠,咽喉不利。《麦门冬汤》《二冬膏》
清心除烦:用于温热病热入心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清营汤》《天王补心丹》
【石斛】
益胃生津:用于热病伤阴或胃阴不足,烦渴干呕、舌干等。《石斛汤》
养阴清热:用于气阴不足,发热烦渴,肝肾阴虚,眼目失养之内障、视力减退。
【龟板】
滋阴潜阳:用于肾阴不足,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或阴虚阳亢,眩晕耳鸣等。《大补阴丸》
补肾健骨:用于肝肾不足,腰脚痿弱,小儿囟门不合,牙齿迟生等。《虎潜丸》;还用于阴虚血热所致月经过多,崩中漏下,紫黑成块。《固经丸》
【鳖甲】
滋阴潜阳: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热病伤阴,虚风内动。《清骨散》《大定风珠》
软坚散结:用于徵瘕痞块及久患疟母、肝脾肿大,闭经等。《鳖甲煎丸》
【天冬】
养阴清热:用于肺热燥咳,痰稠难咯或咯血气逆。《二冬膏》
润肺滋肾:用于阴虚潮热、盗汗遗精,脚痿或阴枯口渴等。《三才封髓丹》《三才汤》
【玉竹】
养阴润肺:用于燥伤阴液,咽干口渴,干咳无痰。《沙参麦冬汤》《加减葳蕤汤》
益胃生津:用于热伤胃阴,津伤口渴,消谷易饥。《益胃汤》
【黄精】
养阴润肺: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
补脾益气:用于阴血不足或脾胃虚弱,饮食减少,神疲体倦,舌干少津等。
【百合】
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百合固金汤》
清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枸杞子】
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杞菊地黄丸》
益精明目:用于肾精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等。《四神丸》
【旱莲草】
益肾养阴:用于肝肾阴虚,头昏眼花,须发早白等。《金陵煎》《二至丸》
凉血止血:用于阴虚血热出血。

【女贞子】
补养肝肾: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二至丸》
清热头目:用于肝肾阴亏,视物昏花,模糊不清。
4、补阳药
【鹿茸】
补肾壮阳: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亏虚,畏寒乏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酸痛等。
强筋健骨:用于筋骨痿软及小儿发育不良,行迟齿迟,囟门过期不合等。
益精补血:冲任虚寒的崩漏带下,赢瘦虚损者。《鹿茸散》
【山茱萸】
补益肝肾:用于肝肾两虚所致腰膝酸软,阳痿尿频,头昏耳鸣等,为平补肝肾之佳品。
收敛固涩:用于阳气虚衰的遗精、尿频、虚汗不止及月经量多,崩漏等。《右归丸》
【杜仲】
滋补肝肾:用于肝肾虚弱,腰膝酸软,下肢痿软,阳痿,小便频数等。《十补丸》
强骨安胎:用于肾阳亏虚所致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及妇女崩漏、胎动、胎漏等。《杜神丸》
【续断】
补肾强筋: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足膝无力或风寒湿痹,筋骨拘挛等。《续断丸》
续折伤:用于跌打损伤,扭挫伤闭合性骨折。《续断丹》
安胎:用于肝肾不足、冲任不固所致崩漏带下、月经过多或胎漏下血、胎动欲坠。《寿胎丸》
【补骨脂】
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下元虚冷所致腰膝冷痛、小便频数、遗尿、阳痿等。
温脾止泻:用于脾肾阳虚,久泻便溏或五更泻,纳食不佳。《四神丸》《二神丸》
【蛤蚧】
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亏虚,喘咳短气,虚劳咳嗽、咯血等。《人参蛤蚧散》
滋补肾阳: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尿频等,可与人参、五味子、巴戟、淫羊藿、肉苁蓉等同用。
【巴戟天】
补肾强筋:用于男子肾虚阳痿,遗精早泄,遗尿尿频,女子宫冷不孕,经寒不调,下焦虚寒,小腹冷痛。《巴戟丸》
祛风湿: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行步艰难或久患风湿而肝肾虚损者。《金刚丸》《巴戟丸》
【肉苁蓉】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孕以及肝肾不足所致筋骨痿弱,腰膝冷痛等。
润肠通便:用于血虚阴亏、肠燥便秘。《润肠丸》
【淫羊霍】
补肾壮阳:用于肾阳虚衰所致阳痿精少、尿频、腰膝无力、神疲体倦及妇女冲任虚损、不孕等。
强筋健骨:用于肝肾亏虚、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拘挛或筋骨痿软下肢瘫痪等。
【狗脊】
补肾强筋、祛风湿:用于肝肾亏虚腰脊酸痛,不能俯仰,足膝无力或肾虚尿频遗尿、遗精滑精、筋骨软弱及妇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白蔹丸》
【骨碎补】
补肾健骨:用于肝肾虚损,久患痹证,腰膝疼痛,下肢无力。
续筋疗伤:用于骨折损伤,血瘀肿痛,闪挫或金疮。
【益智仁】
补肾固精:用于肾虚不固所致遗精早泄、尿频遗尿及白浊等。《缩泉丸》
温脾止泻:用于脾阳不足,虚寒腹泻及脾胃虚寒食少多唾等。
【胡桃仁】
补肾助阳:用于肾阳虚亏、气血不足,腰痛如折、两足痿弱。《青娥丸》
补肺敛肺:用于虚寒喘咳或肺虚久咳,气喘。《人参胡桃汤》
润肠通便:用于肾虚、精血不足之老人、虚人肠燥便秘。
【菟丝子】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耳鸣头昏,小便频数,肾虚腰痛,白带等。《五子衍宗丸》
养肝明目、安胎:用于肝肾不足所致两眼昏花或胎元不固、胎漏下血、胎动欲坠等。《寿胎丸》
【沙苑子】
补益肝肾: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小便频数等。《金锁固精丸》
固精明目:用于肝肾不足、目昏眼花、视力减退等。
【冬虫夏草】
滋肺补肾: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的咳喘短气、痨嗽痰血、盗汗、阳痿、遗精及病后虚损等证。
【紫河车】
补肾益精:用于肾气不足,精血衰少所致的不孕不育或阳痿遗精,耳鸣头昏等。
益气养血:用于虚损消瘦、体倦乏力和肺虚喘咳,脾虚少食及产后缺乳等。
十八、收涩药
【五味子】
收敛固涩:用于肺虚久咳,寒饮喘咳、肺气耗伤、五更泻泄。《五味子丸》《五味细辛汤》《四神丸》
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心肾阴血亏损所致的虚烦心悸,失眠多梦、阳虚自汗等。《天王补心丹》
【乌梅】
敛肺涩肠:用于肺虚久咳,气虚脾弱之久泻不止、赤痢或久痢等。《固肠丸》
生津安蛔:用于虚热烦渴或蛔厥腹痛呕吐等。《玉泉丸》《乌梅丸》
【赤石脂】
涩肠止泻:用于下焦不固,泄痢日久,滑泄不禁等。《桃花汤》
止血生肌:用于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不止或疮疡溃后久不收口、湿疮流水、外伤出血等。
【莲子】
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久痢不止、噤口痢等。
益肾固精:用于心肾不交及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小便白浊、梦遗等。
养心安神:用于心悸、虚烦不眠等。
【金樱子】
固精缩尿: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白浊、遗尿尿频、白带等。《金樱子膏》
涩肠止泻:用于脾虚久泻、久痢不止或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等。
【浮小麦】
益气敛汗:用于自汗、盗汗或体虚自汗不止等。
除热止汗:用于骨蒸劳热,妇人劳热。
【麻黄根】
止汗:用于自汗、盗汗,为收敛止汗专药。
【诃子】
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弱之久泻、久痢、脱肛。《诃子散》
敛肺利咽:用于肺虚喘咳或久嗽失音,身重劳嗽、干咳无痰,久咳语言不出、失音等。
【肉豆蔻】
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手足厥冷,滑泄不禁、五更泻泄、久痢不止等。《四神丸》
温中行气:用于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或气滞胸脘胀痛等证。《肉豆蔻丸》

【米壳】
敛肺止咳:用于肺虚久咳不止,虚劳喘咳自汗等。《小百劳散》
涩肠止泻、止痛:用于久泻久痢、水泻不止或心腹筋骨诸痛,有良好止痛效果。
【芡实】
固肾涩精:用于肾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早泄、梦遗等证。《金锁固精丸》
补脾止泻、止带: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湿热带下、白带不止等证。
【桑螵蛸】
补肾助阳: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滑精,小便频数,心神恍惚等。《桑螵蛸散》
涩精缩尿:用于妊娠尿频不禁或产后遗尿、尿频,小儿遗尿等。
【覆盆子】
补肾涩精:用于肝肾不足,相火妄动所致滑精不禁,面色恍白,悲愁欲哭或肾虚不固梦遗滑精等。
缩尿明目:用于肾虚遗尿、尿频或肝肾不足所致目暗不明,视物昏花、目失所养等。
【海螵蛸】
收敛止血:用于妇女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及各种外伤出血。《固冲汤》《乌及散》
固精止带:用于肾虚遗精、滑精,妇女赤白带下等。《白芷散》
制酸止痛:为胃酸要药,用于胃痛泛酸,有制酸止痛功效。《乌贝散》
收湿敛疮:用于湿疹湿疮,溃疡多脓,疮痈破溃久不收口等,现代多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五倍子】
敛肺降火: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
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不止、久痢。
止汗止血:用于自汗盗汗,妇女崩漏下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
解毒敛疮:用于湿疹湿疮,溃疡湿烂,脱肛不收,阴挺湿痒等湿邪偏盛之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