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选择原谅了她

在这些嫔妃里,你最喜欢她。
不仅是因为她的容颜,更让你心动的是,她也喜欢武功。
绝非为了迎合你,她是真正痴爱,经常把自己练得筋疲力尽,几近虚脱。
没多久,她缠着你,要学习更高深的武功,比如点穴什么的。
她虽然天资聪慧,毕竟修行尚浅,还得讲究个循序渐进,你便拒绝了她,哄她过几年再说。
那一日,来了位客人。
客人傻里傻气的,但你尊重有加,他的师兄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你极为敬仰。
客人办完事情后,在你这里盘桓了数日。
不知怎得,跑到后宫,撞见了正在习武的她。客人眼见她练得起劲,立即上前跟她过招。
客人的武功很厉害,三招两式便打服了她。
她缠着客人不放,说要请教上乘武功,客人也不知天高地厚,男女之别,便喜滋滋地教与她。
学到点穴时,手把手在身体上拿捏穴道,极尽肌肤之亲,孤男寡女干柴烈火,按捺不住,做出了苟且之事。
事情很快败露,客人被他的师兄捆了,带到你面前,要当场杀了为你赔罪。
说着,拔出宝剑,架在师弟脖子上,只等你下令。
你心中叹了口气,若真要杀人赔罪,重阳宫先杀了,带着人头过来不好么,到你这里再杀,不过是演场戏罢了。
你只得解开了师弟的束缚,又把她也叫了过来,说,既然如此,你们便结为夫妻。
她的眼中闪过喜色,又间杂着几丝羞涩,你知道她心里定是愿意的。
那师弟却把头摇成拨浪鼓,又蹦又跳,宁死也不肯娶她为妻。
你心中怒极,说道,你若爱她,何以坚执不要?若不爱她,又何以做出这等事来?
师弟无言以对,突然双膝跪地,连磕了几个响头,道,是我的不是,请你快快杀了我吧!
你又怎能杀得了他,那便只能放他走。
那师弟走的时候,从怀里拿出一块锦帕,还给了她,她不接,锦帕便飘到了你的足边。
你低头看去,帕上织着一幅鸯鸳戏水之图,自是她送给他的定情之物。
客人们终于走了,皇宫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你知道,有些事情永远回不到过去。
你此后郁郁不乐,国务也不理会,整日以练功自遣。
你和她相距不过三四条回廊,半年多的时间内,却彼此再未相见。
最后还是你认输了,你决定去看她一眼,偷偷地在屋檐上,往里张望一下,瞧瞧她在干什么,也是好的。
刚到屋顶,你听到了一阵阵婴儿啼哭之声,霜浓风寒,你竟怔怔地站了半夜。
后世有人写道,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唉,说的不就是你么?
你一直站到了天明,竟得了一场大病。
这场病来势汹汹,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你一身武功,早已风寒不侵,自是那夜伤透了心,自暴自弃,任凭病魔肆虐侵袭。
你决心彻底忘记此事,放下此人,但不知怎得,才下眉梢,又上了心头。
白日里似乎是忘却了,梦里依稀又出现。
无数次,在隐隐的婴啼声里,仲夜惊醒,汗透紧衣。
不知不觉,又挨过了两年的时间。
这一夜,你在寝宫里打坐,忽地门帷掀起,她冲了进来。
说起来,你们已经有两年多没有见面了,你心头狂跳,脸上尽量保持着镇定。
她神色惊恐,跪在地上,臂弯上抱着孩子。
她和那位师弟生下的孩子,面色青紫,气若游丝,一看便知,是被人用重力击伤,只是不知小小孩童,却是招惹了谁。
她连连磕头,向你赔罪,恳请你救她孩儿一命。
你能救下这孩子,但会大耗元气,日后二次华山论剑,便再无取胜可能。
你想拒绝,看着她哭成泪人,苦苦哀求,心下又极为不忍。
你听着孩子的喘气,想起了很多很多关于她的往事。
她豆蔻之年进宫,她与你一起习武,她对你千依百顺,虽然你知道,她一直没有真心爱过你。
她曾经看着那人的眼神,里面满是憧憬、柔情和果决,而这个眼神,她从来没有给过你。
你再看她时,不觉呆了,她满头青丝已然全部变白。
短短的几个时辰,她如同走过了几十年,惊恐忧愁里,一夜白头。
你有很多次,想着出手帮她。
这个人的确伤你很重,但没办法,谁叫你还是痴迷着她。
孩子的胸口包着一块锦帕,帕上织就一对戏水的鸯鸳,鸳鸯的头是白的,带着白头到老的寓意。
你的心,便一次次地被这块锦帕刺痛。
你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叫道,好,你们要白头偕老,却把我冷冷清清地撇在一边,你们生的孩子,凭什么让我来救。
听到你说的这番话,她停止了哭求和哀求,慢慢地站直了身子,最后看了你一眼。
那片眼神里,充满了怨毒和仇恨,以及彻骨的寒冷。
她低头看着孩子,用一种夸张的温柔说道,孩子,妈没本事救你,妈却能叫你不再受苦,你安安静静地睡罢。
然后,唱起了儿歌,唱得真好听,连你也听得痴了。
孩子脸上才放出一点点笑意,又痛得大哭起来,她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正正地插到孩子心口。
孩子不哭了,安静地闭上了眼睛。
她走的时候,对你说道,总有一日,我要用这匕首在你心口也戳一刀。
你不饮不食,三日三夜不眠不休,叩问自己。
是她背叛了你,还是你背叛了她?
她背叛了你。
即使她背叛了你,你有丝毫为难她么?
没有,反而是日常极尽照拂。
孩童重伤,是你下的毒手么?
不是,另有他人。
这孩子与你可有关联?
他是爱人背叛你,与别人生下的子嗣,与你毫无亲情,反倒是你的耻辱。
你救这孩子,可要付出什么代价?
是的,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耗去大半生的功力。
那么,你不救这个孩子,错了么?
不救,没有过错!
既然没有过错,你为什么满是自责和悔恨?
那么,你真正放不下的,到底是什么?
佛祖外出,遇见饥饿的老鹰正在追捕可怜的鸽子。
鸽子仓皇逃命,扑到了佛祖怀中,躲了起来。
老鹰追了过来,跟佛祖理论道,你救下了鸽子,那我便要饿死,岂不是大不公平?
佛祖笑道,我既要救鸽子,也要救你。
于是取出一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一片片肉,一直到天平二边平衡。
佛舍身喂虎,佛割肉喂鹰,遍观诸行,不过慈悲而已。
你为什么做不到?
因为你心头那时还有爱。
你爱她,求而不得后转化为极端的恨,而这份恨,最终让你做不到真正的慈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祖不爱谁,也不恨谁,故而慈悲。
大人们的恩怨情仇,最终让一个无辜的孩子失去了性命。
你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你过不去的坎儿,便在这里。
你后来大彻大悟,出家当了和尚,斩除心头的尘缘俗念。
你不爱谁,也不恨谁,行事便只看机缘。
后来,有位粗眉大眼的后生背来个重伤的姑娘,你便毫不犹豫地救下了她。
也算是,你还了当年那个孩子的债了。
到了最后,你居然和她,以及她的情人,三个人隐居在百花谷中,养蜂种菜,莳花灌田,一片融融。
你终究还是原谅了她,因为你已经放弃了爱她。
曾经的放不下,最终都变成了放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