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温病,暑病的区别以及暑病的治法

黄帝内经中温病,暑病的区别以及暑病的治法

【原文】

凡病伤寒而成温(1)者,先夏至日(2)者为病温(3),后夏至日者为病暑(4)。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5)。

【注释】

(1)温:在此指温热病而言。

(2)先夏至日:发病于夏至之前,(3)病温:指患温病。

(4)病暑:指患暑病。暑病,泛指夏季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多种热性病,如中暑、伤暑等。

(5)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汗出邪气随之外泄,故不可止汗。

【白话详解】

凡是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病发于夏至以前的为病温,病发于夏至以后的为病暑。暑病汗出,可使暑热从汗散泄,所以暑病汗出,不要制止。

【按语】

本节指出温病、暑病的区别以及暑病的治法。病温、病暑是季节命名,两者同是感受寒邪而为热病,但由于受邪发病时间不同,而有温病和暑病的区别,即温病发于夏至之前,暑病发于夏至之后。姚止庵云:“寒毒藏于肌肤,先夏至发者为病温,后夏至发者为病暑。”无论温病,还是病暑,均是由于感受了寒邪而形成的热病,故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寒虽是冬季的气候现象,但四季皆可见。夏至前寒邪伤人,其病证多皆有温热的特点,故曰病温。夏至后寒邪伤人,其病证多皆暑湿的特点,故曰病暑。

对于暑病的治疗,切勿见汗止汗,必须查清病源,治以清泄暑热。

如错用止汗收敛之法,必将酿成暑热内闭、关门留寇,引起邪陷心包的危急证候。所以吴昆说:“暑邪在表,令人自汗,自汗则暑邪当与汗皆出,勿得止之,蓄邪为患也。”这一治暑原则,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应用举例】

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人身一小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盖暑湿之伤,骤者在当时为患,缓者于秋后为伏气之疾。其候也,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痞气窒,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两三候外,日减一日,方得全解。(《临证指南医案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