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作者:刘志轩
有人批评中国的传统哲学没有认识论。事实上,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正确回答了认识论的一系列问题。
荀子说,人认识一件事物,第一个阶段,必须首先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尝,鼻子闻,身体接触,得到最初的印象。荀子把这个最初的印象叫做“缘天官”,也叫“天官意物”(《荀子·正名》)就是说人认识一件事物,首先来自人五官的自然感觉。现代哲学叫做感性认识。
有了“天官意物”初步的自然感觉之后,怎么样得出一个认识的结论呢?
荀子说,人有了自然感觉之后,然后要用心来想一想自己的自然感觉,提高到理性的层面来思考,这就进入了认识的第二个阶段。荀子把这个用心思考的过程,叫做“心有征知”(《荀子·正名》)。就是现代哲学讲的理性认识。
比如一个大毕业学生,应聘到一个公司。刚进到公司来,看见公司办事的职员都在井然有序的埋头工作,公司经营的产品也比较先进。他就对这个公司产生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个初的步印象,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天官意物”。用现代哲学来讲就是有了感性认识。
然后,通过和别的公司比较,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这个公司还不错,就决定在这里工作。这个决定就是理性判断,就是理性认识。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心有征知”。
不过,荀子认为,人的认识到这里还不能算完全。因为人在认识的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个毛病:“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就是说,人会被事物的一个片面所蒙蔽,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
荀子的文章《解蔽》,就专讲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病。他说,“心不适焉,则白黑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耳不闻。”(《荀子·解蔽》)人如果不用心,就会被某种偏见所蒙蔽。
一个人,当他被一种偏见蒙蔽的时候,往往会固执己见,你想让他听进去别人的不同意见,那是很难很难的。
人为什么会产生偏见呢?
荀子说,“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者莫不为蔽。”(《荀子·解蔽》)荀子举出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黑夜里走路,远远看见躺着的石头以为是趴着一只老虎,看见立着的树木以为是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因为黑夜蒙蔽了人的目光。
孔子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半路上,穷困潦倒,七天没有吃到一粒米,饿得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睡大觉。
孔子的弟子颜回出去讨要了一点米,回来煮给他吃。快要煮熟的时候,孔子闻到饭香,就准备起来。他从眼睛的斜缝里望见颜回从锅里抓起一把吃了。孔子假装没有看见。
过了一会儿,颜回端着饭送给孔子吃。孔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梦见我死去的父亲,饭如果干净的话,我就用来祭奠他。”
颜回急忙说:“不行。刚才煮饭有草灰掉进锅里,我觉得扔掉可惜,就把它抓起来吃了,这饭不干净。”
孔子听了颜回的话感慨非常。他说:“我所信任的是眼睛呀,可是眼睛也不是可以完全信赖的。我所依靠的是心呀,可是心也还不足以完全可靠。弟子们要记住,认识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呀!”
孔子的感慨是非常深刻的。他从一件小事上感悟到取得一个正确的认识是何等困难。
对一件事物,你亲自看见了就一定正确吗?不一定。心里有了判断就一定正确吗?也不一定。还必须把看见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受表面现象的蒙蔽,才会取得一个正确的认识。
怎么样才能够在认识上不受蒙蔽,避免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呢?
荀子告诉我们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要有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人的认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局限性。
荀子说,“圣人知心术之患,见闭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薄、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荀子·解蔽》)圣人明白人在认识上最容易犯的毛病,所以,总是把事物的不同侧面都摆出来,用一个正确的标准去衡量判断,这样,事物各方面的差异就不会互相掩盖,从而扰乱应有的正确判断。
古时候有一个商人,他在外面赚了许多钱,腊月里骑着马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离家不远了,他的仆人发现马的后掌掉了一根钉子,就告诉那个商人。
商人说,别管它,再有两个时辰就到家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仆人看见马的右后腿马掌已经掉了。就问商人是不是钉一个掌子。商人说,再有一个时辰天不黑就能到家,别耽误时间了,赶路要紧。到家再说。
走了没有多久,马就开始一拐一拐的。拐了没有多久,马的后蹄出血,突然跌倒,把后腿骨折断了。
看着受伤的马,商人无可奈何,不能再骑马了,只得和仆人一同背上行李,徒步走回家。等他们走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这个商人为什么犯这个错误呢?他受着急回家过年的欲望所蒙蔽,忽略了给马钉掌子的小事,只看见远,忽略了近;只看见大,忽略了小,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能够快一点回家,还损伤了自己的马。
一个片面掩盖了另一个片面,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就不能不犯错误。如果像荀子说的,头脑清醒,时刻警惕人的认识的片面性,既注意到回家赶路,又注意到给马钉上一个掌,他就会完满的达到赶快回家过年的心愿。
荀子提出在认识上不受蒙蔽的第二个方法是,“兼听”,“兼覆”。
他说,“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所谓“公生明,偏生黯。”(《荀子·不苟》)只有多角度的听和看,才能避免认识的片面性。
公元前204年, 韩信率领大军平定了齐国,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韩信给刘邦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齐国的形势多变,应该有一个王来治理,他请求让他做代理齐王。
刘邦当时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看了韩信派人送来的信,气得大骂:“我如今被困在这里,你韩信他妈的……”
张良赶忙暗中踩一下刘邦的脚。刘邦回过头来看张良,意思是问你怎么回事?张良向刘邦耳语说,“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应该答应他。”
刘邦明白了,他急忙改口说:“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代理齐王!”刘邦立即派张良带上印信到齐国去,满足了韩信做齐王的心愿,稳定了韩信。
刘邦因为能够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宽宏大度,才没有犯错误。不然的话,刘邦就很难成功得天下。
这就是荀子讲的“兼听”、“兼覆”可以避免犯片面性错误的例证。
(转自中国荀子网)
刘志轩《荀子》电视小说
-----------------------------------
1.《荀子》-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已经整理发布的中华姓氏拼音排序查询:
a 安
l 李 刘 吕 郎 鲁 柳 礼 廉 雷 罗 乐 路 娄 蓝 梁
x 荀 寻 邢 许 席 谢 奚 徐 心 信 孝 薛 萧 肖 解 熊 项
y 杨 尤 严 喻 谕 渝 云 陨 妘 芸 贠 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