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文献中的癃闭脉诊论癃闭五脏辨证
环球中医药2016年2月第9卷第2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bruary 2016,Vol 9,No 2 155
·学术论坛·从古代文献中的癃闭脉诊论癃闭五脏辨证
雍妙俊 严季澜 李柳骥
【摘要】 古代文献中癃闭脉诊与其辨证论治的关系主要有两点: ( 1 )癃闭从五脏辨治:左寸数大者为心火盛下移小肠,治疗以清心火、养心阴为主;左关浮取沉取皆急者为肝气急,左关弦者为肝气不舒,治疗应选用酸甘之药缓肝、泻肝;右关滑者为脾实有热,治疗应泻其阳热;右关细者为脾虚中气不足,治疗应升清降浊;右寸大者为肺燥金气不降,治疗应以润肺为主;尺脉滑者为肾中有热,治疗应泻其热;左尺重按有力者为肾中有火,治疗应泻肾中之火; (2)癃闭从二脏兼病辨治:左关弦强,右关弦滞者为肝脾兼病,肝气犯脾、脾不制水,应以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寸微而尺鼓者为心肾兼病,肾水不足、心火被伤,治疗应以补肾水、清肾火为主;散脉者为风邪入肝肾化热化燥伤血,治疗应补肝肾之阴,清肝肾之热。
【关键词】 癃闭; 脉诊;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274 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j issn 16741749 2016 02 008
癃闭是以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 肠,数大为阳热有余之象,左寸数大则为心火亢盛。 由于心为主的症状性病证。笔者试论古代文献中有关癃闭五脏辨 与小肠相表里,心火容易下移小肠,导致癃闭。其治疗当针证与脉诊的关系,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治癃闭提供有益的 对疾病的根源以清心火为主,以泻小肠为辅。笔者认为选用参考。 清心利小肠之导赤散,或在林氏清心火的基础上,加入六一
关于癃闭病脉的部位,大多数医家认为主要在尺部。推 散、车前草、通草等通利小肠之火,标本同治或许更好。其原因,不论导致癃闭的病因病机为何,其最终的病变部位 1 2 从肝论治
主要在肾与膀胱,而其反映到脉的部位为尺部。关于癃闭的 晋代医家王叔和的《脉经》[2]指出左手关上阴绝及肝脉脉象,最早的记载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为脾、肾脉 浮取沉取皆急者,苦癃。并指出了左手关上阴绝的治疗为滑。后世所载癃闭的病脉,主要有数、浮、散等。关于古代文 “刺足少阳经,治阳”。元代名医滑寿《难经本义》[3]在注释献中癃闭五脏辨证与脉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癃闭不同脉象 “假令得肝脉……其内证……闭癃溲便难”时指出肝主癃闭出现在不同部位提示的病机和治法方药。下面将从癃闭脉 的脉象为肝脉弦。癃闭从肝辨治,缘于肝之经脉循行“环阴诊提示的五脏辨治和二脏合病辨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器,抵小腹”的生理基础,其病脉主要反映在左关。左手关1 癃闭从五脏辨治 上根据、肝“脉阴是病左治关阳的阳别病名治。阴厥”阴的肝原和则少肝阳阴胆绝一时阴一当治阳相胆表针里刺,
心、肝、脾、肺、肾五脏皆可令人癃闭。临床上,由于癃闭 选足少阳经。肝脉浮取沉取皆急者,当遵《内经》“肝苦急,病症的特征表现为小便问题,导致从肾、膀胱论治者较多,容 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的原则,治疗选用酸甘之药。肝易忽视疾病的根源,临床效果不理想。 脉弦提示的病机当为肝气疏泄不遂,黄元御[4]认为“水道之1 1 从心辨治 [ 1 ] 通塞,虽在三焦,而其疏泄之权,实在乙木” ,并且提出“缘木
清代医家林佩琴《类证治裁》 指出左寸数大提示癃闭 郁不泄,温气陷而生下热,膀胱热癃,则宜芍药”。笔者认的病机为心火盛移热于小肠。其用药多选用天冬、麦冬、犀 为,肝脉弦、急提示的病机相同,皆为肝气疏泄不畅,只是程角、黄连等养心阴、清心火之品。癃闭从心辨治,主要表现为 度不同,后者更为严重。因此,黄元御用芍药,为遵《内经》心与小肠的关系,其病脉主要反映在左寸。左寸主心和小 用酸甘之药以缓肝刑之法。
1 3 从脾辨治
作者、简介:雍、妙俊(1989- ) ,女,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 而去其热。”《素问·奇病论》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方向:中医临床文献。 Email :yongmiaojun@126 com 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
通讯作者:严季澜( 1955- ) ,硕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 太阴脉细微如发者,此”不足也……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师。研究方向:中医临床文献。 Email:yanjilan123@126 com 肺,病名曰厥,死不治。癃闭从脾辨治,主要表现为土与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