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礼与孝道、忠君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十一
荀子的礼与孝道、忠君
兰陵县委宣传部 刘明才
1、荀子把礼和孝道、忠君紧紧地联系了起来,把“伦理化的孝”逐渐推向为“政治化的孝”,其实就是以“孝”治国。
2、荀子认为对父母的孝要从生到死,“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终始具,而孝子之事毕,圣人之道备矣”。
3、荀子认为孝根源于礼义,而礼义是由君子制定的,即孝是后天人为的,而并非先天的。
4、荀子更加强调孝与礼的结合,反对节葬。荀子从隆礼的角度提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5、荀子把孝分为“小行”、“中行”与“大行”。
6、荀子一方面认为“从道不从君”,另一方面又认为礼法是由君主制定的,君主是治理国家之主,臣民要效忠于国君。
7、荀子的孝与现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相吻合。
名言:
《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荣辱》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非相》
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查询荀子全文方法:
1,关注“寻荀文化”回复荀子自动回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