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专 业 | Thaught 思 维 | Grow 成 长
(这是F先生的一篇特别推送)
2019,再过1天就走到终点。一年多来,我写了超过50万字的原创文章(不包括整合的知识部分),读自己的文章,就像与自己对话一般,很奇妙。
作为年终总结,有什么办法,让新读者能快速了解F先生绘?又有什么办法,让老粉丝温故而知新?
我决定从50万字文章提炼45个精华段落或句子,送给你!
(点击红色标题可直达相关文章)
“ 商业品牌的设计师是需要忍耐的,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被他人否定,不断地把自己的脚放在目标客群的鞋里去了解需求。不断地考虑自己的设计在整一季的系列里该如何不突兀却又有看点。很多设计师在这个平衡和取舍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在品牌基调之下表现个人风格有了更好的把控,也培养起了内部协调、外部沟通的团队工作能力。 ”
>> 商业品牌和设计师品牌有什么不同?
“ 有的衣服,远看不如近看。有的衣服,近看不如远看。”“ 如果把产品结构比作一顿饭菜,那基本款就是饭,分量最大,品种最单一,和任何菜都能搭配。主题款就是比如青椒炒肉、辣子鸡丁、红烧肉这样的家常菜,品种最丰富,也能做出特色,价格也不算太贵,大家都能接受。形象款我不说,你们顺着这个思路应该能想到了,比如佛跳墙、鱼翅这样的名贵菜,一桌就一两道,品种很少,但价格较高,利润也较高,能接受的人最少。 ”
>> 基本款、主题款、形象款,你都清楚吗?
“ 所以说,设计师的思维,等于认知与技能的结合,认知和技能是基础,打好了基础,才能提升你的思维。但最终对你的职业高度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你的思维。”
“ 简单来说,你需要处理的是“关系”。一幅画,你要先定基调,最深的地方在哪里,最浅的地方在哪里,哪里要重点刻画,哪里要一带而过。
其实不管你是画画,还是做设计,或是做其他工作,甚至家庭生活,都离不开“处理关系”。“ 在流行趋势的参考下,应该是品牌定位不变,而表达手法有所创新。就是有所坚持同时也有所选择。
“ 如果你确定以上都做不到,那么,你老老实实待在属于自己的区域,做个收入不太高的普通人,平平淡淡又有什么不好?
不要总想为什么我还在过咸鱼的生活?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可以?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设计师这样的问题。
因为可能转行了,你依然做不好。
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真正的模样,才能坦然快乐。”
“ 在门外看热闹,永远比在门内钻研要容易一百倍。”“ 当然不是说形式不重要,比如练武之人,你是更愿意只会花拳绣腿,还是更愿意具备深厚内力?招式和内功相比,内功是不是更重要? ” “ 在理解和延伸(超级链接)的基础上,对于前辈的作品临摹,分解,反思,是对前辈最好的致敬。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会抄的人。我们不是仅仅在抄前辈所流露出来的表象。我们“抄”的,其实是作品身后强大的能力体系。”
“ 审美从来都不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也从来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审美是天赋,更是一种能力,如果它令你痛苦,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懂它。 ”
>> 服装设计师怎么提升审美能力?
“ 教是最好的学习,想实现90%的知识转化,分享是最好的方式。” “ 你想表达的太多,等于什么也没有表达。因为没有重点。当你有了重点,就强化它,加深它。不是重点,就弱化它。” “ 高级感是克制的,它极简、低调、且优雅;高级感是极致的,对细节的完美追求、具有匠心精神;高级感是特立独行且自信的,不盲目追逐潮流、不讨好、不妥协。” 商业设计中,不同风格定位的产品,有着不同创意设计的法则和整合设计的规则。不要用非黑即白的死板概念去理解新和旧,更要清晰自己的设计目的:想表达什么?该突出什么?能调整什么? ” “ 把卖点提炼出来,做足,做精,比不咸不淡要好。我们常说的“这个款有味道”,就是这个意思。简单的概括:“有对比”、“有层次”、“有重点”。” “ 反观如今不少国内服装品牌:一跟流行走就忘了自己是谁;客户和顾客一提意见就照单全收;自己知道问题在哪儿也无能为力......更进一步地说,对于风格调性的坚守,决定了你究竟是真正的品牌,还是一个杂牌。”
>> 如何理解服装品牌的风格调性?
3. 让信息权和信息处理能力交替增长,扩大信息域。” “ 职业初期需要深度,拿出成绩。刚开始需要踏实的干活。职业中期需要兼具深度和广度。扎实专业能力的同时,多接触不同领域的事物。职业顶期需要广度和格局。能见人所不能见,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视野。” “ 不要相信助理当久了自然就能当设计师。这取决于你自己,而不是时间。”这也是很多老大最不擅长或者不太想做的,毕竟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专注短期利益的老大,是不会把心思花在用一两年时间来培养下属的,毕竟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在一家公司待一两年。所以,如果职场小白遇到了一个要求苛刻的老大,请烧香拜佛珍惜吧,这是上天给你的福分。在这样公司待一两年时间,成长进步远远超过在那种能混日子的渣渣公司。 ” “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审图不看好的款,成品出来后意外发现不错。而审图很看好的款,成品却差的要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依赖,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的心态,怀着碰碰运气的心理,“反正不知道成品怎么样,打个版看看!”时间长了,不仅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增长,还会陷入板越打越多,越多板就越多废板,越多废板就越要更多去打板的恶性循环。”“ 只有“眼高”的人才能促使“手高”,眼不高的人,手永远也不会高起来。”每天问自己:“如果我要再提升1分,是什么情形,我该做什么?”“ 这个世界正在加速抛弃混日子的人。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混日子?我的答案是:如果总见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说明你在混日子。”“ 所以,我建议你:首先了解穿你衣服的人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需求。升华这个需求才是你要做的。也不要等所谓的“灵感”,马上去做,状态是做出来的,因为公司是产生效益的地方。你也要明白,你不是高高在上的,因为设计师也是普通人 。所以,你可以把自己放在穿着者的位置,试着了解她们的感受。最后,拿奖或不拿奖其实不重要。一切在于你自己,有没有真材实料 。”“ 普通设计师一条路走到黑,高级设计师发散有原则。“ 所以,这也是消灭纠结症的最好方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再说。“ 我一开始在各专业平台写东西的时候,其实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通过在穿针等平台写几篇文章,发一些自己的设计手稿。来激励自己,每天提升自我、学习新东西、思考、练笔,梳理思路,建立属于自己的能力体系。后来开了这个公众号,则是出于“希望能帮到别人 ”的心态。只要看到“很有帮助” “谢谢你 ”的留言,都会感到自己的付出非常有价值。这些,都是强烈的正反馈,也是使得你能持续努力、坚持的动力。找到自己的产出,从中获得正反馈。如果没有,就给自己创造一个。 ”“ 初入职场的应届生,面试沟通中往往过于重视内容,即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做的多好,自己的效果图画的多漂亮,在学校得过什么奖励等等。却忽视关系因素,比如与总监在感觉上的沟通,比如对总监在点评的认可、沟通的顺畅程度,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自信或焦虑等形象。”“ 对于30岁之前的童鞋,我一直的观点是:成长放第一位,金钱抛到脑后。因为,只有当你30岁之后有足够的能力,金钱增长速度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当很多设计师还沉浸一天出多少款,在总监那里一次能过多少图,哪些款下单量大,哪些款返单次数多的时候。已经有一波人跑到你前面去研究趋势运用、消费者画像体系、产品构成和畅销款塑造规律了。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不要只顾着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而是要学会跨界学习,运用自己的经验预判方向。而且书单也不要仅仅局限在“设计”或“艺术”领域,你可以看的更广,比如: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等等…这些对你的认知和对设计的理解都有帮助。 ”“ 本职工作无疑是绝佳的突破口。你今天学的东西,明天就能从手边的事开始实践,立竿见影。速涂手绘能力、色彩搭配能力、面料常识积累、认识提升、思考维度等等,深挖任何一个部分,都能让自己的能力结构变得扎实。”“ 比如,你在能设计出款的同时,还懂商品、懂陈列、懂运营。每一次跟商品部沟通,都非常顺畅,无需扯皮;甚至,当运营主管讲的头头是道时,你还能提出合理的建议,专业的想法。你不突出,谁突出?这比你每天多出10个图,重要10倍不止。”“ 风格,不是非此即彼。 风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年轻或许代表着没有经验,但也意味着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去积累经验。你年轻,因此有资本可以不断尝试,不断跌倒再站起来,开始又一次全新的尝试,不断摸索,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人都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另外一条是自己想走的,你得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
>> 设计师,怎样向前辈请教?
“ 几乎每一段文字,甚至每一词,我都会仔细推敲,站在读者的角度反复深读,总结还有没有可以调整的地方。每一个配图,我都会考虑能不能用更合适的图来替代,以达到最佳的演示效果。深了,可能基础较差的人接受不了,我会考虑用更浅的形式表达。浅了,深度不够会没有太多价值,我也会考虑是否改变内容。”“ 不要过多思考方向是否正确,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阶段,再“正确”的方向,依然只是方向。“ 以前我的朋友、同事听到别人说作品不好时,她就会反驳,这是人家什么牌子有做的!可你要明白,人家做了的,不一定是好卖的。首先,人家做了可能更适合他的品牌,而不是你的品牌。其次,更大的笑话是,人家做了,说不定只是个形象款而已。那你岂不是大错特错?所以要学会提炼市场精华,前提一定是自己对自己的品牌、产品的理解比较深。”“ 在人生大计划的赛场上,有一个上下半场的时间节点。总体说来,35岁以前是人生上半场,关键词是“不犹豫”。35岁开始是人生下半场,关键词是“不后悔”。如果你搞得上半场犹豫,下半场后悔,那你的职场人生就悲催了。”“ 商品企划更多的是数据,产品企划更多的是文字与图像。1.过于注重PPT排版形式上的美感,在实质内容上不下功夫,而是在花里胡哨的边框和排版上煞费苦心。3.企划图片与文字的选择不严谨,图片与文字太随意。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图片,没有更多考虑设计团队的实际操作性,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纸上谈兵。”
“ 用心去做的,永远不会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