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屿不仅是诗之岛,还是楹联之屿!这些“绝对”让人惊叹千年

/ 爆 / 竹 / 声 / 中 / 一 / 岁 / 除 /

/ 春 / 风 / 送 / 暖 / 入 / 屠 / 苏 /

/ 千 / 门 / 万 / 户 / 曈 / 曈 / 日 /
/ 总 / 把 / 新 / 桃 / 换 / 旧 / 符 /
迎新年,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年的特有仪式感!春联是楹联的一种,因为在春节期间张贴,故名“春联”。
“小而美”的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俗称对联,上至士大夫,下至老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楹联集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穷平仄对仗虚实之变化,聚意美、声美、形美于一体。
浩然楼名联:南航海上无多土 中柱江流有此楼。清朝拔贡曾曼琴 撰 周沧米 书
温州的楹联文化深厚,特别是在江心屿这座极富中国古典园林韵味的人文山水园,“楹联密度”高得惊人。漫步在江心孤屿之上,大大小小的楹联随处可见,驻足端详,既可以领略古典诗歌的意境韵律之美,又能享受传统书法的对仗工整之美。许多楹联的落款更是如雷贯耳的名家大佬,其背后是文人骚客的悠悠往事。
如果说温州文化是一部浩瀚的书籍,那小小的楹联便是这本书的雅致书签。本期孤屿志,带您透过江心屿的楹联,一窥时光里的风雅温州。
王十朋叠字联
温州人家喻户晓
温州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副对联,莫过于江心屿的一副叠字联。这也是温州流传最广的楹联,被誉为千古奇联,入选中国最绝妙的十副对联。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的每个字,大家都认识,可怎么读,却颇有些“烧脑”。很多游客初看云里雾里,细品后拍案叫绝。王十朋的这副对联可谓把中国汉字的多音字运用得出神入化,据说有11种念法,不管哪种都是描写江心屿四季晨昏云聚云散、潮涨潮落的美景。
其中最简单的一种读法是:
联文的意思便成为:
云,早朝,日日朝,早朝早散;
潮,长涨,常常涨,常涨常消。
这对楹联用词奇特,构思精巧,看似简简单单,实则功力深厚,创作者以叠字、谐音、顶真等手法,巧妙利用汉字中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写就之后,流传千载。
王十朋
该联的作者王十朋也是传奇人物,他是南宋状元,一代名臣,曾在江心屿苦读。清朝陈舜咨修订的《孤屿志》中记载,在东塔下,有王十朋未及第时的读书处,今废弃。
传说当年,穷书生王十朋要投宿江心寺时,江心寺方丈要求王十朋以“云”和“潮”做副对联,王十朋便以此联回答,一举靠才华折服方丈。
游客现在看到的这副楹联是由已故的温州金石大家方介堪于1979年用正楷重书,字体高古清逸,笔力虬劲。这副楹联如今也是每位游客登岛必打卡的一道风景。
温州的楹联
或从谢灵运开始
据宋史记载,五代时后蜀主孟昶撰写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公认为中国第一副春联。
“温州的楹联可能要从南北朝的谢灵运开始。”有专家认为,一副是池上楼上的楹联“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另一副是江心屿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这两副楹联脱胎于谢灵运的山水诗名作。虽然谢灵运当时撰写时并非用作楹联,但后人仍习惯沿用,在温州乃至全国都很有名。
若当时提取张挂出来,那恐怕就是早于孟昶春联400多年的绝妙好联了。江心屿上现有澄鲜阁,也是因谢公的佳句得名。这些描写温州山水的诗句,对仗工整,意境清雅,为温州楹联艺术的发展,播下种子。

江心屿上随处可见楹联

江心屿被誉为中国诗之岛,文脉绵延,历代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如宋高宗赵构、民族英雄文天祥、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陆游、王十朋、董其昌、郭沫若等都涉足于此,李白、杜甫亦有咏怀之作。温州本土的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王十朋和“永嘉四灵”,既是诗坛里手,也是撰联高手。他们或观潮听涛,或把酒揽月,酬唱吟和,为江心屿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楹联。
在《鹿城古今楹联选集》一书中,共精选了1300余副楹联,其中江心屿就有近百副。

杜甫诗句“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刻在谢公亭楹联上。
撰联高手+书法名家
楹联佳作多多
江心寺、孟楼、卓公祠、宋文信国公祠楹联丰富:“潮平两岸阔;江上数峰青。” “两山遥峙东西塔,一水中分南北船。”这些佚名的佳联任凭岁月流逝,而传诵不衰。
在江心屿,出自名家之手的楹联亦不鲜见,宋文信国公祠就是一座楹联的“宝藏之地”。现存的文信国公祠为晚清建筑。大门门楣嵌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宋文信国公祠”青石横额。

江心屿宋文信国公祠的楹联: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清朝著名学者阮元 书

门厅和二进厅梁柱悬挂匾额、楹联,不乏沙孟海、启功、谢稚柳、刘景晨、方介堪等名家手笔。

江心屿 宋文信公祠对联 启功 撰 书

此外,孟楼的佳联也颇多。楼上中间悬有“江城如画”匾额及清乾隆学使李宗昉撰的一副名联: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
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晚风杨柳,
一楼千古两诗人。
浩然楼古联
李宗昉,字静远,号芝龄,江苏山阴人,清嘉庆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此联是写景联。通过对江心自然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山水诗派仰慕之情,流露了浪迹山水的归隐之心。
清代著名学者梁章钜也曾登岛一游,并赋诗《孟楼》,将和江心有关联的历史人物一一点到。
凭栏泼眼尽秋光,
城树村烟俯莽苍。
历览敢希谢康乐,
标题漫借孟襄阳。
江山如此清辉在,
人物当年逝水忙。
谁识浩然留正气,
西偏丞相有祠堂。
梁章钜(1775-1849),清代道光年间著名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他精于对联创作,著有楹联史上重要著作《楹联丛话》等。
梁章钜与温州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女婿、福建浦城人祝普庆曾任温州同知。晚年,其三子梁恭辰理署温州知府,梁章钜随子客居,两年后在温逝世。

江心屿浩然楼近照 老眯 摄

清代温州府衙楹柱上原来有一对联,“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此联的撰者便是梁章钜。他所主张的以民为本和政务公开,体现了超越时代的胸怀,至今仍有警醒之意。
民国时期的弘一大师亦是一位楹联大师,书法家。他曾短暂驻锡过江心寺。江心寺内现有三副楹联是从《弘一大师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集》上的影印遗墨而摹制,浑如真迹,同样极为珍贵。
悉使众生离诸苦;
普于十方演妙音。
江心寺内的弘一法师联
江心寺内的弘一法师联
江心孤屿上的楹联,不乏近代名家的墨宝。1964年,郭沫若先生游览“江心屿”,题写了“来雪亭”横额和“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对联(集毛泽东词),以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

一样风情别样娇

寻常楼台藏珠玑

小小的楹联就像一个窗口

折射了江心屿的底蕴深厚

小小的楹联就像一个缩影

凝练了江心屿的千年文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