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速度是科技发展的主题,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老夏明天要出差,他熟练地掏出手机,打开订票app,选择车次,确定订单,支付,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如果几年前订一张票可能要跑到火车站或者预售点,有时候仅仅排队就需要个把小时。
第二天闹钟准时响起,听着手机播报新闻,老夏洗涑完毕,拎上背包匆匆地奔出门,在路边的流动早餐点买了份早餐。此时街道热闹起来,上班的、上学的、自行车、汽车汇流成河,喇叭声、吆喝声充斥在洒满初升太阳,泛着金光的街道上。老夏在人流中边吃边走,终于挤进了地铁车厢,40分钟后就到了高铁站,取票、进站,5个小时后,老夏已经出现在北京街头。此后几天匆忙的行程,让老夏疲惫不堪,但收获颇丰,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抽空去了趟八达岭,站在古人修建的长城上,吹着野外的风,努力感受着古人的境界。
如果我们将镜头拉远,就能看到千千万万普通人都像老夏一样快速地忙碌着的一幕,镜头再拉高,就能看到地球在快速转动着,如果再拉向宇宙深处,还能够看到地球正在加速逃离宇宙中心。
比起古人,现代人一天之中经历的事情要比古人多得多,生活节奏也要快得多,一天接触的信息量可能比古人一年的都多,而这一切,就是科技发展的最重要的主题和影响,那就是越来越快的速度,速度带来的影响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快”字。
比起古人,现代人什么都快。古时候出行走路、乘马车、坐轿子,现在人乘坐汽车、高铁、飞机,速度一个比一个快;古人一封家书抵万金,这封信要走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现在用手机就可以实时交流,还有电视、广播传递信息;不仅仅这些快,我们现在是吃快餐、赚快钱、快消费,就连学习也有速成班,天下之事,唯快不破,快人一步,就能成功。快已经深入人心,这一切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改变。
追求速度成为一种惯性思维。
在人类为了生存而努力的阶段,野兽来了,跑得快就能逃脱,同样在围猎时,跑得快、工具快也能打到猎物,速度成为生存的保障。另一方面,如果做事快,经历的事情就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追求速度就这样经过一代代的实践沉淀为集体潜意识,成为一种惯性,人类社会在不断追求速度的目标中前进。
追求速度成为一种本能。
快乐,快乐,只有快,才有乐,可见快不仅仅是一种惯性思维,更是成为人类趋乐避苦的本能,在群体决策过程中成为一种无需论证的条件反射,所有人都被绑架在越来越快的战车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追求速度成为科技发展的目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加快了物流速度和生产速度,第二次能源革命,电气化使得物流更快,生产速度更高,第三次信息革命,不仅提高了物流速度,也提高了信息流速度。到今天正在进行的科技革命,世界正在全方位提高运转速度,并从发展实体走向发展虚拟。
过快的速度和追不上的灵魂。
生活节奏加快带来了不少好处,也带来了不少损失,对这种快节奏的适应能力,成为人类内部淘汰的手段,而同时人类也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快速手段。这不过是人类的另一个本能。
速度带来突破。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发现人类发展显示出加速的趋势。参照著名的质能方程,一个物体速度越快,能量也就越高。根据洛伦兹变换推导,时间会随速度增加而变慢,质量变大,长度减小。运动时物体质量增大,同时运动时将会有动能,质量与动能均随速度增大而增大。如果用上述理论类比,当人类社会的运转速度达到极限速度时,这个速度可能是人类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挖掘、表达、传输、处理信息,那么在人类社会加速运转的趋势下,可能就预示着突破即将来临。
快点、快点、再快点,快点吃饭,快点学习,然后快点经历更多的事情,就相当于延长了生命。个体如此,群体如此,这一观念已经深深地潜伏在个体和群体的潜意识里,成为所有人的追求,成为人类的本能。然而,本能是盲目的,就像是一场赌局,这本能的结果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能量,以保持物种的领先。
这种本能也许暗合宇宙的规律,地球不也是被绑架在快速脱离宇宙中心的战车上,身不由己。加速度是这一宇宙基本规律之下的趋势,没人能够左右,不仅人类,动物也是如此。
人类附着在地球这个快速战车上奔跑在茫茫的宇宙中,人类社会本身也在科技的作用下快速更快速地运转,这是一条不归路,是突破还是消失,我们只能在其中思考着,跟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