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鲜清暑汤_中国中医药网

组成:鲜金银花60朵,鲜石斛30厘米,鲜荷叶1角,西瓜翠衣10片,鲜扁豆叶10片,鲜薄荷叶10片,绿豆15克(以上7味用水洗净),炒薏苡仁10克,炒麦芽15克。

功能:清热解暑、益胃生津。

主治:小儿暑热证。成人亦可使用。

用法用量:煎汤后放至温热,酌加葡萄糖或蔗糖,频饮,不拘次数。不宜冷服。

方解:小儿暑热证具有儿科专病和季节性特征,好发于夏季,中伏、末伏期间发病率尤高。暑为阳邪,其中人也,既可伤阳,亦能损阴。小儿为稚阳稚阴之体,不耐炎暑。体气薄弱者,受暑后则阴阳失调,常表现为暑热燔于外,虚热炽于内的烦渴大热证。该方六味鲜品加绿豆、薏苡仁、麦芽煎汤,取名六鲜清暑汤。金银花性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之功;石斛自古称为“仙草”,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效,鲜品可直接泡水、榨汁、煲汤等多种食用方法;荷叶在《本草再新》中被认为有“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之功,为大江南北各地夏季常见,易于寻找;西瓜翠衣又称西瓜青,需将西瓜洗净,用刨刀将表皮青色含有蜡质的青皮层刨下后方可获得,其性味甘凉,煎饮代茶,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等,在王孟英《温热经纬》中的清暑益气汤以其为君药,也是一味清暑佳品;扁豆叶味微甘,性平,可清暑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暑湿吐泻,疮疖肿毒;薄荷味辛、性凉,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鲜品常可以做菜或代茶饮。此六种药物用鲜品,具有甘寒生津、清热解暑的功效,加绿豆解毒,薏苡仁、麦芽利湿开胃。暑多夹湿,然苦温、芳香、淡渗类药皆非所宜,唯薏苡仁利中有补,较为适用。

(0)

相关推荐

  • 杏林早报 | 正式入伏,每天一碗它,还用担心暑热难祛吗?

    明师学友会 50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幽默曲 赵聪 - 风华国韵-经典永恒(琵琶·钢琴)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01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篇 今天正式入伏,很多人都有" ...

  • 作为“瓜中之王”还是治疗肾炎、膀胱炎、胆囊炎、肝炎等的中药呢!【一点资讯】

    古语说"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正值烈日炎炎的大暑天,西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水果.西瓜不仅味道甜美,水分充足,还富有营养.在人们心中,日子过得再苦,有西瓜吃就能感觉到甜蜜. 您可知 ...

  • 夏季解暑,吃点啥??

    夏季解暑,吃点啥?? 原创 佰草风华 老板来碗独参汤 今天 最近的气温只有一个字--"热"! 在这"出门半生,归来全熟"的季节里,我们出汗较多,消耗也很大,常常 ...

  • 消积增食汤_中国中医药网

    组成:茯苓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连翘10克,莱菔子6克,枳壳10克,炒白芍10克,木瓜10克,胡黄连3克,乌梅肉10克,焦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炒內金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运脾消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_中国中医药网

    <伤寒论>第107条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释:伤寒八九天,医者未详查四诊,误以为病邪已传 ...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顽固性痞证_中国中医药网

    少阳枢机左侧为厥阴,右侧为太阴,气化至少阳,阳极而阴,升极而降,枢机之意尽显.柴胡桂枝干姜汤重点是和解少阳的作用.临证时充分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理少阳枢机的作用,将厥阴病引出少阳,阴病出阳则向愈:或将 ...

  • 升麻六大功效不可偏废_中国中医药网

    升麻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北升麻)和升麻的根茎,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胃.脾.大肠经.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之功效.从<神农本草经>至宋代,升麻一直是以解毒 ...

  • 女贞子:补肾阴 降血压 蠲痹润肠 扶正升白_中国中医药网

    女贞子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味甘.苦,性凉,主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乌发明目的功效.女贞子为补益肝肾之名品,临床上运用颇多,近年来,对于本品功效的认识更加深入,可用于治疗高血脂. ...

  • 僵蚕:散风泄火,除痰定惊,解郁下乳_中国中医药网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的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其味咸.辛,性平,归肝肺经,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效. 僵蚕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应用时间久远,历代医家 ...

  • 麦冬:补五脏之阴,止吐血衄血_中国中医药网

    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 补诸脏之阴 本品甘寒质润,不唯有补阴之效,而且有微寒清解之功.故多用于诸脏之阴液阴 ...

  • 治皮肤病验方四则_中国中医药网

    慢性湿疹:车前草15g,冬瓜皮30g,薏米30g.共同煮后喝汤.吃薏米.每日1剂,7~10天为1个疗程.具有健脾利湿,行水的功效,对慢性湿疹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肠胃型荨麻疹:薏米30g,玉米须(另包) ...

  • 龙胆草:治肝胆湿热郁火第一要药_中国中医药网

    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与根茎.性寒,味苦,归肝.胆经,有泻肝胆实火.除三焦湿热之效. 清肝胆湿热 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主入肝.胆经,故对于肝胆湿热郁火所致诸病为第一要药.凡肝胆湿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