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方加减,治肝郁气滞胃脘痛一例
胃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病机分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症见疼痛拒按,食后痛甚,腹胀便秘。论治常从脾胃虚寒、湿热阻胃、肝火犯胃、饮食失节等方面着手。肝火犯胃,用《沈氏尊生书》的话来讲就是:“胃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以窜痛、嗳气、脉弦为主症,易受情绪影响。
验案举隅
张某,女,53岁,家庭妇女。胃脘痛3年,去年X线钡透为胃溃疡病。经服西药止痛制酸取效于一时,停药即胀痛,郁烦、食后尤甚,如针刺,拒按,波及两胁,反酸烧心。默默不欲食,睡眠欠佳,舌紫,苔黄腻,脉弦细。
病机关键:肝郁化火,胃失和降,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和胃,化滞散郁,活血止痛
选方:小柴胡汤合左金丸、失笑散加减
方组:柴胡12克,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乌贼骨20克,白芍12克,广郁金10克,制香附10克,吴茱萸2克,黄连12克,五灵脂9g,生蒲黄6g,红花15克,生姜3片。水煎服,7剂。
二诊痛止,食纳渐增,睡眠已正常,脉不细,弦意退。诉苦辣难咽,上方去吴茱萸,改败酱草20g,郁金8克、香附8克,14剂。4个月后追访,脘痛再未发作,反酸止,纳眠佳,钡餐透视溃疡愈合。
方解
凡病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四证之一,属半表半里热证者,即可用小柴胡汤治之,不必悉具。综观本例,知为久病入血,胃痛脘堵,痛处拒按,舌紫、脉见弦,瘀血见症。波及两胁,又知肝来乘之。用半夏之辛燥,散结降逆和胃,以治其标;柴胡条达肝气,疏肝解郁,以治其本。柴胡,对于胸胁疼痛,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
肝气不疏,情志不遂,气机久郁,化火乘脾,犯胃连胁,当去党参、黄芩,加白芍、广郁金、香附。香附,气病之总司,疏肝解郁、理气调中,醋制止痛之力更强,《本草纲目》言:“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肘肿腹胀,止心腹、肢体诸痛。”生姜是止呕的关键,悉知呕吐不是症状,而是状态,提示胃气上逆,表现包括嗳气、泛酸、腹胀等。
汤中大枣不利于制酸,故去大枣之甘而缓,加乌贼骨之咸而软也。乌贼骨制酸作用优于氢氧化铝等西药,软坚散结、祛腐化瘀、敛疮止痛。肝火克伐脾土,致胃失和降,出现漠不欲食、吞酸,以反酸烧心良方,肝火犯胃要药——左金丸治之。左金丸,仅有黄连、吴茱萸两味药,按6:1组成(这是关键)才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之功。如《本草纲目》所说,“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吴茱萸性辛热,反佐黄连,避免了黄连苦寒直泻损脾胃阳气。
但吴茱萸难咽,也是一个问题,可改败酱草。无论病之寒热,凡吐酸,皆随方加用,效不显可用至30g。
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可活血祛瘀,通血利脉,从而达到遏制瘀痛的目的。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平肝、和胃降逆之功,使肝胃和,气顺郁解,胃脘及胁痛自除。加减:便秘加全瓜蒌,嗳气重酌选旋覆花、乌药、苏梗,纳呆酌选麦芽、神曲;热伤胃阴者以滋水清肝饮化裁。
注:败酱草、失笑散慎用于脾胃虚寒证。
自:三九配方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