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分量
良心的分量
作者:李广生
我曾经不止一次提起这个话题——教师评价是个世界级难题。难在何处呢?
国内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这样一种观点,“教师是个良心活”。良心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无时无刻不发挥重要作用。世界上哪一种测量工具,能够称出良心的分量?
民间有良心秤的传说。说是一个人死后进入阴曹地府,阎罗宝殿有一杆秤,能够称出良心的分量。阎王爷一个人良心的分量决定他来生的命运,或是转世为人,或是投胎为畜生。这样的传说说明,人们渴望一杆良心秤,但现实世界不能存在良心秤。
如果你认同“教师是个良心活”的说法,那就意味着教师评价是要打造一杆能够称出良心分量的良心秤。何其难也!
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评价的难度。教师职业虽然已经步入专业化的轨道,但其专业性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和传统的医生、律师等行业相比,教师的专业性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谁都可以对教师的工作指手画脚,东西方都存在这种情况;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也较低,更多的人更喜欢称自己为“教书匠”。这就意味着基于专业标准而建立的教师评价体系很难对教师的工作作出质性判断。
标准都很难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就更难以把握了。
最简单的,谁来评价就是难题。是领导评价还是学生和家长评价?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如果他们作为评价主体,评价结果都不能让教师服气,因为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资质,评价难免有失偏颇。让教师迎合领导、学生或家长,真的有利于教育发展吗?
评价什么还是问题。成绩是最显性的指标,最容易评价,但也最容易导致教育偏离立德育人的方向。评价过程固然好,但教育教学过程是极其繁琐和复杂的,而且是隐性的,说实话,很难评价,而且成本极高。一个教师究竟付出多少心血,用怎么样的一张量表能够反映出来呢?评价学术成就,论文、课题等等,也是个办法,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学术成就和育人实效之间并不存在普遍的正相关。如果把教师的注意力都引向学术研究,那他们投入到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等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受到影响。
如何评价,也是个两难问题。量化评价似乎好操作一些,但就像上面说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很多方面很难量化。都写三个教案,但投入的精力可能有很大差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教师工作的质性评价的难题所在。
评价的频次也是个问题。多长时间评价一次,一个学期、一个学年,还是一个月?评价次数少了,我们不放心,评价次数多了,肯定会造成对教师正常工作的干扰。
评价结果的运用,这是一个主要问题。如果结果应用于问责,或是与教师职称、工资等高度相关,那么毫无疑问教师会高度重视评价,把主要精力放在迎合评价上。导向作用是把双刃剑,这一点是必须要高度重视的。
事实上以上难题都建立在为什么评价教师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有权制定评价政策的机构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想要通过评价提高教育质量,那么首先要回答何为质量;如果想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那么首先要回答教师如何发展;如果想通过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那么首先要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
北师大张志勇教授在2021年第一期《中国教师》中撰文《以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称:教育政绩观是各级党政领导抓教育的根本价值标尺。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政绩观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
打造这杆良心秤,考验的恰恰是所有人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