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尤海波
在京剧班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许多行外的人未必能理解这句话的涵义。《夜奔》是指昆曲《林冲夜奔》,《思凡》是昆曲《孽海记》中的一折。一出是武生戏,一出是小旦戏。在京剧班中,这两出是生旦入门必修的,首先说说《夜奔》,它讲的是林冲趁夜投奔梁山的故事,剧中的身段极其繁复,并且整出戏都是在边舞边唱,几乎每个字都有身段,还得要求演员一招一式不得含糊,而且满宫满调地唱昆腔,这是非常耗体力而且非常难的事情。有许多演员现在演来实行“偷油”,也就是在身段繁复的时候他会不唱,给自己喘息的机会。而《思凡》讲的是小尼姑赵色空年方十六,情窦初开,厌倦出家人的生活,遂逃下山去。戏里的身段繁复,并且曲牌繁重,从【诵子】到【尾声】共计8个曲牌,唱词也是与佛经关联,许多演员都不愿学演此戏,有许多演员学着学着就睡着了。这两出戏同样是从头至尾就只有一个人,相当考演员的唱做念之功,因此就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之说了。
而昆曲便成了京剧演员必修的一门基础,我们行内常说的,一个京戏演员假如不会上那么三四出昆曲戏,那他算不得好演员,因为昆曲对演员的要求是相当的高,过去我们的老前辈们一拿就能拿出几十出昆腔戏。昆曲是我们的百戏之母,具有600年的历史,而京戏不过200余年。然京剧汲取各家所长,才成为国剧。昆曲的剧本文学价值要比任何剧种都要高,那些词藻太雅太美了。京剧中有很多戏都源于昆曲,并受昆曲影响较深。梅兰芳先生曾嘱咐其子葆玖,必须要学昆曲,因为学好昆曲的基础,才能动“梅派”戏。以生、旦为例,这几出戏是必修的,武生必修的一出《夜奔》,一出《乾元山》,一出《蜈蚣岭》,还有就京剧的《八大锤》。这四出戏都是短打武生戏,都不是扎大靠的戏,由于大靠本身显得肥大, 因此演员在做身段时哪点不好看, 大靠能够遮丑,而短打戏就不行了,它能把演员的缺点暴露无遗。尤其像《乾元山》更甚,因为剧中哪吒的服饰是修身的,更显演员的身材与肢体。《蜈蚣岭》的难度在于三样,云帚、蓬发、大带。有许多演员在演此戏的时候身法不干净,导致云帚、甩发绞得乱七八糟,要使这两样不乱,还得功夫。而旦角所必修的昆腔戏是一出《金山寺》,一出《思凡》,一出《扈家庄》,一出《小放牛》。《金山寺》是双旦戏,讲求的是正旦与小旦的身段配合,在每句唱都有对应的身段配合与调度,尤其是唱做的配合相当繁复,亦涵括了旦角最基本的身段组合。而《思凡》除我上面说的外,还有这出戏囊括了旦角所有的持云帚的身法组合。《扈家庄》是一出武旦戏,穿改良靠,也是唱做念打非常繁重的戏,囊括了起霸、翎子功、靠把功等等基本功,尤其在【水仙子】牌里,扈三娘边唱边舞,曲牌与身段的连贯性非常强,在最后那句“斩斩斩,斩尽了残兵败车”,掏翎子同时一个屁股座儿亮相。有许多演员在唱这个牌的时候,都会选择大喘气不唱某几句。《小放牛》是武丑与小旦的戏,虽算不得正昆腔戏,但在昆班与京班中经常上演,其身段繁复,技巧之多,亦是武丑之基础戏。因此,一个好的京戏演员,怎么能少得了昆曲之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