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记丨公园里的人和事
文丨杨德振
上、下班步行走越秀公园的习惯,一晃已坚持十多年了。寒暑易节,未曾改变,乐在自在从容和舒适;对广州这个驰名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亭、一池一石、一屋一梯皆已熟悉,我到了闭着眼睛几乎也可以从东门走到西门、从南门走到北门的地步。利用上下班的时机锻炼身体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仔细一想,却又不尽然,除收获健康的体质外,在精神上也屡获“红利”;尤其是目睹和邂逅公园里的一些人和事后,意兴珊阑,浮想联翩,文思泉涌,屡有拙作问世。
十年间的早晨和黄昏,我无数次碰到一个长得像“铁塔”一样强健身躯的人,每天早、晚提着一个沉重的袋子爬几千级台阶,从上往下,从下往下,一路轻盈地近乎小跑,无论寒暑阴晴,几乎从未间断;夏天,只见他短汗衫全部湿透;冬天,别人裹着两、三件衣服,他只穿一件长袖衫,气定神闲地来回爬阶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早晚爬阶梯,中间从未见他停下来喘口气,抹一下汗,或坐下来休息一下……对于他出于什么的原因和动机强迫自己这样“过度”锻炼,我不想揣测,但是他的这份恒心和毅力,却是值得让人学习和仿效的。平常的生活里亦或有些荀且的日子里,一个人能够沉静下来,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运动,这种潇洒和认真又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够拥有的;我深深钦佩他的这种毅力、韧劲和执着,每每碰到他,总不免多看几眼、厚敬三分,还反复猜想他持之以恒的背后动机。
十年间,我在公园里晨出晚归,先后碰到几个几十年未曾见过的曾经的同事和朋友,令人生出“天地又大又小”的感慨;平时未有联系和交集,没想到,在公园里意外邂逅,虽不免尴尬,但更多的是格外亲热之感。双方马上加上微信,一下子掩遮了过去少有的互动来往缺憾,迅速使平淡的感情升温到原先的刻度中;不同的是,双方额头上的皱纹已难掩韶华已逝和岁月沧桑,心境与心态与经年前截然不同,友情回到过去,成了一种可贵而不可求的奢望,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矣,知易行难。
一个夏天的黄昏,我正敞开衣襟,满头大汗的走路,只听见后面二十多米远的地方传来“哥、哥”的喊声,我一细听,居然是家乡湖北麻城的口音,赶忙回过头去,只见刚才从我面前走过去的一家三口游客停留在那里,小孩的妈妈继续大声问:“您是不是德振哥?”我一愣,大公园里居然有人知道我的名字,而且还亲切叫我“哥”的;我遂返回头走上前去,问:“你是谁呀?怎么认识我呢?”小孩的妈妈接着说:“哥哥,我跟您是同村的,我叫德陆,是您的族妹呀?”我更加大吃一惊,逛个公园,居然碰到大别山旮旯里的同一个村的族妹,巧不巧?我说:“我们从未见过面,你怎么认识我?”族妹说:“您当兵去了后,我同你的小妹妹是同学,经常去您家玩,看到墙上挂着您的照片,便记下了您的大概模样。刚才看到您从我面前走过,便模模糊糊感觉像您,但又不敢确认,故用家乡话喊您,您听到亲切的家乡话,如果是您,肯定会有‘条件反射’的,没想到,还真是大哥您……”事后了解到,族妹一家在深圳就业并安居的,这次他们带儿子到广州旅游,想让儿子了解一下岭南历史,故来参观中山纪念堂、镇海楼等名胜。
在强大的亲情黏合和感召下,我与素昧平生的族妹、妹夫、小外甥起照了一张合影,并相互加了微信;我作为地主,热情邀请她们一家共进晚餐,但她们以“还要乘船珠江夜游”婉谢了。相见虽匆匆,但这份难忘的血脉亲情将永存在记忆中,愈久愈清晰。
十年间,目睹了公园的四季变化和更新美化,不仅愉悦了感观,真正进入到了“秀色可餐”的境界,而且触发出许多创作灵感,通过对一花一草、一砖一瓦的观察与探寻,一物一人一事的关注与追综,我写出了大量的散文作品,诸如:《饭香与花香》、《放下》、《动机》、《云道与人道》等文章,在各大报刊发表后,引起读者共鸣,这是意外的精神收获;较之于健康“收益”,精神收益则更绵长、更显丰硕。
一日黄昏,我走在公园里,听到某游人讲:“某某副省长因贪腐,今天被抓了”,我不禁生出这样的联想:组织部门选拔提拔干部,应把录用考察平台设在此时的公园里,对此时进到公园里锻炼身体的年轻人应该重点关注和考察、提拔,这是因为此时进公园锻炼身体的人起码有几个明显“德才兼备”或“素质过硬”的优秀指标:一是说明他(她)热爱生命,珍惜健康和岗位工作,情趣高尚;二是说明此人不愿去楼堂馆所搞应酬或假公家之名搞大吃大喝,能够廉洁自律的人。要知道,那些贪腐分子此时基本上都进了高级餐厅或KTV高级包厢,哪会有闲情逸致地到公园散步或锻炼身体呢?!三是此时正是灯红酒绿之际,只有清心寡欲的人或珍惜家庭、对家庭负责的人才会忙里偷闲锻炼身体,一些跑官、买官的人早就在杯觞交错地应酬或拉圈子,谁会逛冷清的公园?……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此时的公园里是发现“靠得住”干部的好途径、好渠道,值得有关部门斟酌和采纳本建议。
由上观之,公园里的人和事,同样蕴藏着世间的人事亲情传承起转等诸多繁杂关系,说大就大,说小也小,公园表面上百花齐放、森林郁葱,树影斑斓,平静安谧,实际上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人情冷暖、世间万象都会在这里有印照和交汇,既是人们的休闲地,也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地”、世相的汇聚地、人性的自然散发之处。
二0二O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