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大肠炎的简便检查方法,通过大便判断炎症程度

在大肠黏膜上产生炎症或溃疡的“溃疡性大肠炎”。在开始治疗或变更治疗时,为了掌握炎症程度或评价治疗效果,广泛使用大肠内窥镜检查,但存在患者负担过重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通过测定粪便中含有的特定物质来调查炎症程度和治疗效果的检查法,有望减少内窥镜检查的次数。

▽负担很大的大肠内窥镜

溃疡性大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出现血便、腹泻、腹痛等症状,是一种反复好转、恶化的疾病。日本国内的患者人数约为22万人。男性的发病高峰期为20 ~ 24岁,女性的发病高峰期为25 ~ 29岁。原因不明,被指定为国家疑难杂症。

杏林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东京都三鹰市)消化内科教授久松理一说:“一天想上好几次厕所等,给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多发于年轻人,与就学、就业、结婚、怀孕的时间重叠,对社会影响很大。”

用口服药和注射药物等抑制炎症是治疗的基本。在治疗前和一定时间后,为了了解大肠的炎症程度和改善程度,进行大肠内窥镜检查。久松教授说:“如果通过治疗,炎症消退,大肠黏膜变干净,那么复发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虽说如此,在进行大肠内窥镜检查时,需要事先服用泻药和约2升的洗肠液,将肠内排空后再从肛门插入管子,因此患者的负担很大。

▽安全简便的检查

有望减轻这一负担的是,对采集的粪便中的钙卫蛋白进行测定的检查。钙卫蛋白是白细胞之一的中性粒细胞等分泌的蛋白质。久松教授解释说:“肠内发生炎症时,聚集在一起的中性粒细胞分泌的钙卫蛋白会在大便中流出。检查一下,你就能知道大肠黏膜的炎症程度。” 钙卫蛋白的浓度与通过内视镜看到的粘膜炎症程度相关,因此具有安全、简便的特点。

久松教授说:“如果作为内窥镜检查的辅助使用,或许可以减少内窥镜的次数。”例如,在评价治疗效果时,可以考虑用钙卫蛋白检查代替内窥镜。

另一方面,轻症患者定期测定钙卫蛋白,如果数值上升,即使症状没有变化,也有可能复发,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进行内窥镜检查。

最近有一种新型的钙卫蛋白检查药,约10分钟就能测试出的产品被批准上市。久松教授满怀期待地表示:“在诊室和患者一起看着检查结果,可以商量治疗方针,比如是需要内窥镜检查,还是需要加强治疗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