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其实有答案,但你就是想求助他人

1

我买了一本《答案之书》,它给我和同事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比如说:

(1)有同事询问“期末考试学生们能考出好成绩吗”?

答案之书回答:有好运。

大家很开心。

(2)有同事询问“我什么时候会生孩子”?

答案之书回答:小心谨慎。

大家一脸坏笑,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我们带着戏谑的态度对待《答案之书》的回答,自然得到的快乐选多于“答非所问”的懊恼。

但是做个联想,那些在生活中存在困惑、急切想找到答案的人或许就没有这么好的心态了。

2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答案?

毫无疑问,这是因为人遇到了难题,或者是心中有困惑,需要一个答案给自己指明方向,并安慰内心。

那么,当一个人心中有困惑,迫切想得到答案之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们呢?

下午我花了20分钟的时间仔细研究了一下《答案之书》里“答案”的特点,发现这些答案大都是“积极的、笼统的、并没有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解答。

这样的解答可以说都是没营养的,对于改变现状没有什么帮助。

但是,当我们遇到难题向朋友求救时,朋友给我们的建议有些时候就像《答案之书》里的答案一样:

虽然积极却笼统,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

然而,在得到朋友的所谓的“建议”后,我们却似乎获得了某种力量,也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最终也竟然就被解决了。

3

所以我想,或许当一个困惑之人向你求救时,他们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与困惑相对的“答案”,他们只是想向朋友倾诉,希望得到朋友的陪伴、理解与支持。

这样的理解与支持虽然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它传递给困惑之人的信息却是:

你不是一个人在应对这个难题,你更不是一个人在对抗这个世界,我懂你。

这样的信息让困惑之人仿佛获得了某种力量,他宣泄了负面的情绪,能够平静地带着理智去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并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

当你想用抛硬币的方式帮自己做选择,在硬币被抛向空中的瞬间,你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当你在寻找答案之书中的答案的时候,你心中其实也预设了答案。比如当你心中存有“再来一次”的念想的时候,其实你应该做的不是真的“再来一次”,去问《答案之书》;而是应该回到内心,问你自己心中的想法。

毕竟,所有的答案都在你心中,而不在外界。

而他人给的建议或答案之所以“积极却笼统,没有可操作性的方案”,那是因为,遭遇问题的是你,解决问题的也只能是你自己啊。

但是,我还是非常推荐你去买一本《答案之书》,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了得到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