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李军民/咱俩都姓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咱俩都姓王

李军民

上世纪五十年代,地处山西中部的汾东煤矿出过两个能人,而且都姓王。

一个叫王儒新,是从一千多里地外的湖北招来的高中毕业生。当时,大多数井下工人是扔下镢头捡起镐头的文盲,许多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在矿区人眼里,王儒新就是个满肚子墨水的大知识分子。

一个叫王铁柱,是附近村里招来的农民轮换工,大字不识两个,脑袋瓜却机灵,什么事情只要他看一眼就能学会,而且快人快语嘴上不饶人,常常弄得人下不来台。

王儒新最怕王铁柱。

王儒新和矿上的那些年轻人完全不一样,虽然不戴眼镜,但是眉眉眼眼里无时无刻不渗透出一种文化人才有的气息,矿上让他在职工学校当教员,教那些从农村招来的工人学识字,学文化,学技术。

工人们在职校上课,和学校里上课有着天壤之别,吊儿郎当,自由散漫,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如果不是有出勤工分卡着,怕教室里最后就只剩下教员自己了。

王铁柱倒是从不迟到早退,而且每回听课的时候都是坐在中间最前排,目不转睛地盯着王儒新,好像生怕漏掉一个字似的。这还不算,关键王铁柱嘴里一直咕咕叨叨,重复着王儒新说的每一句话,就像复读机似的,偶尔还会大声点评一下王儒新的话:“这句说得对”、“这段听不懂”、“这个再说一遍”。

王儒新不由得按着王铁柱的“引导”,或复述一遍,或解释一下。

王儒新有时候讲得深奥了,王铁柱还会打断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解构一番。比如“坐”字,王儒新教半天,仍然有人记不住,王铁柱就大嗓门一亮,替他形象化:“一个土坷垃,上面坐着两个人,这就是坐字。”工人们一下就记住了。

两个人像极了说相声的和说双簧的,工人们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倒也学得一些一知半解的文化。

王儒新最恨王铁柱。

倒不是后来矿花没有嫁给矿上最有文化的王儒新,嫁给了能说会道的王铁柱。而是王铁柱这个初中没毕业的农民轮换工,不仅把王儒新在职校所教的文化知识全装进了他的脑子,而且把矿上需要的技术知识都吃进了他的肚子。几年下来,王铁柱三喜临门,轮换工转了正,娶了矿花当老婆,当上了职校的校长,名正言顺做了王儒新的领导。

王儒新这下不自在了,埋怨矿领导有排外思想,任人唯亲。矿领导说,你是高中生,我们当宝贝还来不及呢!王铁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子弟,他爹是谁我们都不知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我们讲的是赛马机制。

王儒新又把怨气发在王铁柱身上,说自己上课他就捣乱,纯粹和自己过不去,心眼子不好,早就想把自己踢出职校了。有人说,如果你是块合金钢,他想踢就能踢了你吗?

王儒新无奈之下,恳求矿领导把他调到了偏远的变电所,眼不见心静,从此远离是非之地。偶尔在路上碰到王铁柱,总也是王铁柱主动和他打招呼。

王铁柱知道王儒新不服气,见了面便调侃他:“咱们俩都姓王,五百年前是一家,何必和我较劲呢?要不,我辞了这个校长,你来当这个职校校长算了!”

王儒新不买账:“还是你有本事,死人也能让你说活了。咱们俩都姓王?我可不敢高攀你,你和我不是一个王,你的王带着狗字旁呢!”

王铁柱一听乐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挺尊敬你的,你是高中生,你在职校是我的老师。我多次听人说,你担心自己死后回不了老家,这个请你放心,等你老死了,我会把你送回湖北,我说话算话!”

许多年后,王儒新去世。发丧的那几天,正赶上汾河发大水,他家住在河边,人已经装棺了,眼看着水淹到马路牙子,快要把棺材淹住了。

王儒新家门口有棵大槐树,帮忙的人别无他法,打算把棺材吊到树上去。奇怪的是,横过来竖过去,七手八脚鼓捣半天,怎么也吊不上去。

这时有人就想到了王铁柱,让人把王铁柱叫来。

王铁柱对着棺材喊道:“老王,我一定会把你送回湖北的,你就放心吧!”

再往起吊,结果一下就吊到树上去了。大家把王儒新寄埋到了汾河对岸。

三年后,王铁柱雇车亲自把王儒新送回了湖北老家。

《关于投稿那点事儿》

征稿启事

作为一名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投稿是一种常态。不论您是大家还是无名小卒,投稿的过程,注定是一段成长的历程……结局不管怎样,过程一定很精彩。请把把您的投稿故事讲述给我们吧,让我们再告诉后来者,让他们在文学创作的跋涉少走弯路……

来稿请注明“关于投稿的那点事儿”字样。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稿件一旦采用,将在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媒分期刊登,最后结集出版。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李军民,笔名岁寒,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汾西矿业集团文学协会会长,曾获全国煤矿优秀图书奖、“武陵杯”世界华语微型小说年度奖优秀奖。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王儒建作品《城市》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城 市 作者:王儒建 走在城市拥挤的街道 车,马不停蹄 人,川流不息 匆忙的脚步,疲 ...

  • 同题诗《五月的校园》作者:王硕、李冬梅、王志学、曹雪莲、李冬侠

    五月的校园 文/王硕 浅夏时节 校园里 一花一树皆是诗 花有花的芬芳 树有树的矜持 五月的微风 吹拂着整个校园 月季花 羞涩地露出了笑脸 龙爪槐 刚毅地挺起了双肩 五月的细雨 沐浴着整个校园 叶梅含蓄 ...

  • 李冬松,王亮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温 馨 告 知 <诗百家>一书即将截稿,预上作品的老师请抓紧时间投稿 草根诗人 思归文集 李冬松,微信名字佛手李.男,1962年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全国各级报刋纸媒发表散文,诗歌及医 ...

  • 趣谈《红楼梦》:贾母打牌的圈子里的人为何都姓王?

    作者:韩雪丽 贾母是老年人,有大把的时间,怎么打发,是个问题,她不愿意动脑子管事了,那些事,都推与王夫人和凤姐,是真不想管了,操心一辈子,现在要享乐了.可是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审美是因为见多识广,所以做 ...

  • 【小小说】陈沛/刀王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陈沛 赵四乃枣城一剃头匠,十二岁学剃头,三十岁成 ...

  • 李学山:王羲之《丧乱帖》与《兰亭序》是两种艺术极致

    世人提及书法艺术,自然言必称<兰亭>.好像不称呼兰亭为天下第一,就好像被人笑话外行一样.事实上,<兰亭序>艺术成就确实较高,加上李世民的推波助澜,让天下学书者因为难以见到真迹, ...

  • 李泰和丨学王羲之,入乎内而出乎其外。

    李邕,字泰和,又称李泰和,唐代著名书家,所以标题中以李泰和称谓之.其书法渊源行草主要取法魏晋王羲之,同时也吸收了钟繇.郑道昭.虞世南.欧阳询等楷法用笔.李邕代表作有<李思训碑><李秀 ...

  • 李少全:王仙岭赏泉

    王仙岭赏泉 李少全 这次随县作协来到海抜999.6米高的王仙岭,早听说这里山泉遍布,溪水潺潺,瀑布层叠.诗人王维的诗句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许就是对此岭真实的写照.山中普 ...

  • 长安瘦马 | 瘦马读诗|李自国、王跃强的诗

    李自国的诗   诗人简介:   李自国,笔名西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星星>诗刊编审.已出版诗集<第三只眼睛><告诉世界><场-探索诗选> ...

  • 雨夜咖啡(李丽)|| 悼王德生老师

    悼王德生老师 雨夜咖啡(李丽) 惊闻噩耗令人悲 王师驾鹤入仙林 生前佳诗千千首 身后雄文万古存 德艺双馨人敬慕 悬壶济世众赞佩 可叹苍天太不公 文坛良师痛失损 王德生老师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