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2月14日消息,受新冠肺炎影响,多地延迟开学时间。近日,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地明确中小学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等方式补齐。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安安静静躺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但总有一些人,比平时更忙碌,他们忙着修炼新技能,从而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大逆转。医护人员成了战士,公务员成了门卫,父母成了家教,老师成了主播。有孩子的老师则成了“厨子+家教+主播”等多重身份的超级马里奥。夫妻一方是老师,另一方是医护人员或公务员,家里再有大宝、二宝的,其家庭生活之酸爽,更是超出常人想象。可正当教师焦头烂额时,“延迟开学时间可用暑假补齐“再次触动了教师们敏感的神经。
因为疫情,教师假期早已提前结束
1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节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两天而后,教育部于1月29日就又发布了“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通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新冠肺炎战役打响后,教师虽然不能冲锋至抗疫前线,却瞬间化身为一线人员坚强的后盾。正月初六起,全国各地不少学校都开始筹备网络课堂,很快针对一线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接踵而来,钉钉、乐教乐学、QQ群直播 、哔哩哔哩网站录课,卫星网络直播……不同学校选用不同的云端教学途径,乐学善学的老师们很快就熟悉了原本闻所未闻的软件及其复杂的操作流程。之后又现学现卖,指导学生家长,培训学生,直至把自己逼成网络技术培训师和”十八线当红女主播“。如下主题内容的微信文章一度在网络疯传,真实展现了网课背景下,一线教师加长版假期的癫狂日常。《直播授课,活生生把各位老师逼成了“十八线女主播"》
普通老师如此,班主任老师们更忙。
采集学生假期出行地、隔离居住地信息,提醒学生和家长每日填写健康监测信息。督促学生线上打卡学习,分发各科各科作业和答案。
召开班会开展网络课程动员、技术应用培训,阶段学习小结,带领学生学习新冠病毒防疫知识,教学生预防网络诈骗常识,督促学生学习假期安全教育课程。
提醒家长学习各级部门转发至班主任群,班主任再转发至家长群的1—n号文件,随时接受家长连珠炮似的咨询:什么时间会开学?哪科作业在哪里?没有课本怎么办?买什么牌子的打印机?管不了学生该如何?
再者就是和科任教师沟通网课学习事宜,和年级领导汇报、沟通诸多日常教学、防疫事务。
见缝插针地备自己的课,改自己的作业,做自己的饭,带自己的娃,消自家的毒。
从晨光熹微,闹钟响起,到繁星满天,万籁俱寂。这就是坚守在防疫后方阵地的班主任老师们“超长待机”的一天。
疫情之下,自律是学霸和学渣分水岭
疫情之下,老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教,并为此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争取做个学生喜欢的十八线主播。因为老师们明白以往在教室的“权威”在网课中已显得不够灵光。这时候拼的是网速、技术和个人魅力。最起码,讲课的内容要有趣、有料、有用。当然,教不教,怎么教是老师的事,可学不学,怎么学,则成了学生自己的事了。老师甚至班主任都鞭长莫及。哪怕是衣食父母,家长们面对在家几乎要憋疯的神兽也多半无可奈何。
身为一线教师,为上好网课,吸引学生,甘愿牺牲牺牲自己被延长的假期,并且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我想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听到“延迟开学时间可用暑假补齐“的消息,对网课的热情会进一步降低吧。同理,再热情如火的老师都无法暖化部分学生对学业冰冷的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和老师的初衷往往是相同的。但学生与学生的差别却是极大的。学霸在屋顶蹭网上课,学渣在被窝家长打卡,学生的差别不在开不开网课,挪不挪假期,也不在于老师的帮辅,家长的督促,甚至是个人的情商、智商。疫情终将过去,但疫情过后,有人停留在原地,有人却能迭代升级。下面这篇文章的观点,值得所有学生学习。《毁掉一个孩子,就是让他放纵地过假期》
选自“青橄榄地带”公众号(云开)
放纵的孩子不会知道
学霸靠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有句广为流传的话说: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长假。的确如此。学霸靠的不是智商,而是在那些其他人放纵的时候,默默的努力和持续自律。双双考上清华的“学霸双胞胎”焦宇晨和焦宇晓就是如此。被询问学习秘籍时,她们说:“我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寒暑假。”
每个假期,她们认真制定学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每天早起晚睡,同龄人在睡懒觉、打游戏、吃喝玩乐,挥霍光阴的时候,她们却在查缺补漏、复习巩固、自学预习、读课外书、锻炼身体。她们不只做题,还会安排单元测试,并根据测试成绩进行针对性学习。凭着持续的高标准、严要求,她们高分考入清华之前,焦宇晨已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焦宇晓已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资格。回母校的演讲中,她们说:“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曾经因为一张作息计划表被夸上热搜的浙大学生胡一捷,也是如此。
他的作息表,不仅精确到分,而且根据计划每周调整,严格执行。大一时,有一个月,他要考托福,又要为转专业备考,他给自己定的学习计划是晚上10点睡觉,凌晨3点起来学习。由于严格的自律和时间管理,胡一捷顺利考进了高手聚集的竺可桢学院,转专业到建筑系,还在浙大成了“神一般的存在”。不仅成绩好,他还学会了开飞机、潜水,自创潮牌服装,代表浙大参加《职来职往》,浙大120周年校庆特稿中心学生负责人,第六届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候选人……
没有平白无故的好成绩,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就是因为那份严格明晰而永无止尽的自律与积累。那些在假期里怠惰的孩子,如果没意识到这一点,和学霸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自律赢得的
不仅是一时的好成绩
而是更幸福更成功的人生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养成了自律习惯的孩子,赢得的不仅是一时的好成绩,而是以后更幸福更成功的人生。《奇葩说6》,詹青云如愿以偿拿到了BBKing,打最后一个辩题的时候,她提到她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考上外界眼中相当难考的哈佛法学院。不是因为她天赋秉异,而是向着目标的一心一意和极度自律。
小时候的詹青云,成绩并不好,从乡村学校到贵阳一中,历经6次转学,后来以高考全省前十进入香港中文大学,而后考入哈佛读博,她付出了日复一日的艰辛努力、坚持与自律。“提升成绩的过程是极其痛苦和辛苦的。我就是一个靠考试改变命运的人。”她热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每日坚持阅读,被称为“在地铁上读《庄子》的人”。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压力巨大,吃饭都只考虑快、就近,可以尽快学习最好。每天走路回宿舍,听见教堂的钟响,都恨自己不能走得更快一点。因着这份刻入骨子的自律,她不仅学业优秀、饱读诗书,还参加辩论、游离世界,画画打球书法……并结交了一大群同样优秀的朋友,人生过得丰富多彩。
▲哈佛毕业
我知道外面有一个更好更丰富的生活,而我想在那样的世界里生活。
电影中的女主原型莉丝·默里,就是凭着顽强的自律精神,仅用两年就学完了原本四年的课程,并以门门全优的成绩进入哈佛,以心理学博士毕业。她逃离了贫民窟,彻底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被评为“美国当代杰出年轻女性”,受到总统克林顿接见,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特为其颁发过“无所畏惧奖”。自律,是优秀人生的标配。养成自律的习惯,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好成绩,而是一个受用终身的强大助力。
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
该怎么做?
自律,是所有优秀的人的共性,是一个孩子最应该拥有的品格。养成自律,很重要,也很难,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
几乎所有学霸,都有时间管理能力。利用计划表,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作息,清晰合理地管理时间、管理行为,提升效率。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视频上,获奖者马冬晗展示的作息计划表,引得网友们惊呼不已。就连浙大学霸胡一捷,也是参考了她的计划表。计划表中不仅有时间和任务规划,还有计划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社会工作、体育锻炼、生活状态、修养品性、一天总结。
很多网友感慨:好强!永远都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做不到自主管理、严格自律,父母要帮助他们克服习惯养成阶段的痛苦及困难。《少年说》有一期节目,初一的张锦彦走上高台,控诉爸爸:“你真的太狠心了!”原来,小学毕业的张锦彦,恰逢12岁生日,爸爸给她送了一份“生日大礼“——为期三个月的军训。早上5:30至晚上睡觉,从长跑、学习到做家务,整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同学们都用愤怒,甚至鄙夷的目光看着张爸爸。张爸爸平静问女儿:“进入初中,觉得学习苦不苦、累不累、快不快乐?”女儿回答:“不苦,不累,快乐。都不如'军训'苦。”台下一片掌声,这时,张锦彦似乎突然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爸爸对她说:“看似简单的军训,却是对人生更好的磨砺。你能坚持三个月,就能坚持初中三年,人生的30年。”《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把父母分成专断型,放任型,权威型。这类父母通过说理和塑造权威跟孩子保持沟通,一方面向孩子输出价值观,另一方面,运用父母的权威对孩子立规矩,进行必要的管束和推进。父母可以召开家庭会议,向孩子传递能量和价值,跟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并进行监督管理及适当的奖惩。
有些公司允许员工一周在家工作两三天,同时要求员工在家也要着正装坐在电脑前。因为保持仪式感,可以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同样,孩子假期在家,起床就应该换掉睡衣,端端正正坐在书桌前,认真读书,保持学习的心态。
父母自己也要自律,不能拿起手机就放不下、一看电视就停不了。每天规律作息,热爱学习。
假期里的放纵,开学后的鸿沟
少时的放纵,一生的差距
知乎有个问题:孩子需要经历些什么才会明白学业的重要性?文凭低,在餐厅打杂,洗碗、拖地、剁菜、搬饮料、倒垃圾、通厕所,拿着最低的工资,住着最差的宿舍,在别人的呼噜中彻夜难眠。当天真的你们被无情地抛入社会之后,等待着你们的,只有充斥着不满和悔恨的现实。
想起以前读书的日子,他才明白:原来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他重新回到学校,刻苦自律,把高中落下的课补上,顺利上大学。读书很苦,自律很苦,但是,通过读书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律获得的习惯,将使人的一生受益无穷。愿每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克服懒惰,培养自律,努力学习,把疫情笼罩下的假期,变成一个自我超越的有意义的假期。云端在线学习,学习的确效率会打折扣,教学进度的确会受到影响。可即便是正常的学期,学生身在教室,不同的学生效率依然会有极大不同,不同学校的教学进度更难整齐划一。但疫情对每个学生,每个学校、以至于每个地区的学校和学生都是公平的。防疫期间,没了课外线下辅导,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富裕家庭孩子差距在缩小。防疫期间,名校有自己网课,普通学校学生通过免费教学平台,观看名校名师的直播,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差距在缩小。防疫期间,重点班级周末不能开小灶,重点学校假期也不能搞特殊。总之,生与生、班与班、校与校,甚至地区与地区之间,因为疫情的存在,因为网络的普及,难得出现了时间和资源分配相对公平的局面。让勤勉自律的孩子有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不正是教育选拔的初衷之一吗?干嘛鼓励“延期开学暑假补”,去人为拉大教育的不公平呢?教师不怕付出,甚至也愿意为此牺牲个人的时间甚至家庭的小幸福,但身为教师就怕做无谓的付出,比如,一片热心患得换得学生的冷漠甚至仇恨;比如,家长对教育责任的甩锅和对教师、对学校要求的日趋苛刻;再如,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甚至加剧教育不公……一次疫情,能让教育不再一味拼时间,拼分数,拼老师、拼地域,拼资源。对教育来说才是不幸中的万幸。在中国,受赞誉最丰的是医生和老师。同时,挨骂最多也也是。疫情发生前,几起杀医、弑师案,让国人大跌眼镜,三观尽毁。更让从业者脊背发凉,心灰意冷。疫情发生之后,对医生的质疑渐消,医护工作者又被封上神坛。战斗在一线的医生却没时间聆听任何誉美之词,在岗位上五加二,白加黑,冒着生命危险连轴转。我想,如果那些医生能扛过疫情,最渴望的一定不是更大声响的赞美。而是与个人的休养生息(最好有一个常常的假期,睡个天昏地暗);是与家人的团圆相聚,柴米油盐酱醋茶,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停课不停学”是教育部疫情发生后对教师的“命令”,在假期和被延长的假期里,一线教师从未卸下自身的责任,总是认认真真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如今被“停课不停学”裹挟被动前行或主动请缨的老师们,扛过疫情之后,又何尝不想过正常的生活,周末看电影、尝美食,陪亲人,带孩子;假期去走亲,去串友,去游山,去逛水。谁不希望,疫情过后能把牢狱般的生活带来的抑郁悲伤,抛到九霄云外,调试好心理状态,恢复好身体机能,再元气满满地回岗位,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而“延期开学暑期补”如一股冷风,吹散了师生对疫情过后美丽新生活的憧憬。即便不少师生对“补课”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不过还总希望能尽可能晚一些被叫醒。多地明确:延迟开学时间可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等方式补齐。那么,能扛过疫情的教师们,扛得过生活的重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