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魏文著医生跟诊感悟:经方之门易入,经方之路也远
△魏文著医生(左二)与涂华新先生合影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正月初十,年意正浓时,我满怀期待,来到南阳唐河,开始了期盼已久的跟诊之旅。自从去年参加了仲圣平台组织的涂师伤寒讲座,感觉自已对经方有了初浅的认识,依师所讲应用,每常有效如桴鼓之案。但由于所学不精,亦不乏“泥牛入海”,或是“有效无果”之例。平素喜用合方,自己知道根本还是认证不准,心中无底。涂老师常说“经方以不加减为贵”,讲座所述经方医案,单刀直入却疗效奇佳。为了见证真正的经方临床实战,也为了纠正自身学习的不足,深刻体会平脉辨证的细微,我申请跟诊并得到了批准。偏远的医院,不起眼的诊室,周一八点未到,涂老师的诊室即已坐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果然名不虚传。第一天里,由于是年初,接诊120余人次,五天下来,达400余人次。正如辛昕医生所言,涂老师为了尽快看好病人,从早晨上班,中间没喝过一口水,没去过一次厕所,常常忙到中午一点多、下午六七点,端坐在诊案前,仅有的活动,也只是起身为患者做正脊治疗。接诊病人时笑容可掬,问诊时和言细语,触诊前必搓手,接递病历必用双手,称病人为“老师”。《医圣颂》云:大医担大道,民命重于天,短短五天,涂老师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精湛的技术,更是大医的风范。“医者仁心”,挂于诊室的字幅,也正是涂老师的真实写照。
听过涂师讲座的人都知道,涂师常说,“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一部《伤寒论》为什么叫伤寒,仲景以伤寒为例,为我们讲述了寒邪这个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有其深刻意义的”。现代人因过劳、嗜凉等因素,体质多偏于阳虚,阳虚易生寒湿,肿瘤病人更是如此,涂老师常常以冰块作喻,“阳化气,阴成形”,人体的肿瘤好比冰块,人要做的不是去捞冰块,而是应找到结冰的原因,要升高水温,化掉冰块,提升人体的阳气,祛除体内的寒湿,调好体质,病自然去了。“小到癌症,大到感冒”,不论什么病,医圣的方都能治。此次跟诊,时值春初,依然天寒雨雪,所见涂老师最常用的方除了柴胡桂枝汤、柴龙汤外,用方每见真武汤、吴茱萸汤、附苓理中汤、桂枝人参汤等。《脉经·病可温证篇》说:“大法,冬宜服温热药及灸。”温药之中,能除重病难病的,不外乌附、吴茱萸等剂,在癌症患者中,涂老师大量使用了吴茱萸汤,其中道理,涂老师在讲座中给予了详细的阐释,并引用《本草疏证》之语,盖吴茱萸辛苦热,外则上至颠顶,下彻四肢,内则上治呕,下治痢,其功几优于附子矣。附子之用以气,于无阳处生阳,吴茱萸之用以味,能拨开阴霾,使阳自伸阴自戢耳。吴茱萸之功,能将寒与湿、痰与湿之胶结分开,故能广泛用于肿瘤病人,尤其用于食道癌病人。几天里,涂师用吴茱萸汤近40人次,治症有杂病头痛、身冷、脘痛、抑郁症、食道癌、失眠、口腔溃疡、腹泻、遗精、肾结石、卵巢囊肿、更年期综合征、痛经、月经不调、胃息肉、肺癌、胰腺癌术后等等。《伤寒论》通篇处处贯穿着“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健脾气,固肾气”(涂师诊室装饰)的原则,涂师临床常以附苓理中汤、桂枝人参汤加味、桂枝真武汤对治脾肾两虚的病人,治例众多,实不胜枚举。仲景伤寒,八法齐备,法无好法,应机为对,见寒则温,遇热宜清。几天里,亦见涂师用白虎加参汤调治消渴,大黄黄连泻心汤用治酒后头疖面红脉数,正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仲景伤寒之学,要在经方。何谓经方,涂老师说,经方就是经验之方,经得起反复验证、重复的方子,任何人照着用、用对了都管用的方子。经方讲求方证相应,这就是经方易入门的地方,医圣《伤寒论》的重要特点就是重临床,重实践,其言简朴无华,“用思精而韵不高”,没有那么多抽象的理论,空洞的语言,这也是其流传千年的原因。用经方要擅于抓“证眼”,就是抓住牵牛鼻子的绳子,自然牛就跟着出来了。几天里,涂老师所常用方不过20余首,但就是这些方子,每每病人来了,反应良好。涂老师一天好几十病人,看病效率高,疗效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就在于善抓主症,辨方证,脉候准。跟诊中,涂师常画龙点睛,提醒我们,“牙齿怕风”桂枝汤证;烘热汗出,桂加龙牡;夜半哭闹,救逆可用;左弦无力,吴萸汤施;吭嗓汗出,桂加厚朴;涕多经淋,为漏宜固等等。我们跟诊,还在犹豫踌躇之时,涂老师已写下方子,告诉我们某某方证,予某某药了。用好方证,不是简单的条文对应,而是活用对机。几天里,涂老师将柴胡桂枝汤用的出神入化,我们询问缘由,涂老师说,治病察机,春节里,人们肆意酒食,走亲访友,时暖时寒,内有积滞,外受风寒,脉多见浮弦或浮数,导致表里不和。《伤寒论》230条说: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柴桂汤内小柴胡能和解郁热积滞,桂枝汤可外散风寒调畅营卫,诸多患者表现为耳鸣牙痛、头痛烘热,汗出便滞,或是胃胀嗳气,肢凉眠差,抑郁发热,这些都是适应症,许多病人用过方后,汗出表解,胃和眠安,大便通畅,就是最好的说明。柴桂汤用于感冒后遗症及肝胆胃肠诸多病症,有解表开门之功,无论外感内伤,只要抓住时机,常可事半功倍。它的加减方法,气滞痰结宜散者可加牡蛎、小茴香,手足凉阳虚明显者入制附片。
经方的应用,除了讲求方证对应,每一方子的煎煮法及饮食宜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涂老师在讲座中,在临床中所反复强调的。涂老师每诊完一个病人,总要不厌其烦的告诉病人煎煮方法及饮食宜忌。如阳虚之人忌食绿豆制品要“不吃绿豆芽绿豆面绿豆粉条绿豆糕”;小孩咳嗽忌口要“不吃水果不喝牛奶少吃零食”;肿瘤病人要忌绿豆和猪肉制品,补虚可用牛蹄筋;下奶方有三忌:“忌生气,忌绿豆制品;忌含石膏制品”;煎煮中药生姜要切片,枣要切开不吃药枣渣;服药后注意正常的如腹泻等排病反应;原用西药者可减量逐渐停药;小儿急性发热要连服;吴茱萸汤的煎煮量宜少不宜多;夜11点前要睡觉,不饮凉,不食寒,痤疮及年轻患者要养成定时大便的好习惯。涂老师在诊病过程中每每向病人耐心解释疾病的成因、养生的道理,如将人体的积滞比作路上的石头,水沟中的淤泥;人生病好比通着电,一处断路,整个瘫痪;治病好比扭螺丝,扳手过大过小都不行;疾病常常是积寒为病,思想造病等。风趣的语言,常常使病人开怀大笑,病去一半。对癌症病人,涂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努力就有希望,常举某某之效验以慰病人,“小到癌症,大到感冒”,这也是涂老师对癌症等疑难病的认识,癌症不是不能治愈,复杂问题要简单看,简单的方法就是首先要找到病根、病因,凉开水、水果等物对阳虚病人,无疑雪上加霜。涂老师问诊病人,首先问诊的是饮食睡眠与二便,说中医治的是人,调的是人的体质,人与天地相应,饮食睡眠二便正常,则表示人身平衡,这些借助经方都能落到实处。
涂师诊病,四诊合参,跟诊中常望面视眼,眼诊能察虫斑、审气血,舌诊中尤重舌底瘀络,认为舌下络脉和大小便一样,都是客观的指标,具有重要的辨证意义。柴胡证还要重视腹诊,柴龙汤、真武汤要查视患者下肢,桂枝汤不忘触诊病人手心及背有否汗出等等。在治疗中,涂老师常常抽空为病人整脊,一癌痛患者经整脊两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对牙痛病人每当场切按耳穴,效验明显;小儿鹅口疮多嘱以糙米水外涂。涂老师熟谙经典,阐释时每释以经文及歌诀,如“肝经绕阴器”、“上眼皮属脾、下眼皮属胃”、“肾司二便”、“阳明经循于面”,小儿肛诊“又红又肿是湿热,单红不肿是伤食,不红不肿是脾虚,脾肾双虚是青乌”等等。脉学甚难,常常是在心不了,指下也难明。跟诊中,涂老师常为我们指出典型的脉象,如柴桂汤之浮数、浮弦;吴茱萸汤之左关无力;孕妇之滑脉;“虚火脉”的表现;浮脉言脉位,弦脉言象为紧张度等等。
五天跟诊结束的时候,涂老师又特意叮嘱我们:经方的魅力只有在临床中才能得到体现,传承经方,读好伤寒是根本。治病要把握体质,找到病根,重病要用峻药,慢性病要调理,中医治的是人,调的是体质,不要为病名所囿。医圣的方张张都是神方,咱用的讲的都是最常用的,人人可学,个个能用,可复制。临证上如果按常规的方去加减变化,药味不定、药量不定,在短短的几天内大家就很不容易掌握。经方的学习需要积累和沉淀,不要贪多,大家总希望在讲座能多讲一些,但时间不允许。有些方子可能我们一月都用不上一回,我们要将有限的时间放在常用方上。跟诊要听过咱们的课,打好基础,否则一头雾水,很多基础问题在讲座中都能得到解答,涵盖了临床中诸多问题,从基础的辨证常识到深层次的理法方药,饮食宜忌都包括在里面。讲座内容非常实用、学过以后,思路开阔,治疗病症病种也增加了。厥阴病与少阳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因其在经络脏腑上互相络属互为表里,厥阴病要愈时常转出少阳,故临床极易误判,此时脉诊就弥显重要,这也就是要大家重视讲座前两日基础的原因,许多老师易犯的错误总是认为前两日内容太简单了,常常后三天才来,结果到头来跟诊还是把握不住方证,这些都是基础欠缺,最后还是要补基础课。临床中要思考疗效欠缺的原因,一个医生的门诊量应是越看越多,如果越看越少,看了一辈子病人还是上不来,那就是疗效有欠缺。再一个解表非常非常重要,伤寒论为会什么叫伤寒,是有其深刻意义的,“表证不去,万病难愈,不论久远,解表为先”。治病要察机,如同一条路,别人开过去没事,你开过去罚款两佰,扣三分,原因是什么,别人是绿灯,你是红灯,所以要观察当前的状况。一个病人虽是感冒,内里却常是有夙疾。
五天时间,转瞬即逝,时间虽然流走,但涂老师传给我们的经方之道却是永远不会湮灭的。经方的种子已经播下,收获也就不远了,感恩涂师!感恩仲圣平台!
医生简介
魏文著,男,籍贯河南省南阳市,9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本科学历,针灸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针药并用治疗颈肩腰腿痛、中风偏瘫、小儿脑瘫、面瘫及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等,现就职于东莞市塘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