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笔势”的关键,是要清楚如何“使转”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二級課程「筆勢」

第二十二集|橫豎的複合筆勢(2)

橫豎復合筆勢的要點

|筆記|

L2-22 橫豎的複合筆勢 2

上一堂課(回顾链接)我布置了一個思考題,其實是上一堂課沒有講完的部分。網上的影片不能太長,所以先讓大家思考一下,題目是:“奮筆勢兩開半,抬筆一次創造出石楯勢,如果換成豎筆勢兩開半,同樣抬筆一次,寫出來是什么樣子,你想它叫什么好?

這個題目分成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寫出兩開半的豎筆勢、抬筆一次的形狀,第二個是為其命名。

我現在講復合筆勢,已經講到“后人補充的筆勢”這一部分。這思考題涉及對“五勢”的理解,以及兩部分的關系:

一、橫豎復合筆勢的要點

橫豎的復合筆勢,這里有兩個要點:

第一,一個筆勢中如果只有橫豎,橫筆起就是奮筆勢,豎筆起就是豎筆勢。這是“五勢”的命名,非常直觀而又簡單。

第二,張旭“五勢”中所舉的字例,奮筆勢舉草書“一”、“二”、“三”為例,這是順序而下的。豎筆勢只舉了一個“上”字,這是運用抬筆的。在實際書寫時,就是這兩種情況。張旭“五勢”表達的方式,左邊順次而下的這一個,只是簡單地說奮筆勢,連幾開都沒講。右面這一個,豎筆勢抬筆,這樣就可以了。

我在“五勢”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點,就是說出開數。如這一個筆勢,奮筆勢兩開半。這是順序而下的筆勢,所以沒有其他的話。第二個筆勢也是奮筆勢兩開半,照“五勢”的方式,可以加一句“抬筆一次”。這個表達方式有普遍性,無論你幾開、或者抬筆幾次都可以用。如第三個筆勢:奮筆勢三開半,抬筆一次。這是“五勢”的表達方式,好處是處處適用,缺點是比較籠統,沒有照顧到特殊性。

舉例來說,上一堂課講到的這些筆勢,都是豎筆勢兩開,抬筆一次。照“五勢”的方法,全部都是豎筆勢。但這四個筆勢的形狀明顯不同,全部叫豎筆勢,就表達不出每一個的特點。如果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一個專稱,像我們每一個人有名字那樣,那就區分出來了,但這樣做又會造成名稱太多。所以這是一個兩難的狀況,沒有特別好的方法。

我整理古代筆勢系統,發現它分為唐代和唐以后兩個階段,唐代就是張旭的“五勢”,從使轉著眼,有普遍性。而宋元明清的書中,那些筆勢專稱是只看形狀的,不講使轉,偏離了“五勢”的思想。而專稱一多,就會造成學書法者死記硬背。

像這樣三個筆勢,曲尺勢、犁樑勢和石楯勢,每一個都有它的特殊形狀, 所以產生了三個專稱。曲尺勢和犁樑勢更是分橫筆長、還是豎筆長,這種思想在張旭的“五勢”中是沒有的。專稱是和筆勢的特點相聯系的,說起來比較方便,但我希望各位學習筆勢時,知道一個筆勢專稱的同時,要懂得它的使轉方式。懂得這個筆勢是奮筆勢還是豎筆勢,幾開,有否抬筆,這才算是弄清了筆勢。

回過頭來看看上次的思考題,這是一個石楯勢,石楯勢是后人給的專稱,張旭活過來都聽不懂。照“五勢”的說法,這是奮筆勢,詳細點就是奮筆勢兩開半,抬筆一次。如果換成豎筆勢兩開半,同樣抬筆一次,使轉方式完全相同,出來應該是這樣一個“山”字形。

接下來怎樣給它命名呢?

這里有兩條路可走:如果請張旭來,很簡單,這就是豎筆勢。如果請宋元明清人來,他們就會給它一個專稱。現在我們試驗了一下,有人建議叫橫石楯、或者反轉石楯,或者原來這個是奮筆石楯,現在這個“山”字形是豎筆石楯,再簡單點,就歸入石楯化勢。但要注意,化勢不是專稱,譬如像這樣的也可以叫做石楯化勢,所以什么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那我們今后怎么做?

簡言之:

根據使轉的命名有普遍性,但未能表達差異。

根據外形的專稱強調特殊性,但沒有說明使轉。

有專稱的筆勢要看其使轉,沒有專稱的可用“五勢”的方 法來表達。

簡言之,我不贊成太多新的專稱,專稱一多,學書法就像學外語要背單詞,歷史上流行的專稱我會補充,沒有專稱的筆勢我們就照“五勢”的方法,簡單地稱它為奮筆勢或者豎筆勢。

如草書中的“山”字,筆順和真書不同,如果你說出這是一個豎筆勢,這就“及格”了。如果你說,這是豎筆勢兩開半、抬筆一次,這就“優秀”了。我知道你已經懂“五勢”了,這才是復合筆勢的真正要點。

二、有專稱的例子

我來舉兩個例子,一個有專稱,一個沒有專稱。有專稱的例子是,有同學提出,一個兩開半的豎筆勢,可以寫出絞絲旁的上半部。絞絲旁上半部是有專稱的,古代稱之為蟠龍勢。

所謂絞絲旁的上半部,就是幺,俗寫為么,篆字是這樣一個形狀。《說文解字》說: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原來就是一個嬰兒小寶寶的樣子。所以凡是幼小的,都可以稱之為“幺”。在書法中,看到這篆字曲曲彎彎的樣子,所以起了個專稱,叫做蟠龍勢

蟠龍勢可以用折來寫,這時候就是豎筆勢兩開半,不過它用了兩次抬筆,我上次出的題目是一次抬筆,所以這個答案不好。

顔真卿《多寶塔碑》的“經”字,蟠龍勢也和智永一樣,兩個折一個啄,風格比較方正。

《陰符經》一開始就有個“經”字,這個蟠龍寫起來有兩點要注意:一是第一筆下來斷掉了,仔細看好像是紙張破損,你可以寫連上的,不過這連筆必定很細。二是蟠龍最后收筆,沒有一點,手腕向右拖到最后時,改為向左偏上,這樣就把筆鋒收住了,隸書中有這樣的收法。

《陰符經》中還有一個“絕”字,你看箭頭所指的地方,是不是非常細?這是書寫者的習慣動作,不經意地表現出來,在書畫鑒定上,就是重要的線索。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后”字,行書,雙立人旁用直波勢,注意王羲之起筆寫了一啄,其實就是一點的延長,也許他本來就是想寫雙人旁的,但馬上改變了主意。這個字右旁上面是蟠龍勢,下面是飛帶勢。直波、蟠龍加飛帶,三個筆勢寫成了“后”字,像這樣的取勢,平時要很留心。

用到蟠龍勢的地方很多,大部分跟“絲”有關。

有些書法家,可能覺得起手兩個折重復,他們把第一折改為這樣,其實這也是折,只是角度不同,目的是和下一折形狀不一樣。

你看歐陽詢的這個“經”字,他的蟠龍兩折就是角度不同的。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范例,怎樣變化筆勢。

另外一種變化,是把第一折變成一個合點,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絲”字,可以看到這種變化。

蟠龍勢是常用的筆勢,《陰符經》中有八個“機”字,每個“機” 字都有兩個蟠龍勢,因為很小,有時候起筆第一折就寫成一點,希望大家研究一下。

三、沒有專稱的例子

下面講講橫豎復合筆勢中沒有專稱的例子。

上一堂課我介紹過這個“工”字,它是奮筆勢一開半,兩次抬筆,但沒有一個專稱,照“五勢”的說法,就叫奮筆勢可以了。如果改為豎筆勢一開半、兩次抬筆會怎么樣?

手腕左右左,寫出來就是這樣一個形狀,其實就是“上”字的前三筆,只是角度有點不同而已。這個形狀也沒有專稱,但用處很多,你可以直接稱他為豎筆勢,它比“上”字只是少了半開。

如這個“與”字,上面左邊智永有一個習慣寫法,把它寫為豎橫豎,這是什么筆勢呢?就是豎筆勢。詳細點就是豎筆勢一開半,抬筆兩次。

這個“興”字的寫法也是這樣的,不過收筆向上挑出,它叫什么名字呢?只能說是豎筆勢。

智永的“舉”字也用了這個寫法,可以說是他的習慣。再要簡單點,就把左邊寫成兩豎,這

也是豎筆勢。

你看王羲之和歐陽詢的寫法,他們已經簡化為兩豎了,有關筆勢的變換,要將來再詳細講了。

又如“雅”字,右旁是個“隹”。“隹”字的篆書寫法是這樣的,到隸書,“隹”的頭上就開始變成兩個撇,向背勢。真書中也有保留這樣的寫法,你看虞世南寫的“隹”,起手用了向背勢,這是隸書的遺留。

褚遂良《倪寬贊》是隸意很濃的作品,其的“雅”字,就和虞世南的寫法很相近。我們現在

流行的“隹”字寫法,是先一個單人旁,然后是一點一橫,再處理余下的一豎三橫,這是后來發展出來的筆順。

北朝時期的真書,如洛陽龍門的《魏靈藏造像》,“隹”字起筆還是先寫一個向背勢,那時離開隸書時代不遠,真書還處于早期,所以有各種各樣的寫法,包括隸書這一種。

簡單地說,隸書中“隹”字就可以拆成這樣三個部分,這樣的寫法一直影響到后來的行書和真書。有些受隸書影響比較深的書法家,作品中常常會出現這種寫法。其中第二個筆勢,就是豎筆勢一開半、兩次抬筆。我們可以看到,“隹”字可以分成向背勢、豎筆勢和奮筆勢。

如果“隹”字拿掉它的頭,就只剩下橫筆和豎筆了。除了剛才講的那一種寫法,也可以這樣寫,還有其他的方法,你可以自行組合。這些都是沒有專稱的。

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一個“雙”字,上面有兩個“隹”,王羲之的取勢非常巧妙,你可以書空一下,來體會王羲之的取勢。

簡言之,橫豎的復合筆勢形態非常之多,而且往往沒有一個專稱,令學書法的人感到太復雜。

今后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套用“五勢”的方式,橫筆起就是奮筆勢,豎筆起就是豎筆勢,最多描述一下開數和抬筆數,這就很簡單地解決了。不過請注意,如果開數和抬筆數太多,那這個筆勢就一定很復雜,可以把它再分為比較簡單的筆勢,這在今后“取勢”部分還要給大家詳細地講解。謝謝各位!

本節要點:

橫豎復合筆勢的要點。

有專稱的:蟠龍勢。

無專稱的:用“五勢”方法命名。

複習思考: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此”字,你怎樣分筆勢?分開后叫什么名字?

《蘭亭序》中這個“幽”字,兩個蟠龍勢是什么時候寫的?注意牽絲的走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