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际小县城魔幻美食指南

▲ 取一杯恒河的水,照亮每个油炸小球。图片拍摄于义乌街头的印度餐厅。 摄影/楼数敏

-风物君语-

大饼+烤肉味的义乌

泡菜+咖喱味的柯桥

咖啡+披萨味的青田

浙江县城,中国最魔幻而混搭的存在。

这里一方面保留着古典江南的水乡韵味,另一方面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充满了现代先锋浙江的“国际范儿”。


▲ 义乌街头的土耳其早餐。 摄影/楼数敏

在“银河系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每天有数以万吨的货物发往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绍兴的柯桥区,则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地区之一,出口产品遍及亚洲各地;而作为“侨乡”的丽水青田,更有33万华侨散布全球,号称“离欧洲最近的中国县城”。

▲ 丽水青田街头欧式风情的图书馆。 摄影/aka671

这种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魔幻气质”,在饮食生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义乌街头,店老板操着“义普”卖着土耳其烤肉,东河肉饼和印度飞饼一较短长;柯桥的巷子里,臭豆腐与咖喱两强争霸,梅干菜与泡菜轮番上场;青田人则一手咖啡一手麦饼,把意大利的玛格丽特披萨、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统统搬回故乡……

▲ 青田街边西餐厅里的照烧牛肋排。 摄影/aka671

每一座浙江小县城,都堪称“美食联合国”。

浙江义乌
站在东西方文明的路口
大饼卷一切

“这世界上只有两座城市堪称’东西方文明的路口’,一个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另一个则是中国的义乌。”

对于身在浙江的土耳其餐馆老板来说,前者代表着他的故乡,后者则是他的精神故乡。

走进义乌商贸区街头金碧辉煌的土耳其餐馆,就像漫步在黑海与地中海交界处的伊斯坦布尔,到处是高鼻深目的侍者、不同肤色的食客,连菜单都要以希腊语、拉丁语、阿拉伯语、中文等6种不同语言文字写成。

▲ 土耳其餐馆里,正在做披萨的小哥。 摄影/楼数敏

土耳其,在大多数人眼里与土耳其烤肉(döner kebab)牢牢绑定——事实上出身亚欧交界处的土耳其菜,与法餐、中餐同列“世界三大菜系”。

就像兰州没有兰州拉面、沙县不吃沙县小吃,风靡全球的土耳其烤肉,其实是土耳其裔在德国柏林墙附近发明的。这种烤法将肉叠罗汉似的堆在架上旋转,外层烤得焦脆后切下来,内层继续产生焦香四溢的“美拉德反应”。

▲ 一堆烤肉,两坨米饭,几张大饼的什锦烤肉。 摄影/楼数敏

在义乌街头的土耳其餐馆中,烤肉只是小吃,饼才是灵魂。

形如一艘战舰的美拉娜烤饼,质感像馕、做法又像披萨,饼底薄脆,饼边香酥。上面铺满羊肉和青红椒,用香浓的芝士粘合。据说在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这种或长或圆的烤肉饼有个更香艳的名字——kadin budu,意为,仕女的玉腿

▲ 美拉娜烤饼。 摄影/楼数敏

即便是“咔吧”(kebab,即烤肉),也需要饼的搭配。一盘羊肉、鸡肉构成的“什锦咔吧”,烤得肉汁浓郁、焦香四溢。可以用薄饼像北京烤鸭似的裹着吃,蘸一蘸鹰嘴豆制成的万能酱料“胡姆斯”(hummus),肉香、饼香、豆香完美融合。

▲ 大饼包一切! 摄影/楼数敏

还有流行于中东及地中海东部的甜点“库纳法”,在面丝煎成的饼上浇灌糖浆和蔷薇水,一揭盖就充满了异香;餐厅最富盛名的是冰激凌,从上到下铺满蜂蜜杏仁、无花果、椰子、开心果......在义乌,发达的国际物流体系带来世界各地的食材,东南亚的香米、中东的干果、地中海的鱼,以及,五花八门见所未见的香料。

▲ “大饼甜品”库纳法,甜、酥,香味很特别。 摄影/楼数敏

义乌的混搭风味远不止于此,这座80多万户籍人口的“国际小县城”,每年接纳了1.3万以上的外籍人员,慕名而来的外国客商,为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注入了丰富的异域文化——

在灯火如昼的宾王夜市上,可以见到穿着白袍的迪拜人操着一口阿拉伯味儿的义乌话奋力杀价;在“异国风情街”,土耳其的烤肉、印度的飞饼、韩国的泡菜、泰国的菠萝饭轮番上阵……

▲ 要想生活过得去,鸡块就得带点绿。图为印度餐馆中的薄荷泥鸡块,口味清奇。 摄影/楼数敏

经典的印度抓饭“Biryani”、用大饼擦着盘子吃的咖喱鸡、集合十几种香料的绿色sauce……都是义乌街边印度餐馆的常规菜品;更惊喜的是能在这里找到印度街头专属的油炸小吃“Pani Puri”,炸至金黄的空心面粉球,灌入印式甜辣酱玛莎拉菠菜薄荷酸汁,散发出了恒河之水的古老气息。

▲ 就是最下面这个小球!一口入魂的印式小吃。 摄影/楼数敏

韩国有江南区,义乌则有江南社区——这里聚集了全城大多数的韩餐馆。然而,要在浙江吃到地地道道的韩餐,更好选择是在绍兴的柯桥区一个臭豆腐与大酱汤齐飞,梅干菜和泡菜争艳的地方。

绍兴柯桥
小说里走出来的鲁镇
“泡菜味儿”的江南

如果说义乌的魔幻在于“小县城的国际范儿”,那么柯桥则把江南的水乡风情与异国风味完美融合。

柯桥是典型的水乡,根据鲁迅笔下小说构建的“鲁镇”就在这里。过去浙江有三个地方手工业发达、经济活跃——绍兴柯桥、台州路桥、乐清虹桥,并称“浙江三桥”。柯桥(原绍兴县)实力之强,在上世纪80年代曾是稳稳的浙江第一强县,还坐拥亚洲最大布匹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

▲ 在水乡绍兴,一切有关江南的定义都有了着落。图为绍兴八字桥。摄影/蔡敏

即便是今天,这里将近八成的家庭都还从事纺织行业或有纺织业的亲属,对外出口的商品主要面向东亚、中亚等地,柯桥街头韩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友人随处可见。文化的碰撞,让来自各国的风味美食应运而生。

在柯桥,韩餐、日料、印度菜最为丰富。尤其是韩餐,在柯桥区的兴越路一带,遍地是“泡菜味儿”美食的繁华盛景;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社区的隐秘角落里,也隐藏分布着带有“柯桥特色”的韩餐。

▲ 柯桥韩餐馆里的辛拉面。摄影/尤加利

要判断一家韩餐是否地道,最简单的方式是咨询你的东北朝鲜族朋友。

隐藏在星洲花园小区附近的这家18年韩餐老店,老板就是东北朝鲜族人,菜单上除了各色“泡菜味儿”饮食之外,一道横行东三省的锅包肉赫然在列。

▲ 柯桥版的锅包肉。摄影/尤加利

泡菜入口酸辣味正。作为前菜,鲜脆爽口带有回甘;制成拌饭辛拉面,特意适应了当地柯桥人的口味变得相对温和;泡菜饼则突出了泡菜的鲜美,煎得边缘焦脆,内里绵软;豆腐汤也用辣白菜调味,鲜香软嫩,入口即化。

▲ 柯桥韩餐馆里的泡菜饼。摄影/尤加利

大酱汤则与绍兴特产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的味道都来源于发酵,都是闻着臭、吃着香,直接上头;大酱汤里的大酱,腌臭豆腐用的卤水,都是独家秘方,每一缸的风味各不相同、绝难复刻,最是代表家乡滋味。

▲ 店里的豆腐汤。摄影/尤加利

绍兴人嗜臭,更青睐腌制品,想来习惯于吸臭苋菜梗、晒梅干菜、吃臭豆腐的绍兴人,对于泡菜、大酱与咖喱自然不在话下。在水乡乘一艘慢慢悠悠的乌篷船,烫一壶温润馥郁的黄酒,再去岸上寻觅异国美味,恍惚之间,仿佛已隔千年。

丽水青田
在“离欧洲最近”的中国县城
喝咖啡,就麦饼

丽水青田,美得像一幅中西合璧的“混搭”画作——

她的一面是属于中国的泼墨山水,浙南山区的小桥、流水、青山、古村、梯田层层掩映,在青田的乡间铺陈而开,到处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一派世外桃源气质;

另一面则是欧洲的风景油画,灯火霓虹的欧式建筑、沿河而立的大小咖啡馆、充满力量感的大卫雕塑……仿佛上一刻还在街头吃麦饼,下一秒就跑去巴黎的广场上喂鸽子。

▲ 青田街头随处可见的欧式建筑。摄影/aka671

这就是青田,中国的青田,也是世界的青田。这座隐藏在浙南山地丘陵之中的小城,不到60万户籍人口,却有接近26万华侨集中在欧洲。从清朝末年起,随着青田石雕等货物走向国际,青田人就开启了一部气象峥嵘的“海外创业史”。

将近300年的移民之路,足以让一部分青田华侨在欧洲扎根,像温州人的“普拉托”一样,把一个个意大利、西班牙小镇化为“青田华侨重镇”;也足以让漂泊在外的华侨归根,反哺故乡,在故里建设出一座“欧洲味儿”的魔幻城市。

▲ 青田街边西餐厅里的煎烤猪排配香肠。 摄影/aka671

在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之间,青田人的选择是:我全都要

随便走进街角一家西餐馆,赫然就是“西班牙5J火腿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店里招牌的伊比利亚火腿,薄如绛红色的轻纱,质感细腻,纹理清晰。散发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欧洲的橡木林中。

▲ 薄如蝉翼的伊比利亚火腿。摄影/aka671

意大利人有两样“不容亵渎”的骄傲——咖啡和披萨。没有一家星巴克能开进意大利,也没有一块菠萝能放在意大利人的披萨上。在青田,这种习自他乡的传统被保留,境内很难找到一家“洋快餐”,当地人喝咖啡也偏爱在县城受众颇小的意式浓缩

▲ 藏在老小区里的萨米拉披萨。摄影/aka671

在青田,最正点的意大利餐厅能开在老小区的店面房里——深得意面精髓的罗勒面,撒上一小撮松子把香味提升到极致,铺满萨拉米的披萨口味偏咸,适合佐酒食用,店里还供应当地知名的帕尔马火腿,简单搭配芝麻菜和烤面包就能充分发挥肉香。

▲ 上图:罗勒意面;下图:帕尔马火腿。摄影/aka671

反而是浙江本地的早餐铺子,开在街头显眼的欧式建筑下。店里有流行于浙江台州、温州、丽水一带的麦饼,温州人发明的特色米制“面条”粉干。吃罢转身再去隔壁点一杯意式浓缩。喝咖啡就麦饼,秋水长天共一色。

▲ 青田街头的咖啡馆。摄影/aka671

义乌、柯桥、青田,这些饮食上极具“国际范儿”的浙江小县城,背后则矗立着一个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饮食上的包容和调和,就像是一代代浙商的缩影——他们走出去,天高地阔;他们走回来,落叶归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