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苏州

约会苏州

你来,或不来,苏州都在这里。
你不来,我守着2500岁的青春,不敢老去。
一个苏州两处梦境,千种解读万般风情。

——摘自《情调苏州》

温柔多情的苏州,像极了我的梦中情人,接连约会却怎么也看不够。2018年10月借跑马之名,飞奔到了苏州。网师园、拙政园、虎丘,我和我心爱的园子缠缠绵绵。2019年6月,参加培训来到了苏州大学,我又与网师园、耦园、狮子林尽情言欢。钟情于平江路的厚重,迷恋于苏大的精深。我珍惜课后的分分秒秒,嗅着江南气息,踏着青石板路、觅着古人足迹,一个人游荡在姑苏老城,活在温柔江南水乡里。

情调浓郁的苏大楼

每天徜徉在校园里,在一花、一草、一树、一楼中穿行,我对鳞次栉比、民国风味十足的一栋栋大楼产生了兴趣。它的诞生、它的历史;它的主人、它的命名;它的过往、它的未来;它的前世、它的今生……我像孩子一样瞪着眼睛慢慢品读。令我奇怪的是时光改变了周遭的一切,却依然留着她那张旧时的容颜。
其实,苏大的每一栋楼都是一本书,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都是精华、都是积淀,我们可以慢慢翻阅它的每一页。
方塔,从北校门进入,看到的第一座古建筑就是方塔。方塔原名文星阁,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至二十五年(1597年),附属于县学。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苏州葑门彭氏祖孙科举多次榜上有名,认为是“文曲星”灵验,遂两次出资重修,文星阁成为当时名儒雅士讲学会文的地方。
存菊堂,看到存菊堂这个名字时觉得怪怪的,不知它有何公干。引我注意的是“存菊堂”三个字是由赵朴初大师题写的,对它多了一份敬意。周秦教授讲课时讲到它是俩美籍华人捐资建设的,是学校的礼堂。后查资料得知,1994年10月18日落成的存菊堂是杨存国和朱菊萍夫妇俩姓名中各取一字而命名的。
东吴门,是原东吴大学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之一。始建于20世纪初,为巴洛克风格,毁于抗日战争,现校门为1948年1928级校友捐资重建的。北面的“东吴大学”的校名系晚清状元、同治和光绪两代皇帝帝师翁同龢所题。校门南面“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是东吴大学校训。
走过老校门,仿佛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有种瞬间步入“人间四月天”的时代韵味,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特有的民国风情,是西洋审美和中式方格融合体。
红楼,红楼总是让我把它和红楼梦联系在一起,尽管两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红楼,始建1902年,为纪念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女传教士海淑德而建的,在建筑正门门楣上至今仍能看到镌刻着海淑德的名字和1903的字样。当时这栋楼隶属于在苏州天赐庄创办的景海女塾,现为大学的会议中心。
和红楼正对的四栋欧式小别墅,建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原为教师的住宅,现为学校的办公场所。它们从东向西分别是春辉、秋韵、夏润、冬瑞。
林堂,坐落在整个学校的中心,是所有建筑的灵魂。由英国人设计,1903年竣工,是苏州大学最古老的建筑。1907年,东吴大学的创办人之一,东吴大学的首任董事长林乐知逝世,为纪念这位创始人,此楼遂命名为林堂。由于东吴大学是教会学校,师生的祈祷、布道多在此举行。现为学校的行政办公楼。因顶部置有报时大钟,师生们又称其为钟楼。
孙堂,在钟楼的西侧,坐西向东。建于1908—1912年,建造费用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林企堡考特街区教堂的捐款,属东吴大学建造的第二栋教学楼。1911年,该楼正在建设中,东吴大学第一任校长孙乐文先生去世,为缅怀他,1912年11月该楼建成后被命名为“孙堂”。现叫精正楼。孙堂是一栋罗马城堡式建筑,只要远远瞧上一眼就能感受到每一处建筑细节都在水墨江南里勾勒出一幅中世纪情调。门楼顶部还有平台,东吴大学曾有相当规模的学生军乐队,每逢举行运动会,乐队便集中在平台上奏乐。在豆瓣高分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精正楼更是摇身一变,成了上世纪20年代远在法国的里昂大学。可见这栋楼有多少欧洲浪漫主义味道。
维格堂,位于精正楼的正南侧,建于1931—1932年,其命名与捐助者中国现代冶金工业的奠基者——李维格先生有关。维格堂就用李维格科学基金部分捐资所建。当年李维格把在上海的4栋房产捐给了东吴大学,学校将其房产出售兴建了这座维格堂。维格堂建立之初其用途是男生宿舍,蒋纬国两次来东吴大学求学,都在此住过。
子实堂,坐落在维格堂的对面,坐东朝西,1930年落成。原为纪念东吴大学的创办人之一的中国人曹子实而命名。
葛堂,位于钟楼东侧,子实楼的北侧。建于1922—1923年,坐东朝西。1920年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第一监理会教堂向东吴大学捐款65000美元,用于建造一座理科大楼,这是东吴大学开办以来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为纪念第二任校长葛赉恩的父亲,这栋楼被命名为“葛堂”。何泽慧、钱三强两名著名的物理学家曾受邀来此作报告。
司马德体育馆,今天的苏州大学博物馆。建于1934—1937年,为纪念美籍教师司马德对东吴大学体育的贡献,东吴大学通过发动募捐的形式,专门兴建了一座体育馆,1937年建成,命名为“司马德体育馆”。“体育馆”三个字是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孔祥熙题写的。这座建筑是用砖瓦厂烧僵了废砖垒砌而成,既节约了成本又显得苍老厚重。
司马德的的确确值得纪念,因为东吴大学的若干个第一都和他有关。在司马德的倡导下,东吴大学成立过中国最早的“辫子足球队”,举办过中国第一次篮球锦标赛,30年代还建成苏州第一座游泳池——司马德游泳池。
穿越历史,走过往昔,在学校的最南边你会发现一座现代城堡,那就是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15年的东吴大学法学院。2000年5月,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王健教授(1938年毕业,著名法学教育家、法官、律师。美国圣约翰大学法学院教授,密西根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美国仲裁协会仲裁员)重返苏大,参加百年庆典,行走母校故道,难舍百年风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其子美国CA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嘉廉先生慷慨捐资1000万美元,其中650万美元用于在原东吴大学校址上新建法学院主楼。为弘扬王健先生爱国助学的精神,经批准,苏州大学法学院正式更名为王健法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海外专项基金参与建设的公办法学院。

2000年4月12日江泽民同志为苏州大学题词:“努力将苏州大学办成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训基地”,这所创建于1900年的百年名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待今天的苏州大学和百年前的东吴大学一样,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来平江路调个情

我对平江路的认识始于2018年10月,那天逛完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随着人流匆匆来到平江路。她给我的印象是:众多古街中的普通一条,应该是东西走向,感觉我们是从东边进西边出的。
但重游平江路才知道,我彻彻底底错了,她不是一条普通的古街,也不是东西走向而是南北方向的。看来,同一条路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不同方式走下来,会有不同的感知。
重游平江路,我是有研究、有探索、更有期待的。原因有二:一是《情调苏州》对她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着迷;二是电视剧《都挺好》的名厨石天冬在这条古街上幸福生活。
《情调苏州》这样定义平江路:“全国小资排名第一的古街”,“晃在平江路,一定要不慌不忙,不疾不徐,走快了,味道就不对了”“在这街上走得越慢的人越有文化”。这次我三约平江路,把性子放沉稳,把步伐放平缓,把目光放柔和,全力做一个有格局、有情调的文化人。
我在平江路上和那些小宠们聊得开心。
6月12日晚我晃在平江路上,我最想遇到的是“囝囝”和“憨憨”两条狗,还有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中那些猫。我对动物的热爱尤其是狗狗,超乎了你的想象,没办法,骨子里透着善良。囝囝是条性格温顺、气宇轩昂的苏牧,憨憨是条脸上写满坚定,不肯多走一步的沙皮狗。当然憨憨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听到主人说:回家,或看到美眉,它跑得却异乎寻常的迅猛!
缘份使然,我既没遇上囝囝也没遇上憨憨。但有幸遇上一批“小朋友”。聚砂阁店里有一只13岁的泰迪,名叫拉拉,颜色、眼睛像极了我家的金豆。我情不自禁地抚摸它,也一遍遍地发问:拉拉13岁了,而我家的小金豆为什么还不到4岁?叫“果果”的苏牧和叫“雷雷”的泰迪同属一家,它们正跟着主人蹲在桥边看风景。主人看累了风景看手机,它们两个看累了风景抱在一起亲热。一只通身雪白的萨摩耶站在一家店铺的门口,向店里行注视礼,而它的主人却站在对面和朋友闲聊。萨摩耶是媒介,我认识了它的主人,原来这只十分漂亮的狗狗叫“二傻”,而二傻的朋友是“小月饼”(大概是八月十五出生的),是一只深卡色的泰迪。
寸金寸土的平江路上居然有这样一个店:喵星人与汪汪人。令我感动的是贴在他家橱窗上的警示语:“本店可以讲价可以拍照,但是不要拍玻璃……”橱窗里躺着几只猫和一条柯基狗。丝丝暖意冲上心头,我立即加了店主的微信。
平江路184号的“猫的天空之城”,是一家主题书店。12日晚,在二楼沙发上发现了一只正在酣睡的猫,我逗了它一会儿,它不理不睬照旧睡觉,我知趣地给它拍了张照片就撤了出来,却忘了问它的名字。好奇心爆棚的我13日晚上又走进猫的天空之城,目的只有一个:那个猫叫什么名字?直上二楼不但看到了猫,而且还发现店里告示:“内有猫咪,强搂不悦,还会挠人”。
猫换了一张沙发睡觉,我上楼时两个美眉正围着它,见了我主动把它让给了我。我和它打招呼,不甚友好,睡眼朦胧地看着我,还不时伸出小爪挠我,拍完照悻悻地下楼。向服务生讨教:猫叫什么名字?服务生反问:哪一只?不是一只吗,立即搜出照片前后比对,果然不是一只,而是两只。服务生告诉我,第一天看到的是“多多”,第二天看到的是“黑帮”。
13日傍晚逛到雪糕桥西边的“来燕轩”古玩店时,正低头欣赏,听到一声:“您好!”我赶忙礼貌地回答:“您好”,寻找好客的店主人,并微笑以示敬意。抬头却发现笼中的鹦鹉,原来“您好”来自她的问候,顿觉人间美好了许多。
其实,平江路上的狗狗、猫猫,大的有金毛、苏牧,小的有京巴、沙皮,以及一些傲娇的喵星人。它们是平江路的明星,也是这条路的主人。它们与游客和平相处,又不屑一顾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平江路上有了它们,有了生活的底色。
古代的老宅,现代的狗猫,这就是今天的平江路。
我在胡同里探寻那些不动声色的百年历史。
平江路上早先“盛产”达官贵人,一大群文人雅士曾经住在这里。归隐在胡同内不动声色的百年豪宅就是他们的家,就是他们谈天说地的地方。
富潘“礼耕堂”,是徽商潘麟兆的故居,在平江路东边。我从西向东晃了好长一段路始终没发现,是一位阿姨把我从东带回西边,才发现其实它离平江路很近。简雅古朴的顾颉刚故居,在平江路的西面,找它更艰难,沿着悬桥巷从东向西,走到尽头仍然找不到。这次是一位老大爷把我从西边带到东边,朝着路南给我指了指。原来它在悬桥巷的南面,要从主路拐个弯,没人指点我根本找不到。悬桥巷29号的清末状元洪钧故居,跟着洪钧出使西方四国的赛金花曾住在洪家大院的“第五进”里。胡厢使巷25—40号是隐而不显的唐纳故居,与其说对唐纳感兴趣,倒不如说是对江青感兴趣。平江路壹号的鹤鸣堂,原是上海大亨黄金荣的私宅,墙体青砖均从国外跨洋运回编有英文代码,被评为“苏州最佳民国洋房”,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就在此取过景。现在是一家饭店,囊中羞涩,没敢迈进,只是贼头贼脑地在外溜了几圈。
当然,平江路上还有很多人和事值得我们去寻觅。
我在“猫的天空之城”隔空给自己喊了一次话。
6月12日晚,在平江路184号的“猫的天空之城”,我写了三张不同时间送达到不同人的明信片,浪漫而有趣。一张写给丈夫,一张发给女儿,给一年后的自己也写了一张:“岁月匆匆,唯愿总相逢。身体好,便岁月静好。心情好,便一切都好。活出自我便好。”隔空喊话,其实就是隔空加油。努力的我,绝不辜负时间,不辜负大好年华。
我在大儒巷33号沉思那段爱情。
电视剧《都挺好》爆红全网,而它的取景地——平江路的翰尔园,也随之火爆起来,来这里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翰尔园是茶馆也是餐厅,大门上的对联告诉我们:“逢茶茶,遇饭饭”。和电视剧里石冬天的“食荤者”恰恰相反,这是一家素食餐厅。“食荤者”是剧中男女主角相识、相亲、相爱的地方。我三次来这里驻足、沉思。剧中石冬天和苏明玉完全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人物。一个小餐厅的厨师,一个公司高管,他们的交集就是普普通通的服务与被服务,而能让他们走到一起的是什么:相同的三观?相互的包容?其实爱情的版本是多样的,我理解他们的爱情。
我和周作人坐在同一家茶社里。
品芳茶社,始创于大清光绪年间,为当时旧货业、经纪业等有关行业的“茶会”,也是苏州文人雅士聚集之所。据说当年周作人在苏州时,常在这里听书、喝茶、吃生煎馒头。有一次我也不小心迈进茶社,吃了碗“枫镇大肉面”,和周作人也算半个同窗了。

在苏大跑步那些事

“走向世界,跑遍中国”,这是我的理想,更是我的信念。每到一座城市,当它还在沉睡时,我已穿上跑鞋,像鸟儿一样欢快地出去,去发现和感知每座城市不一样的脉动,去了解和触摸城市的角角落落。大学操场是跑步的圣地,是我的最爱。苏大的幸福生活,早上跑步是序曲也是高潮。苏大东校区操场我跑了三个早上。有一次早上四点半起床,从本部跑向东校区。过天桥,碰到两个骑摩托车的美国黑小伙,善沟通的我和他们拍照留念,并提问:“中国怎样?”他们说:“不错、不错”;我说去跑步,他们又说:“厉害,厉害!”汉语说得溜溜的,看来已是中国精了。这天早上有两只猫在操场一角静静地瞧着我,不跑、不吵也不闹。我爱它们,它们也许爱我。
在老城里跑跑步,和伍子胥、李白、白居易、张继对对话,也是应有之义。11号早在相门城墙文化景区跑10公里,跑步加拍照,享受美好生活。12号早接着实施“绕老城墙一圈”计划。从北校门出发向东经相门,向南登蛇门,从蛇门转向西到达盘门,一路向北途经胥门、阊门来到西北角的平门,从平门向东经齐门到达娄门,从娄门回到相门。全程18.6公里,八个相门一举拿下,壮哉!一边运河一边城墙,美哉!
这是我完成的第一个绕城跑。
而每次跑完回到校园,我都会面对钟楼拍照留念,把长长的背影留给草地、留给观众、留给未来。

醉在园林里不愿醒来

我喜欢一个人背上背包,静静地走进园林游荡。茫茫众生中能和你一同撒欢打泼、满世界乱寻、随意吃喝的人少之又少,能结伴同行那是修来的缘分。
我的第一站重游网师园,理由很简单,去找寻引静桥和虎碑。2018年从苏州回来后才知道,网师园里有一座苏州最小的桥,还有张大千兄弟俩为爱虎立的碑。10号晚上重游网师园,完成打卡任务。在中路很快找到引静桥,这个长2.4米宽1米的小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颇像苏州出产的精雕细琢的工艺品。小得精致、小得妩媚、小得玲珑、小得可爱。寻虎碑还是颇费周折,来来回回好几趟都没发现,最后经工作人员指引,在西路一个黑咕隆咚的角落里找到。碑题:“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为张大千先生真迹。至此网师园游园任务圆满完成。
园林第二站耦园,没有目的,没带任务,就因它离苏大很近,中午休息时间来到这里。游完才知道,原来它是爱情之园。原名涉园(陶渊明《归辞》:园日涉以成趣),光绪二年安徽巡抚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这是他和第三任妻子生活八年的世外桃源。刻在东院门楣上的“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是夫人严永华的诗句,“耦”通“偶”,“城”通“成”之意,“佳偶天成”,足见女主人对这一段姻缘寄予的美好期盼。
耦园是苏州园林中少见的对称布局,不仅是东、西两园对称,而且园中景致大多成双成对,处处暗示男女主人地位平等,和睦相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站是去参观狮子林,因为那是贝聿铭的故居。狮子林让我体会最深就是时间紧的不要去、一个人最好不要去、智商低的更不要去。狮子林里的假山进去容易出来难,咫尺方寸,偏偏你被困在里面。路有好多条,但没有一条通“罗马”;洞口有许多,却没有一个连着“柳岸”。我在假山中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穿过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多少个洞口,可无奈就是出不来,像被巫婆施了魔法。心慌慌的,有点不知所措。怎么出来的,自己也不知道。
后来得知,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是按照诸葛亮的八卦阵建成的。相传乾隆皇帝曾经在其中迷失过四小时,最后由一名秀才背了出来。皇上出来之后便题词“真有趣”,刚提完就后悔了,觉得有些俗气。背他出来的秀才灵机一动求皇上把“有”字赐给他,替皇上解了围。于是便留下了“真趣”亭的名字。
看来我迷失在其中也不算丢人的事情,我毕竟没用四个小时,比大名鼎鼎的乾隆略胜一筹。哈哈,得意一下吧……
苏州,像一部厚重而凝香的史书,让我读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作者简介:杨芳,从事过教育、司法行政、政协等工作。热爱文学,喜欢马拉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