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辉教授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
天麻钩藤饮是清代名医张锡纯所创,其著有《医学宗中参西录》,是一代中西医汇通大师。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独有建树。高血压的一些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眩晕,面红,急躁易怒等,其中表现眩晕为主的可与中医学的“眩晕”互参。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李鑫辉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虚证以肾精亏虚、气血衰少居多,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实证则以潜阳、泻火、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
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定志。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若见阴虚较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较为明显者,可选生地、麦冬、玄参、何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若肝阳化火,肝火亢盛,表现为眩晕、头痛较甚,耳鸣、耳聋暴作,目赤,口苦,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可选用龙胆草、丹皮、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泻火。便秘者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眩晕剧烈,呕恶,手足麻木或肌肉困动者,有肝阳化风之势,尤其对中年以上者要注意是否有引发中风病的可能,应及时治疗,可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等镇肝熄风,必要时可加羚羊角以增强清热熄风之力。
【验案举隅】
苏某,男,64岁。出诊日期:2015年11月15日。
眩晕,失眠,口干口苦多日,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7.6mmol∕l,舌质淡红苔少,脉弦,耳鸣。
药:天麻15g,钩藤15g,石决明20g,白芍15g,天冬10g,玄参15g,牡蛎30g(先煎),代赭石15g,川牛膝10g,珍珠母30g(先煎),磁石30g(先煎),枣仁15g,生地15g,枸杞15g,山茱萸10g,女贞子10g,桑椹10g,黄芩15g,栀子10g,黄连6g,灯盏花1袋,甘草6g。
二诊:2015年11月22日
眩晕较前有改善但仍存在,口干仍有,口苦睡眠改善,偶有胸前闷,舌质淡苔白脉缓。查:心脏左室松弛性减退,慢性胃炎,甘油三脂2.94mmol∕l偏高,心电图偶发室早。
处方:天麻18g,钩藤15g,石决明20g,代赭石15g,白芍15g,牡蛎30g(先煎),枸杞15g,山茱萸15g,玉竹10g,麦冬10g,沙参10g,天花粉10g,磁石30g(先煎),夜交藤15g,莲子10g,灯盏花1袋,黄连6g,柴胡10g,夏枯草15g,甘草6g,丹参15g,红花10g。
【按语】患者高血压多年,有典型的面赤,脉弦,为肝阳上亢之表现。治法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因其有耳鸣,乃肝肾之精不足而致,故佐以滋养肝肾之品,如桑椹、女贞子、枸杞之类。
(源自李鑫辉教授临床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