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 | 影子戏灯影戏与皮影人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它是在灯光的映照下,由艺人们一边操纵用兽皮或纸板雕刻而成的人物剪影,一边进行演唱的表演形式。在过去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流传于全国各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武汉皮影始于清代,相传武汉皮影的老祖宗为黄陂人傅德伦。此人闯荡江湖多年,从北方学来制作皮影的技术与演出技巧,回到家乡献艺,很受欢迎,求师者众。傅德伦来者不拒,吸纳了一批徒弟。徒弟又收徒弟,到了40、50年代,武汉皮影就成了黄陂人的天下。比较出名的有方洛金、傅汉、傅华堂、傅崇喜、傅振芳、傅世顺等人。
皮影戏的舞台是一张半透明的白色屏幕,演员在幕后操作,通常一人即可胜任,若人多了,不但不能分忧,而且产生种种妨碍。若同时表演两个以上的皮影,那么就要用双手各持一影,做出各种动作,并模仿二者对话。若由两人来做,必定参差不齐,反失精彩。皮影戏里人的表情变化,全在玩者把影人的头部和身躯俯仰屈伸,两手上下挪移;有时候也将皮影稍稍离开帐幕,使呈现模糊不清的状态。这样的动作,疾徐高低,全在玩皮影的人技巧运用。
平时即需要研究拿影的手法,到了拿影的时候再把自己的感情融汇进去操纵皮影。剧中人哭,玩者必须悲伤哀婉;剧中人笑,玩者也必须有喜形于色的心情。若遇到交战的局面,玩者心情也必须紧张。在影戏上,二人交战,外行看来似只略微示意,而且皮影中枪刀不过一片薄皮,谈不到重量。但是名家拿影并移动皮影时,枪刀一举,一端,一刺,一缩所费的臂力,和真人弄枪、弄刀所费的力气相差无几。两个皮影于帐幕上表演一次交战后,玩者汗透重衣,不如此不能博得观众之赞叹。
在皮影戏中表演《西游记》最为独特。京剧中表演孙悟空翻筋斗是难事,在皮影戏中则用力小,而易见巧。拿影人手弄签子,一摇动皮影就可翻一个筋斗,再摇再翻。如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在京戏中无法表演。皮影戏中的玩者手举皮影一挥,使皮影离开帐幕,则孙悟空即无影无踪,表现极为容易。又如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在皮影戏上亦容易办到。孙悟空摇身一变时,玩者一手持原来之孙悟空皮影,一手持欲变之另一模型,及时将依附于帐幕上的孙悟空皮影随手晃动取去,同时将持另一模型依附于帐幕上,则观众显然认为是孙悟空所变之人或物了,比戏剧舞台上灵活得多。
有人说,皮影本为一种死体,口不能张,眼不能堕泪,而全仗玩者运用技巧,使皮影人显出种种表情来,使观众为之感动。
皮影人在演唱时,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伴奏乐器主要有胡琴、唢呐、锣鼓,最有特点的是唱腔,一般不拘于某种戏曲音乐,而且还有当地民歌、山歌等多种形式。皮影人借助这个小小舞台,说古论今,抑恶扬善,为平凡得到岁月增添了些许乐趣。
皮影戏的剧目一般以历史题材为主,如《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反映宋代的如《包公案》、《彭公案》、《三侠八骏十二雄》等;反映元代的如《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天宝图》、《地宝图》等;反映明代的如《徐公案》等;还有神话故事,如《封神榜》、《西游记》、《宝莲灯》、《白蛇传》等。往昔的皮影大多为连台本戏,演员日复一日把故事向前推进,观众则日复一日地心领神会。
武汉曾经是皮影相当普及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40年代茶馆为依托的皮影戏四处开花,人气很旺。但在民国时期,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致使曾经盛行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之后,皮影艺术在“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得到发展,除了演出内容更加丰富外,道具、音响、灯光也多有改进。60年代,武汉市成立了红星皮影队,皮影开始从茶馆走向剧场。“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遇“破四旧”的厄运,从此元气大伤。
而今,那些如影似幻的情节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已经渐行渐远。随着那些皮影老艺人一个个的离世,许多皮影绝活已经失传。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口江滩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