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玉器素活题材《鼎》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演变,却仍保留着“鼎”这一器皿的大家风范和器型特点,其外观形态与该文字几乎融为一体,汉字“鼎”的结构巧妙地保留了“国家重器”厚重的历史感。
所谓“鼎”,其实就是我国古人用以烹煮肉食、盛贮肉类的器皿,同时也是后世公认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是古代青铜器的重要器种之一。
从三代到秦汉时期的两千多年内,于众多神秘的青铜礼器中,有数“鼎”较为常见。而青铜鼎有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之分,其器型有大有小,细分下来还分有盖和无盖两种,且鼎口处皆饰有两耳。
周朝时期,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组为一列,古人称之为“列鼎”,其数目是当时各种身份等级的代表,更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且通常为单数。正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不同等级、身份、地位所使用“鼎”的数量均有严格规定。
据文献及考古发现,“鼎”最早是由远古时期的陶制器具演变而来,这种以黏土烧制的陶鼎,用于食物烹煮为多,而青铜所铸的“鼎”在此之后才出现。
民间有一神话广泛流传,名曰“禹铸九鼎”。据说夏朝建立以后,四海升平九州稳定,赋税既定万国遵从,朝廷和百姓均拥有多年积蓄从而日益富庶,于是夏禹便想起了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且鼎成仙去的事迹,遂决心效仿黄帝,于是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
后来,九鼎继而成了“天命”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被大禹称为“镇国之宝”,每当各方诸侯来朝觐见时,皆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九鼎便成了当时最重要的礼器,青铜鼎的作用逐渐由器皿发展成为“传国重器”,所以有了成语“天子九鼎”,意为唯我独尊的权力。
“鼎”之所以被视为“传国重器”,不止是因其能够象征着国家权力,更多的是其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之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
周代时期,青铜鼎除了作为王权象征之外,同时也充当着旌功记绩的礼器角色,每当国君举办重大庆典之时皆要铸“鼎”来记载盛况。
秦代以后,青铜鼎逐渐褪去了王权象征的意义。此后,伴随着我国佛教的传播与盛行,青铜鼎也由此演变成一种重要的祭祀神灵礼器。时至今日,我们总能看到安放于寺庙大殿前的青铜鼎,既是一种祭祀的礼器,亦是一种焚香的容器。
青铜鼎的器型厚重大气,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不但是青铜文明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鼎”作为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经典代表,中国人对其一直心存崇拜之心。
然而,除了以上所说的陶鼎、青铜鼎这两种材质以外,我们要重点介绍一下另外一种材质所制的“鼎”——玉鼎。玉鼎与我们以往介绍过的玉器素活相似,因其材质的变更,已不再作为食物容器、祭祀礼器、权力象征等工具来使用,更多的是作为传统玉器艺术品而存在。
中华传统玉文化历经了数千年的沉淀,但从夏、商、周至明清期间考古出土的“鼎”,仅以青铜鼎为多,而玉鼎的身影却寥寥无几,传承至今的玉鼎也只以明清时期为多,其他朝代的,则难寻踪影。
创立于清末民初时期的百年玉器字号“济兴成”,其创始人高济川先生以精湛的技术和独特的风格,设计出传统玉器素活作品《翡翠四方鼎》,该作品引用了青铜鼎的器型、线条、纹饰来进行创作。
虽说《翡翠四方鼎》融入了青铜鼎的元素,但此玉鼎的造型却是简单朴素、外观刚健稳重、层次分明、纹饰华美有序,鼎盖雕刻的狮子精炼传神,总体呈现出简约而又不乏气势的视觉效果。
鼎底处为四条直角槽与四个尖锐的直三面角,由于传统的玉雕工具加工完成后只能形成一个弧线的圆角槽,却无法直接得到直角槽和四角的,这正是制作四方形玉器的工艺难点。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最后再用针依次紧挨着压,行内称该工艺手法为“顶撞工”,以此逐渐将圆角压成直角,但此法须大量消耗玉雕师的耐心与时间。
《翡翠四方鼎》无论是从设计还是题材来看,均是传承了数千年来的中华传统琢玉工艺与规矩,因此被奉为济兴成的经典玉器素活作品之一,与其齐名的济兴成玉器素活作品还有《和田白玉对罍》、《翡翠亭子炉》、《碧玉双狮钮饕餮纹扁瓶》、《翡翠三足狮钮炉》、《碧玉对花卉瓶》等。
古往今来,玉一直是人们对美好、高尚品格的向往与寄托载体,并以其独特的温润之美而广受大众喜爱;与“鼎”一样,玉器也是华夏文明的见证、中国文化的载体,玉文化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玉文化中所言之“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细细品位其中奥妙,亦能使内心得到净化,这也是百年玉器字号“济兴成”一直在竭力传播与弘扬的的中华传统玉文化。
未来,我们会持续在传承玉文化的同时融入新时代创新,为传递玉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不懈努力。
以上部分图片源自台北故宫博物院Open Data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