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音朱工一教授钢琴教学论:钢琴手指、手腕、手臂的技术训练

公众号
朱工一教授 著名钢琴家,教育家。

他是我国钢琴事业发展历程中,较为早期的一批开创者之一,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第二任教研主任,早在民国时期,正值青年的他就在全国各地举办独奏会,以演奏肖邦,贝多芬著称。在业内,朱工一极强视奏能力被广为称道。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许多出色的钢琴演奏人才,数不尽的学子在国际比赛中获奖。

钢琴表演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艺术,因此,产生了种类纷繁的纯技术训练以及主要是为了技术训练而写的大量练习曲。客观地说,任何成功的演奏家在技术训练上所采用的方法都有它的道理。但如果你对每一个演奏家进行细致的调查,你又会发现技术训练也毕竟没有划一的方法。

技术,是为了表现各种音乐形象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手段,就像美术中的素描与书法中的笔法一样。著名画家徐悲鸿生前非常强调画素描,他本人就曾在法国画了18年的素描,从而在技术上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技术训练上的要求,要教育学生毕生在技术提高上下大功夫、苦功夫。

钢琴是用双手弹奏的乐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技术训练,从手的部位来说,可分为三类,即对手指、手腕和手臂的训练。让我们一起听听朱工一教授讲解:

关于钢琴手指、手腕、手臂的技术训练
▼▼▼
01
手指训练
手指训练的基础是加强单音的五指训练。
按进化论的观点,人的双手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变化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肯定,它不是专为弹钢琴而生的。对于钢琴演奏,人的手存在着五个手指力量不均匀,灵活性不一致的先天缺陷,需要像运动员训练自己的身体机能去适应运动一样去训练双手,以适应其工作对象——钢琴。

无须去说明对4指、5指训练的重要了。这是达到5指均匀弹奏的巨大障碍之一。你可以找到专门训练它们的无数练习。肖邦就常在作品中故意使用4、5指去弹奏。

也无须再去强调大拇指训练的重要了,这是达到5指均匀和快速弹奏的更大障碍。他往往是破坏音阶、琶音及长旋律弹奏的罪魁,以至一些作曲家(也包括肖邦)经常在音阶指法上尽量避免使用大拇指。因此,对大拇指的训练也一贯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事实上,要想使钢琴弹奏技术臻于完美,双手的10个手指全部都应加以严格的独立的训练。 

5指训练,关键在于对手指第三关节(亦称掌关节)的训练。一定意义上说,对这一关节活动的训练(每一手指独立活动的频率与力度)将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在技术水平上达到的高度。而成年人学习钢琴的困难也恰好在于此。

至于历来钢琴教学中存在着高抬指与低抬指的不同见解,我认为,不管持何种见解,恐怕都不会反对加强这个关节活动的训练吧?高抬指训练(有如田径运动员之高抬腿训练,尽量把这个关节打开)低抬指使用(即用最简洁的手段去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避免任何动作上的浪费!)这样看待这一争执,是否更恰当?  

其次,要十分重视手指一、二关节的固定,它将使你逐步建立起敏感的指尖感觉,奏出穿透性强而变化多端的音色。

对5指的训练,除了主要在练习曲和乐曲中进行外,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单独的训练,如音阶、琶音和《哈农钢琴练指法》等。五指单独训练要求快速、有力、均匀。音阶、琶音可多做分手练习。

02
手腕训练
手腕的训练,主要是指跳奏的练习。一般说,轻巧、中速、活跃的八度需要依靠手腕的震动。(连奏是禁止手腕跳动的!)一些专门的练习或像门德尔松的谐谑曲这类曲子,最适合手腕跳奏的训练。
03
手臂训练
钢琴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远远超越了光靠手指弹琴的“沙龙”时代了。不学会手臂的正确使用,是无法获得现代音乐在音响上所需要的辉煌效果的。我们很难想像只用手指能弹好普罗柯菲耶夫的钢琴作品。

因此,我特别强调学生尤其在弹奏八度与和弦时要多用大臂(当然,应先有良好的手指训练为基础)。许多时候,手在键盘上飞翔,用手臂带动,能够在钢琴上发出非常宏亮的音响(现代钢琴踏板的奇异功能,使钢琴演奏技术得到极大的解放)。 

我可以举一个说明演奏技术发展的例子。1983年,我被邀请担任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在比利时期间,有幸在一位收藏家家里听到了两张极为珍贵的唱片。据介绍,一张是德彪西本人演奏的自己的作品。
作为体会德彪西真正的风格,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若以演奏技巧而论,说实在的,确实并不高明!另一张是著名小提琴家兼作曲家萨拉萨蒂演奏自己的作品——《流浪者之歌》,最后一段完全拉成巴赫式的速度,你是很难用他的演奏和海菲兹的神技去作比较的。
“技艺,技艺”。是由“技”和“艺”组合而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艺术是美的,也就是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性”,而要有“美”感的先决条件就是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撑,你手上的技巧必须要有创造,驱动“美”的能力。

总之,现代钢琴教学如果还只停留在手指训练上,那就太保守了。必须进行手指、手腕和手臂的综合训练。可以说,谁把这三者结合得好,谁就有望登上钢琴技术的顶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