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暴富做了什么准备?【一点资讯】

前两天,一个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说,自己在大厂熬到三十出头,职场上渐渐乏力,他投了这几年攒下的一百来万,到股市里,去年有一些盈利,结果过了个年,不断的亏钱,有点焦虑。

到现在,短短一个多月,吐出来了去年赚的钱,已经开始亏损了,问我,现在该怎么办?

当时,我特别想反问一句:你真的知道自己是靠什么赚到钱吗?

我经常跟大家强调一句话说,你不可能赚到你认知以外的钱。金钱,智力,认知,这些东西都是正相关的。

赚钱是认知的变现,亏钱是认知的缺陷。这位兄弟折腾成这样,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认知和能力。

很多职场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陷的,缺乏自我复盘、纠错、学习迭代的能力,迟早会感到乏力,步入危机。

就像很多人投资,遇上行情好,靠运气赚点小钱就觉得可以持续赚钱,结果没多久就凭实力亏回去了,归根结底都是自我认知太局限。

想一想,如果你连职场里都 PK 不过同龄人,还敢跨界学人家搞投资?

这就是巴菲特说的能力圈。就是你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但是,有一个非常麻烦的地方,就是人很难去判断,自己能力到底有多大。因为大多数人的本能,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我这里呢,说两个案例,展开讲讲,大家就马上明白了。

1

比如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得比较好。但是如果一个班上有50个学生,肯定有第一名,有倒数第一名。

但是大多数的家长,特别是在自己孩子上学之前,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到班级的前四分之一。

还有个统计,是对司机的一个调查,也很经典了:大部分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能力,超过了平均值。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嘛。所以人的本能,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高估自己,对创业来说是好事,对于投资,就是忌讳。

平时经常也有人来问:S,本金少的时候,要不要冒风险,以小博大,去抓这些机会?

其实这恰恰就是,高估自己能力的一个体现,为什么呢?

人在社会上能够拿到多少的钱,是社会对他这个人的人力资产的一个评估。

如果说,他手头的钱比较少,那说明自己个人的能力,可能还是有所欠缺的。

这个时候,优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想着以小博大。

因为所有人都想以小博大,以小博大是一个稀缺的资源。如果你在职场上,都没有办法获得一个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的话,那凭什么能够在竞争很激烈的市场,战胜其他竞争对手呢?

没有财务规划和真正投资能力,特别是没有头脑的人,年轻时候给他几百万,到了五六十岁还没要饭的,就算不错的了。

一个经济周期下来,很多人原形毕露。

2

大家要知道,我们面临的是寒冬的经济下行期,你现在任何一笔钱花出去,投出去,都应该谨慎。

对于投资交易者来说,你只要错一次,你就一无所有了。

一直以来,我都劝大家,要分散风险,做好资产配置。做这些事,本质上,并不是博取收益,而是为了控制风险。

现在中国高速增长的一代人,虽然眼下花钱如流水,看着高薪工作,日进斗金,未来几十年呢?

比如当下高收入的互联网行业,高强度的工作,对持续学习和体力都有要求,职场黄金时期其实没多少年。

留给职场打工人的攒钱期,就只有那么十几年。教育/医疗/养老,三大支出,过了35岁以后,中年危机虎视眈眈。

拿S叔自己来说吧。我15年毕业后卖保险,正处于香港保险的黄金时代;同年开始写公众号,17年开始做知识付费,赶上了时代的浪潮。

过去这些年,我也自认非常幸运,赚到了时代红利的钱。

不过,有钱了,也有烦恼,也有难题。赚到钱之后,我就开始琢磨,如何守住我的钱,规划我的财富。

因为我很清楚,随随便便就能轻松赚钱的美好时代,已经完全过去了。

想要过好日子,就必须要对自己的生活做理性分析和全局规划。

一方面,需要积攒本金,平衡好消费和开支,保证生活质量还能攒钱。

另一方面,需要把本金投入到安全稳定有收益的资产,而不是all in到股票之类的风险投资。

所以我真心建议你们,采用两端均衡策略,保持安全收入,多积累,来填补老了之后漫长的财务真空期。

安全收入是指你有没有配置与行情弱相关,不受宏观经济影响的现金流。

以我自己为例,一端是高风险资产,配置股票之类;另一端就是安全收入,配置零风险低,存款,年金和保险等,保底的日常开支、教育、养老硬性需求,抵消无法承担的黑天鹅。

这种策略很简单,只有当安全的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再通过提升投资能力,扩大能力圈,弄明白了再去加仓风险资产,远比全仓买入靠谱得多。

人生就是要做大概率的事情,才可能在安全的情况下获取收益。

3

我之前就说过,2021年将是一个投资觉醒+需求年。

什么意思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