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健康科普博主”六层楼:重复是科普创作的必然 2024-08-05 13:28:53 “知识可以是新的,知识所使用的场景也可以是新的,在这两种都是变量的情况下,能够组合成无数种可能。”作者 | 一诺编辑 | 石灿六层楼先生,在十层楼办公。对照着他发来的地址,我在门前徘徊良久,依然不敢确定。这是一家专注“女性健康科普”的新媒体公司,玻璃门内一片朴素的白色,没有任何装点修饰,也看不到标志性的草莓logo。同事们对着电脑忙忙碌碌,六层楼的办公室在最深处。在微博上,他是拥有198万粉丝的科普大V,自诩为“万千少女的妇产科老棉裤”。每期视频的结尾,他都会大声说出:“我是六层楼,我爱这个世界!”然后微笑着露出十几颗白牙。六层楼先生2014年以来,六层楼活跃在豆瓣、知乎、微信公众号、B站等多个平台,用图文、视频、音频等方式科普妇产科知识,透过病例和咨询探讨女性的现实处境。2018年,六层楼正式从三甲医院妇产科辞职,不再是白天问诊、凌晨撰文的医生,慢慢组建起30人的新媒体团队,成为六知健康CEO。除了运营“六层楼”IP外,他们的公众号“第十一诊室”也羽翼渐丰,十几位医生帮忙审稿,从妇产科延伸到皮肤科、儿科、普外科等领域,逐渐演变为服务女性用户的泛健康、泛生活知识集散地。他脚步轻快,洋溢着快乐。在公司的人脸识别门禁里,六层楼录入的是一张搞怪的“鬼脸”,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六层楼的办公室平平无奇,墙面还残留着上家公司装点门面的金属条。他的桌上放着厚厚的妇产科病例册,半开半合的笔记本电脑背后贴着西兰花贴纸,那是做尖锐湿疣科普时用到的道具。落地窗外,北京东二环的车流划过,六层楼和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聊起过去一年在新媒体领域的感悟和探索。万千少女的小问号被问号包围,是六层楼的工作常态。18岁女生两年内吃了十次紧急避孕药,问他:“我还能生育吗?”女孩发现伴侣出轨,担心因此感染疾病,问他:“需要做哪些妇科检查?”还有人看完六层楼建议长辈体检的项目,却劝不动父母去体检,问他如何解决这个顶级难题。从2014年六层楼在豆瓣做科普开始,各式各样的问题就纷至沓来,这还不包括在不同情境下,女孩们对月经、怀孕、同房等问题的频繁发问。他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马不停蹄地回复解答,觉得能多帮助一个,受妇科病困扰的姑娘就少一个。常见的妇科问题数量有限,在七年多的时间里,重复是不可避免的。最开始,六层楼把自己比作推石头的西西弗,不同的人站在远处看着他,坚韧执着地重复。六层楼不厌倦重复,但他越来越觉得,重复中的变化才更加可贵。他回想起小时候练书法,每天只练一个字,可能写了30多张纸,都是在练“永和九年”的“永”字,甚至仅仅在不断重复第一个笔画。“你在重复的过程当中,最后都写到不认识那个字,但是可以看到这个字跟上一个字之间的差别,看到变化在哪里。科普这件事情,跟我小时候练毛笔字一模一样。”六层楼就像连续带高三的任课老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每年都能琢磨出新的切入点。同样是月经问题,面对14岁的小女孩该如何讲解,32岁的产后妈妈你又该怎样回答,23岁的女生问母亲的月经问题要怎么展开?“知识可以是新的,知识所使用的场景也可以是新的,在这两种都是变量的情况下,能够组合成无数种可能。”他不担心知识点会被穷尽,在知识和场景之外,表达方式也在进一步拓宽。2019年,六层楼对常见妇科问题进行梳理,出版的《女生呵护指南》很快就成为畅销书。文字科普是他出发的原点,近几年,他开始为不方便阅读的女性录制音频内容,也开始涉足科普短视频。B站是六层楼最主要的视频战场,但从“产出视频”到“把视频做好”,他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摸索,终于在2020年3月迎来了关键性转折:播放量从原来的平均几千翻倍到了几万、几十万。那是运营方式的改变,在这之前,六层楼只是短视频里的客串角色,这次他决定自己来做。对于B站这个新平台,六层楼并不熟悉,他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沉浸其中,学习B站用户的交流方式、语言体系,体会B站的分享氛围。从一开始只看几个视频,到能看一两个小时视频,六层楼逐渐理解B站的交流方式,学会了“一键三连”、“扣一波1”等表达。之后,他推出全新的视频专题《万千少女的小问号》,标题、封面生动直白,个人IP更加明显,内容也能在适当展开的同时节奏明快,从几十秒延伸到三分钟左右。时隔半年,短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翻了好几倍“如果你想去某个平台发展,首先要成为那个平台的资深用户。慢慢变成资深用户之后,我就知道内容要怎么做,播放量自然就上去了。”六层楼把新作品同步到微博,也有不错的效果。这些视频保持着和文字同样的严谨性,六层楼会先用语音录一遍,转成文字校对后,再找专业的医生看,最终确定没有临床错误才会进入录制环节。他是个行动迅速的人,一个下午就能录制两三期节目。在知识点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加入问题背景和自己的观点,让健康知识变成有血有肉的现实问题。每个解答都有其特殊性,但背后的价值观却是普世的。有人沮丧于伴侣的“处女情结”,他从身体结构讲起,批驳陈旧观点;有人因“安全期避孕”而恐惧,他科普了多种有效的避孕方法,提醒大家要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透过这些故事,他希望让女孩们思考什么才是健康的两性关系,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在这背后,是他对科普这件事的思索。科普背后的人间冷暖名气越来越大,六层楼却更加清醒。过去他很容易陷入自我感动当中,自己的文章帮助了那么多人,光是想想就觉得激动。现在六层楼渐渐明白,那些科普只不过是在某个时间点出现,恰巧帮助到有疑问的人而已,换一个情景,也许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寄希望于科普改变人的生活,就需要再深入思考,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大家的心坎上。什么叫真正帮到别人,什么叫假装帮到别人?当你觉得是假装帮到别人,你也要自我感动吗?”答案是否定的。六层楼不知道会帮到谁,只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在他看来,健康不是一种状态,而是无数选择后的结果,在一系列不合理的选择后,才会出现需要医生介入的问题。科普的意义之一,就是在关键节点前让大家看到那个错误的选项,任何爱都不能以伤害自己为代价。正确的避孕方式,能够让女孩们免受意外怀孕之苦;身体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可以在第一时间确定病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沿着这个思路,六层楼又推出新的视频专题《妇产科的人间冷暖》,把他在临床遇到的病例融合成一个个小故事,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剖析人性的复杂,加深对疾病和健康的理解。里面的每一个故事,听者闻之都会感到苦涩和疼痛。一则视频题为《凌晨两点,急诊送来位同房出血快休克的姑娘》,浏览量超过370万。13000多条评论激烈地探讨,惊讶、愤怒、惋惜、同情,不同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感慨“人最可怕的是不把自己当人”。光是看看视频的封面,就让人揪心:《姑娘,你这可是第五次人流了!》《医生,帮帮我能不切卵巢吗?》《医生,我能再上一个节育环吗?》。在六层楼看来,这些标题只是描述事实,做到了他所理解的体面。在几十个更夺眼球的标题中,他选择保持克制,没有故意煽动情绪,引发悲伤和焦虑,因为这在他看来是不体面的。视频上线后,六层楼也在观察用户们的反馈。有人在冷静思考,有人在宣泄情绪,随着病例背后复杂现实的展开,弹幕在七八分钟内能改好几回主意。“这些视频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太早去下结论,很多事情不在其位很难理解对方的处境。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医学知识不能解释女性面临的所有困境,六层楼策划了对谈节目《六个TA》,和不同领域、不同处境的创作者交流,解答自己的困惑。这回,他变成了发问的人。李永乐老师告诉他,女生可以学好理科,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自媒体博主Alex告诉他,维护女性权益和结婚生育不是对立的;河森堡则把目光拉得更久远,从人类发展进程来思考女性当下的现实处境。六层楼与河森堡对谈在六层楼的视频节目里,知识和情感、价值观经常一起出现,“夹带私货”成为挥之不去的负面评价。在他自己看来,“私货”这个词并不一定是糟糕的,他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六层楼念书的时候,医学教科书每一章都由行业泰斗编纂而成,被收录的权威内容被业界广泛认同,但肯定有部分人并不认可。作为内容创作者,他很难照顾到所有人的观点,不被认同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多数东西,几乎都是某一个具体的人的私货。大家对于科普博主的期待是什么?期待的是你作为科学知识的传声筒,把别人的话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但那些东西本来也是别人写的。”在互联网舆论场里,他被拆解成几个标签,而非一个具体完整的人:妇产科医生、女性健康科普。“你就是这些词。只要做了任何跟这些词不那么匹配的事,就会陷入争议当中。关键是匹配不匹配,全由网友来决定,他是如何理解这几个标签呢?也许跟你的理解并不一样。”六层楼和up主@vivi可爱多合作的短视频六层楼越来越觉得,现在的互联网空间就像一个巨大的广场,人们大声喊叫宣泄,喊完就跑。大家很在意自我表达,但是不在乎交流,留下了太多口号式、标语式的互相喊话。对改变别人的看法,六层楼不抱期待,他更倾向于向内思考:“我们跟别人不同的时候,总希望别人能照顾一下自己的感受。但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要成为需要被别人处处照顾的成年人。”在现实世界里,他要面临诸多挑战。从医生到生意人围绕他的另一个争论,是“第十一诊室”公众号、六层楼微博的商业气息比以前重了。一些用户很难接受做科普的创作者做电商、接广告,六层楼自己并不执着于所谓的“纯粹”。对于生理意义上的人而言,营养摄入、新陈代谢是最基础的逻辑,对三十人规模的新媒体公司来说也是如此。商业化的运作能让科普创作“可持续”地运转下去,生发出更新鲜的表达,让更多人看到。“我花了很多年才成为一个医生,现在慢慢转变成一个生意人。我父母是做小买卖的,在商业世界里,还有生意人、企业家和商业巨鳄等等,我可能到生意人这个环节了。”每天上午十点到晚上六七点,六层楼基本都把自己关在小办公室里,运营个人IP的微博和B站、整理书稿,平均一天要写10000到15000字。现在的团队以内容为核心,有专门的社群、广告、电商、课程负责人。六层楼和团队的交流很少,脱离他之后,各个部门都能互相协调运作。“我离大家很近的时候,同事们的动作会变形。把我当成一个普通成年人就好,不用把我当成什么老板,在我面前如何表现不重要。我不关心这个事,更在意的是结果。”在探索中,六层楼尝试过网络医疗付费咨询,渐渐发现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患者发来的信息有限,他和医生们所能做的,只是从情感上缓解患者的焦虑,引导他们及时就医。一旦回答没有把握好分寸感,还容易造成患者和医生间的误解,后果不可控。“对于我个人来讲,这种付费模式有点没必要。我可以把咨询汇总在一起,发个免费的科普,告诉大家这些事情你都不用慌张,接下来去医院检查就好,最终还是遵照管床医生和急诊医生的临床建议去处理。”六知健康的部分公众号矩阵他曾经想复制“第十一诊室”的经验,用公众号矩阵的形式打造一座“互联网医院”。但由于人手不足、差异化不够鲜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主打泌尿外科的“第九诊室”早已不再更新。儿科是六层楼团队的另一个抓手。从商业角度来讲,医生的个人IP特色更鲜明,比诊室IP容易打造。他们也在帮部分医生代运营个人公众号,协助进行医学知识科普。搁置“互联网医院”的思路后,六层楼团队慢慢由原来的内容驱动,转变为用户驱动,考虑最核心的女性用户群体需要哪方面的内容。在原有的妇产科知识科普外,他们引入了皮肤科内容、心理知识科普、两性健康选题,泛健康、泛生活成为新的方向。在探索业务方向的过程中,六层楼对自己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认知总会左右波动。我们有时候是极度自大的,觉得要拯救天下苍生,又会一度悲观,觉得大家不需要我的内容,要完蛋了。但在两级之间波动,我慢慢找到了自己准确的位置。”刚开始做科普的时候,六层楼有种舍我其谁的盲目感,总觉得自己说得是对的,要抓紧一切机会去科普,带领大家变得更健康。现在想想,他很讨厌那个时候的自己。在网络上科普的时间久了,他开始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放低姿态,但很多谦虚和严谨的表述常常有些刻意为之的做作感,更像是明明不认可,却因为害怕而不得不放低姿态。到目前这个阶段,他逐渐发现自己原本就应该在这个相对较低的位置,而不是故作姿态,因为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生活阅历,都不足以承担这么多关注和信任。他选择拒绝不该承担的夸赞,承担能力范围内应该承担的风险。他害怕自己的答案会引起误解,害怕答案被咨询者以外的人沿用造成伤害。对于每个人所面临的复杂处境,六层楼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大多数时候也只是辅助,更不能真的插手到别人的处境中。在他的回答中,越来越多地提到:仅供参考,不求共识。过去,有人问他痛经怎么办,他会直接建议服用布洛芬。当他想到有1万甚至100万人会看到这个答案,他没有胆量再那样回答,答案变成了“你可以试试布洛芬、短效避孕药、热水袋,可以参考之前的科普文章,如果还不确定,可以去医院和医生沟通一下”。“当一个人能够绝对坦诚地面对自己,他将变得无坚不摧。我告诉大家我是普通的,我是残缺的、不完美的,有各种缺点,有各种问题。我可以坦然地去面对自己,这个过程对我个人是很重要的提升。”六层楼调侃保健品广告,科普保健品防坑指南每次打开账号,负能量的评论依然会袭来,但六层楼已经看淡了。“负能量再多,是你停下来的理由吗?只要我的内容还有可能多帮助一个人,就不足以让我停下,除非大家不再需要这些内容。”如果未来学校能把这些健康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女孩子们都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新闻里不再将“女大学生”默认为弱势群体,六层楼才真的不被需要了。“我反正非常一根筋,觉得大家还有需要就会继续做。当然我自己也会反复校对,如果有一天不太需要我这样的科普了,我可能会扶持别的,让别人去尝试新的形式。”爱世界的普通人在访谈节目《六个TA》里,六层楼特别喜欢问对谈者一个问题: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你现在的状态,会选择哪些词?当他自己来作答时,才发现这个问题有多生硬。自在、专注、变化,是六层楼给出的答案,现在的他能够专注在自己做的事情上不受纷扰,也允许自己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一切的基础是健康,从工作模式、收入结构,到团队每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底色。之前有个阶段,六层楼觉得每分每秒都是值钱的。在做付费问答的时候,他的每个回答都值66块钱,总想拿钱来计算自己的时间 。离开临床后,他基本不再参与付费咨询,主攻最擅长的科普内容。现在赚的钱没有更多,但模式变得良性健康了。休息时间,他很少把工作带回家,周末经常陪六夫人出门逛街,回到家里一起撸猫、看电视剧和综艺。他会阅读一些探讨女性处境的书籍,比如《第二性》和《82年生的金智英》,也会收听“随机波动”的播客节目,理解女性视角怎样看待问题。每逢别人向他咨询女性生理上的知识,他都要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用哪种解答方式更为恰当。“因为你每天要跟很多女性打交道,我作为男性的话,在社会当中本来就享有性别红利,这些事情如果我意识不到,很难把内容做好。”在摇晃的地铁上,他喜欢翻看围棋棋谱,觉得妙趣横生。六层楼意识到,做科普就像下围棋一样,面对不同的受众有很多种走法,也会衍生出无数可能性,需要大量计算才能预知部分后果。他可能照顾不到所有情形,但是能把大家的需求在某一个节点尽可能汇总,探索那个最优解。负能量对六层楼的干扰越来越小,他觉得好心情来之不易,要努力让自己保持开心。穿搭是短时间内能让他开心的事。每天微博的最后一条,六层楼都会分享当天的穿搭,他买来时尚旧杂志翻看研究,偶尔还会去vintage店淘衣服。六层楼在微博晒日常穿搭在科普之外,六层楼常常记录生活中细小的温暖:离家大老远就能看到家里亮着灯,一进门,毛茸茸的猫咪跳到他腿上;每个窗口都有一层白色细条纹的纱窗帘,阳光照进来的时候,让家里的一切都好像打上了柔光灯。在一切从简的办公室里,六层楼最喜欢那扇落地大窗,每当在网络世界感到疲惫,他都会坐在窗前,俯瞰生生不息的周遭世界。交警在二环上指挥交通,行人推着自行车从路边走过,花草树木随着春夏秋冬变换,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六层楼总说自己“爱这个世界”,却并未说出到底爱这个世界的什么。“我从来没想过这句话后面的宾语。我跟周遭世界的关系,是带着爱的方式去建立的。”现实生活中的六层楼,和网络世界里的没什么区别:温暖,活泼,还有点自来熟。当阳光透过落地窗晃到你的眼镜上,他会马上提议要把窗帘放下。嘴上说着要自私地享受快乐,六层楼其实还在想如何影响更多的人。全网范围内,他的关注者大概有500万人,但是和全国的适龄女性数量相比,可能连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不到。他对自己科普的成效不设预期,只知道还能做下去,也许能够让人们更愿意接受科普,通过这种形式来获得知识。回到2014年初的原点,那是个元旦假期,他恰好看到有人在豆瓣上讨论「宫颈糜烂」,发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宫颈糜烂”不是病。于是,他创建了自己的豆瓣,用他职业生涯第一次出门诊的那幢六层小楼给自己取名叫“六层楼”,再之后又用他第一次出门诊的那个诊室创立了“第十一诊室”……当发现姑娘们对妇科病的困惑,他像个网瘾少年一样,赶着时间一个一个解答。七年间,屏幕那一端的女孩们,也许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伴侣,慢慢从六层楼的科普中毕业。他依然在这里,在重复中尝试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女性健康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那才是六层楼的星辰大海。因为,他真的爱这个世界。(本文为专栏“知识人说”第二篇稿,欧阳晴怡对本文亦有贡献)END内容产业报道第一新媒体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yunlugong 赞 (0) 相关推荐 一个医生决定出道:上班救人,下班拍抖音…… 戴口罩的第二年,民众群体的健康意识已然觉醒. 这场疫情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健康教育,人们对于健康的认知更加深刻.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年代,总有一些人愿意站出来,给被信息裹挟的 ... 【养生科普知识】皮肤科医生分享100条生... [养生科普知识]皮肤科医生分享100条生活中常用的健康养生知识!#皮肤健康科普# 本想看这几位B站UP主的视频学知识,结果光顾着哈哈大笑了 我个人是很喜欢看各种科普视频的,可以扩充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闻. 当然,看科普视频也得分类别认清楚该看谁的,你像回形针这种夹带私货的视频吧,说不定看着看着就被忽悠瘸了,得多吃肉蛋奶才能补回来,相比 ... #高血压 竟然可以不吃药?! 小胖医生这个视频告诉你#健康科普 #知识创作人 #医学科普 #高血压 竟然可以不吃药?! 小胖医生这个视频告诉你#健康科普 #知识创作人 #医学科普 带你揭秘抖音网红医生的秘密! 2020年是短视频爆发的一年. 短视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让更多人通过创作短视频连接这个世界,影响这个世界. 然而,很多医生对短视频这一风口也存着这不少疑惑: 医生做抖音,还有机会吗? 哪 ... “白石菊姐姐”,当肛肠科女医生是怎样的体验? 医学界 为你提供可靠.有价值的内容是我们的存在方式.49分钟前 辨认患者不靠脸,靠"菊花". 肛肠科医生林林可能是B站最懂菊花的up主. 肛门被撑大了还能恢复吗? 去肛肠科检查菊花 ... 真敢啊!为验证“麻药一捂即晕”,医生自己试了试!结果… 喜欢看剧的人 一定对迷药记忆深刻 被害人一旦被迷药捂住嘴 一下就会昏睡过去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 有没有这种"迷药"呢? 前段时间 "佛山23岁新入职女员工酒店内死亡&quo ... 行业的下一个风口,药代也开始奔波了 专栏作者/火炎 医疗行业深耕,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伴随着集采带量,中标丢标各种现实问题,笔者最近发现身边的代表.医生们都开始在研究医疗短视频的内容. 医生们希望通过医疗短视频打造个人IP,最终实现 ... 患者和家属都避之不及,为啥妇产科的男医生还越来越多?原来如此 中国女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便是到了相对放开的今天,依旧会对妇产科里的男医生有微词.记得笔者怀孕的时候去医院,偶尔听见几个女患者的窃窃私语:"第九诊室是男医生啊?""好像 ... 刷了5年抖音,我发现了它的终极秘密 李月亮 这里有一个看问题超准的作家.她的文章特别好看,你来了就会不想走. 74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如果此刻孤单 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文丨李月亮 猛犸姑娘 每晚八点半 陪你看人间 我有一个老姐,一度沉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