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将感性沉淀到理性,才能认识问题的客观本质
一、
感性的选择只能定下初步的方向,而理性地认识和分析才能定下具体的方法。
如果没有以理性为思考的基础,那么感性的认识就是产生偏见的根源,只有将感性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使两者结合才能让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正确的处理问题。
《矛盾论》之中有一句话说:研究问题忌带有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去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
苏轼有一句诗叫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由复杂因素共同组成的,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产生不同的角度,看到问题的现象也是不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有从表象看待问题的习惯,而没有深入问题之中看待问题的思维,那么就会在自己片面看待问题的时候产生偏见,在这样的状态下,不能客观地认识问题,就谈不上正确地解决问题。
之所以经常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就在于自己没有从背后主导问题的智慧,同时在问题产生之后,又没有抓住问题本质的核心,所以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被问题牵绊。
这一点是生活中最常见,且最不易发觉的错误。
在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性地将判断问题的方式,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缺乏了理性分析问题的意识,或者缺乏认识问题的根本智慧,只能认识到事物的片面和表象,而不能认识到它的更多实相。
当一个人带着这样的方式走到最后的时候,不仅不能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甚至他所形成的关于问题表象的认识,还会成为理性分析的障碍。
因为人的意识是先入为主的状态,当一种错误的观念在头脑中形成的时候,即便有对的观念出现,也会被自己的潜意识抵触和排除。
有一个哲学家就说: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歪曲的、不可靠的途径行进,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马谡就曾经犯了一个类似的错误,最后导致痛失街亭。
当时,街亭属于易守难攻之地,谁先抢到,理论上就占据了有利地位,但是马谡先到,他却没有占据险要地点,修建工事,进行防御工作,并冒然的把部队驻扎在街亭山上。
二、
他手下的副将王平就说:“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草,那么蜀军将会不战自溃呀。”
谁知马谡听了之后非但不采纳,反而辩解着说:“我通晓兵法,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丞相都要向我请教,而你王平连一个字都不识,又怎么知道兵法呢。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这都是兵家常事,我将大军放在山上,使他们绝无反顾,这就是至贤至圣的秘籍。”
王平听了之后心有不甘,继续劝阻。
而马谡最后火冒三丈,固执的把大军放在山上。也正是这样一个错误的举动,直接造成了马谡痛失街亭的悲剧。
马谡所犯的错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当偏见首先存在于自己的意识之中,正确的结论也不会被自己所接受。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兵法中的智慧,但是它通常是适合在身逢险境时,用于激发军队士气所用的被动之举,但不适合在已经拥有某些有利条件的时候弃之不用,反而用一个更加危险的方式来作战。
但是对于马谡来说,他却没有意识到此时信奉的兵法,对于他当时的处境来说是错误的,最后自然也会导致失败。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在于自己能够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沉淀到理性分析的层面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抛开自自己的偏见,客观的反映问题,抓住问题。
《道德经》有一句话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意思就是说: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是不能凭着主观意愿施为而改变的,凭着主观意愿施为的必定失败,把持天下的,把它据为己有的,也必定会失去。
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就是因为很多人在认识问题的时候,都只是从感性的角度出发,缺乏了理性审视问题的过程。
当一个人用这样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并以此企图主导事物的时候,必然会背离事物的根本法则,最后必然会带来问题,所以才会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结局。
针对于这种问题的根本,就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淡化自己主观意识掺杂问题的作用,并且能够真正理性认识问题,从而顺应客观规律的发展,才能得到相对好的结果。
作者|国学书舍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