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129:一饭之德必偿 睚眦之仇必报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秦昭王在范雎的辅佐之下扳倒了宣太后和穰侯,于是开始了向东扩张的计划。而魏国则迫于压力,派出了大夫须贾出使秦国,割地求和。这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须贾来到秦国后发现,这秦国的当朝国相张禄,竟然就是自己当年陷害过的门客范雎。说来这也真是极具戏剧性的一幕。但是您千万别误会,这并非是闻古知新的杜撰,而是确确实实的历史。
话说须贾在得知范雎的身份之后,吓得是当场跪地求饶。范雎呢,也不客气,冷冷地看着他,说道:“下跪之人,你可知你有几条罪状?”此时的须贾那吓得是一身的冷汗,颤抖着说道:“呃...擢(zhuó)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这意思是什么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把头发都拔下来,一根一根地数,也数不清我犯下的过错。于是成语“擢发难数”便由此而来。
而范雎呢,则是冷冷地笑道:“好!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过错,姑且念在你昨日赠我一件袍衣的份儿上,暂且饶你的性命。”说罢,范雎转身离开了,留下了仍然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须贾。
∆ 战争
几天之后,须贾回国。范雎准备了丰盛的酒筵,招待各国的使臣,其中也包括须贾。这众人是有说有笑地聊着,不一会儿,饭菜端上来了,其他的使臣面前摆的是美味佳肴,而唯独须贾面前,摆的是马的饲料。
这须贾见状是面色一变,他正要说些什么,而突然发现他的身后站了两个孔武有力的甲士,一左一右夹着须贾,硬生生地按着他的头吃完了这顿“大餐”。
范雎他是冷眼旁观,而后说道:“你替我带话给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给我送来。要不然,我秦国便要发兵攻打你的大梁。”
须贾回到魏国,把在秦国发生的一切告诉了魏齐。那魏齐听后是大为的惊恐,也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当天晚上就跑到了赵国的平原君家里去了。
∆ 战国策
没过多久,这个消息传到了咸阳。秦昭王亲笔手书,给平原君写了一封信:“寡人早闻公子大名,希望能够和公子结为朋友。如果您能到秦国小住几日,寡人定当与您作十日之饮!”
这平原君和孟尝君一样,都是极为重义气的人,喜欢结交天下的英雄好汉。接到秦昭王的邀请,平原君是蠢蠢欲动,再加上他也不敢贸然拒绝人家秦昭王的邀请,于是便欣然入秦。
秦昭王果然也没有失约,和平原君是一连喝了十天的大酒,到了平原君准备离开的时候,秦昭王说道:“公子,当年周文王得到姜尚,尊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称其为仲父。现在寡人得到了范叔,也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尊长来对待。寡人得知,范叔的仇人目前就躲在您的府上。寡人希望您能把此人的项上人头送来,如此一来,寡人不胜感激,不胜感激呀。”
平原君闻听此言,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大王,古人常说,显贵而交贫贱之友,乃不忘贫贱时之情谊也;豪富而交困顿之友,乃不忘困顿时之情谊也。魏齐困背之时四处逃亡,然其赵胜之友。纵然面对枭首之刑,我也决不会把他交与大王。更何况,他并不在敝人的舍下啊。”
∆ 千军万马
秦昭王闻言是哈哈一笑,他并没有为难平原君,只是以留客之名把平原君扣在了咸阳,并且暗中派人送了一封信给赵孝成王,这信上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您的叔叔平原君在我秦国,而我秦国的仇人魏齐又在平原君家里。烦劳您帮助我秦国把魏齐的人头送来,寡人感激不尽。如若不然,寡人便兴兵伐赵,平原君也就不用再回赵国了。”
这赵孝成王和魏齐本来就没什么交情,再加上手上这封沉甸甸的信,他岂敢怠慢啊?马上命人来到了平原君的府上把魏齐抓来。但是魏齐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索性在平原君的家中自刎而亡了。
范雎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什么叫做“士可杀,不可辱”。有恩必报,有仇必报。但是世人评价范雎,说他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仇必报”,这个评价多多少少有些过分了。但确实,这满天下地追杀魏齐,引起了赵国、魏国等士人的愤怒。这个呀,也给他后来的结局埋下了祸笔。当然,这是后话了。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话啊,可以说天下人皆知,但是真的放在自己身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主讲:孔祥善
编辑:孔祥善 王元龙
配音:兰馨
剪辑排版:呙晓川 设计:刘晟瑞
【闻古知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