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大王张叔驯藏品下落追踪
本文根据 马传德 先生《泉坛往事》一书改编。部分图片源自自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叔驯是民国古钱币收藏的大家,祖上是湖州南浔地区的巨富,和天津的方药雨、四川的罗伯昭在泉届被称为“南张北方巴蜀罗”,是当时著名的“古钱大王”。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当北方的钱币大家方药雨把泉币藏品卖出来的时候,正是张叔驯雄心勃勃、大举“扩张”的时候。他善于广交朋友,又肯出大价钱,逐渐获得了一批古钱珍品,人们只要一提起这些古钱,就知道是他张叔驯的藏品。如五代时李昪所铸的“大齐通宝”,刘守光父子所铸的“应天元宝背万”、“乾圣元宝背百”、“应圣元宝背拾”,史思明所铸的“壹当伯钱”,王莽时期的“国宝金匮直万”,元代篆楷“中统元宝”,钦察汗国的“窻国通宝”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珍品,北宋的靖康钱张叔驯在当时收藏的最多,存世罕见的战国六字刀,他竟然收藏了十六枚之多。
张叔驯不仅藏品丰富,他还是泉币组织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早在1926年,他就邀请古钱爱好者创立过一个古泉学社,创办了《古泉杂志》,到1936年张叔驯又联合丁福保、叶恭绰等人成立了中国古古泉协会,并任副会长,创办了《古泉学》季刊杂志,对中国钱币学的发展做出来重要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迫于形势,张叔驯一家与他的堂叔张静江乘船到香港,后来又去了瑞士和美国。1946年抗战胜利以后,张叔驯因为家事曾回过上海,一个月后匆匆离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两年后不幸在美国去世。
据张叔驯之子张南琛告知,其父藏钱30000余枚,但直至1946年那次离沪回美时,只带走约400枚左右自己喜爱的古钱币,当时大多数藏品尚留在了国内。据我父亲(马定祥)1980年在上海博物馆所知情况,以及后来我本人从其家人和其他泉友的多方了解,可确定其留在国内的古钱大多藏品,已先后分批,从各种渠道归入上海博物馆,但也有相当部分却分散于民间。
据张南琛告知,张叔驯曾藏有两枚国宝金匮直万,1937年,张叔驯离沪到美国定居前,因为手头紧张,便将这枚国宝金匮直万转让给了陈仁涛,后被陈卖给了国家,现藏国家博物馆。张叔驯自留的一枚现不知去向。
1946年张叔驯回到上海时,他是委托其六姐张智哉照料其在上海的所有生意、房产以及全部收藏品。1956年,张智哉因去日本,她还带了几大包钱币,存放在日本一家银行的保险箱里。据张南琛回忆,1968年,张智哉去美国看望他们时,曾带来少许钱币,均为先秦空首布,本想交给他父亲的,但他父亲已过世,由其母亲接受了。张智哉当时告诉他们,还有很多钱币留在了日本……后来张智哉本人也移居美国,所以将日本银行的保险箱钥匙交还其母。据张南琛说,遗憾的是其母亲竟将这把重要的钥匙丢失了,以致张叔驯在日本的这批古钱,就永远“流落”在异国他乡的银行保险箱中了……
另外,张叔驯的藏品,张智哉原先是存放在上海一家银行的大保险箱里,后来去日本时,由其女儿徐景淑、女婿顾正言代为保管。1963年,徐景淑、顾正言夫妇也离沪去了美国,他们又委托给亲戚保管,这批藏品,后来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抄走。
“文革”结束后,国家落实政策,发还被抄物品,找到了顾家,他们从文清组那里领回了好几个箱子,里面除了一些其他文物外,还有3000多枚古钱。由于当年抄家时未写清单,所以发还的古钱大多是“充数”之物,是一些唐宋朝代最普通的小钱币,而不是张叔驯收藏的原物。内中有一些珍贵的、有价值的文物分别被动员捐献给国家,或者以每件2元的价格,由国家收购。
另外,张南琛还告诉我,其母徐懋倩的哥哥徐懋斋,一直居住在国内。解放后,由于徐懋斋无业,生活困难,自得知张叔驯故世后,曾几次来信美国要求接济,并提出是否可将存放在张智哉处之物取来,由他变卖换钱糊口。张南琛告诉我,他的母亲一直对其父亲好古收藏持异议的,故答应了舅舅的要求。徐懋斋取来之后,陆续变卖了许多,有的卖给博物馆的,也有卖给私人的。还剩下的15000余枚古钱币,又在“文革”中被抄家抄走,落实政策发还时,徐懋斋被上海博物馆动员收购,于是归入了博物馆的库藏。
我有幸看到过一份“文革”中从徐懋斋家中抄去的张叔驯旧藏15000余件古钱币列表,里面记录有历代钱范就有一百四五十件,其中竟有战国“齐法化”三字刀叠铸铜范一件,为罕见珍宝。另有宋、元银锭范几件。还有元代“壹拾贯钞”、“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大明通行宝钞叁拾文、肆拾文、伍拾文”铜钞版、木雕版;一种收藏爱好者尤为钟爱的古钱——新莽“一刀平五千”竟有十枚之多!就在这份价值连城的“古钱大藏家”的抄家清单之中,那两枚被我父亲认出的宝福局“咸丰重宝”背“五十”大钱也列在其内!由此料想,这就是1980年12月我父亲去鉴定评估的那批古钱。
上海博物馆里还收藏了另一部分张家旧物,那就是文革扫“四旧”时,红卫兵从南无锡路张家老宅地室里抢去的。当时哄抢去的东西后来经有关部门追查,追回了一部分,主要是青铜器、瓷器和古钱等。1980年代初落实政策时,这批东西也获得发还,由张石铭(张叔驯之父)的小女儿张淑英、孙女张颖初及小儿媳陈文蔚共同领取,总共装了六个旅行袋。后来她们响应政府的号召,把这六个旅行袋的文物又送到了博物馆,亦由博物馆作价收购。
另一些在1966年被哄抢后,没被追回的有些古钱币,后来流入市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抄家发还的政策落实,上海的民间古玩市场渐渐热络起来,“非法”的地下文物交换市场也随之出现。那时候,人民广场西藏路口和威海路黄陂北路口的三角花园,那里是民间钱币交流买卖的重要场所,每天凌晨都有人在兜售瓷器、玉器以及古钱币等各种文物,其中大多是抄家发还之物,但也不乏当年红卫兵抄家时的“战利品”。
张叔驯藏泉小塑盒,底有张氏藏泉阳文仿瓦当印,盒内为其旧藏窻国通宝。
据一位当年活跃于钱币市场的泉友告诉我,有人甚至在三角花园市场获得了一枚前所未闻的“窻国通宝”小平钱,此枚古钱由精致的小盒装置,盒子上还刻有“张氏藏泉”四个字(据笔者所知,张叔驯生前共藏有“窻国通宝”两枚,另一枚 已于1946年带往美国)。当年在三角花园等民间市场出现了许多难得一见的珍稀古钱币,从这种种现象的发生,证明了张叔驯的藏品大多未被带往国外而是留在国内的;但他在国内的藏钱,经历了所谓的“扫四旧”抄家,其流失已相当严重。
当年,上海“出现”了一些稀有钱币,消息马上传开了,立即引起嗅觉灵敏的境外人士的注意,他们也纷纷前来上海觅宝。有一位澳门古钱商匆匆赶来收罗,当时战国时期的“三字刀”、“四字刀”收购价仅一元、两元一枚!那时,据说这个澳门古钱商买到了一大批古钱币,内中可能有不少是张叔驯的旧藏。在他出境时,被公安机构查获。
享誉泉届的“四眼大齐”,张叔驯得自戴葆庭,后被带到了美国。张叔驯去世后,其妻徐懋倩将包括大齐通宝在内的多枚古钱卖给了纽约著名古董商美籍华人Tai.J.T(戴吉涛),后归入戴吉涛基金会。
至此,可以断定,张叔驯当年留在上海的藏品大致有几个去向:大部分珍贵古钱已被留在了上海博物馆;有一部分被其六姐张智哉带到了日本;留在老宅院的那部分古钱已经流失于民间,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流失到了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