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的功效作用与主治,扁豆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种子。又名: 藊豆。处方名: 扁豆、白扁豆、生扁豆、炒扁豆。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微温。功效: 健脾胃,益肺肾。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妇女带下;肺虚久咳、肾虚遗精、小便频数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验方(《千金方》) 扁豆、香薷,治疗吐利。
(2) 金豆丸(《本草纲目》) 白扁豆、研末,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天花粉汁下,治疗消渴饮水。
(3) 其他 在著名方剂参苓白术散中,扁豆也是重要的药物,以治疗脾虚泄泻。
【主要成分】
扁豆主要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以及酶类和血细胞凝集素等成分。
1. 营养成分
每100g扁豆中含蛋白质2.8g,脂肪0.2g,糖类5.4g,胡萝卜素0.32mg,硫胺素0.07mg,核黄素0.07mg,尼克酸0.7mg,维生素C 13mg,钙116mg,磷63mg,铁1.5mg,以及锌、镁,淀粉、蔗糖、果糖、半乳糖、棉子糖、葡萄糖、水苏糖、磷脂等。
2. 酶类
扁豆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
3. 其他
扁豆还含血细胞凝集素A、B;豆甾醇、氰苷、酪氨酸酶等。
【药理作用】
1. 增强免疫作用
扁豆含植物凝集素,为非特异性血球凝集素,具有球蛋白特性;与刀豆血球凝集素相似,对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具有促进T细胞功能的作用。
2. 其他
(1) 抗病毒作用 扁豆对小鼠哥伦比亚SK病毒有抑制作用。
(2) 抗肿瘤作用 凝集素可凝集腹水型淋巴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3) 抗凝血作用 凝集素B可使枸橼酸血浆凝固时间由20秒延长至60秒。
(4) 凝集素B 具有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
【临床应用】
1)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2) 治疗夏天暑湿,恶心,呕吐,腹泻,胃肠炎之轻症。
3) 治疗肠癌手术后康复。
【剂量与用法】
(1) 药典剂量 9~15g。
(2) 临床常用剂量 9~15g。
(3) 大剂量 15~30g。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
【临床体会】
1. 关于健脾化湿辅助之用
白扁豆、扁豆衣、扁豆花中药房有配,都属于健脾和胃化湿药。在古方中作为君药的著名方剂几乎没有。
扁豆虽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由于药力较弱,在一些健脾益气的方剂中只作为配伍药而使用。扁豆衣、扁豆花的药力更弱。
在这方面,前人已经有了记载。《本草新编》说:“白扁豆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
2. 关于影响食欲
白扁豆、扁豆衣、扁豆花,中医传统认为有和胃化湿功效,容易让人理解为帮助消化,但中医中药书上并没有说白扁豆能开胃增加食欲。这与藿香等和胃化湿,芳香开胃不同。
白扁豆含有抑制胰蛋白酶和抑制淀粉酶的成分,因此,能影响食欲和消化。
如果由于胃肠道炎症而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白扁豆、扁豆衣、扁豆花只能作为辅助药使用,白扁豆本身是解决不了炎症和这些炎性症状的。
【保健与食疗】
1. 扁豆的食用与食疗
白扁豆是民间夏季的常食菜肴,口味较好,单味煮扁豆,扁豆炒肉片、鸡片、鱼片等。
白扁豆作为中药的煎剂是喝汤的,一般没有不适反应;作为食物,是吃豆的,少食和胃化湿,多食壅滞,会影响食欲。对消化功能较弱的人,不宜多食。
扁豆要煮熟煮烂,不但能增加其味道,而且可破坏其有毒成分。
2. 药膳
扁豆味甘,饮片色淡,豆能吃,可制作食疗药膳甜羹与粥,放入同煮的中药也必须能煮烂咀嚼,能咽下的。或者将带有甜味的补益中药,如枸杞子、麦门冬、西洋参、生晒参、黄芪、山药等煎汤,去掉药渣取汁,与扁豆同煮,吃豆。
扁豆制作药膳也可仅取其汁水,而豆作围边。
3. 保健品
(1) 扁豆可制作食品 可制作成酒剂、颗粒剂、冲剂、胶囊、饮料等剂型,还可制作糕点、粥羹等食品。主要用以健脾化湿,改善大便稀薄、次数增多、小便频多、妇女白带等病症。
(2) 饮料 扁豆略带好闻的清香,可制作饮料,口感较好,但较为黏腻。
扁豆30g,山药30g,乌梅12g,焦山楂12g,制成饮料1000~1500ml,每日服用30~50ml,用以改善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口干等病证。
4. 文件规定
扁豆为食物,属于文件中的第一类。
【不良反应】
1. 古代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 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 扁豆凝集素A为扁豆粉中的有毒成分,不溶于水,混于食物中喂饲大鼠,可抑制生长,并可引起肝脏区域性坏死。加热后凝集素A可破坏,毒性大为减弱。
3. 临床观察
熟扁豆、扁豆衣、扁豆花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在高温的煎煮下扁豆凝集素A受到了破坏,而且在中药复方中煎煮后是喝汤的,有毒成分,不溶于水。
扁豆衣、扁豆花不含有毒成分。
【禁忌证】
熟扁豆不宜经常食用,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食用。多食可能胀气,也可能影响肝脏,尤其是有慢性肝病的人不宜食用。
生扁豆有小毒,不可生食,不宜制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