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那些被看不见的群体!

不知道你小时候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吗?和家人一起走在街上,看到街头巷尾的清洁工、保安大哥、门卫师傅,家人会条件反射般的来一句"你要好好学习啊,不然看见没,以后就只能打扫卫生、去做这些工作了。"还好说者无心听者无意,我们理解家长总想找一些离你最近的例子,能让你看得见、感受得到,以此激励你努力学习。

回想一下,我们从小都在接受竞争教育,不管最近的高考填报志愿还是今后的毕业择业,家长内心和我们自己都想有个体面的工作。但是殊不知,那些看得见的场景、不经意的示范比较、素质教育的缺位,在我们记忆中烙下了重重的刻板印象,为"职业偏见"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对这些从事基础工作的群体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不难发现在农村还有很多以务农为主要收入的农民,耕种、除草、施肥、采摘...他们每天都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而年收入基本不会超过五千,如果遇到个狂风暴雨干旱亦或是野畜的毁坏将会使得粮食减产。在农村,有文化的人少之又少,若是有一门手艺收入会可观一些。

他们大多不会使用智能设备,不会使用代步工具,赶一趟集可能要花费四、五个小时。

进入城市可能会因为没有健康码、又或是因为看不懂公交线路图而坐不了公交。前几天 ,腾讯新闻报道一位白发老人乘公交车疑因没有手机无法扫码,被司机拒载,并遭到车上乘客谴责:“为老不尊”!老人不知所措,民警接警后赶来将老人带离。他们像是已经与社会脱节了,又或者说他们被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抛弃了!

但是在中国有9亿多的农民,这么庞大的一个社会团体就因为条件的制约而被抛弃被忘记被看不起?这公平吗?

记得之前在一个公众号看到了这样一个动图,一位环卫工人打扫着满地堆积的银杏叶,环卫叔叔将落下的金黄的银杏树叶捧起来洒在空中,自己站在飞舞下的叶子下转圈,当时看到这个动图觉得很治愈。在大多数人不愿意选择的行业里,他们还是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可是又有几个年轻人愿意选择环卫行业呢?

那些早于我们进入社会的人常说,大学生出来大部分人是找不到工作的。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去送外卖了,送外卖能有什么出息?

外卖小哥也被在校的大学生看不起,因疫情管控,外卖小哥无法送餐到宿舍楼下而被辱骂。“底层猪”之类的脏话不绝于口。

不仅社会人士看不起这个行业,就连以后也会从事这个行业的在校大学生也会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卖小哥?

可是送外卖有什么不好的呢?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凭什么被看不起呢?那如果没有外卖行业、没有700万的外卖人员,你可以坐在电视机旁等着饭从餐馆送到你的手上吗?你可以在生病的时候打开手机app买药等着外卖给你送到家吗?不行!那为什么连最起码的尊重也不愿意给这些奔波在路上的人呢?

再到保安、柜姐、房产中介、家政阿姨、屠夫...这些职业又有多少人会选择呢?在传统印象中,好的工作就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出入高档写字楼的吗?而销售、中介、保姆、屠夫应该是年龄大一点的叔叔阿姨的职业。

在某大型房地产中介公司的app上,按学历条件搜索,会发现很多经纪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

刘双,32岁,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现在是一名“家政阿姨”。

有人说她是“最牛保姆”,但更多人是不看好的:“如果辛辛苦苦读出来的硕士去从事小学毕业就可以从事的职业,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家政行业也在日益发展,雇主更需要有学历的家政阿姨,刘双的优势凸显出来了。

早些年爆火的“北大屠夫”陆步轩,因为选择卖猪肉而被嘲笑,而后呢?他成功创办中国第一所“屠夫学校”,编写了20万字的教材,用来培养屠夫以及营销人才。

现在的他早已身价过亿,给北大捐款9亿。

是金子总会发光!

近年来,考公的竞争越来越大,几万人竞争一个岗位,有人考了数次都以失败告终。提起公务员我们不难联想到“铁饭碗”,公务员,工作压力较小、生活环境好...这里面每一条都在诱惑着我们。

相对于农民、外卖员、保安、柜姐、房产中介、家政阿姨、屠夫,体制内的工作往往更能吸引大家的关注,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往往被忽视、这些职业也往往不被看好。

身处这样一个日益喧嚣又高度撕裂的社会,彼此都着急放声大喊,却又听不见或者不肯去听彼此到底在喊些什么,理解、感受、共情,反倒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

没有什么比尊重更能让个体感受到存在与努力的意义,而冷漠、偏见越来越流行于的人与人共存的社会。

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价值,好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劳动者共同营造的,劳动者是值得被尊重,值得被看见的。放下偏见,给他人一份正视一份尊重。

文章/杏子

编辑/杏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