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 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画石。
〔来 源〕 为天然矿物滑石Talc.原矿物有两种:硬滑石(即矿物学中的滑石)、软滑石(即高岭土石)。
〔成 分〕 硬滑石主要含硅酸镁及氧化铝杂质等。软滑石含Al4〔Si4O10〕 〔OH〕3或Al2O32 Si2· 2 H2O,有时含少量的铁及氧化物。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清热利湿:滑石有清热解暑,利湿通淋作用。 《神农本草经》: “主身热泄癖,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 荡胃中积聚寒热”。 《本草通玄》: “利窍除热, 清三焦,凉六腑,化暑气”。 《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清暑,通经活血,止泻利呕吐,消水肿火毒”。
2.通淋利窍:滑石有通淋利窍作用,常用治石淋、血尿。 《名医别录》: “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 令人利中”。《药性论》: “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
3.止血疗疮:滑石又有止血及收湿治疮疹作用。 《本草纲目》: “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 诸疮肿毒”。《日华子本草》: “治乳痈,利津液”。
二、近代研究
1.保护皮肤和粘膜作用:滑石粉由于颗粒小,总面积大,能吸着大量的化学刺激物和毒物,因此,当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表面时,有保护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但应注意滑石在腹部、直肠及阴道内可能引起肉芽肿〔1~2〕。
2.抑菌作用:平板试验法,10%的滑石粉,对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制抑作用〔3〕。
〔性 味〕 甘,寒。归胃、膀胱经。
〔功 效〕 清热渗湿,通淋利窍,止血疗疮。
〔主 治〕 热淋尿痛,癃闭水肿,暑热烦渴,泻痢,小便不利,水肿,黄疸;外治疮疡,湿疹,痱子等。
〔临床应用〕
1.淋病血尿:滑石常用于湿热淋闭、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等,特别用于尿痛有效。近多用于尿路感染所致的小便刺激征,常配伍茯苓、 泽泻、 猪苓、 石苇、萹蓄、瞿麦、通草等利湿通淋药,方例《滑石散》、 《滑石石苇散》、 《八正散》 (方见萹蓄)。此外,滑石善治石淋尿血,类似于泌尿系统结石,常配伍石苇、海金沙、 芒硝、冬葵子、大黄、 枳壳、 甘草等,方例《尿路排石汤》。
2.暑湿泻痢:夏季外感暑湿邪气,湿邪在表, 口渴,身困,小便不利, 或呕,或泻,舌苔滑腻,类似于急性胃肠炎及传染病初起所表现的症状,常配伍茯苓、泽泻、猪苓、通草、藿香、大腹皮、连翘、芍药等,方例《宣解汤》、 《六一散》、《玉液汤》。
3.湿热黄疸:指湿热病在气分,证见发热不退,身重, 口渴,舌红苔黄腻等,类似于某些发热性疾病的中期所表现的症状,常配伍杏仁、黄芩、黄连、厚朴、半夏、薏苡仁、通草、石膏等清热燥湿解毒药,方例《杏仁滑石汤》、 《三石汤》。此外, 《千金方》治黄疸, 日晡发热恶寒,少腹急,身体黄,额黑,大便溏黑,足下热等证,称为“女劳疸”。以滑石配伍石膏研末服。
4.疮疹痱子:如天疱疮,湿疹,烂脚丫等,多配伍黄柏、枯矾、煅石膏、甘草等,方例《三石散》、 《金黄散》、 《滑石黄柏散》。
此外,也常用作丸剂的外衣。
〔用 量〕 6~20克,丸散酌减,外用适量。
〔用 法〕 多精制为细粉后入药。
〔禁 忌〕 阴虚而无湿热、脾胃虚弱之泄泻及孕妇等不宜用。
〔附 方〕
1.滑石散(《千金方》):滑石、冬葵子、车前子、通草。
2.滑石石苇散(《证治准绳》):滑石、石苇、瓜蒌。
3.尿路排石汤(经验方): 滑石、芒硝、大黄、石苇、枳壳、金钱草、海金沙、琥珀、沉香。
4.宣解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滑石、甘草、连翘、蝉退、生杭芍。
5.六一散(《伤寒标本》):滑石、甘草。
6.玉液汤(《普济方》): 滑石、丁香、藿香。
7.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 杏仁、滑石、黄芩、橘红、 黄连、 郁金、甘草、厚朴、半夏。
8.三石汤(《温病条辨》):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 竹茹、 金银花、金汁(可不用)。
9.三石散(《集简方》):滑石,煅石膏、枯矾。
10.金黄散(《景岳全书》):滑石、粉甘草,绿豆。
11.滑石黄柏散(验方):滑石、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