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引发名著改编热议:过度强调原著精神等同耍流氓
已故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曾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发表20多年来,围绕它的改编多种多样有秦腔、话剧、电影,还有最近热映的电视剧《白鹿原》,大概也只有“电视剧”的长度才能完美呈现陈忠实作家笔下恢弘而绵长的白鹿原上的故事吧。
电视剧《白鹿原》导演刘进,此前拍过《悬崖》,收获了无数荣誉,在2012年的时候拿奖拿到手软,堪称谍战剧中的经典;他还拍过《一仆二主》,也算是都市剧中的精品之作,被各家卫视反复播出收视喜人。这一次他拍《白鹿原》,这是厚重的历史著作,他努力地在用镜头讲故事,用视觉语言刻画人物的内心,他精准地抓住每一个细节,还主张增加了“二豆”这样一个傻子角色,为全剧注入更浓厚的生活气息。
有人说电视剧版本很多细节没有遵循原著,因此很多人得出结论说“没有遵循原著的影视作品要给差评。”不知道这种荒唐的结论到底有多少人认可?
看过剧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主创团队将原著中的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与故事的年代感进行了“神还原”,陕北风味十足,前几集都是通过“吃”来展现出陕北民风,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就是白嘉轩在吃到仙草亲手做得那碗油泼面时一脸的满足感,整个画面仿若原著的情节出现在眼前,不仅是白嘉轩一脸满足,观众们对于这种年代的还原度也是一脸满足。
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但百分百趋近于原著的拍摄绝对不是艺术的标准。从更浅显的角度而言,艺术的标准应该是“好看”,《白鹿原》在做到一边还原历史一边还很好看的功课上,做得很好。至于那些介怀电视剧版本的《白鹿原》少了情色的戏码,少了这句那句的台词,某个情节删减,哪一处戏又是后加上的等等,这些纠结于小层面问题的态度绝对不是一个专业观众应有的态度,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无关于多少内容趋近于原著,而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部剧是否好看,是否同时具备有意思并且有意义上,这才是正常的观剧态度。
也理解很多读者群体对于《白鹿原》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之后的期待。此前很多读者看过电影版的《白鹿原》没有得到满足,电影因为受限于时长的缘故因而不能把如此庞大的历史全部呈现出来;而电视剧不一样,长度与厚度会把原著中的精华得以最大限度的展现,当然,懂文字作品和影视作品的人自然知道,没有哪部影视作品能够百分百还原文字中的细枝末节,文字有文字的好,影视作品有影视作品的好,两者不是冲突对立的,而是分属不同领域的各自存在。
仔细看剧的观众能够发现,编剧做了很多细微的调整,比如说有些细节的台词变化,比如说白嘉轩与仙草的相遇,比如白嘉轩巧取风水地,比如对鹿子霖更具人性化的呈现,比如说剧中孩子的年龄等等,其实有些细节就是为了更好的视觉呈现,一方面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荧屏效果,另一方面其实也证明了编剧揣摩过、思考过,上百本的相关著作,几次到原上采风生活,两次与陈忠实老师对谈,这都不是说说而已。就拿故事开场白嘉轩死的六个老婆来讲,不这么改该如何呈现?原著的魔幻效果虽稍有损失,但把前几任老婆悉数或单挑一位来拍一段呈现都显得难以实现,难免误入“雷区”或是落入导入故事冗长缓慢的窠臼之中。
很难得在荧屏上看到一部如此厚重、尊重历史,并且尽全力还原历史的好剧,就不想在鸡蛋里挑骨头可,爆米花似的电视剧固然看起来不累,也不用遵循历史,但与这种改编自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相比起来,其内涵、品相、演员功底等等各方面均是无法媲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