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建筑习俗

信息来源:《湘西民族风情》

来源:湘西州民族宗教事务局门户网

●  白云生处是苗乡 

湘西苗族建筑素以用料讲究、构图精巧、造型典雅、淳朴自然、技艺精湛而著称。村寨一般选在山势中部,层层向上,重重叠叠,如蜜蜂造窝,可称为“蜂蝶式寨落”;亦可建在沿河或较平坦的开阔地带,这些民居则较为分散,称“散居式寨落”。不论是蜂蝶式寨落还是散居式寨落,都必须选在山环水绕的地方,因为苗族人信奉靠山即安、依山而稳、傍水而活、傍水而美的重山水理念。

吊脚楼与黑瓦房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形式。受地势地貌影响,民居有的下撑木柱,架高底部,以防潮湿;有的因山势陡峭,为增加实用空间,把柱头前部分挑出,形成回廊式吊脚楼。黑瓦房是苗族民居的又一风格,通常为五柱六挂,木板装壁,上盖青瓦,板壁用桐油反复涂抹,风吹日晒,乌黑发亮,干燥舒适,防潮防震。房屋一般坐南朝北,通风向阳。

苗族民居结构具有一定规格,一般是由“吞口”处进大门,中间为堂屋,后面是晚辈房或客房;左边为火塘,后面是长辈房;右边是厨房,后边是粮仓。以上安排因姓氏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不同地区,不同姓氏,对建筑的要求有所区别,在建筑材料、造房式样、屋内装饰及祖先灵位安放都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苗族建筑的丰富性与多变性。 

雾里苗乡(赵林 摄) 

绿水青山间,是美丽的苗寨,那古老的垣墙,精细的石门,规整的石阶,无不述说着寨子的古老与富裕。寨中高耸的建筑物是绣花楼,姑娘们站在楼上,举目便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难怪苗家姑娘能绣出栩栩如生、鸟语花香的绣品。

苗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他们常常在寨中修建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防卫建筑,主要有寨墙、苗王城、保寨楼、保家楼、城门寨堡等。其中,保寨楼较为普遍,建在寨子地势高处,设有机关暗道和枪眼。而保家楼则是富甲一方的地主老财所建造,一般建在家院高处,起看家护院的作用。

苗族喜聚族而居,一个寨落常常有几百户甚至上千户人家。(田仁利 摄) 

苗族建筑是就地取材的典范。石材运用极为普遍,村中的道路是石板台阶,坪场是石块铺就,房屋是石头筑基、石块垒墙、石片做瓦,似乎他们自从盘古开天地,就同石头生活在一起……这些厚薄不等、切面整齐的建筑,构成美丽苗寨别样的风景。土质运用达到极佳,有的运用夯土筑墙,有的运用土砖砌墙,有的运用土石组合建墙,冬暖夏凉,舒适宜人。此外,亦有广泛运用木材,房屋前装木板,两档及后墙周以山竹精编、糊泥土或牛粪为墙,以花垣、吉首苗寨最为多见。吕洞山等木材较多的地方,民居则全装木板,室内装修极为讲究,人居其中,身心愉怡。

苗族民居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宅地选择讲究风水秘术,建造前要请屋神,敬奉鲁班仙师。砍树画墨,礼仪复杂,规矩严苛。上屋梁为民居建筑过程中最为精彩部分,抛梁粑,木匠师傅吟诵秀美华章,热闹非凡。亲朋好友前来道贺,理辞对歌,通宵达旦。尔后安龙谢土,人神共居,最后营造大门,祈求吉祥安康兴旺。

苗族建筑在不断满足自身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融铸和神寄托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并通过这种直观的艺术形式将苗家人勤劳勇敢、富于探索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文化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建房仪式

苗族建房主要程序有:

1.选屋场。苗族崇尚“鱼住滩,人住湾”的宜居习俗,宅地多选在寨内或紧靠寨子空旷向阳的空坪隙地。

立房祭鲁班(石邦球 摄) 

2.备料。一般在盛夏或农闲时进行。需带香、纸钱、酒、肉等祭品进山,祭天地树神后才能砍树备料。

3.发墨。木料备齐后,请白工抬进屋场,先敬鲁班仙师,再举行发墨仪式。木匠师傅将金墨放进墨斗中,穿上新墨线,端起新墨斗,由主东配合拉墨线,在一根木料上用力一弹,若墨线笔直均匀,则示吉利,否则重发。木匠师傅一边弹墨一边朗诵贺辞:“墨弹一根线,金钱进万贯;墨弹一线天,主东发财万万年……”如此反复弹墨3次,木匠才正式操起“浪篙”下料造房。中柱高一般为1.88丈、1.98丈、2.08丈三种,柱、挂等凿孔位置,木匠师傅用鲁班字码在树料各处标识,这些专用符号一般人无法识别。

4.施工。木匠按照划好的墨线,用锯、斧、凿等分别加工成型,并拼装成排扇。

5.竖房。竖房当天,全寨人聚集相助,亲朋好友前来庆贺。

6.上梁。苗家上梁,风趣独特,仪式隆重,热闹非凡。上梁仪式一般要经过序幕、问梁、登高、盘根、祭神、抛梁粑、尾声七个程序。

主东要在上梁的先一天,请人打糍粑,捏成似桐球大的粑砣,以备抛梁粑之用。上梁当天,全寨的老老少少都来观望。在众人的期待中,两名壮汉抬着屋梁进场,放在木马上。木匠师傅攀梯登上屋顶,每上一级唱上梁词一段,直到中柱顶端。这时,两个帮忙砍梁的人,分别从正堂两边中柱顶处抛下两匹红绸青罗,由地面的人拴住屋梁的两端,静听工匠喧唱《上梁歌》。听至“升梁”之词时,一旁鸣响鞭炮,吹奏唢呐,上梁的人扯布升梁,直到把梁搁稳于堂屋两边中柱的顶端方才礼毕。  

立排扇(石邦球 摄) 

苗家上梁辞版本众多,内容丰富。

如在上梯时,木匠师傅唱道:

一进堂屋四四方,主家请我来上梁。

脚踏云梯步步高,登上新房亮堂堂。

仙桃堂中累累挂,主家富贵万年长。

一上一步人气吐,二上二步子孙强,

三上三步家豪富,四上四步状元郎,

五上五步五子登科,六上六步六畜兴旺…… 

安梁前,要“问梁”:

问:说此梁,道此梁,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答:生在金银山里,长在昆仑山上。

问:何人见它生?何人见它长?

答:地形龙脉见它生,日月星辰见它长。

雨露所润,日月所光。

枝枝相对,叶叶成双。 

在抛梁粑时,边抛边唱:

一抛东,子孙落到广寒宫;

二抛南,子孙代代中状元;

三抛西,子孙代代着紫衣;

四抛北,子孙代代兴家业。

抛粑过程极为有趣,东南西北都抛完后,接着遍地开花,将糍粑抛向各方。围观群众先是伸手跳跃到空中去接,接不住拥挤到地面上捡,你推我挤,吆喝连天,笑声一片,极为热闹。抛粑结束,东家给所有观众每人散发一个糍粑,以示吉利。

7.安龙谢土。苗族崇拜龙,新居落成要在堂屋中建龙窝,安龙神。龙神与土神和睦共居,称为“安龙谢土”。仪式有请龙来、安龙位、敬龙神等,全由苗老司主持安排。内容繁多,程序复杂,各地不一。

8.装神龛。苗家神龛,有的置于堂屋正中后壁,有的置于火塘边“母柱”处。新居落成,装神龛是一件很严肃的大事。神龛置于堂屋的,讲究高于大门框架,俗话说:“神龛高过堂屋门,子孙发在自家门;神龛低于屋门口,荣华富贵往外走”。 

抛梁粑(石邦球 摄) 

9.立楼门。楼门,即院墙之大门。楼门之外为村寨公共场所,之内为私家宅地。苗族十分讲究这道楼门,所谓“千斤楼门四两屋”,说的就是这一特有的观念。楼门,苗语叫“住垂”,译成汉语就是把屋箍紧的意思。一家人能否团结和睦,兴旺发达,全靠这道门。故在正屋起好之后,必须另择吉日,请风水先生勘定楼门朝向,方可动工。 

(二)黑瓦房

黑瓦屋多为木房,按立柱与排挂的多少,可分为五柱六挂、五柱八挂,多者达五柱十挂。房顶盖小青瓦,板壁用木板,涂桐油。前院用青石板砌成坪场,房前屋后栽凤尾竹或枫香树。 

绣花楼(龙杰 摄)

跨门进堂屋,正中埋有“龙宝”,后边为房间。堂屋的左右两边,有一间必铺地板,内设火堂。苗家对于火塘有着特殊的感情,各地民居不论哪种样式,都设有火塘,而且是不分昼夜、季节,火种长年不熄,以象征一家人气火热,兴旺发达。火塘上悬有炕架,用于熏烤腊肉、野味。火塘中间立有生铁铸的三角架,供劳作归来的苗家人围火煮饭炒菜。如有亲朋好友来访,大家围在火塘边饮酒放歌,其乐融融。火塘内放的三角铁架象征祖先,故不能踏脚,一家人围坐在它的周围,在祖先的庇护下,充分享受家的温暖。火塘的设置很讲究,通常用条石镶边之后,又用椿木在周围围成正方形,然后在火塘周围用硬木板铺成离地面约一尺高的地楼,苗家称之为“班众”,时常擦得明光闪亮。火塘的安置要与中柱屋脊相对称,偏前偏后俱不相宜。靠边一排中柱下方,是安家神的位置,苗家人称之为“行果”,相当于汉族的“神龛”。平常供祭时,在这里烧香纸,以酒敬之。所以在围火塘烤火时,主宾有别,坐规有序,即以中柱一边为上方,属长者座位,客人、妇女及小孩不能坐此方位,更不能在此打闹;下方坐晚辈,其他两方不论。  

苗族民居神位图(田仁利 摄) 

(三)吊脚楼 

吊脚楼为湘西苗族民居特色之一。凡在斜坡上建吊脚楼,需根据地势,用木桩架高底部,然后装上穿枋,穿好横梁,上垫木板,在此基础上建房两层。平地上建吊脚楼多是配置于正房的一侧或两侧。苗家吊脚楼飞檐翘角,有两面、三面、甚至四面设走廊的,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花纹,如万字格、亚字格、喜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楼上向阳开窗。窗雕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球等。吊脚楼的悬柱有八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图纹。吊脚楼的下层多作贮藏粮食或摆放家具农具之用,楼上则为主人居室或客房。楼外长廊为妇女绣花挑纱、打花带、晾纱、晒衣物的场所。 

吊脚楼(伍秉纯 摄) 

富裕之家把房屋向前延伸,形成“四合院”式的院落。有的还向外扩展形成对称的小“天井”,有“双开天井”和“四开天井”。屋内大厅门柱上,镶着镀金匾联。整个建筑占地面积大,气势宏伟,堂屋宽敞,居房众多,构思精巧,雕龙画凤,华丽无比。

(四)保家楼

保家楼是苗家村寨和家庭为防止外来入侵而修建的防御工事,清末民初较为普遍。保家楼分为两种,一种是保护全寨安全的,称为“保寨楼”;一种是富裕之家单独修建的,称为“保家楼”。

保寨楼由全村集资修建,一般建在村头寨尾高处。墙体用青石块砌筑,高2~3层,顶部盖瓦,各层铺楼板,架梯子上下。凤凰县柳薄乡禾排村地处偏远,新中国成立前经常遭到匪徒越货抢人。清末,龙自旺组织村民集资修建保寨楼,现存两座保存完好。寨顶那座建在宅中,拱门朝宅内开,上下楼隐蔽安全,能守能退。楼体为正方形,外形与古代军事碉卡相似,高约20米,全用青条石过细钻砌成,墙体厚1米。建筑面积约10平方米。楼顶是三柱两挂木质构架,上盖小青瓦。楼底层供驻防人员食宿,二层置放枪支弹药,三层有4个枪眼日夜瞭望。这两座保寨楼,选择位置得体,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鸟瞰全寨院落。寨子周边围有高约两米的石墙,留有大门出入。遇上土匪进寨行劫时,可凭借保寨楼的优势,用枪封锁交通要道,阻击土匪。据当地老人说,保寨楼成功地抵御了数次来犯之敌,有效地保卫了禾排寨的安全。

保家楼(程明君 摄) 

苗寨一些有权势的乡绅和殷实富户为保护自家的财产安全,就在宅内修建保家楼,购买枪支,用来防卫盗匪肆虐。如凤凰山江龙云飞家和吉首小溪洪延著家都有此类建筑。保家楼通常是石木结构,非常坚固。在结构上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有灵活机动的防卫布局。它以传统的3间式平房为基础,另加防卫碉楼。碉楼打破传统观念中后墙不开窗的习惯,增开窗户便于防护和对外攻击,具有使用舒适性和防御保障性的双重功能,为民居与防卫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五)风雨桥

风雨桥,亦叫花桥。既作交通之用,又有宗教含义,象征飞龙绕寨,以保村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石礅横木风雨桥和石拱风雨桥两种形式。

石礅横木风雨桥,是在河岸两边及河中用料石砌礅,礅间叠架巨木横梁,梁上铺木板,树立柱建长廊。廊分单檐或重檐,悬山顶,盖小青瓦。配1~3个楼阁,斗拱结构,四角攒尖顶。主梁绘阴阳八卦图,书主修人姓名与建桥时间。立柱下设栏杆与条形枋凳,供行人休息纳凉。桥头立石碑,刻建桥事由与捐资人姓名。

石拱风雨桥,是用条石砌基搭拱,拱上建凉亭。凉亭木构,同石礅横木风雨桥。

苗族风雨桥,今保存较好的有清末重修泸溪县梁家潭乡芭蕉坪村万善桥等。

泸溪芭蕉坪风雨桥(向民航 摄) 

(六)凉亭

苗族凉亭有长廊式凉亭与尖顶式凉亭之分。

长廊式凉亭,多建于山坳处的大路中间或村寨前的大路旁。一般为3排2间或4排3间,每排2柱或4柱落地,悬山顶,双坡小青瓦屋面。主梁绘阴阳八卦图,书主修人姓名与建亭时间。亭四周一般无遮挡,四面透风;也有的四面用条石砌处女墙,还有的在进出亭子两头建高大的马头墙,留拱门供出入。另两侧设木枋或石凳,供行人休息纳凉、避雨躲风。亭内竖石碑,镌刻建亭事由与捐资人姓名。亭周围古木参天,风景优美,路人至此,倍感舒适。泸溪县合水镇新桥村六组阳重亭子坳乐善亭,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今又加维护,砖石木构,小巧精致,古色古香。

尖顶式凉亭,一般建在人口稠密处,有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和八角攒尖顶之分。亭内设长木枋凳,是老人们纳凉拉家常,青少年对歌述情的好地方。

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的泸溪县阳重乐善亭,砖石木构,小巧精致,古色古香。(田仁利 摄)

(七)跳岩

苗乡溪河纵横,人们生活劳作天天要过溪河。河面较窄时,苗家人就架石桥过河。但河床较宽,不易架桥时,苗家人就在溪流中竖起一根根粗大的石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跳岩”。修跳岩为公益事业,自发组织,不吃谁家饭,不花谁家钱,只要上工时喊一声就行了,各自扛起工具参战。大家按照一定的线路,在水中岩石上凿成距离相等的石槽,再把条石竖直插于槽中固牢。这样修成的跳岩既美观又减少洪水冲力,行人可稳稳当当地来回行走,别具苗乡韵味。 

苗乡跳岩(刘本松 摄)

(0)

相关推荐

  • 【原创】湘西之行(三)游墨戎苗寨

    2021年7月17日上午7:30左右,我们一行46人在凤凰古城上车,乘坐旅游大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大约上午8:40左右到达古丈县墨戎苗寨景区. 图:旅游团全员在墨戎苗寨景区门前留影 默戎镇苗寨, ...

  • 贵州古镇(2)——西江

    西江位于贵州凯里市雷山县东北部,海拔833米,是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200多户人家,被称为"千户苗寨". 西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是苗族民 ...

  • ​“空谷诗钟社”第341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题:千户苗寨】

    "空谷诗钟社"第341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 一.总策划 潇湘妃子.竹山布衣 二.评委 终     审:潇湘妃子 终审助理:吴海燕 本期主审:陈鑫 本期主评:罗军 编审团队:徐光 ...

  • 黄柏歌会(组章)

    苗乡散记 黄柏古苗寨 黄柏歌会(组章) 中岭十八苗寨地跨湘黔的通道.靖州.黎平二省三县,十八苗寨是清光绪年间为止的苗寨数量称号,现在这十八苗寨实际已有近三十个寨子,但沿用中岭十八苗寨的旧称. 2017 ...

  • 凤凰古城为什么不是苗族建筑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凤凰,是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但是很多人但凤凰古城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凤凰古城那么多马头墙.徽派建筑,说好的苗族特色呢? 凤凰古城并没有苗文化 ...

  • 诸葛八卦村特色建筑与敬老习俗

    诸葛八卦村特色建筑与敬老习俗 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境内,市区偏西17.5公里,330国道从村的东侧通过,通往龙游.衢州的省道从北侧通过. 诸葛亮十四世孙诸葛利(公元952年)宦游山阴(绍兴)后任 ...

  • 苗族人的生活习俗

    吃: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2.吃山泥鳅(晰蝎,统称四脚蛇).将处理 ...

  • 苗族有趣的“跳花坡”习俗,听闻是相亲大会,是真的吗?

    苗族有趣的"跳花坡"习俗,听闻是相亲大会,是真的吗? 苗族"跳花坡",为啥成为渐行渐远的民族风俗? 曾经堪称苗族盛会的"跳花坡",如今为啥越 ...

  • 苗族的酒文化和饮酒习俗

    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里 ...

  • 『迎亲队伍』『花轿装扮』『哭嫁』|绥宁苗族传统婚礼习俗详解

    绥宁苗族传统婚习俗详解(一) 编者按:现在很多年轻人看惯了要洋不土婚礼,觉得再豪华的小汽车也没有古老的花轿有味,传统的苗族婚礼越来越受新人的喜爱.但是想要办一场真正的苗族婚礼可不简单,每一个流程步骤都 ...

  • 『踩生』绥宁苗族团寨神秘的古老生育习俗|苗族团寨文化记忆|杨焕礼

    苗族团寨文化记忆系列 踩生 杨焕礼‍ 大园古苗寨 记得小时候,团寨的妇女生小孩好像是田里扯萝卜一样,扯一下出来一个.一个婴儿的出生,一锅热水,一个脚盘,一把剪刀,一个接生婆婆就能搞定.昨天还看见挺着大 ...

  • 苗族的传统建筑吊脚楼是怎样的?怎样的一种结构?

                     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每一个民族都有这每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服饰,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习俗.每个民族的建筑物也同样拥有着自己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