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的魔芋走红了

一、概述

魔芋又叫蒟蒻、鬼芋、鬼头等,学名Amorphophallusrivieri Durieu。魔芋是唯一能大量提取葡甘聚糖的植物。魔芋的球茎具有较高的医用和食用价值,其性寒、味辛、有毒,主要功能为消肿、攻毒,外用主治痈疮、肿毒、结块等症,以及毒蛇咬伤、颈淋巴结核、疝气等。魔芋加工后作为食品,是一种凝胶食品,保健作用突出,纤维含量高,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人体消化吸收,消除心血管壁上的脂肪沉淀物,对肥胖、便秘、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具有较好疗效。

魔芋是亚洲特有的农产品,主产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在中国栽培已有2000年的历史,中国年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53%,日本约占38%,其它产区约占11%。我国年种植面积约40万亩,四川省最多,约15万亩;我省居第二位,约4万亩。我省主产于陕南的秦巴山区,分布在北纬32°35′-33°45′,东径105°30′-111°10′的地区,主要品种为花魔芋。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魔芋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而受人工成本、适生区域、优良品种、病害等因素的限制,短期内产量大幅度增长是不可能的,所以近年价格逐年上涨。今后随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增长,价格还将上扬,种植利润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大,魔芋产业发展前景将十分光明。

二、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大块茎草本植物。全国主要栽培种为花魔芋和白魔芋,花魔芋的产量和抗病性均较优。

1、根

根肉质,弦线状须根。着生于块茎上半部,根长10-30厘米,入土浅,深10厘米左右,质脆易断。

2、茎

块茎长在土中,扁圆形或近球形,有很强的顶端生长优势。块茎外皮紫黑色,内部白色,二年生以上的块茎侧芽,常萌发形成根状茎,俗称“芋鞭”。花魔芋的芋鞭一般有4-6条,顶端膨大,是良好的繁殖材料。

3、叶

叶分鳞片叶和复叶两种,都直接着生于块茎上。鳞片叶4-7片,萌芽后从土中伸出,包裹于复叶叶柄或花序柄基部,属不完全叶,出苗后1个月左右自然枯死。复叶属完全叶,很大,叶柄直立,中空,有暗紫色或白色斑块。通常三分裂,或经再次分裂形成羽状复叶,叶青绿色。叶绿体多而大,是典型的阴性植物,喜于空气湿度大、云雾缭绕的山林或荫蔽度大的环境里生长。复叶1年只发生1次,而且1株只生1叶,无再生能力,要妥加保护。

4、花

为佛焰花序。花单性,虫媒,雌雄同株。花序直立,长于或短于佛焰苞,它由雌花序、雄花序和附属器三部分组成。下部为雌花序,中间为雄花序,最上端为附属器。开花时奇臭,主要靠苍蝇传粉。

5、果实和种子

果实为浆果。1株可结600-800粒,椭圆形。幼果绿色,成熟后有桔红色及天蓝色两种。每个果实有“种子”1-4粒,这种种子其实是一种块茎的原始体。成熟后采收晾干,与土混合保存,第二年可作为播种材料。

(二)生长发育过程

魔芋播种后先长出鳞叶,然后叶或花序开始生长。种芋鳞叶基部产生须根,新苗初期的生长依靠种芋供给营养,至7月份前后,当种芋的营养转输到新苗中后,种芋干缩,脱离子体。同时新苗基部新形成的块茎的上部也产生须根,这种现象叫“换头”。其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1、幼苗期

幼苗期包括发芽、发根、展叶及块茎初期生长等过程。此期约需2个月,种芋越小,幼苗期越短,反之,幼苗期较长。魔芋发叶状况对植株生长及产量等有直接的重大影响。魔芋叶片发叶展开有五种类型:即高“T”字形、漏斗形、叶伞状、萎缩状、患病类,其中高“T”字形展开的为丰产型,漏斗状展开的为平产型,伞状展开的为减产型,萎缩展开的为低产型,患病展开的多数要倒伏、腐烂,以至绝收。

2、换头期

此期约3-4个月。换头期一般在7月份,换头后植株进入独立的旺盛生长期。

3、块茎膨大期

换头后,新芋块茎迅速膨大,连续膨大可达1个半月,80%以上的产量在这一时段形成。因此块茎膨大期是魔芋等形成产量的最主要时期,此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4、块茎成熟期

从9月底到10月底,气温下降到15℃时,植株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停止,叶片枯萎、倒伏,块茎成熟,可以挖收。

5、块茎休眠期

块茎收获后开始进入休眠期。块茎在5℃-10℃的低温条件下,休眠期可达4-5个月。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魔芋原产于东半球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风地区,为茂密森林中的下层草本植物,所以喜温、喜湿、耐阴,适宜在富含腐殖质而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忌高温、强光和多变的环境。

1、温度与魔芋生长

魔芋喜温、畏寒,但忌高温。在年平均温度14℃-20℃的地区都能种植。魔芋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低于15℃或超过35℃,都不适宜魔芋生长。魔芋苗期要求15℃-20℃有利于生长。球茎膨大期(7月-8月)适宜温度则为20℃-30℃。一年中适宜的生长期,最少应达5个月以上。花魔芋适宜在海拔800-2500米的山地生长,需活动积温4279.8℃,有效积温1089.3℃。我县属秦巴山地适宜种植亚区,可在海拔1100米以下地区大力发展。

2、光照

魔芋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半阴性植物特性,因而不耐强光照射。在适当荫蔽的条件下,叶生长旺盛,叶绿素较多,病害少,产量高。一般在低海拔地区荫蔽度50%-60%,较高海拔地区荫蔽度40%-50%,1100米左右地区可不遮荫,阴坡可少遮荫或不遮荫,可与玉米、向日葵、银杏等套种遮荫。

3、水分

魔芋喜湿润空气和保持适当湿度的土壤。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时,魔芋生长良好。魔芋出苗后,7月-9月每月降雨量以150-200毫米为最适宜。魔芋在出苗前期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生长前期及球茎膨大期(7-8月)以75%的土壤含水量为最好。生长后期(9-10月)适当控制水分,以60%的土壤含水量为宜。

4、养分

魔芋根系多位于地下球茎之肩部,在土壤中分布浅,不便施肥。魔芋栽培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应以钾肥为主,磷肥次之。魔芋施肥每亩用量: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三元复合肥50公斤;培土追肥,每亩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脑白金1袋;或嘉美红利1袋+嘉美赢利来4-5公斤,同时叶面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2-3次。

5、土壤

魔芋生长对土壤的要求是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偏酸的轻质砂壤土。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

我县魔芋种植宜选择海拔1100米以下,背风,半阴半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积水的砂壤土或小黄土20°以内的缓坡地,PH值要求在5.5—7之间较好。魔芋不宜连作,否则易加重病虫害危害,忌选头两年种过魔芋的地块,尽量不用种过马铃薯、红薯、油菜、蔬菜的地块,可与小麦、玉米、黄豆等轮作。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应选择阴坡或半阴坡地种植,海拔800-1000米地区应选择半阴半阳或早阳坡地块种植,海拔1100米地区应选择阳坡或晚阳坡地块种植。也可在核桃、银杏与果树下套种。

(二)整地施肥

魔芋地在冬前深耕,深耕时要重施底肥。一年生种芋每亩施农家肥2000-25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尿素10公斤(或除施用农家肥外,另每亩施用45%的硫酸钾三元复合肥50公斤);二年生和三年生种芋每亩施农家肥3500-4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35公斤,尿素20公斤(或除施用农家肥外,另每亩施用45%的硫酸钾三元复合肥80公斤)。也可施入部分饼肥。但禁用鸡粪、碳铵。并且做到种芋和肥料隔离。

(三)土壤消毒

结合春季整地进行土壤消毒。一般亩用生石灰50-100公斤均匀撒施,施用一周后再进行播种。也可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0-300克,拌细土30公斤,均匀撒施,也可沟施或窝施。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用地中宝、辛硫磷颗粒剂等药剂撒施灭虫。

(四)种芋的选择与处理

应选择芋龄较小、膨大率高的块茎作种芋。要求块茎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纵径,上端大于下端,上端凹陷,口平。芽体完整粗壮,芽尖呈粉红色,有光泽,并略高出凹窝边缘或与边平。块茎颜色鲜亮,上半部呈灰暗色,下半部与底部呈灰白色,表皮光滑,无皱裂、疤痕、伤烂和霉变现象。对于过早出芽、芽似号筒、长达4厘米以上,无叶的块茎,即可认定为公芋,不能作种用。一般商品生产种芋以二年生和三年生、250-350克为宜,繁殖种芋的大小均可。

种芋选好后,应在播种前晒种2-3天。对挖伤或霉烂的种芋,应切去伤部或腐烂部分,伤口用干草木灰涂抹,然后晒种3-4天,促进伤口愈合。魔芋种芋宜自繁自种或当地就近购买,不宜从外地大量引种。

种芋消毒:为减少种芋带菌,可将选好晒好的种芋在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种2-6小时,晒干后播种。但要注意:有伤处理过的种芋和春季已萌动的种芋绝不能进行浸泡消毒。也可在种芋晒种后,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53.8%可杀得800倍液均匀喷雾种芋2次,晒干备种。

(五)适期播种

魔芋的生长起始温度为12℃,一般在4月上中旬。以留坝县为例,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可在4月上旬播种;800-1000米地区可在4月上中旬播种;1000米以上地区可在4月中下旬播种。注意春播不可过早,禁止秋冬播种,以防止低温烂种。但在种芋萌动前要播完。

(六)合理密植、科学间套

因魔芋种芋大小差异较大,种植密度差异也较大。一般要求播种前将种芋按个体大小分级,然后确定密度,一般行距为种芋直径的6倍左右,株距则为种芋直径的4-5倍为宜。

1000米以上的半阴半阳地块可采用纯种方式,一般种芋在50克以下的,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左右,每亩密度6000-7000株;种芋在50-100克的,行距45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每亩密度5000株;种芋在100-200克的,行距55厘米,株距35厘米,每亩密度3400株左右;种芋200-400克的,行距55-60厘米,株距40-45厘米,每亩密度2450-3000株。

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则必须采取间作套种模式。留坝县一般采取与玉米间套,也可与银叶、核桃等经济林木套种。

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宜采用150厘米带型,2-3行魔芋间套1行玉米的模式。对150克以上的种芋,魔芋与玉米播种行数比为2:1,2行魔芋行距60厘米,预留90厘米播1行玉米,魔芋株距26-40厘米,魔芋每亩播种2200-3300株;对于150克以下的较小种芋,魔芋与玉米播种行数比为3:1,魔芋行距40厘米,种3行,预留70厘米播1行玉米,魔芋株距26-40厘米,魔芋密度3300-5000株。玉米株距35厘米,每亩播种1300株。

800-1000米地区可采用200厘米带型,3-4行魔芋间套1行玉米的模式。对于150克以上较大的种芋,魔芋与玉米播种行数比为3:1,3行魔芋行距60厘米,预留80厘米播1行玉米,魔芋株距26-40厘米,魔芋每亩播种2480-3850株;对150克以下较小的种芋,魔芋与玉米播种行数比为4:1,4行魔芋行距45厘米,预留65厘米播1行玉米,魔芋株距25-35厘米,魔芋每亩播种4200-6000株。玉米株距27-30厘米,每亩播种1100-1200株。

玉米应选择抗倒伏性强、叶子平展、春播生育期在120天以内的早熟品种,如豫玉22、临奥1号、奥玉3118、户单1号等。玉米应种植在空带的中间,最好采用育苗移栽,并且给玉米重施肥料。

(七)规范种植

高海拔地区,土层疏松、坡地较窄的地方采用开沟布厢方式栽培;缓坡地、平地则采用深沟高畦垄式栽培,一般垄沟深度20厘米左右。魔芋播种时覆土深度一般为15厘米,若种芋较大,播种深度可达20厘米。播种时种芋与肥料相互隔离,将球茎稍侧倾斜放置,且顶部一般应向一个方向,平地向南方,坡地则向坡顶方向倾斜,球茎与地面倾斜角为45°左右。

(八)加强田间管理

魔芋出苗后,雨季要注意田间清沟排水。展叶期和7月中旬左右亩用甲霜恶霉灵+嘉美红利1000倍液淋根灌根,同时叶面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当田间杂草长出而魔芋、玉米未出苗时可亩用草甘膦500克或克无踪100克喷施防除杂草,如杂草较少,可人工拔除,不能用锄头铲,免伤魔芋而感病。在9月上旬将套种的玉米收获,玉米秆割掉或将玉米中下部叶片割除,让魔芋充分接受阳光,利于球茎膨大,同时也减少荫蔽,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九)畦面覆盖

在魔芋播种后,及时在垄面盖农作物秸秆(稻、麦草、玉米秆等)或山林中的枯枝落叶5-10厘米厚,可起到防草荒、防病、保温保湿、防高温、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

(十)适时采收

魔芋自然倒苗后一周即可采收,一般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挖收。但采收的最迟时期应是平均气温不低5℃以前。应选择晴天采挖。

四、种芋贮藏

魔芋种芋的贮藏方法有:露地越冬保种贮藏、埋藏、室内保温贮藏等。魔芋的最佳贮藏条件为温度8℃-10℃,相对湿度80%左右。

(一)选好种芋:种芋挖收时应小心仔细防挖伤,要选口平、芽窝小、碓窝状、芋头型魔芋作种芋,坚决将带伤、带病疤、扁形老化芋、公芋剔除掉。

(二)干燥处理:一般采用自然风干或晒干,促进种芋表皮木栓化和伤口愈合。一般需让种芋重量减少15%左右即可,二年生球茎需风干15-20天,三年生种芋需风干18-23天,根状茎风干5-10天即可。

(三)安全贮藏

1、露地越冬保种贮藏

指当年不挖收魔芋球茎而在地里自然越冬,此法只适宜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的阳坡采用。植株自然倒苗后,拣净地上茎叶,松土填埋叶柄空洞,用稻草、玉米秆覆盖15厘米以上,并用石块、木棒压好秸秆,防止大风吹走;园中开好围沟和畦沟,使之沟沟相通,以利排水防渍;次年开春后,于播种前选晴天小心挖出,晒干水汽即可播种。

2、埋藏

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方,挖一条深宽各一米左右,长随贮藏量而定的地下坑,在坑底层及四周铺一层稻草或玉米秆,然后放入魔芋。每隔1米左右放1个去隔竹筒作为通气筒,以便通风透气。通气筒高出地面50厘米。坑口用一层干草封闭,干草上面再覆盖30厘米左右土层,将顶部封成馒头形。坑四周开好排水沟,严冬季节将通气筒用稻草等堵塞。

3、室内保温贮藏

通常有三种方法:①沙埋保温贮种。在室内干燥的地板上,铺一层河沙,放一层魔芋,以3-4层为宜,四周用干草覆盖。②谷壳保温贮种。选火炕上面的楼板上,铺一层谷壳,放一层魔芋,堆放3-4层。③用箩筐装魔芋后悬挂在烟囱旁或放在火炕上的楼板上,此法应注意不能太接近火源,以免灼伤种芋。室内保温贮藏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8℃-10℃,空气湿度70%-80%,并尽量恒定,立春后温度可保持在12℃-20℃之间。

参考文献:

《魔芋高产栽培技术》陈荣信 徐汉涛 赖晓玲 韩彦斌

《魔芋高产栽培技术》百度文库

图片来自天宝特色农产品交流平台作物技术群

(0)

相关推荐

  • 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

    问: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庄稼的生长是争天不争地,只要肥料营养足够充足,在土里是不怕密的,盘根错节挡不住营养充足.但庄稼生长在地面之上是要有空间的,有足够的空间才能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

  • 玉米种植的株距和行距是多少

    玉米种植的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春季播种玉米株距为33-40厘米,夏季播种玉米株距为25-33厘米,则春播玉米的密度可达3300-4000株/亩,夏播玉米密度可达4000-4500株/亩.同时,还 ...

  • 玉米种多远一稞,玉米的株距计算公式。一亩...

    玉米种多远一稞,玉米的株距计算公式. 一亩地=667平方米 假设亩种4000株 假设行距是0.6米 667÷4000÷0.6=0.28米(株距) 假设亩种4500株 假设行距是0.6米 667÷450 ...

  • 阳台种一盆薄荷,药食两用!

    薄荷是世界上三大香料之一,也是常见的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几块钱一盆的,它却又很多功效,消炎.止痒.健胃-- 薄荷的功效 消炎止痒 薄荷醇能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先产生凉的感觉,继而有轻微的灼热感.缓慢 ...

  • 治疗失眠的千古名方,药食两用:甘麦大枣汤

    两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创下了一张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前面我们谈过,张仲景有两个药食两用的方子,一个是当归生姜羊肉汤,另外一个就是今天要讲的,甘麦大枣汤.仅仅只用了三味药--炙甘草.小麦.大枣,对治疗 ...

  • 小小龙葵,生于路边田野,药食两用打败“肿瘤君”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高珊珊 龙葵,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去热少睡,可用龙葵菜同大米煮稀饭吃.小便不通,可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 ...

  • 【药食两用话中药】冬葵子

    疫情常态化期间来院就诊,请您配合完成流调 肾病科 文/武士峰 编/ 李洁 药食两用话中药之冬葵子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 ...

  • 锁阳:药食两用、补肾助阳肾气足让人变得有力气 ,锁阳桑葚茶阴阳并补

    现在很多人非常注重养生,养生的基础是什么?当然是先要分辨体质,怕冷是阳虚,怕热是阴虚,既怕冷又怕热是阴阳两虚. 具体来说. 阳虚的人体内的阳气不够,能量不够,所以不能抵御外界的风寒,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 ...

  • 药食两用话“花椒”

    奚燕 悦读中医 3月9日 小编导读 说起花椒大家都非常熟悉,是家中常用的一味调料.但它仅仅是一味调料吗,花椒还有哪些功效? 花椒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对花椒的记载, ...

  • 《名医别录》记载:药食两用——白扁豆

    中 中药&食补 白扁豆 医 绿豆.黑豆.红豆.黄豆..这些豆类都是生活中经常会吃到的,却很少人会想到--白扁豆. 白扁豆自古以来就是药食两用的佳品,早在<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 梁 ...

  • 黄精药食两用功能强大,为什么种植很少?良莠不齐,3招辨品质

    黄精在全国分布非常广泛,有的地方叫老虎将,有的地方叫鸡头黄精,有的地方叫鸡爪参,叫法种类繁多,实际就是同一个产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录>列于 ...

  • 赤小豆药食两用功效多

    在<本草纲目>谷部二十四卷赤小豆[发明]项中李时珍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陈自明妇人良方云:予妇食素,产后七日,乳脉不行,服药无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遂行.因阅本草载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