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好展 文徵明诞辰550周年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对于文徵明,90后唯一的印象可能是《唐伯虎点秋香》中并没有多少镜头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确实,“江南四大才子”中,唐伯虎诗酒风流,大起大落;祝枝山愤世嫉俗,恣意张扬;徐祯卿年少轻狂,诗才逼人。而文徵明,却“笨得可以”。据说,他7岁时不会说话,9岁时口齿不清,七试不中,53岁之时,还是在工部尚书李充嗣的引荐下,入翰林院待诏,为九品。但不久,文徵明就辞官还乡,寄情书画。
文徵明画像在商品经济发达,连卖科举指南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江南,以文徵明的笔墨功夫,单靠卖画也能成为一方富豪。但他依旧很“笨”,一生“不给藩王、权贵、外国使者写字作画”,但亲邻索画,却无一不应。文徵明的一生,确实没有给后世留下太多想象的空间,亦没有留下过多谈资。他不像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其他人,全然没有天才属性,仅靠着自己的勤奋、专注、模仿,以及上天眷顾的长寿,慢慢地走,取得了最大的成就。
两大展览海报2020年,是文徵明诞辰550周年。为此,东京国立博物馆携手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以“一展两点”的方式,推出 “诞辰550周年纪念 :文徵明与他的时代 ”,两地共展出133件(组)书画藏品,其中包括日本文化厅 所藏国宝宋高宗楷书《徽宗文集序卷》,及3件重要文化财。两地展览试图通过文徵明及其同时代画家作品的呈现,勾勒文徵明的“朋友圈”,“彰显文徵明的个人魅力,及其艺术在江南乃至日本地区的传播”(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语),还原明代书画界的绰约风姿。
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现场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展出68件(组)作品,集结了日本所藏文徵明及其同时代文人相关作品,除了其子文彭、文嘉以及亲族文伯仁等文氏一族外,还包括沈周、唐寅、陈淳、周天球、居节、徐渭等,文徵明《草书千字文卷》、《楷书离骚九歌卷》、《行书游天池诗卷》、文伯仁《四万山水图轴》等都将展出,展期为2020年1月2日至3月1日。
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展览现场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则展出65件(组)作品,展出了文徵明《草书千字文册》《停云馆帖》(十卷本)等,此外还包括沈周《采菱图轴》《七星桧书画卷》等作品。除“文徵明与他的时代”特展外,还呈现了“文徵明的书画鉴识”,展出包括怀素《自叙帖》(水镜堂本)、王羲之《十七帖》(停云馆刻本)、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小字本),及王献之《地黄汤帖》、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楷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卷》、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卷》(日本卷)等。展期分为两档:第一档为1月4日至2月2日;第二档为2月4日至3月1日。在看具体的展品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此次展出的国宝宋高宗楷书《徽宗文集序卷》,及其中1件重要文化财。
楷书徽宗文集序集 南宋高宗南宋·绍兴24年(1154)日本文化厅藏从个人的气质来讲,赵构实际上是一位艺术家。他精通诗词与音乐,擅长书法、绘画,志趣一直在笔墨方面,是一位相当勤于学习书法的皇帝。他最初是学黄庭坚,中年学米芾,后又学“二王”。他还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提倡大众研习书法,对南宋书坛的兴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时间,以宋高宗为中心,南宋朝廷上下掀起了一个学习书法的高潮。
四万山水图轴之万壑松风 文伯仁 明代·嘉靖30年(1551)东京国立博物馆
四万山水图轴之万芊烟雨 文伯仁 明代·嘉靖30年(1551)东京国立博物馆《四万山水图轴》被日本视为重要文化财,也是此次展览的重要展品。所谓“四万山水”,指的是四幅分别以“万壑松风”“万竿烟雨”“万顷晴波”“万山飞雪”为题的画作总称,是文伯仁在50岁时为友人顾从义而画。
四万山水图轴之万顷晴波 文伯仁 明代·嘉靖30年(1551)东京国立博物馆虽然是文徵明的亲戚,但文伯仁的性格与文徵明一点儿都不像。史载其“性暴躁,好使气骂座,少年时曾与叔徵明相讼,一度系狱”。工画山水,效王蒙,学“三赵”(令穰、伯驹、孟頫),笔力清劲,岩峦郁茂,布景奇兀,时以巧思发之。善画人物,亦能诗。其山水画有简、繁两种面貌。简者效文徵明细笔山水,景色疏朗,笔墨细秀,多抒情意趣;繁者出自王蒙,山林层叠,构图饱满,皴点繁密,境界郁茂。
四万山水图轴之万山飞雪 文伯仁 明代·嘉靖30年(1551)东京国立博物馆此次展出的《四万山水图轴》即为繁者,描绘了文人的闲适, 作品中大量使用清劲的白描笔法,表现密度极高。各图均有明末艺苑的代表文人董其昌所题画赞,是嘉靖年间(1522~66年)吴派的代表作品之一。虽说其横披大幅颇负出蓝之誉,但构图却有塞实之感。文伯仁山水取法王蒙及文徵明,又有所创新。他比王蒙的山水少了高不可攀的险峻,比文徵明的山水多了鲜明的个人情趣。文征明及其一门的画家多描绘山泉林间闲游的文人, 但文伯仁的山水以清静、浅显、清楚的白描风格或淡彩为基调,以充满色彩感的画风为特色,为文人画开辟了新的境界。徐沁在名画录赞叹文伯仁的山水“横披大幅,层峦郁茂不在衡山之下。”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区有什么可看的?
东京国立博物馆“文徵明与他的时代”展品一览标黄者为东京国立博物馆官方宣布重点展品展览起名“文徵明与他的时代”,并非没有原因。就艺术成就而言,在明代,文徵明确实首屈一指。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此次展览中,不仅可以一览文徵明的绘画及诸体书法,更可看到明朝各大画派灵魂人物的代表作品。我们首先从文徵明的书画说起。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他的书法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风致。
文徵明 楷书离骚九歌卷 明代·嘉靖31年(1552) 东京国立博物馆 高岛菊次郎氏寄赠文徵明书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小楷,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笔划婉转,节奏缓和, 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徵明 草书千字文卷 明代·嘉靖24年(1545)东京国立博物馆 青山杉雨氏寄赠幕后网muhou.net/
文徵明 草书千字文卷局部文徵明的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类小草,且时常融入他的小行书中,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他分别作于43岁、50岁、51岁的三件作品。43岁应友嘱作《东林避暑图卷题诗》(现藏纽约美术馆),以黄山谷行书、狂草及苏体行书各书诗一首。其中狂草《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十七行,体由山谷及狂素。50岁所作《草书卷》(现藏无锡博物馆)则是学山谷狂草《竹枝词》后有所得而拟其笔意所作。51岁所作《八月六日书事·秋怀七律诗合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则已脱去山谷狂草形骸,直逼怀素神意。此幅与以狂草见长的祝枝山相比,毫不逊色。文徵明的绘画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徵明 兰竹图轴 明代·16世纪东京国立博物馆 青山杉雨氏寄赠在这幅《兰竹图轴》中,可以看出文徵明对元四家笔墨的取法,反映出文氏对元人笔墨的偏爱。他的画中并不是单一地运用元四家中某个人的笔法和墨法,而是善于把各家的笔墨、构图以及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绘画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文徵明对于元人笔墨和形式美感的研习相当深厚。文徵明之外的明代书画虽然明代书画由宋代发展而来,却具有自身的特点。总的来说,整个明代书画可笼统地分为三个体系:第一,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第二,宫廷院体绘画;第三,活跃在江浙一带民间画坛的浙派绘画。在整个明代,这三大体系此消彼长,构成明代书画界的繁荣景象。 以文徵明为首的吴门画派的兴盛,是明代晚期的事情。在这三大体系中,涌现出诸多派别,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画派,徐渭为代表的青藤画派,项圣谟为首的嘉兴派,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等,各成体系,山水、花鸟、人物各种画科,全面发展,题材广泛。
停云馆法帖 文徵明编 明代·16世纪东京国立博物馆 高岛菊次郎氏寄赠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此次展览中,亦可窥见明代书画一貌。展品既有沈周、董其昌、徐渭、陈淳、祝允明、宋濂等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亦有钱博、王建中等明代书画界的个个“局部”。 虽然后者在艺术史上不及前者那般闪耀,但明代艺术史,正是由那几颗璀璨的明星,及众多的、无数的“局部”构成。
菊花文禽图轴 沈周明·正德4年(1509)大坂市立美术馆藏沈周是文徵明的老师。文徵明尤其喜爱沈周细谨秀润的细笔风格,绘画思想自然也深受沈周影响。文徵明“吴门画派领军人物”的衣钵也是自沈周传来。 沈周发展了元代文人画传统,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见长,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其画风奠定了吴门派的基调。
采菱图轴 沈周 明·15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在书道博物馆的展示中,便是以沈周的几件画作作为开篇,包括大阪市立美术馆所藏《七星桧书画卷》《菊花文禽图轴》及京都国立博物馆藏《采菱图轴》。
采菱图轴 沈周 (局部)《采菱图轴》是沈周早期典型的“细沈风格”山水画,文徵明五十岁以前所作作品中可看出他对沈周的追求。此图系沈周40岁所作,写成此图后,复填人月圆一阙,以造孤兴。图中写三名吴中女子,各驾小舟,采菱湖上。远山不高,坡陀连绵,村落小桥,散见山脚林木之际,染色以赭石为主,颇有秋意。用笔匀细,山石作披麻皴,柳条下垂,端穆有致,得赵孟頫“鹊华秋色”之遗意。 此图与沈周晚年之雄健大不相同,却能从渊厚静穆中领其高古神韵。
花卉杂画卷 徐渭明代·万历3年(1575)东京国立博物馆 高岛菊次郎氏寄赠徐渭创立的青藤画派同样是明代书画界不可小觑的力量。该派画作兼绘山水,纵横不拘绳墨,画人物亦生动,其笔法更趋奔放、简练,干笔、湿笔、破笔兼用,风格清新,恣情汪洋,自成一家。
楷书前后出师表卷 祝允明 明代·正徳9年(1514)东京国立博物馆 高岛菊次郎氏寄赠祝允明书法最高的当属楷书与狂草。他的狂草汪洋恣肆,楷书又相当严谨,有晋唐古雅气息。这种反差很大的综合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分相似。 祝允明主张是“性”与“功”并重超然出神采,祝允明的书艺思想以“神采”为最终归宿。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他认为必须“性”、“功”并重。“性”是指人的精神,“功”是指书法创作的能力和功夫。
琵琶行图轴 文嘉明·隆庆3年(1569)大坂市立美术馆书道博物馆:文徵明都收藏了哪些古书画?在书道博物馆的二楼,有一块展区,特别呈现了文徵明的书画收藏。其中,不仅展出了日本国宝南宋高宗所作《楷书徽宗文集序集》,更有王献之《地黄汤帖》及赵孟頫的《汉汲黯传册》、《楷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卷》等。
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局部)元·至大3年(1310)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文徵明的收藏主要是靠自己卖文和书画所得的润笔来购求,前面我们提到,文徵明并不为权贵及外国使者作书画,其生活本就清贫,却依旧拿出大量钱款购置书画,其对书画的痴迷程度可见一斑。虽购买力与那些大官宦、大地主或富商无法相比,但文徵明有眼力、有见识、有威望,所购书画大多十分重磅,艺术价值极高。
地黄汤帖 王献之 东晋·4世纪 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