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1) / 崔华

怀念父亲

崔华

2020年3月21日,这一天是我父亲的10周年祭日。我对父亲的怀念就像呼吸一样,早已融入生命。人们常说, 越是经历过生活的艰苦,就越发感念父母的付出,我就是如此。

我的父亲已经离世多年,每每想起,我的心头总有一种隐隐的痛,这种痛,无药可治。父亲那憨厚老实的音容笑貌已经刻在我的生命中,一直是我努力生活的精神支柱。

我的父亲1945年出生在山东临沂的一个小山村,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在贫困动荡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迫逃荒到东北,在当时的一个农场做长工——种地、盖房、饲养牲畜,样样都做。

1

后来听父亲讲,那时条件艰苦,只要有口饭吃,能干的活他都干,因为老家还有奶奶需要赡养。

在农场做工久了,我的外公看到我父亲为人忠厚,人又勤快,就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我父亲,我父亲比我母亲大十三岁。我的父母亲结婚以后,当时父亲所在单位的老领导,出于对父亲的认可和同情,就在当地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下面的新伦村给父亲落户,生活总算安顿下来。

我却从未在那个村子里生活过,因为刚刚落户不久,父亲就被工作单位派到离村子十几公里外的大坝去看管水闸。按照上级的要求开闸放水或关闭闸门,然后每天骑车十几公里沿着堤坝巡查,再去单位汇报当天的水库情况。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差事,就这样,在那个远离村庄的大坝旁的两间小房子里,我和弟弟、妹妹相继出生。

2

我是1983年2月出生,与父亲同一个属相,也就是说,父亲在三十七岁才有了他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对我宠爱有加。第二年十月,我的弟弟降生,妹妹出生在1986年春天。为了照顾孩子,父亲后来把奶奶从老家接过来,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很充实,如果日子能一直这样下去该有多好。

平静的生活就在1986年的夏天被打破。那年夏天雨水特别大,连日的暴雨淹没了农田,摧毁了堤坝。那天,父亲照常去单位汇报工作。

3

午饭后,弟弟妹妹都睡了,母亲带着我,走出家门去看看河水上涨的情况。水库的渔网立在河中央,站在岸上伸手就能够抓到上面的支撑柱子。浑浊的河水不断冲打着渔网,我站在离母亲几米外的地方。就这样看着母亲一只手扶着渔网的支撑柱子,一只手在清理渔网里夹杂着的各种水草。

突然,远处一个大浪从天而降,母亲躲闪不及,瞬间被大浪卷入了渔网中。当时,我蒙了,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拿着的一个小盆摔在地上。那时,我年仅四岁,这一切都太突然了,因为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什么是水火无情,大约停顿了几秒钟后,我放声大哭起来。

4

我之所以哭,是因为被当时的场景吓哭的,是因为母亲一下子不见了。那时候,我还不明白自己从此再也没有母亲。听见我的哭声,附近劳作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朝我跑来,一边跑一边向我大喊。后来我才知道,人们发现母亲出事了,是看我太小怕我也跳到河里去找母亲。然后有人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回家去找奶奶。奶奶一只手背着弟弟,一只手牵着我,求人们去救母亲。奶奶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的耳旁。

后来听说,母亲被打捞上来时就已经没有气息。我一直清楚地记得,父亲回家的时候,一直沉默着,那种沉默让世界感到寒冷。就这样一场意外,我永远失去母亲。当时我四岁,弟弟三岁,妹妹刚刚出生几个月。后来迫于生计,妹妹被送到表舅家抚养。能看的出来,父亲舍不得。

母亲去世的那年冬天,奶奶也生病离开了我们。多年以后,父亲又把妹妹接回来,一家人重新团聚。

5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永远都在忙碌着,他是一个勤劳又特别要强的人。在我家的房子周围,原来是一大块荒地,中间隔着两个沼泽。父亲就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然后用扁担挑着从高处挖的土,把沼泽填平。当时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只能出力气。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一片荒地被父亲开垦成一片平整的稻田,成了我们一家人的口粮地。

父亲后来找人测量一下,居然有八亩多。其中最低洼的部分,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水塘,父亲后来还在那里放养鱼苗,以至于我们每年冬天都有吃不完的鱼。

每年入冬之前,池塘逮鱼总是最热闹的场景。父亲找来村里喜好逮鱼的能手,大家先把水塘的水全部放干。看着那么多大鱼在泥窝窝里欢蹦乱跳,前来帮忙的乡亲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大伙临走时,父亲总会把逮到的鱼分给他们,大家都有份。那时候吃鱼,好像不用放什么佐料,简单清理一下就可以下锅啦。至今回想起来,味道还是那样鲜美。

6

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我们家在大坝旁边,远离村庄,就算离大坝最近的一个村庄,距离我们住的小房子也有大概2公里。村里的小学到我们家只有一条乡村泥土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地。父亲决定让我和弟弟一起去上学,这样姐弟俩有个伴,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不至于害怕。

那年9月,我开始了读书生涯。我和弟弟穿着父亲特意买的新衣裳,背着小书包,每天走在上下学的那条小路上。因为周围非常空旷,只有靠近村子的时候,路两旁才有几棵并不高大的树。我和弟弟两个小小的身影显得很是孤单。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父亲早把饭做好了,我们吃过饭又开开心心地去上学。

后来,我渐渐懂事。有一次我问父亲,为什么他总能准时在我和弟弟到家的时候,就能做好饭呢?父亲说,他会每天在我们放学的时候,看着那条小路,只要我和弟弟的身影一出现在树那里,他就开始做饭。这样我和弟弟到家就刚好吃。这句话我现在每每想起,都会泪流满面。

7

开春以后,气候还比较寒冷,田野里的青草没有发芽。人们喜欢把牲畜放到田里啃食枯草。因为没有开始种地,所以都是放养的,也很少有人去看管。放眼望去,好多耕牛、马,还有羊群,遍布在乡村的田野里。

我很害怕牛,不仅仅是它健壮的身躯,响亮的叫声,还有那头顶两只弯弯的牛角。但在弟弟面前,我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弟弟早已看出我的胆小,他说姐姐,如果牛来了,你先跑,我不怕。我听了弟弟的话,心里安定一些。经常从牛群和马群身边上学放学,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8

有一天下午放学,我和弟弟正走在出了村口的路上。弟弟走着玩着,正好迎面来了一个牛群,弟弟不知不觉已经走过牛群。我还在后面,和牛群迎面时,我看到有几只牛长的特别大,还有一头牛很凶的样子,我当时吓得大叫。突然间就有一头牛向我冲过来,后面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当我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快黑,周围非常安静。我赶快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慢慢往家走去,正走着,就看见了父亲带着几个人,拿着铁锹等向着学校的方向跑来。父亲跑到我面前,拉着我上下左右看了个遍,确定我没事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原来,我被牛刮倒后,弟弟看我倒下,不知道什么情况,就赶紧跑回家找爸爸。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是我穿的一身红色的棉衣吓到一头大耕牛,它是从我旁边跑的时候把我刮倒的。我惊吓晕过去,如果是被这头牛踩一下,或者被它用它的牛角扎一下,估计我早就没命啦。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穿过红色的外衣。

9

进入4月,小草已经发芽,冰雪融化后汇成小河道,灌满了路旁的稻田和水沟。在我和弟弟上学的那条小路上,有一处旱田和水田的交汇处,那里有一条低洼的水沟。平时水沟上架了一个圆柱形的小桥,这是一个旱田和水田的分界点。就是小桥的南面,地势慢慢变高,人们在地势高的地里种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小桥的北面地势低洼,人们在这些地里种点水稻。由于天气骤然变暖,雪融化的太快,形成的水淹没了那座小桥,我和弟弟上学就有困难。

父亲为了不要我和弟弟耽误功课,他每天穿着水汊把我和弟弟背过那处低洼的水沟。因为水已经淹没小桥,分不清哪里是小桥,哪里是水沟,父亲摔倒过几次。父亲身高不过一米七,水沟最深的地方都到父亲腰间。在那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和弟弟一天功课都没有耽误。

10

几年以后,前面的村庄对那条路进行扩修,小桥也翻修成大一些的桥,又把那条小水沟挖深。这样冰雪融化的时候,雪水就可以顺利流走。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上学是最重要的事,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逃避。那些年,父亲背我和弟弟过桥上学的事,一直被乡邻称赞着。

因为远离村庄,照明用电肯定是没有的。后来前面村庄的一位叔叔告诉我,应该是在我出生前后,前面的村庄已经通电,虽然有电视的人家还不多,但是都用了电灯,也有了电饭锅。而我们一家没有办法通电,晚上只能点蜡烛和煤油灯。那时的生活,就是每天晚饭后,我和弟弟围坐在一张饭桌上,在微弱的烛光下写作业。父亲忙好了我们,还要去喂猪,喂马,砍柴等。我写好作业,就在等待父亲进屋关门,经常是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梦乡。醒来时,又看见父亲在忙碌了。

11

东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地,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的最北端,常年低温。那里的土地,每年在清明前播种,五月初插秧。每年只能种一茬庄稼,但是稻米质量一直很好。直到现在,家乡的大米也是国家出口产品。

到了农忙时节,因为家里种的都是水稻,父亲开始忙着育苗插秧。父亲要挑选最好的一块地作苗床。然后整地、做床,给苗床拉土、施肥、浇水等。

播种时,稻种都是提前精选好的,然后浸泡、催芽,播种到苗床上。最后喷施除草剂,给苗床盖上地膜,这每一步都非常关键,一步出了问题,一年的产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到现在都无法想象,一个字都不认识的父亲,又不是当地人,他培育的秧苗每年都特别好,比周围种了多年水稻的老人育的苗强壮。

12

五月初栽秧,先用机器把稻田土重新翻一遍,然后施肥,灌水,最后插秧。当时还是人工插秧,为了赶时间,父亲每天都是没日没夜的在地里劳作。虽然已是五月,但北方的夜晚依然有些凉。有时候夜深了,父亲还没有回家,我壮着胆量走出家门去找父亲。凉风迎面吹来,头脑都是清醒的。弯弯的月亮挂在静寂的空中,满天明亮的星星在向你眨着眼睛,河里抽水的机器还在嗡嗡地响着。我不敢高声喊父亲,借着月光,我看到父亲正在用铁锹整理田埂,我走近父亲叫他回家休息。父亲轻声地训斥我,不要在黑天里出来乱跑,叫我先回去睡觉。我就站在他旁边倔强地不走,父亲只好把我送回屋里。等到那个季节栽秧结束,父亲已经变得又黑又瘦。

13

《怀念父亲》(一)

作者:崔华,黑龙江人。东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专科学历。因家庭贫困,高中毕业后打工。后远嫁安徽滁州。2003年成为滁州琅琊山景区讲解员,导游。2018年取得研学实践教育师证。现为滁州华耀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法人、总经理。

(0)

相关推荐

  • 我的父亲母亲和亲属

    我家住伏牛山中,河南省南召县四棵树乡龙洞村季家庄.那是一个小山村,十来户人家. 老爷季成,爷爷季万广.父亲季永平,母亲李长仙.大哥早夭,大姐春兰,夫赵连基,二姐桂兰,夫段文法,哥哥文元.上述亲人先后离 ...

  • 【谷兆宝原创】背着渔网走天下

    文|谷兆宝 图|来自网络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九年了,走的那一年已是八十四岁高龄. 他老人家那天走的很匆忙,不曾忘记十九年前临近春节的某天,我和外侄一早骑着自行车赶到他独居的小屋,准备接父亲来我家过年, ...

  • 贩蛇人的儿子来了 | 少年捉鬼手记052

    原创亮兄 眼镜蛇Novel 昨天 [前情回顾] 等"我"赶到的时候,爷爷早已用渔网漏斗收服了一众阴沟鬼. "这些东西--就是阴沟鬼?"看着类似水草的东西,&qu ...

  • 母亲的一生

    二十几岁时 失去了父亲 三十几岁时 失去了最小的弟弟 四十几岁时 失去了最小的孩子 五十几岁时 失去了丈夫 他们是 我的姥爷 我的小舅 我的弟弟 我的父亲 那么多失去 那么多痛苦 76岁的母亲 仍然坚 ...

  • 两米水饭

    回到家时,母亲已经把饭做好,两米水饭,放在锅腔的旁边,两大盆.大米白,小米黄,浸在清水中,看着就是那么的爽. 对于我的晚归,母亲有些不满.她对我的不满,向来不掩饰,但也不明说,却挂在脸上,口气硬邦邦的 ...

  • 怀念父亲 | 陈爱华

    作者简 怀念父亲 陈爱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的今天,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想起了我敬爱的父亲,禁不住思念如潮,潸然泪下.一个善良耿直的教育工作者,终生辛勤耕耘 ...

  • 怀念父亲(2) / 崔华

    怀念父亲 崔华 夏天昼长夜短,尽管气温变得炎热起来.东北最热的时候却不会超过三十六.七度.偶尔吃上一块西瓜,清爽无比. 每天清晨,我和弟弟依然走在那条通往学校的小路上.庄稼进入生长期,田野里到处焕发着 ...

  • 怀念父亲(3)/ 崔华

    怀念父亲 崔华 给我写小纸条的是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他非常大胆,他的妈妈就在学校的食堂上班.自从和他认识以后,他总是借故给我打饭.就算我只用最少的钱,他都要把我的餐盘打的满满的. 后来,我索性不去食堂吃 ...

  • 怀念父亲(4) / 崔华

    <怀念父亲> 崔华 2003年7月,我应聘到一家合资公司做门店销售员,主要销售高端音响产品.这对销售员的要求较为严格.刚入职的员工要经过系统培训,这些培训对于我来说像在听天书,我无数次的想 ...

  • 【三江文学】怀念父亲专刊外4首 作者‖郑后华 潘全堂 诗萤 孙沐阳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237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梧丹梦 副 社 长:王笑一 主     编:紫衣云梦 副 主 编:轻舞 ...

  •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贵州《怀念父亲》作者•方先华 朗读:安宁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怀念父亲 文/方先华 那年那月 尽管没有学费 你想尽办法 牵着我的手 送我去学 ...

  • 签约作家:金浪《怀念父亲》

    荐赏 金浪 佳作 作者简介 高金奎:笔名,金浪,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古浪县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书法.唱歌.摄影,以便陶冶情操.修养品质.作品散见于多家文学平台. 现为< ...

  • 王忠明:怀念父亲 / 轩诚清读(第1475期)

    文:王忠明 赏析:张丽梅 播读:梁轩诚 庚子年正月十八日凌晨三点,正在睡梦中的我接到了大哥打来的电话,大哥说老爹不在了,我顿时睡意全无,怎么会呢?这或许不是真的,几个小时前我还和老爹视频聊天,说话吃饭 ...

  • 梁莹莹随笔:怀念父亲 / 轩诚播读(第1782期)

    轩诚题记: 后来我才知道,这张就是现在看来也是上乘的摄影作品是方兢叔叔拍摄的.那是1977年春天,是中国大地走出十年浩劫后迎来的第一个春天,无论是照片中在文革期间历经坎坷.年过四十喜得千金的父亲,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