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在焚烧治理危废物品时的工艺管理

我国许多危废处理单位在焚烧治理危废物品时,极少对其展开分类探究,这导致许多危废物品配伍不科学,在其进到回转窑处理时,常常体现出稳固性差、处理不均匀等情况。这也会造成焚烧形成的烟气成分与温度很难保持稳定性,进而明显增加了烟气内一氧化碳超标的问题。
为更好地避免回转窑危废物品处理所形成烟气中一氧化碳超标问题的出现,需要采用针对性对策进行治理。比如,有效管理焚烧温度,保证回着炉温度保持在800-850℃;保证二燃室温度处于1100-1500℃范围内;保证燃烧时有足够的氧气,减少烟气内一氧化碳浓度;保证危废内的碳充分转变成二氧化碳;科学分配危废配伍,以在延伸焚烧炉寿命的基础上减少运行成本。采取这些综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危废处理质量,减少烟气超标问题。

温度管理

回转窑温度和入料量、物料形态和热值、一次风和二次风的管理相联系,要保证回转窑出口气温在850-950℃。如果回转窑出口气温小于850℃,要投放窑头燃烧器助燃或喷加高热值的液体,以提高回转窑出口气温。针对危废的危险性质,需要二燃室焚烧炉温度超过1100 ℃,以保障危废焚烧实现99.9%之上的焚毁清除率。

升温速度对高危物品热解性质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升温速度很快,通常会削减物质表面小孔孔体积和表面积,即迅速的升温尽管可以降低高危物品反应耗时,但同样会在较大限度上加大反应的不彻底性。

供风量管理

回转窑供风量以治理量和配伍后物料的成分分析为基础,考量过剩气体系数后计算焚烧总需氧量和供风量。大致确定各风机风量后,然后经过窑尾和余热锅炉出口气体氧浓度检测,调节一次风和二次风。窑尾出口氧浓度要维持在2%-3%,二燃室出口氧浓度要维持在6%-10%。此外,要严格管理回转窑漏风情况,让风量调整更加高效,以保障系统运转可靠

物料管理

物料科学配伍是保障回转窑持续稳定运行、烟气管理合格的基础前提。在物料进窑以前,要仔细检测分析物料的固定碳、灰分以及挥发分、水分等各种指标。经过配伍,让进窑物料低位热值2500-3200kcal/kg、水分低于20%、挥发分为40%-50%、灰分低于15%、颗粒粒径小于3 cm。

危废焚烧处置环节管理

在危废焚烧处置环节,一氧化碳超标主要聚集在回转窑焚烧炉处置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升温、降温与炉中温度不够时。在危废物品焚烧过程,固体危废物品先被输送至回转炉内实现焚烧分解,热解形成的烟气将经过专门气道进到二燃室实现第一步燃烧。

而在回转窑内燃烧时要保证其温度维持在850℃之上,二燃室温度要保持在1100~1500℃。回转窑和二燃室中都分布了燃烧设备,开启时,基于燃烧器助燃来提高炉中温度。但是,因为选择柴油用作燃料,促使二燃室燃烧器功率偏低,使炉中温度不能迅速增加到1100℃之上,这会造成早期热解烟气不能彻底焚烧,进而形成一氧化碳。而且还需要启动回转窑柴油喷枪,便于及时补充温度。但是在温度没有合格之前,助燃使用的柴油不能得到彻底燃烧,从而出现一些一氧化碳,而气体净化的各个工序仅能处理烟气内的酸性气体与烟尘,无法处理所带有的一氧化碳,这就极易导致烟气内一氧化碳超标。

氧气浓度对一氧化碳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尽管在低温条件下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占比较小,但大部分情况下回转窑运行温度都在900℃以上,在这个高温状态下,二氧化碳就会具有反应活性,如果回转窑内碳浓度足够,而氧气浓度不够,碳就会争夺二氧化碳内的氧元素,进而形成一氧化碳。所以,为保证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远远低于碳与氧气的燃烧反应速度,需要保证回转窑燃烧时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由于危废物品成分组成与物质结构非常烦琐,其燃烧时各成分形成的热量及产物将有明显不同。低热值的危废物品如果要完全焚烧分解,需要基于辅助燃烧设备提供帮助,但是如此会增多成本开支;而高热值的危废物品在处理时还需要应用匹配的冷循环设备来管理回转窑温度,以防止影响炉体应用周期。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