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最难抵达的古村落:达里雅布依,车队遭遇陷车
我们的进藏第九线勘路队员们依旧在路上。从漫天黄沙的 达里雅布依到白雪皑皑的 昆仑天路,每个人都风尘仆仆、披星戴月,但,前行的路虽苦也有乐, 那不断寻找、发现的过程, 那一个个鲜为人知的秘境, 队员们越来越有默契 ……(路线参考图,第一阶段勘的是红圈区域,希望能在区域内踩出一条环线。)
进藏第九线勘路(2)“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切都被时间凝固,可我心中的那条大河却总想滋润沙漠,滋润我的达里雅布依——老迈”
天山之南,玉河之边,有一块神奇的绿洲封闭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这里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神秘的沙漠景观,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圆沙古城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遗址喀拉墩古城。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不便的交通条件,这里的村落近乎与世隔绝,封闭的生活方式还形成了古朴神奇独特的民风民俗...这里,就是被外界称为“沙漠中的原始村落”的新疆“沙漠第一村”达里雅布依。
多年以来,这个原始村落吸引了包括斯文·赫定和斯坦因、黄文弼在内的众多国内外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和旅游探险家。同样地,这里的神奇与传说也深深吸引着我们...
中午,在于田天缘旅游小镇的网红饭店-艾力面馆,每人吃上了一碗艾力拌面。
达里雅布依村的形象代言人库尔班妮莎也赶过来和我们见面,由于田旅游局安排接我们车队进去。(右:库尔班妮莎,达里雅布依第一个大学生)
从于田到达里雅布依将近210公里,其中沙漠路一百公里,中间没有加油站,所以一般的车必须备上油桶。八台分工明确的勘路车在库尔班妮莎的带领下,出城沿克里雅河的沙漠公路一路向北。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当地语里是一条飘浮不定的河,一直流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仅小于沙哈拉沙漠的第二大沙漠,同时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沙漠。(克里雅河孕育出沙漠绿洲)
柏油马路已修到达里雅布依新村——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当地牧民的生存,政府在离于田县不到90公里的地方建了新村,也就是达里雅布依乡政府所在地。新村水电完善,政府出资盖了安居房、建了学校,已有一部分村民搬迁了过去。(达里雅布依新村)
但新村到老村子之间却是纯粹的沙漠,尽管沙山不高,却是连绵起伏,沙也特别地细,近乎于粉尘,厚厚的浮沉,车轮一压下去就是高高的扬尘,遮天蔽日,后车的视线一片模糊...
陷车、救援,于是成了这一路不停的“节目”...
紧赶慢赶,才终于在黑灯瞎火中进到达里雅布依老村。
村民们早已燃起熊熊的篝火,烤上热气腾腾的馕饼、烤肉,我们一路的沙尘、疲倦,瞬间烟消云散...(红柳枝和羊肉,都是达里雅布依的特产,柳枝的植物香气在烤的过程中渗进肥而不腻的羊肉里,香!)
关于达里雅博依人的历史,从一些书籍、资料以及于田有关人士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迄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有说他们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有说是2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也有说达里雅布依人就是克里雅(于田)人。
但据阿迪力馆长的观察、了解,达里雅博依人的服饰特征、语言特征、体型特征和一些生活习俗,与克里雅人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他认为,达里雅博依人就是克里雅人的一支!
达里雅布依人的主食是“库麦琪”。
无论你什么时候去他们家里坐,都可以喝上滚烫的药茶。
由于交通不便、生产方式单一,达里雅布依的牧民们长久以来都较为困苦,但政府没有忘记他们。随着“村村通工程”、“电视进万家”等工程的推进,如今这里家家都有电视机、卫星接收器、太阳能发电板,多数人家还安装了卫星电话,乡政府还有了移动基站...这个塔克拉玛干腹地深处的“原始部落”正在飞快地与时代接轨。
达里雅布依在政府精准扶贫的政策扶持下,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库尔班妮莎,这个达里雅布依第一个女大学生,毅然放弃城市的发展机会,回到村里,带领村民一起创业。(库尔班妮莎和她妈妈准备为我们做早餐)
21户村民在她的带领下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民居,现在村里有近200个床位,为来自驾旅行的人提供食宿。
在达里雅布依,进藏第九线勘路组大合照。TO BE CONTINUE-图片、视频均为摄制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