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的优势
如果你经常制定学习或工作计划,那么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一般短期计划比较容易施行,比如周计划、月计划等等,可一旦制定了长期计划,比如一年、五年甚至更长,基本就都不灵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未必都是你的错。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凯文·凯利在《失控》中说过,信息时代里,所有的长期预测都是错误的。意思是说,在信息时代,本质上认知会改变世界的运行过程。
为什么只有信息时代才有这个现象呢?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工业甚至农业时代,客观世界变化缓慢,其结果就像牛顿的运动定律,只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初始速度和加速度,就能算出一段时间后这个物体的速度。这样就能消除事物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长期预测更靠谱。
可现在的信息时代里,再用这套理论可就不行了,因为我们的认知会轻易的改变现实。再加上互联网对知识传播效率的大幅提升,也使得世界处在极速变化之中。比如我们熟知的微信,它的诞生和发展,并不是张小龙按照规划,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创造出来的,事实是张小龙自己都承认,他自己都不知道两个月后的微信是什么样子,因为在这两个月中,整个微信团队的认知又不知道会提升多少。所以,微信更是像一个独立的物种,是自己演化而成,而不是谁规划出来的,每个版本该做什么都只能等上个版本发布以后才能确定。因而那些说张小龙预测到了未来世界的需求之类的话,他自己都不承认。
不过,虽然长期预测失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预测都是无效的。凯文·凯利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多恩·法默就认为,虽然长期预测不可能,但局部预测是可能的。法默在年轻的时候,和几个科学家做了一套数据预测设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就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做概率预测,然后他们带着这台机器去拉斯维加斯的赌城玩轮盘赌,赚了很多钱。后来,拉斯维加斯满足不了这批人的野心,他们干脆进军华尔街,用这种技术来预测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成立了一家公司,就叫“预测公司”。法默发现,虽然整体来看股市不可预测,但在每天快收盘之前的15分钟,通过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预测是有效的。这就告诉我们,预测的时候,虽然长期不可知,但是短期的信息是可以掌握的。基于新的信息,在认知上领先别人半步就能获得成功。法默把这样的思考方式叫“正面的短视”。
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都是因为“正面的短视”而成功的。比如说Uber,人家的营销为什么做得这么灵活?就是因为它的每一次预测都很“短视”,人家只做这周或者下周的计划,而每个活动从筹划到执行基本都只有很短的时间,这样可以让产品和营销策略能够快速迭代。同时,这种快节奏衍生出的灵活性,根本就没办法预测到,所以会给人创造出一种惊喜感。你看,这就是一种虽然短视,却能不断创造价值的预测方式。
当然,要想做到这种正面的短视,你必须得有一种心态,猎豹CEO傅盛把这种心态叫空杯心态。比如说,咱们听了刘强东或者马云的一场讲座,让你回去三天之后写下你感触最深的三个关键词,你会写什么呢?傅盛说,大部分人写的都是在听讲座之前就同意的三个词,只不过在讲座里获得了验证而已,这叫筛子心态;如果你写的三个词,都是原来根本不知道或者根本不同意的,那你就是空杯心态。这两种心态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筛子心态不创造新的认知,但是空杯心态却能产生新的体验。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态,你才能更好地接收新事物,做到“正面的短视”。
所以说,在互联网时代,做一个五年十年的规划都是没什么意义的,有一个大体的方向感,把每次短期预测做到极致,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