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牙

“晚春”仍具诗意,“春晚”早已一说就俗。还好,前不久学了个词:尾牙。

台湾人把公司的年终聚会称做尾牙。随着台湾经济的复苏,尾牙越来越热闹。应邀去助兴的娱乐明星分身乏术,只好抬高身价,赚钱赚到手软。尾牙的高潮——抽奖,越来越激动人心。头奖有百万豪车的,有价值千余万股票的,更有一家公司别出心裁,头奖是老板娘,即,抽中头奖的员工可以把当时老板娘身上的所有穿戴据为己有。
  

祖国大陆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很快,尾牙也很精彩。

我所在的单位,每年的尾牙也都是高潮迭起,大家笑声不断。我们没花钱去请娱乐明星,台上的演员都是同事,演的节目都是就近取譬、本地风光,因而效果极佳。

几年前我回老家过年,得知那年春晚的魔术节目“撕报纸”,曾在温州市检察院的尾牙上“预演”过了。当然不是真正的“预演”,因为表演这个节目的不是台湾魔术师丁建忠,而是温州市检察院的一个小伙子,他叫汪伦。可以想见,参加了这个尾牙的干警有多自豪:我们比全国观众早好几天看到春晚!并且,表演这个节目的不是别人,而是每天和我们在同一个食堂吃饭的小汪!
  

每年陪家人看春晚,我都颇有几分沮丧:我们的趣味、我们的创造力怎么会如此每况愈下、日益不堪!

看了2011年的春晚,我的同事李曙明说,他们怎么只对男女之间的那点事感兴趣?并且,想法是如此龌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似乎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老婆不放心。确实如此。不过还好,除了春晚,我们还有别的节目。还有尾牙。
  

睿智的钱钟书先生早就告诉我们,“人手一编”是便利于“劝读书以窒民智”。(《管锥编》第5册第150页)同样,让十几亿人看一台晚会,说是娱民,其实也有一点点愚民吧。每年对春晚的批评这么多,大概也算是一种进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