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于还是让我失望了

你终于还是让我失望了

——评“古吴轩”《名人传》中的错别字

现在如果读到一本没有错别字的书,那可比登天还难!如果你幸运值爆棚,读到了一本毫无错别字的书,我猜想有两个原因:一是你没有仔细地读,二是你买的书太贵了。

一个多月前,我向学生推荐了“古吴轩出版社”的《名人传》,一开始还有点信心,45页前没有发现错别字。

可现在,从180页起,集中地“大量”出现错别字,已使我出离愤怒了——天下乌鸦果然一般黑!

语文老师有一个毛病,特别喜欢从书里挑错别字。当然,在生活中,也连带着喜欢指出别人的读写错误。这倒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纯粹是职业训练的结果,就像大部分医生有洁癖一样。

下面就请大家一一“欣赏”我挑出的错别字。必须得有图有真相,好让你们知道我不是在胡说。

1、P180第四段第一行,“晚上”印成了“晚丄”

我用五笔打“丄”竟然毫不费力,难道这就是出错的原因?不像啊?“丄”是个什么鬼?反正现代汉语词典里查不出来。

2、P180第七段第一行,“信念”印成了“倍念”

“信”和“倍”还是长得挺像的啊,可能是从手写稿转成电子稿时出的错。

3、P181第二段第四行,“算得”印成了“总得”

也许是我吹毛求疵,但这句怎么读也读不通啊。

4、P184第四段第一行,“任何”印成了“作何”

这个根据语法是能判断出来的。

5、P192第一段倒数第四行,“大师”印成了“人师”

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人师”能说吗?

6、P209第二段第二行,“不是”印成了“下是”

也许“不是”放到这里也不合适。但我肯定“下是”一定不对!

7、P214最底下一行,“伟大”印成了“伟人”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说过,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

8、P215倒数第四段第一行,“谚语”印成了“谤语”

我感觉打稿子的那个人应该用的是五笔输入法。“谤语”虽然是生造的,不过好歹我是能够理解的,用在这里实在不合适。

9、P244第四段第二行,“英国人”印成了“英国入”

我在别的书上也见过这样的错误,大概率是机器识别文稿而校对不严造成的。

10、先上图吧。

这是全书最后,即249页,是托尔斯泰写给甘地的一封信的落款。

看到我批的“哈哈”了吗?也许你不明就里,这有什么好笑的?那么对照下图你就会明白些什么。

这是之前的245页里的一句话,除了地名翻译不同(在同一本书中这也不允许)之外,最主要的是年份有太大不同啦:一个是“一九一○年”,一个是“一九○一年”。

哪一个是对的呢?当然是前边的“一九一○年”了。那为什么能错成“一九○一年”呢?因为在大马虎的眼里,这两者当然是没什么区别的啦。

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一个小小的启发:以后在实体书店挑书,我可以从页码的四分之三处看起。如果你翻看了前言或开头十页就断定这本书编校质量高,那我还是要说你图样图森破。几乎所有的出版社,所有的编辑,没有不对开头重视的。他们花了大力气在开头上,所以开头的出错率是相当低的。

我特别不能忍受书中有低级的错别字,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书。我从学校图书室借的书,经常碰到错别字错得特别离谱,有时候到了不忍卒读的地步。所以赶紧把书还了,还要对图书管理员反映,这样的书最好收起来。学生一读就受毒害。语文学不好,部分是受劣质读物的影响。从这一点上说,读书越多越“反动”。

有时候,我就幻想,怎样遏制出版物中大量出现错别字这种现象呢?一是要重视,一是要把制度建立起来。

第一,成立第三方文字审查机构。各出版社在付印前,把稿件送审。合格的付印,不合格的惩罚并打回去。

第二,设立有奖举报热线。鼓励全民参与到对错别字的排查上。

第三,建立受害读者赔偿机制。

据说央视对主持人有一个惩罚制度,主持人每念错一个字罚款50元。我觉得这个制度需要完善。主持人念错,是他的问题,他挨罚理所应当。但这仅是新闻机构的内部制度。可是,那么多受众因他的问题而得到错误的诱导,这个谁来赔?像电影、电视、书刊报纸等出的问题,受害人是广大受众啊。受害人是应该有权利得到赔偿的。从社会层面上,我们没有相关的赔偿制度。所以,出一本书,作者、编者、出版社大赚特赚,而书出了问题却没有人负责。我觉得这不合理。

也许你会说,受众是不特定人群啊,受害不受害不好确定。我要说,随着科技发展,大数据普遍发达,谁买了这书是很好查到的。大家都有订单嘛。

也许有人会说,我书价这么便宜就不要太挑剔吧!

书价便宜不是你可以出错的理由,这不是挡箭牌。就像人穷不一定非要做贼一样。

“古吴轩”,你最终还是让我失望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