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良渚文化考古新发现(七)
2020-2021年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工作的新进展
一、良渚古城及周边的考古勘探、调查和发掘
2019年年底,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了“考古中国——从崧泽到良渚: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2020—2025年)”大课题,同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2019—2022年)也正式启动,良渚古城遗址是这两项国家级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古城考古将在大课题的指引下,创新工作思路,并为后期申遗开展了全新的考古工作。按照大课题设计,良渚古城考古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可划分为四个方面:良渚古城城址区的精细化考古发掘、良渚古城郊区聚落的全覆盖式勘探、良渚古城腹地的区域系统调查、浙北地区崧泽-良渚时期遗址的区域系统调查及勘探。
良渚古城遗址的全覆盖式勘探:自2006-2007年通过大面积勘探发现良渚古城以来,我们对良渚遗址所在范围的勘探工作就一直持续进行,获取了良渚古城城内外的道路水网体系、遗址分布及功能、城墙内轮廓线等信息。目前已将勘探的工作重点转向古城东部的郊区聚落及水利系统。2020-2025年,将继续对良渚古城以东的郊区聚落进行全覆盖式勘探,每年勘探范围约3-4平方公里,以了解古城以东郊区聚落中台地、河道等遗迹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分析良渚古城的控制范围、城乡结构、人口规模、组织形式、经济生产、统治模式奠定基础。争取在2025年之前完成良渚古城遗址100平方公里中大部分范围的系统勘探工作。根据以往调查和勘探情况,我们推测良渚古城以东的郊区聚落台地总数将会超过600处,占地总面积预计250万m2,推测居住人口有2~3万人,与古城城址区居住的人口大致相当。
良渚古城勘探图
良渚古城所在腹地范围的区域系统调查及勘探:重点针对良渚古城遗址所在的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萧山区、临安区以及德清县等展开区域系统调查,该区域大致为良渚古城的腹地范围,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目前,该腹地范围之内,良渚遗址群之外,已发现良渚文化遗址近150处。
良渚古城遗址腹地调查
浙北地区的区域系统调查及勘探:同时对良渚古城C形盆地以东以北的嘉兴、湖州地区的三普资料进行整合研究,对重要遗址复查,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局部区域系统调查和重点勘探工作,涉及面积6000平方公里,以寻找嘉兴等地区的区域中心聚落。
古城及水利系统的解剖性发掘:以古城系统的功能布局和演变为重点,开展各项考古工作的安排。古城内外的发掘对象为两种不同性质的遗址类型,分别为人工营建台地和古河道,这两类遗址采取了不同的发掘工作方法。良渚古城城内外分布有大量人工营建的台地遗址,以往发掘过反山、莫角山等台地,近年来已经陆续发掘了莫角山、姜家山、皇坟山、反山、池中寺、钟家村、桑树头、毛竹山、小马山、朱村坟、高北山、野猫山、西头山、公家山等台地,基本了解了这些台地上的遗迹分布情况、台地的堆筑过程及台地的功能等基本信息,新发现大量玉石器等手工业作坊遗存。这些作坊的原料来源、生产过程、组织模式、产品流向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结合城内发现的大量稻谷、家猪骨骼,与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相关的经济考古将是良渚古城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此外,根据卫星影像和实地勘探考察,在塘山中段以北新确认石岭头等几处水坝遗址,并发现疑似排水口,显示了古城水利系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