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说清代谜事景象
在清代,不仅灯节是灯谜活动的高潮,其他节庆和日常生活中,也有猜射活动,且突破了“灯”的限制,人们以各种形式组织灯谜活动,“灯谜”这个词已经不能从表象上来看待,而初步变成内涵意义的名词。关德栋、周中明编《子弟书丛钞·灯谜会》描绘出清朝时期举办小型谜会的境况和猜射灯谜的风俗人情画面。词曰:
灯谜会 一回
何事文人特展才,杜家遗韵不沉埋。
得心应手揭将去,摘句寻章作出来。
药铺张灯只自拟,茶房悬壁互相猜。
一般都是文章笔,工拙妍媸细剪裁。
好是灯谜雅社开,大家谁不遣情怀?
主人大起风流兴,去把那洁净房屋细捡择。
取一个雅致别名,横书作匾,定一个日期约帖,竖写如牌。
镌刻图章,烦劳朋友,陶镕印色,破费钱财。
最可怜,一张整纸裁零碎,方信道,小用由来是大才。
举霜毫,搜索枯肠,如饥若渴,查字汇,研求讲意,覆去翻来。
有多少传记诗书,要言正典,多半是市语俗说,道字拆白。
虽然有,搭题读句心思巧,终不免,倒韵发圈主意歪。
总无非五律、七绝、泊名、泊号,还有那巧言、谚语、曲牌、骨牌。
是日也,生火烹茶打下浆子,早把那钉儿、锤子,预备出来。
已饭时,三五成群。鱼贯而入,人人是,哈腰拉手笑盈腮。
社主让茶诸公皆归坐,且自先闲谈心壳喜笑颜开。
评一番人情,说一番世路,提些个私事,问些个官差。
不多时,窗棂的日影约将半,那未到的,敢是今朝晒了台。
社主说:“先猜我的,是抛砖引玉,也须把诸公的佳作,请拿来。”
有几个,款上毛腰摸靴筒,有几个,疾疾回手探襟怀。
有几个,摆手摇头说:“不曾带,下次我补,此次暂该。”
社主说:“新添的脾气是这等的塞虎,从今后,不带灯谜不准猜。
这么长天白日的竟在家中坐,难道还摇煤、煮饭、哄婴孩。”
忙又说:“众位拿来交给我,等着我全钉齐备大家猜。”
众人说:“自己钉罢,不须劳驾,似这等外道拘泥,何苦来?”
钉壁子,按墙宽窄分长短,粘条儿,成排端正莫斜歪。
忽听得乒乓一阵锤儿响,顷刻间,柳绿花红次第排。
真个是,纸色光明夺锦绣,字迹华丽显文才。
也有那,五彩洋笺如云灿,也有那,一色南宣似雪白。
也有那,字数儿拘泥,章法儿别致,也有那,笔端儿豪放,题面儿诙谐。
更有那,字小、条宽、行款密,原来是,杜撰填词,按着曲牌。
见大家,一齐站起凝眸看,都作那,面壁的达摩似哑如呆。
那好玩的,偏捡村题的打,爱小的,专将挂赠的猜。
灵机的,只用一言揭下去了,钝塞的,频翻两眼想不起来。
还有那,爱撞钉子的,干不怕,你看他,并四连三把觔斗栽。
明明的写着“志目”猜“铎目”,而且是,骂题儿把字弄白。
大概那揭字,与他没有分,眼睁睁,竟瞅着人家打下来。
窘得他,咬牙、搓手千般恨,只落得,咂嘴、摇头只是咳。
说:“这一条儿,据我睄来原也像,但只是,有点含糊,我没敢猜。
皆因是,我连日伤风,神思不爽,并且是,亲戚家有事又当差。
也搭着,这本七子我没念过,《三字经》儿上五言唐诗又不好摘。
有心要把年下的春联说一句,只恐怕本主儿摇头,干下我来。
今日个,虎神不在家中值日,我的那平日的英名一旦衰。
想当初,茶坊、酒肆消闲坐,那送灯谜的见了我,头疼叫苦哉。
水浒号,打绝了梁山一百零着八将,石头人,猜遍了金陵十二钗。
打一物的,两山一溪鱼儿赴水,打一字的,三横四竖和尚赶斋。
不是我在众位跟前胡吹乱道,我的那心地聪明,本不柴。”
臊搭讪,前摇后摆,东撒西看,睄见了《千字文》儿说:“快哉。
这一位的条儿合我对劲,求你老卖点意儿,我们猜猜。
前半本,后半本,求你老指教,第几篇,第几趟,对我们说开。”
好容易套着口气,得了一个,则见他,伸手揭来笑满腮。
忙掖在帽沿以里,眉毛以上,权当个,灯虎儿名公的幌子招牌。
又只见,山挂斜阳天色晚,路远的先将壁子摘。
爱猜的说:“这一条儿我爱他的面,等等儿,大伙商量往下抬。”
本主儿说:“待要掌灯,你还不饿?你回去仔细查书,明日再猜。
咱们来收拾灯虎,归着钉子。”都把那猜来的条儿,往怀内揣。
社主人亲身相送门儿外,哈着腰儿说:“还望诸公,下次早来。”
文中描述的谜会是大家自带谜条,随意悬挂,互相猜射。这里没有了花灯,但仍以“灯谜”呼之。
钱塘之黄模(字相圃,清乾隆时人)作“灯谜”诗描述:
高揭元宵谜,猜灯入静坊。迷藏如捉影,漏泄岂偷光。类把行人戏,偏夸夹路香。哑辞难打破,欲觅定齐商。(民国《灵箫阁谜话》)
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俞曲园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新灯合璧》再版,应邀题《钗头凤》一阕,描述了猜制灯谜的全过程:
春灯谜,春宵戏,闲情偶向闲中寄。消和息,浑无迹,绛纱亲制,锦笺偷译,密密密。文心慧,诗心细,大家围着灯儿睨。寻还觅,机犹窒。几回凝想,默头抱膝,得得得。
清代,字谜为术数所用很是常见。清周亮工(1612~1672年)撰《字触》。全书辑录历代典籍中涉及“字”的部分,分为廋、外、晰、几、谐、说六部,都与谜相关。尤《廋部》《谐部》辑录更多廋辞隐语故事。清桑灵直辑《字触补》,仿周亮工撰《字触》成书,《廋部》《谐部》也辑录大量廋辞隐语故事。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记载了一桩鸾仙直接运用灯谜事:
曾文正公尝告幕客曰:余向不信扶鸾等术,然亦有奇验者。李忠武公(续宾)之克九江也,余方衔恤家居。一日,偶至余弟沅甫宅中,塾师方与人为扶鸾之戏,问科场事。余默念此等狡狯,何足为凭?乩盘中忽写“赋得偃武修文得闲字”。余言:“此系旧时灯虎,作‘败’字解,所问科场事,其义云何?”乩盘中又写:“为九江言之也,不可喜也。”余诧曰:“九江新报大捷,杀贼无遗类,何为言败?”又自忖九江去此二千里,且我现不主兵事,忽提及此,亦大奇事。因问:“所云不可喜者,为天卜言之乎?抑为曾氏言之乎?”乩判:“为天下大局言之,即为曾氏言之。”时戊午四月初九日也。余始悚然异之,而不解所谓。至十月,而果有三河之败,全军尽没,忠武及余弟温甫咸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