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金博士:透过正念的镜头,理解心智、自我和具身的本质
乔·卡巴金
本文是2019年《心理学新见》正念专刊的前言。原名:Foreword: Seeds of a necessary global renaissance in the making: the refining of psychology’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mind, self, and embodiment through the lens of mindfulness and its origins at a key inflection point for the species。出自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019, 28:xi-xvii。感谢作者卡巴金博士授权中译。英文原稿全文可见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250X19300211。
原作者:乔.卡巴金博士,麻省大学医学院医学荣誉教授,「医学、健康照护与社会的正念中心」暨「正念减压」(MBSR)的创始人。
译者一:温宗堃博士,台湾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助理教授。
译者二:洪文艳博士,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管理学院高级讲师,心理咨询师。
卡巴金博士在世界经济论坛
一遍又一遍地把游移不定的注意力主动地带回来的能力,是判断力、人格和意志力的根本。人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便不是自己的主人。能培育这种能力的教育是最卓越的教育。但是,定义这一想法要比给出实现这一想法的实际指导容易得多。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1890年)
当威廉.詹姆斯于19世纪晚期在麻萨诸塞州剑桥区的哈佛大学写下这些话时,他并不知道当时在地球的另一边,已有人们不仅认识到其可能性,而且已通过严格的练习高度发展其操作方式。
他已直觉到且巧妙的阐明:我们的注意力趋向于游荡,而驯服这注意力游荡有助于更清明的洞察和具身的智慧(embodied wisdom)。
当然,我指的是:有系统地培养正念,或者说,时时刻刻的、非批判的、非反应性的注意;觉知、洞察力;以及透过有意识的培养而可能发生的解脱。
在进入19世纪的最终十年之际,詹姆斯提出他深刻而富有洞见的沉思。如今,在21世纪将跨入第3个10年之际,我们作为詹姆斯在西方心理学以及包括神经科学、神经现象学领域等相关学科的继承者和直系后代,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他难以想象的以光速交换信息且彼此互联的世界之中。
因此,我们可以分享不同的方法和洞见——以弗朗西斯科·瓦雷(Francisco Varela)的说法,包括第一人称的、第二人称的、第三人称的——来探索和追问不同文化和传统里的心智与现实的本质,在更早的时代这些文化和传统彼此并未接触。
在这个星球上的此刻,在完全互联的全球环境中,人们可以说,正念以及普世适用且具包容性的法的框架(dharma work)──它描述、邀请且滋养着那严谨而系统的正念培育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利益──对整体人类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已变得太过重要且生死攸关,因而不能让它们仅留在亚洲寺院传统中与世隔离。
正是在寺院的传统之中,正念和其普世之法的框架得以产生,并且透过实践和文本注释得到多方的发展、精炼、塑形和阐释,从而延续了2600多年。我认为这个多渠道的智慧之流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和遗产,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当前和未来几十年所面临的挑战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全球性资源[2]。
根据记载,早在几百年前,佛教(Buddhism)和佛法(Buddhadharma)便开始逐步地与西方世界相遇、接触[3]。随着1979年正念减压(MBSR) 首建于主流大学医疗中心的医疗部门,并开始传播,加上现在正念认知治疗(MBCT) [4、5]等其他基于正念的介入措施家族日渐壮大,正念冥想作为正式练习和存在方式的普遍价值和潜力,终于在经过20年的潜伏期后,逐渐开始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道路。在发展的早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科学文献所催化,这些文献报导了正念对各种慢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就像融雪不可阻挡地从高山源头流向山下,绕过障碍,在温和的重力作用下找到多条岔路,最终汇入主要河流,正念也同样遵循了类似的过程,它跨越了那原本定义、培养和阐述它的传统范围,进入到了主流的世界。希望这最初的浮现只是一个起头而已。1
註1:虽然在本质上,因为正念关乎注意力和觉察,所以它多少共通于不同的传统和文化[6]。
这股重力作用,从一开始便是从苦难中解脱的愿望,也是我们作为人类都具有的潜能:能够觉醒,体现幸福,体现出更大的智慧和明智的行为,无论是在个人生活的行为上,或者是就作为一个物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方式而言。这个挑战/机会从未如现在这般必要且急迫。
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种对正念冥想的兴趣在这时爆发?是内在的什么被触发而让如此多的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学生,逐渐或突然改变了他们的研究重点,将冥想和其影响纳入研究,并且自己也开始实践?这些是大问题,留待以后再说。对于为这期特刊做出贡献以及阅读此刊的人们而言,这也可以是一个内省的主题。2
註2:对于正念科研的批判,可参考[7]。
正念进入主流并不仅仅是因为正念关系到所谓的「纯然注意」(bare attention)以及一遍又一遍的将游移的注意力带回来的能力,虽然这和练习本身一样重要。然而,至少在我看来,这事的发生,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正念的培养包括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也就是,「正知」或「分明了知」(巴利语:sati-paññā或sati-sampajañña)的非工具性的培育[8-10]。
纯然注意和分明了知,正如铃木俊隆(Shunryu Suzuki)在其他脉络中[11]所提到的,二者「不一不异」。若没有洞见、没有智慧的维度, 便无机会充分体认种种经验的「非我」和「无常」的本质,以及一切事物相互关联的事实——这份体认当然仰赖于我们人类的多重智能,包括概念领域的智能(若未经锻炼,此一智能将引生错觉)。
工具性和非工具性在许多不同层次的交融,界定了我们所谓的正念之本质,暨是一种正式的冥想练习,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佛陀把这练习说为是趋向苦灭和解脱(梵语:nirvana)的「直接之道」(direct path)。3
註3:Nirvana,直译是「熄灭了」,像火焰没有了氧气。
从1979年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科学已经日益成为主要的引擎,推动人们对正念冥想的广泛兴趣,促使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接纳正念并从事有系统的练习。
过去近40年的相关研究(表现在下文2017年的图表里),以及此特刊里的文章正逐渐影响时代思潮(若是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新闻报导和通俗性文章),激励许多人通过有系统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正念练习,观察且温和对待自己的心智、身体和进行中的生活。
同时,迄今为止的科学证据是主要的推动力量,促使着人们将更多的正念带入各式各样的专业学科和社会运动,诸如医学实践和卫生保健 [14]、心理学和脑科学[15、16]、各级教育[17 - 21]、司法[22、23]、商业[24、25]、领导力[26],以及,很重要的是,认识到贫穷、种族主义和制度化的不公所造成的苦难,并且采取行动加以改变 [27-31]。
总之,这些社会的和制度的改变,以及其他许多方面不断增长的势头,加上主流媒体以及专业与通俗的公共图书出版物对它们的报导不断增加,为正念开辟许多进入世界并作出贡献的途径。
正念成为雄厚资金奖助的研究对象,且应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这样的事实本身已显示,科学与冥想练习的融合交会,把僧人、佛教学者、哲学家、社会运动者、艺术家、经济学家、记者、商界领袖、甚至政治家、政治运动者,带入共同的对话之中[32–34]。
这种多样性反映在这期特刊作者文章的范围广泛上。这是科学正尽其所能在对不同的认知方式保持开放态度,挑战自身的局限、默认的假设和隐含的偏见。我期望,由于这份特刊的缘故,也由于其多样观点、学术性、证据力、敏锐批判力,以及文章中表达的怀疑所带来的影响之故,科学的包容性和严谨性,皆得以延续和增长。
正念主题的研究论文集首次在2009登场时[35],我曾为该书撰写前言,其中纳入了哈佛医学院的大卫.路维(David Ludwig)绘制的一张曲线图,它最早精确描述每年在医学和科学文献中其题目带有「正念」的论文之数量。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与「美国正念研究协会」(American Mindfulness Research Association)和南加州大学(USC)的戴维.布莱克(David Black)合作,保留条形图的格式,并且开发更严格的筛选算法,以便仅只统计经过同侪审查的论文,排除通俗的书籍和文章。直到2007年的最初情况看起来是这样的:
包括2017年在内的最新分析如下:
(https://goamra.org/wp-content/ uploads/2018/02/AMRA_trends_2017.jpg):
这现象不言自明。从较后的图表中,我们看到,在2007年符合标准的论文总共有69篇(尽管在前面的图表中,2007年的论文少于50篇。这是因为后来的几年,以目前的算法进行了修正)。如后面的图表所示,2017年符合标准的论文有692篇,是10年前的10倍多。4
註4:在2018年,论文总数是842,而2016、2017年修正后的数量分别是782和799。(见goAMAR.org)
后一个图的曲线清楚地描述了这一个新兴领域的轮廓。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念领域,在经历了大约20年或更长时间的隐伏期,自2002年左右跨越了一个阈值之后,便以指数式的速度飞快发展5。2017年论文数量的数据与前一年相同,表明论文数量的净产出如今可能趋于平稳,这是指数式现象不可避免的发展。
也许这预示着一个成熟的新时代到来,以及一个合法而严谨的科学学术研究和应用之领域逐渐巩固。
这一股努力必须包含以下的范围:(1)正念在法之中各种深层、无可否认且重要的根源;(2)正念的各种古典定义和现代解释;(3)需要在实验室和临床中对正念进行更严谨的探索,包括使用主动对照组[37];(4)考察正念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哲学和语言脉络;(5)正念作为人类觉醒状态的一种普世表达方式的潜力,毕竟觉醒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形式;(6)保有正念所拥有的普世之法的整体性、严谨度、伦理核心,以及其解脱的观点和意图。在我看来,这些事是新兴多元的全球正念社群所共有的责任。事实上,此特刊的作者即是这社群里少数而重要的代表群体,而众多读者则是这全球社群里一个更大的代表群体。
註5: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来说,可能会很有趣的是,做一个回溯式的反析以了解广大群众开始对正念感到兴趣并加以实践的现象。如果可能,包括傅立叶转换分析(Fourier transform analysis),分析那些发生在临床医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里重大事件、主要的加速剂,以及这段时间中可能有助于这指数式成长的主流媒体,以及对这正念掘起的一些批判,不论有理与否。[36]
如上所述,正念现在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时间将会告诉我们:未来的曲线会如何展开,以及正念的解脱且非二元的本质,和其伦理基础,能否得到维持和强化[38]。
然而,我们只需要阅读此特刊的各篇文章,就能知道这新兴领域的惊人广度和深度,也能了解它所伴随的不可避免的挑战。毕竟这新兴领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历经飞快的增长,且如同科学一贯的发展,它将很容易遭受到某种形式的过度简化、商品化、公然恶意的剥削,以及唯科学主义的毒害——冥想是研究主题的事实,则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虽然有这一切的危险与警告,我仍然相信:在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有能力通过培养正念(mindfulness)和真心(heartfulness)来促进全球的文化复兴[39–41]。
也许这期特刊已证明了文化复兴实际上可能比我们所知的来得更快。
也许这特刊可以启发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去认识正念并为其庆祝,尽我们所能加倍努力确保它是多元的,包容的,拥有这个词的每一个意义,保留最高的完整性、科学和哲学的严谨度,以及其对下一代的潜在价值和希望──如果它能够避免腹背受敌:一边是肆意剥削、商业化、夸大宣传;一边是廉价的新自由主义(正念有时被如此指责,但我认为是错怪了)[42]。6
当正念逐渐进入主流社会时,阐明这些担忧并提供应对的模型来理解其潜在陷阱,是极其重要的[44],能提醒我们:在人类的心智不知道自身的圆满(及空寂)之时,若我们能不屈服于这些不幸的普遍趋势,会发生些什么。
註6:亦见]Zuboff, S. [43]。
我受邀为这一期特刊撰写首篇文章,了解到这大量文章的广度和深度,我想合宜的做法是谈谈整体的现象和它可能指向的地方,不去评论特定的论文或主题,尽管我喜爱阅读它们。所有提交的文章,都对我们评估正念领域目前的状况,有重要的贡献(这原本是这期特刊的意义所在),同时它们也说明了对未来工作而言最有前景的方向为何。
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引人深思、具启发性。不论从单篇或整体的角度看,它们邀请人们从深入的、持续中的,且非常受欢迎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探究正念的本质,以及它社会的和人际的维度、各式各样的应用,以及在不同环境中教授正念所面对的挑战。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期特刊有意地突显、探索,并在某种意义上赞扬「正念」(mindfulness)这一词──当然,这么做,有充分的理由。7
註7:关于其背景,见:[8, 39, 40, 49, 50]
在我看来,在这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中,当我们阅读并思考这些来自许多同侪和不同学科的文章,了解并学习这些时而一致、时而不同的种种观点之时,最重要的是「对话」本身。当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学生阅读和研究这期特刊,辩论着相关的议题,或因为这里的观点而创造新的研究工作之时,这个现象将继续下去。
我当然为这些文章的范围之广,以及其清晰度和严谨度感到惊叹,即使看到某些文章技巧地传达出非常尖锐和敏感的重大问题,包括:未认识文化、脉络和解脱框架,有文化挪用、去脉络化、练习挑拣的问题──这些只是其中少数具挑战性的领域。
卡巴金博士于自家书房/2018
我想谈谈文化挪用的问题,这是从社会的和历史的视角看待所谓主流世界对正念的兴趣爆增的一个方式。8
就我个人而言,我早年所接触和实践的佛法是禅宗传统(禅、曹洞、临济),这传统有一共同的主张,据传出自菩提达摩(Bodhidharma),亦即:禅心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a special transmission outside the sutras, independent of name and form)。
虽然对某些传统而言,这可能看起来是一种叛教。但是,不论是当时或50多年后的现在,这对于我来说都是一股清新的气息──它意味着:正是练习本身,以及善巧而悲悯的教学(经常是非语言的),加上共修社群的助益,催化了证悟和觉醒,它超越了传统形式、神圣典籍和正统教义,即便它们在其自身的文化脉络里多么的精彩。9
正念减压源自上述的实践视角以及以下的观点:如果我们巧妙地传授严谨的冥想练习,荣耀每位课程学员或病人的完整性和美丽(或者可以说是佛性/真实本质),且阐述的方式使人觉得与自身处境密切相关,但不让人感到文化受威胁,也不过度目标导向,那么,每一个人都可能因为这样的练习而或多或少得到益处。
我总感觉到仿佛有一种法的元素在这过程中自行运作,它来自亚洲传统,并与新的文化相接合(它在历史中一直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法带来转变,也被转变,虽然在本质上总是保持不变,仍是四圣谛的一种表述方式,尽管四圣谛一词可能不会在正念减压的课堂上被提及。
註8:因为种种原因,避免使用「世俗」(secular)一词(见Kabat-Zinn[39, 40])。
註9:见Varela, FJ, Thompson E, Rosch E: The Embodied Mi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2016。所谈的观点最初出现在这书中,后来被Thompson修正为这样:「佛教哲学观点在什么程度上塑造禅修经验或者被它塑造,在佛教研究中,仍然是一个开放而有趣的问题。」法兰西斯科(Francisco Varela, 1946-2000),博学的科学家,忠诚的法的修行者,「心智与生命研究所」的共同创始人[45]。
然而,「教外别传」并非主张无视这些教义。显然,作为一名正念老师和/或实践者,学习关键的典籍是一个必要且应持续的工作,能深化自身在法上的实践,并依据对法的深刻而精致的表述,扩展并挑战自身的见解。
卡巴金博士于杭州湖畔大学/2018
正念减压并非文化挪用的案例,而是为了让新环境、新土壤中的人们首次接触法的智慧──正念减压是一个工具,目的是通过主流医学把正念带入美国文化,且带入时让人感到诚实、具挑战性,同时完全尊重其起源,但又不拘泥于「文字」、文化或传统。
在当时看来,最重要的事是分享这个智慧传统和实践所具有的潜能。显然它在地球的一端已高度发达,但在另一端(在我看来,至少在美国文化中)几乎仍未得到发展。
这感觉就像是法从一个文化满溢到另一个文化,因为它是一种激进的,也是可能实用的方案,可以解决医学上和生活上共同的苦难──这苦难带来的压力和痛苦可以多么巨大啊。如《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所说,佛陀明确地教导:正念是解脱苦难的直接之道。我很认真看待这个教导。
作为「禅」的真诚学生,同时具有科学家和冥想者的背景,那种想要与人分享的冲动非常强烈且合乎常理,特别是因为直觉告诉我:美国各行各业的人们常规的练习冥想,将是一件具有重大价值的事。
我也觉得,这可能最终会改变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只要我们整个文化,藉由被善巧教导的、从一开始就是不二的相对密集的练习,以直接、第一人称的方式,认识我们的身与心,换句话说,只要让正念在许多层次上成为一种公共健康介入措施。
正念减压打从一开始便带有三层意图:
(1)以一种常识性的、完全美国化的方式阐述、教导冥想练习,通过时时刻刻紧密关注以探索自己的心智、身体和生命的一种冒险。从这注意力和由此产生的觉知之中,便有多重的学习、成长和疗愈,能够转化自已与经验之间的关系;
(2)从苦和苦的根源解脱,如第二圣谛所述,亦即从依恋、自我认同、渴爱,当然,还有贪、瞋、痴三毒(巴利文: kilesas)之中解脱;
(3) 在希波克拉底誓言「首先不做任何伤害」的伦理原则下,培养具身的智慧和悲心。若没有觉知,没有正念,人的生活不可能符合这样的誓言。因为如果没有正念──如果没有好朋友愿意偶而出于关爱来挑战你),你如何能发现自己可能正在伤害自己或者别人?
我感到很神奇的是:经过了40年,我们的这些对话出现在科学期刊、实验室、工作场域和我们的生活中。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的集体对话是围绕着法的各种观点、它们在世界上针对不同场景的种种可能应用,甚至诤论著智慧、悲心、伦理与善巧方便的本质,同时又不忽略(我希望)我们心理倾向的阴暗面,倾向相信并偏爱自己的思想内容、心理模式和叙事情节。
最重要的是,在我看来,我们都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交错的世界中,或多或少地,探索正念的价值,视其为一种练习,一种存在的方式,也就是「道」(Tao),一种道路、一种修行(bhavana)。
我们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个人的观点和自身独特的业力倾向(karmic tendencies),透过自身的瞑想实践,从自己的直接经验学习而得以长成。同时,也通过这期特刊,从我们较间接的第二人称的经验学习,包括聆听同侪、可敬的老师,向他们学习,纵使或尤其是当我们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
我希望,我们都愿意提出不同的意见,当我们对关键论点有强烈感受的时候——我们整个行业的严谨和进化,都仰赖于此。对我们而言,我会说最重要的是,从开放的、心胸开阔的怀疑视角,非某种正统派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领域的挑战、前景,以及它无数的可能应用──培养并保有「不知道的心」(don’t know mind)(如同我的一位老师,崇山(Seung Sahn)一再指出的),安住于「不知道」,且「知道」我们大多时候其实并不知道。
我不会深入讨论特定文章提出或突显的个别议题,因为议题太多无法充分讨论。我只想说,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那么这期特刊本身就是证据。它已说明,我们是这有意向而体现解脱的社群(sangha)的一部分,它不断增加、学习、扩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地球,为了人类物种,为了全体苦难的众生,包括那些可能造成他人痛苦的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这最终可能是我们所有人。
仅仅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需要互相把自己最深的本性反映给彼此——这是一个有教养的社群、善良、悲悯、智慧、遵循伦理,尤其不加伤害和良善的行为。对我来说,这是真实力量的定义,是人格的定义,是意志、社群、安全的定义。我们需要彼此,因为我们同属一个健全与智慧正展现的广大星球的一部分。作为个体,我们很容易在某种程度上欺骗自己。
作为科学家,我们知道真相,即我们所知道的,从来都不是完整的、绝对的。它向来是相对的,暂时的。绝对主义会倾向暴虐,这种暴虐会执着于见解、自我,并把与我们意见相左的人们视作他者。
这可能造成的苦难和潜在伤害是巨大的,即使在科学、医学上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帮助彼此保有真诚——在这个星球上的这个关键时刻,促进我们人类整体的健康。这期特刊、它的工作、它的洞察力和背后的爱,都是这种需求的表述,是对它此时此地的价值和未来潜力的颂扬。
「正念减压」(MBSR)最初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也就是,它可作为一个可广泛复制的模型,也是一个「概念的证明」,证明:通过「正念」的练习──这个「正念」既是小写的(译按:mindfulness),就其教导设置(instructional set)而言,也是大写的(译按:Mindfulness),就其起源和解脱的潜能而言──谨慎教导和培养普世之法的智慧(universal dharma wisdom),若保有法的完整性加以操作和具体化,对于个体一生的健康,乃至政府、人类社会,和此星球上生命的健康,都有巨大的益处。
这期特刊见证了过去二十年来心理学、医学、神经科学、教育、哲学和许多其他学科里的不同支流里被释放出来的能量活力。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对于许多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和多重的视角。这些问题包括:这个领域本身以及它可能的走向;我称为法的事物之普世性;正念与慈悲的关系 [46];正念是善的还是中性的心理特质;培养某些社会团体的正念,比如军队、边防人员、警察、企业和科技领袖,究竟是合乎伦理的、明智的,或者仅是天真幼稚。
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其他问题。我希望为了众人的利益,这期特刊也会放大这些对话的声量,也许也会使人们对下述之事有更深入的探索和更清晰的理解:坐下来,检视自己内心有什么,质疑自己对于自身观点、未经检验的信念和隐性假设的执着,并且认识宇宙根本的相互关联性,安住于时间之外的觉知本身之中──如此的爱的激进行动,能够如何影响或者如何不影响我们的核心人性。
另一方面,过去30多年来,受到达赖对科学的兴趣和「心智与生命研究所」(Mind and Life Institute)的影响,科学家、学者和修行者之间持续对话,也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者,大量的瓦雷拉奖助金(Varela fund)[45]多年来被颁发给较年轻或有成就的科学家(其中许多人也是本期特刊的作者),加上一些其他关键的加速剂,共同促成了图1中的指数增长,进一步地推动了这一趋势的扩展。
瓦雷拉奖助金旨在促进心智本质相关研究的质量。这类研究包括第一人称的研究,与我们自己个人冥想练习(包括其潜在的临床和研究应用)、深思式的内省、探问这种内部实验室有关;第三人称的研究,通常关乎大脑、神经系统、研究对象之身心的科学研究;还有重要的第二人称的研究,藉此,我们互相倾听学习,也向有经验的冥想老师学习。
在我看来,正念的练习,如上所述,终极而言,是当人愿意认识自心圆满的时候所生起的一种爱的激进行动——那是一份对智慧的爱、对法的爱、对可能性的爱、对人性的美丽和潜能的爱。
卡巴金博士于台湾法鼓山/2014
这就是文化复兴,此时此地正在发生。这期特刊的丰饶正是此复兴的一种表现,也鉴于其丰富性,这特刊不可避免地将成为这文化复兴的倡导者。当我们确实屈服于贪婪、瞋恨和无知时,我们就会退回到根本不了解、甚至不关心自身圆满的心智状态(无论我们所谈的是个人、企业、银行、金融机构、政府,还是监控式资本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危险、毒害和辩护者)反乌托邦地增加自己和他人的系统性痛苦和伤害[47]。
因此,这个2019年特刊的出现非常及时。希望它将有助于在这世界上催化另一个层次的觉醒和悲心,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正念」的真正意义,以及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藉以在这世界中和自己生活中严谨而完整地培养正念。
从作为一门学科和人性潜在资源的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希望这期特刊也会产生新一代的研究,探索我们所说的心智(mind)、觉知(awareness)、悲心(compassion)、具身(embodiment)、相互关系性(interconnectedness)、自我(self)和无私(selflessness)的本质,以及这一切与我们的社会性和生态性、共同人性以及个体性之间的关联。
这肯定是21世纪最严谨、最有用处的心理学[48]。我希望在此人类进化的关键时刻──亦即,当我们具身明白(embodied insight)自身的本质,以及如何在不伤害自己和彼此伤害的前提下,继续生存乃至茁壮成长之时;在自然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严厉之时──这正持续的探究和阐明,能够深深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1. James W: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401.
2. Harari YN: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Spiegel & Grau; 2018, 314-322.
3. Batchelor S: The Awakening of the West: The Encounter of Buddhism and Western Culture. Williamsville, VT: Echo Point Books; 2011.
4. Crane RS, Brewer J, Feldman C, Kabat-Zinn J, Santorelli S, Williams JMG, Kuyken W: What defines mindfulness-based programs? The warp and the weft. Psychol Med 2017, 6:990-999.
5. Segal ZV, Williams M, Teasdale J: Mindfulness-Based Cogn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Guilford; 2013.
6. Kabat-Zinn, J.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New York: Bantam; 2013, pg. lxii.
7. Thompson E: Looping effects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Meditation, Buddhism, and Science. Edited by McMahan DL, Braun E. New York: Oxford; 2017:47-61.
8. Anālayo B: Sattipattha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 UK: Windhorse, Cambridge; 2003, 39-43.
9. Thera Nyanaponik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San Francisco: Weiser Books; 1962, 36-49.
10. Buddhadasa B: Heartwood of the Bodhi Tree. Boston: Wisdom; 1994; 138-139.
11. Suzuki S: Zen Mind, Beginner’s Mind. New York: Weatherhill; 1970. p. 25.
12. Kabat-Zinn J: Two ways of thinking about meditation—the instrumental and the non-instrumental. Meditation is Not What You Think. New York, NY: Hachette; 2018, 49-53.
13.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ird edition, 1996, pg. 1225 and pg. 2130.
14. Epstein R: Attending: Medicine, Mindfulness, and Humanity. New York: Scribner; 2017.
15. Brown KW, Creswell JD, Ryan RM: Handbook of Mindfulnes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Y: Guilford; 2015.
16. Brandsma R: The Mindfulness Teaching Guide: Essential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for Teaching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2017.
17. 包括所谓的体育教育:Kaufman KA, Glass CR, Pineau TR: Mindful Spor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Mental Training for Athletes and Coach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2018.
18. Rechtschaffen D: The Way of Mindful Education: Cultivating Wellbe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w York: W.W. Norton; 2014.
19. Jennings PA: Mindfulness for Teachers: Simple Skills for Peace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W.W. Norton; 2015.
20. Schonert-Reichl KA, Roeser R (Eds): Handbook of Mindfulness in Education: Integra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into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2016.
21. Barbezat DP, Bush M (Eds): Contemplative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Powerful Methods to Transform Teaching and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14.
22. Riskin LL: The Contemplative Lawyer: On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o Law Students, Lawyers and their Clients. Harvard Negotiation Law Review; 2002:1-141.
23. Magee R: The Inner Work of Racial Justice. New York: Tarcher Perigee; 2019.
24. Chaskalson M: The Mindful Workplace: Developing Resilient Individuals and Resonant Organizations with MBSR.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2011.
25. Gelles D: Mindful Work: How Meditation is Changing Business from the Inside Out.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5.
26. Koole W: Mindful Leadership: Effective Tools to Help You and Succeed. Amsterdam: Warden; 2013.
27. Williams AK, Owens R, Syedullah J: Radical Dharma: Talking Race, Love, and Liberation. Berkeley, CA: North Atlantic Books; 2016.
28. King R: Mindful of Race: Transforming Racism from the Inside Out. Boulder, CO: Sounds True; 2018.
29. Yang L: Awakening Together: The Spiritual Practice of Inclusivity and Community. Somerville, MA: Wisdom; 2017.
30. Samuelson M, Carmody J, Kabat-Zinn J, Bratt MA: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 Massachusetts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Prison J 2007, 87:254-268.
31. Kabat-Zinn J, de Torrijos F, Skillings AH, Blacker M, Mumford GT, Levi-Alvares D, Santorelli S, Rosal MC: Delivery and effectiveness of a dual language (English and Spanish)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program in the inner city—a seven year experience: 1992–1999. Mindfulness and Compassion 2016, 1:2-13.
32. Mind and Life Dialogues. (1987–2013). https://www.mindandlife. org/mind-and-life-dialogues/.
33. All 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Mindful Nation UK: Report by the Mindfulness 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Retrieved from https:// www.themindfulnessinitiative.org.uk/images/reports/Mindfulness-APPG-Report_Mindful-Nation-UK_Oct2015.pdf.
34. Bristow J: Mindfulness in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Curr Opin Psychol 2019, 28:87-91.
35. Didonna F: Handbook of Mindfulness. Springer; 2009. pp. xxv- xxxiii.
36. Harrington A, Dunne JD: When mindfulness is therapy: ethical qualms,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m Psychologist 2015, 70:621-633.
37. Rosenkranz MS, Dunne JD, Davidson RJ: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research: what have we learned and where are we headed? Curr Opin Psychol 2019, 28:179-183.
38. Kabat-Zinn J: Too early to tell: the potential impact and challenges—ethical and otherwise—inherent in the mainstreaming of dharma in an increasingly dystopian world. Mindfulness 2017, 8:1125-1135.
39. Kabat-Zinn J: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of MBSR, skillful means, and the trouble with maps. Contemp Buddhism 2011, 11:281-306.
40. Williams JMG, Kabat-Zinn J: Mindfulness: Diverse Perspectives on its Meaning,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UK: Routledge; 2013; 281-306.
41. Kabat-Zinn J: Mindfulness for All: The Wisdom to Transform the World. NY: Hachette; 2019.
42. Purser RE, Petranker J: Transformation through inquiry: mindfulness for the neoliberal self. Tikkun 2018 In: https://www. tikkun.org/newsite/author/a_petrankerr.
43. Zuboff S: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New York: Hachette, 2019, and the fundamental importance of self-awareness as a counter force to digital “heteronomy” as opposed to autonomy, p. 308.
44. Purser RE: Clearing the muddled path of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mindfulness: a response to Monteiro, Musten, and Compson. Mindfulness 2015, 6:23-45.
45. Mind and Life Institute https://www.mindandlife.org/varelagrants/.
46. Condon P, Desbordes G, Miller WB, DeStefano D: Meditation increases compassionate responses to suffering. Psychol Sci 2013, 24:2125-2127.
47. Giridharadas A: Winners Take All: The Elite Charade of Changing the World. New York, NY: Knopf; 2018.
48. Farb NAS, Segal ZV, Mayberg H et al.: Attending to the present: mindfulness meditation reveals distinct neural modes of self- reference.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2007, 2:313-322 http://dx. doi.org/10.1093/scan/nsm030.
49. Analayo B: Introducing Mindfulness: Buddhist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Exercises. Cambridge, UK: Windhorse; 2020.
50. Suzuki S: Zen Mind, Beginner’s Mind: Informal Talks on Zen Meditation and Practice. New York: Weatherhill; 1970, 113-115.
鸣谢:十分心理
明心 | 悦读